《高勝算決策》

《高勝算決策》做決策就像下賭注,可能成功,也可能失算|心得筆記

--

原文書名:Thinking in Bets: Making Smarter Decisions When You Don’t Have All the Facts
中文書名:高勝算決策:如何在面對決定時,降低失誤,每次出手成功率都比對手高?
推薦指數:★★★★★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 Annie Duke 擁有二十年的職業撲克的經歷,曾贏得一只撲克大賽金手鐲、世界撲克冠軍聯賽冠軍、也是唯一 NBC 國家撲克冠軍杯單挑賽冠軍的女性牌手,生涯贏得獎金四百多萬美元。2012 年從撲克退役後,開始研究人們如何學習以及做出決定。

玩一手撲克大約只要兩分鐘,但在那過程中可能得做出二十項決定。每一手牌都有具體結果:贏錢或輸錢,每次的結果會立即對玩家的決策提供反饋訊息。然而這種反饋有點微妙,因為輸贏並不能明確反映決策品質。我們會因為手氣順而贏錢,也可能因為手氣背而輸錢,所以很難透過參考所有反饋訊息來學習

這本書不是探討玩撲克的策略或如何賭博,而是分享從撲克賽事中領悟到的學習和決策之道。想要想要告訴讀者,妥善運用下注的思維,能讓人在生活中做出更好的決策。

你將更能區分結果品質和決策品質;學習規劃未來的策略,在決策後保持心平氣和;建立及維繫共同追求事實的群體,改善自己的決策過程;回顧過去和展望未來,避免做出流於情緒衝動的決策。

我個人喜歡書本前半部比後半部多一點,前半部圍繞著「下注」這個議題打轉,因此,這篇讀書心得會以前半部為主軸,與大家做分享。

把決策品質與結果相提並論

圖片來源:ASSOCIATION DECISION MAKING

現在,先想想你去年做出的最佳決定,然後再想想最糟的決定。我敢打賭,你的最佳決定帶來了好結果,而最糟的決定則導致了壞結果。

「結果論」是常見的思維模式,一旦過度認定結果與決策品質關係密切,便會影響我們每天的決策,更可能產生影響深遠的不良後果。

書本中提到一個解僱公司總經理的案例,一名與會者這麼說:「自從我們解僱他之後,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替代人選。我們後來又請了兩個人擔任總經理,但是銷售業績仍是不斷下滑,公司狀況不佳。我們還找不到跟前任總經理同樣好的人選。」

當作者詢問在場的高級主管:「有誰當初認為這是很糟糕的決定?」每個人當同意當初已經深思熟慮並作出合理的決定。但是公司執行長因為結果不佳就認為自己的決策不對,並為此痛苦不已並深感遺憾。他明確表示,要是能更早知道「開除總經理會讓局面更糟」就好了。

這位執行長,他不僅陷入「結果論」,也犯下「後見之明的偏誤」:當人們得知某一事件結果後,誇大原先對這一事件的猜測的傾向,俗語稱「事後諸葛」或「事後孔明」。當我們說「早知道那件事情會發生就好了」或「早知道事情會變成這樣就好了」,就陷入了「後見之明的偏誤」。

多數的決定都是靠反射思維

反射思維與審慎思維
反射思維與審慎思維(圖片來源:Thinking Fast and Slow

在《組裝機:人類心智-隨機演化的結果》一書中,提到大腦的思維可以分成兩個系統:第一個系統是「反射思維」,無論我們有無意識,它似乎會快速且自動完成任務;第二個系統是「審慎思維」,它會深思熟慮、考慮週到,並仔細斟酌狀況。

審慎思維處理我們想要達成目標的重大決定,但我們在實現這些目標時,多數決定都是靠反射思維在處理。人類的祖先在非洲大草原上,聽到沙沙聲,就知道要拔腿逃命,才不會呆站在草原上,等著獅子來咬死他。這些思維的捷徑讓人類得以存活,而且經常在無意識下,幫助我們每天做了數千次的決定。

在撲克遊戲中,每一手牌你只有 70 秒下決定。因此我們的目標是讓自己的「反射思維」去執行「審慎思維」的最佳意圖。想成為厲害的撲克玩家,如何處理做決策的困境遠比打牌天賦更重要。

賽局理論

囚犯困境(圖片來源:The Prisoner’s Dilemma

約翰・馮紐曼(John von Neumann)提出的賽局理論是研究多數決策的基礎。賽局理論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普林斯頓大學數學教授阿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講解的「囚犯困境」(Prisoner’s Dilemma)。

假設警察抓到兩名搶銀行的嫌犯,卻苦無證據定罪。警察將兩人分開囚禁,並分別跟他們說:「如果你不認罪,另一個人認罪,那他會無罪釋放,你唯一死刑。」此案中,嫌犯都清楚,如果彼此都不認罪,頂多證據不足關一年。然而,兩位嫌犯都害怕對方會招認,所以雙雙認罪,而被判 30 年徒刑。

那麼,「下棋」與「打撲克」,哪個比較像賽局理論描述的場景?

馮紐曼曾經這麼描述:「下棋不是賽局 。下棋是一種明確的形式。你可能無法找出答案,但理論上必定有答案,任何位置都該有正確的程序;但真正的賽局根本不是如此;現實生活不是那樣,你必須虛張聲勢、耍些小手段,並猜想對手會認為你要怎麼做。這是我理論中的賽局。」

下西洋棋沒有隱藏的訊息,因此很少牽扯運氣。對弈雙方能看見場上所有的棋子。下棋時不用擲骰子,不會因為擲出不利的點數,主教就被吃掉了。一但下輸棋,肯定是技不如人。

相較之下,撲克比賽訊息不完整,是處於不確定情況下的決策賽局,有價值的訊息隱而不露。由於任何結果都牽涉運氣,即時隨時做出做好的決策,仍可能瑞輸掉比賽,因為無法知道發牌員後頭會發出什麼牌,以及對手會打出哪些牌。

接受「不確定性」的存在

Photo by Alexander Schimmeck on Unsplash

假如有人問:「拋擲硬幣時,連續四次出現人頭的機率有多大?」

這題應該很容易回答,只要透過簡單的數學計算,便可確定有 6.25% 機率。但這麼做或許就犯了錯誤,問題出在哪呢?

我們對硬幣或擲硬幣的人並不了解,就推斷出這個答案。我們不知道,這是雙面、三面或四面的硬幣。雖然問題的訊息不完整,我們卻回答得如此自然,好像自己檢查過硬幣並且知道一切似的。

因此,若有人問你,他拋擲一枚硬幣四次,出現人頭的機率有多大。你這時應該回答:「我不確定」。常說「我不確定」其實是成為更好決策者至關重要的一步。我們必須習慣「不知道」。

撲克玩家和優秀決策者有個共通之處,就是都認為這世界充滿不確定性、無法預測。他們知道自己無法確知結果並接受不確定性;不努力追求確定性,而是試圖弄清楚事情有多不確定,並從中出現不同結果的可能性。

下注是信念的具體表現

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如何預測某個男人是否會禿頭?」「看那個人的外公是否會禿頭。」

「如何將狗的年齡換算成人類的年齡?」「乘以七。」

這些流傳廣泛的信念其實都不是很準確,也是很常見的誤解。人習慣隨意建構信念,聽到什麼就相信什麼,根本不會私下查證對錯。

以下是「我們認為」自己如何形成抽象信念:

  1. 我們聽到了什麼。
  2. 我們思考並審核耳聞的事,確定它是真是假。
  3. 然後我們形成自己的信念。

但我們「其實」是這樣形成抽象信念:

  1. 我們聽到了什麼。
  2. 我們相信那是真的。
  3. 如果有空閒或意願,我們偶爾會去思考並查證聽聞的事,確定它到底是真是假。

人傾向認為事情是「真實的」,但若能不斷根據新訊息來調整信念,混亂的信念形成過程就不會產生那麼多的問題。可悲的是情況並非如此,人不查證事實就形成信念;即使接收到明確地糾正訊息,仍然後堅持信念。

你要打賭嗎?

Photo by Chris Liverani on Unsplash

想像你與一位朋友談論《大國民》(Citizen Kane)。它是歷年還最棒的電影,引進了新技術,讓導演更從容講述故事情節。這部電影贏得各種獎項,的確實至名歸。你不禁開口宣稱:「這部電影肯定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然後,你的朋友會問:「你要打賭嗎?」突然間,你不大確定了。

一旦你聽到「你要打賭嗎?」我們便會執行偶爾會去做的第三步驟,「如果有空閒或意願,我們偶爾會去思考並查證聽聞的事,確定它到底是真是假。」

只要這麼做就更能體會到,凡事總有某種程度的不確定性,我們通常不如自己所認為的那麼肯定,而且沒有什麼東西是 0% 或 100% 那樣非黑即白。

建議在表達信念時,不妨從零到十的等級來評估自己對這些信念的準確度有多高。將不確定性融入信念,有利於我們開放心胸,讓自己更為客觀點。

稍微調整確信程度,感覺會比猛然從「正確」降級到「錯誤」更好一點。說出「我原本 58% 確信,但現在是 46% 確信」這種講法不會像「我原以為自己是對的,但現在發現自己是錯了」感覺那麼糟糕。

為結果歸因:是屬於「運氣面」或「技巧面」?

決策學習循環

結果品質往往受到技巧和運氣的雙重影響。凡是因為我們決策而導致的結果就歸於技巧,也就是下同樣的決策會產生相同的結果,改變那項決策則會造成不同的結果;然而,如果事情發生的原因是無法控制的因素,結果便是由運氣造成的。

在打高爾夫球時,開球會落在哪裡是技巧和運氣交互影響的結果。技巧的元素包含球桿選擇、基本站姿與揮桿的機制;運氣的元素則包括:突然其來的強風、揮桿時是否有人呼喊選手的名字。

若能好好歸因結果,我們便能專注於本身可學習的經驗(技巧),並忽略那些學不到東西的經驗(運氣)。然而,要做到這點很難,因為人無法全知,很難解釋事情為何會如此發展。

「自利偏差」:成功歸於自己,失敗歸咎運氣

自利偏差(圖片來源:You Are Probably Overconfident

「自利偏差」(self-serving bias)是在描述將好結果歸功於自己,把壞結果歸咎於運氣。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我們沒有好好從經驗中學習。

從汽車事故的紀錄中發現,75% 的受害者會指責對方犯錯。甚至只有「單一」車輛事故中,37% 的駕駛依舊會找藉口,將責任歸咎於別人。

即使是提出《賽局理論》的馮紐曼也犯了一樣的錯誤,某次他撞壞了車子,竟如此解釋:「我當時正在開車,右邊的樹木依序以時速六十英里的速度從旁邊閃過。突然一棵樹出現在我眼前,於是蹦的一聲!」

如果將多數糟糕的結果歸咎於運氣,就會錯過檢驗決策的機會,無法思考自己能否做得更好。如果把好的事情認為是自己的功勞,就會強化不該強化的決策,進而錯過自我提升的機會。

後記:做決策就像下賭注,可能成功,也可能失算

Photo by Jason Leung on Unsplash

平時有收聽「M觀點」Podcast 習慣,主持人 Miula 在節目中多次推薦這本,讓我產生好奇心,心理琢磨著,《高勝算決策》到底跟「投資」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又可以從德州撲克職業玩家中,學習到什麼呢?

對於「下注」這個詞,會讓我直接聯想到「賭博」,總感覺運氣的成份非常高,能贏得撲克冠軍的選手,即使技術很好,但想必他的運氣天賦也很高吧。不然,為什麼他總是能贏得比賽呢?

《韋氏線上大字典》如此定義「賭注」:考慮「可能發生的事」而做出的「選擇」;嘗試去做或實現某些事時要冒失去的「風險」,以及基於事情會發生或真實的「信念」而做出「決策」。如果把下注單純認為只是在賭博的話,這樣的理解顯得過於淺薄。

那麼,撲克遊戲的困難點到底是什麼呢?大致上有三點:資訊是不完整的、不透明的;即使做對了選擇,結果還是可能不好;不利於學習的反饋迴圈。

我們先來談談第一個「資訊是不完整的、不透明的」。撲克遊戲屬於賽局理論的一個例子,遊戲中到處都是不確定的因素:發牌員接下來發的牌、對手的手牌。因此,我們很難使用窮舉法,把各種可能的情況想過一遍。

第二個「即使做對了選擇,結果還是可能不好」。德州撲克中即使拿到最強的手牌,再翻牌結束以前,也只有大約 80% 的勝率。賽局中充滿著不確定,即使做對選擇,不代表結果就會如你的意。機率只要存在,即使再小,就是會發生。

第三個「不利於學習的反饋迴圈」。正常的回饋流程是「下注 → 結果 → 學習」,考試的目的就是這樣的,每一個題目都有標準答案,根據答題的正確性不斷修正,分數就是這麼提高的;但是,撲克的回饋流程是這樣的,「下注 → 結果 → 運氣/技巧」,你要有能力識別結果是因為運氣還是技巧影響的,如果做了錯誤歸因,你將無法提高決策的正確率。

任何人都無法保證所做的決定 100% 正確,但可以透過學習,想辦法提高勝率。這本書有提到幾個具體的方法:接受「我們不確定」的觀念時,比較不會掉進「非黑即白」的思維陷阱;建立「同伴制」,找人商量,可以做出更好的決策;利用「心智時光旅行」,納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決策思考,調整與改進決策。

決策的品質直接影響「期望值」,我們可以將期望值理解成:長期而言,每做一次該項決定會得到的平均結果。撲克遊戲裡的決策方法也可以套用在投資裡,若是可以盡量準確的評估投資標的,並選出長期期望值高的選擇,長期就可以獲利。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拍手」給我支持,或是「Follow」我,讓我提供更多的優質文章給你。

--

--

德瑞克 Derek
德瑞克的敏捷咖啡

敏捷的熱愛者,致力於推廣敏捷實踐,多次在社群裡做敏捷分享。現職為 Agile Coach,在公司內協助多團隊進行敏捷轉型,在導入 Scrum、Kanban、Large Scale Scrum 有豐富的經驗。閱讀的愛好者,持續進行一年讀五十本書計畫,目前進入第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