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老?

拜訪安特衛普Diensten Centrum

Alfa Lee
Aging Lab Taiwan
8 min readJul 19, 2017

--

光是定義「老」就充滿玄機

結束在Dienst Centrum的訪談,一旁的銀髮先生把視線從日曆上移開開始跟我聊天,納悶著一個東方面孔跑來活動中心東問西問的奇怪意圖,「Umm, I am doing research on healthy ageing…….and old people…..」我支吾著解釋有點不好意思,「What is old? 」猝不及防的他躑來一道來勢洶洶的命題。「I still play Violin, although I am “old”.」他露出狡黠的淺淺微笑,呼沒有威脅性我鬆了一口氣,他原來是想知道在台灣怎麼樣算是老?法定六十五歲算是老吧,但老的定義因人而異我說,他聳聳肩。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世界,光是定義「老」就充滿玄機。「現在政府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延後了,」Bart說,為了因應人們越來越長壽這似乎是一個好作法,「但是其實大概55上下大家就會被迫退休。」我很不解那訂這個法律做什麼呢?「沒辦法阿,事實就是即便是做相似的工作,常常人們的薪水隨著年齡資歷上升,公司請不起55幾歲的員工了。」 I’m not old, but I can’t work. Bart 有點無奈地說。

不久的將來,50歲可能才真的有資格叫做中年。這群50歲上下的人要做些什麼呢?在比利時我發現探究這個問題有點蠢,怎麼會有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時候,實在有太多事情可以做了!社區圖書館外面三個櫃子好多看板貼滿活動、課程、志工、博物館、節日的資訊,每個社區的「Dienst Centrum」週一到週五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坐在那裡等你挖寶。

dienst centrum 銀髮社區服務中心

「Dienst Centrum」翻成英文叫做 Service Center 服務中心,但似乎要找到台灣相對應的詞彙有點困難,勉強稱作「里民活動中心」好了。

已經在這裡工作35年的M女士,很喜歡這裡,於是熱心的帶我導覽一番這個空間不大的神奇聚會所。隸屬於Town hall (市政府) 和 OCMW ( openbare centra voor maatschappelijk(socail) welzijn(welfare) )的「Dienst Centrum」在每個區都有,而依照不同區的大小人數,可能會有更多間,Edegem區比較小只有一間,叫做「Appel」(蘋果),而Mortsel區比較大,也是老年化快速的區,有兩間,一間叫「populier」(白楊)。大城市像Antwerpen就有十幾間。居民通常不叫它服務中心,都直接叫它每個服務中心各自的名字。

我拜訪的這間「Populier」大概是最早的幾間服務中心,從1981年就開始了。目前四個人在這裡工作,分別是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responsibility/ caring/ animatie (行政/ 主管/ 照顧 / 運動娛樂)。

從Bart叔叔跟Abby阿姨家騎單車過來,已經接近中午時間,一路上看到越來越多銀髮族,或一個人推著行動輔具、或漫步或騎單車,或攜著老伴從車上緩步前來,紛紛往「Dienst Centrum」聚集。走進去一看,像極了丹提怡客還是Tasty的雅緻餐廳,白髮爺爺奶奶安靜的排著隊可能是等著點餐。

有沒有看到裡面有人在排隊等吃午餐呢?

座落於住宅區的多功能銀髮天地

「Dienst Centrum」功能多元,有餐廳、教室、咖啡廳、洗衣間,而重點是場地不大就只有一層樓,甚至幾乎就只是一間有很多桌椅附加吧台的教室。雖然開放給每個人,不過因為開放的時間也是學生上課、家長上班的時間,我遇見的大部分都是退休人士。單純進來交誼社交玩遊戲是免費的,還可以用0.8歐點一杯銀髮爺爺說的「extreme good」的咖啡,到了中午肚子餓可以用6.5歐吃午餐,而每次每堂只需大約1.5歐,就可以參與每天都會舉辦各種的課程,學習語言課、音樂課、藝術課,紙牌遊戲、運動健身、戶外參訪、文化課、煮飯課、到猶太區漫步學猶太文化、到阿拉伯市場逛逛體會阿拉伯文化等….「我們盡量把課程費用都壓低,讓各種人都可以來。」M女士說,為每種人服務是這裡的原則,但服務水準不會因而下降。和10間老人公寓連在一起,有些也會跟護理之家連在一起,外面就是公園,整個座落在住宅區。

挖~~每天都要準備一種課程,到底是誰來負責安排這種多樣性的活動?又是怎麼設計出來的呢?M女士說,「就是我們4個工作人員一起討論,但每年有4次『center board』時間,會請來這裡的人提各種意見,比如有人可能提出以後想去海邊玩,我們以後就會想辦法安排這樣的活動。」

沒有限定只有住在這區的居民才可以參與,任何人都可以來這裡學習與交流。「目前在這裏活動的人數約有600人」,小小的場讓你很懷疑這個數字,但看見穿梭自如的銀髮族來吃飯、打牌、玩桌遊、聊天、看報、喝咖啡,數一數當場就有二十來個,你於是相信原來一個里民活動中心真的可以這麼精彩。

「服務中心剛開始是怎麼觸及到這麼多老人家?」我問M女士,當然是用各種方法囉她說,「首先service flats (老人公寓)就連在Dienst Centrum樓上,他們很容易就可以下來參加。其二,有兩個工作人員是在區的單位工作,固定會到年長者家裡看看他們需要什麼幫忙,同時告訴他們這些服務中心提供的各種服務他們可以來。其三,各種廣告、宣傳品。其四,每個家庭都會收到實體月刊寄到郵筒裡,介紹施政、還有各種志工機會、服務中心當月的活動。」

大家一起玩桌遊

看著這兒的爺爺奶奶們開心的玩耍著,「大家都滿喜歡來的,因為這裡提供各種服務!」M女士也開心地說,「Dienst Centrum算是一個窗口,可以連結到各種需要的服務。」不只是看得見的各種課程與設施,遇到什麼醫療健康家庭問題,只需要問工作人員,就可以連結找到更多資源與管道。

「老年人很早起,但同時他們也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做任何事情。不過他們很負責任,dutifuliy,很strict to their plan」M女士總結這些年來觀察老年人的習性。屬於公家單位由政府補助的Diesnt Centrum,除了有M女士這種幫人民服務的公務員,還有很多的「志工」共襄盛舉。

打太極

落地窗外面是一個小公園地,有七個人在打太極,那個在面帶操的老師很有可能就是志工,M女士說。多元的課程,看似需要龐大的經費,不過其實大部份都是志工,常常都不會拿錢。更有趣的是「有時候甚至是來這個服務中心的年長者當老師,比如我們聽到他在講什麼很特別的語言,就會問他願不願意來教學!」每個人都可能是某方面的專家,不只學習甚至教學,年長者有很多事情忙不完呢!

好多課程看起來都滿好玩的,我開始替他們擔心會不會沒有人來上課這樣好可惜。「其實每次大約來二十個人,但也沒有真正的人數上下限制。我們多半都是一種盡量嘗試看看的心情,舉辦各種課程,但如果真的沒有人參加就會下一次慢慢調整。」其實沒有真正遇到很大的阻礙,M女士說,Diesnt Centrum 會遇到的問題,是要注意參與者的緊急醫療突發狀況而已,因為來這裡的人多半上了年紀。

移民問題不只出現在報紙頭條,Diesnt Centrum本著把服務處及到每個人的目標,「我們也希望提供更多服務給新移民。」M女士解釋著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會從很多方面著手,比如做一些他們熟悉的事情,請他們到服務中心開烹飪料理課程,可能教大家煮中東菜、中國菜。」原來讓新移民融入當地不只是開語言課給新移民上而已,「現在在每週三下午,我們也舉辦小朋友的煮飯課程,希望從新移民的小朋友開始認識,接著認識他們的爸媽,如果他們遇到什麼問題,就可以給他們及時的幫助。」解決問題不單靠經費,更重要是敏銳的觀察力與各種小實驗。

「有沒有哪一門課很熱門?」我問,「因為我們要一直讓年長者盡量保持活動,他們才不會退化,運動相關課程很普遍。」M女士說。不只是單純「運動」,最讓我驚艷的是各種課程的「精神深度」,健康包含著生心靈更層面,我開始反思是否我們常常提及「老年長照」、「健康促進」太侷限在第一層級的生理健康呢?

「Diesnt Centrum的宗旨是讓人們活得充滿意義。」M女士愉悅的總結。

M女士和Beta.

採訪撰文:Beta Lee
編輯:Alfa Le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