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8 TBD.

Aki
akichy
Published in
5 min readDec 31, 2017
攝於12月回台度假的班機上

這篇文章斷斷續續地在我於醫院等待掛號的空檔、在杉林溪無事可做的夜晚與2017年的最後一天被完成。原先僅只想在社群網站上放個一年回顧,但在回台度假的這幾週反倒自己多了些時間在思考過去一年的習得與希冀未來的模樣。於是,就成了你現在在看的文字。

說在最前面的免責條款:這篇文章不是工作相關的筆記,也不是心靈雞湯。它是一篇超級個人又主觀的新年期許。

前陣子,公司鼓勵大家在年末花點時間想想新一年的目標(Vision),並強調新年期許應涵蓋個人、職場與社群等三個面向,我們不僅僅是追求職場上的升遷,抑或是尋得生命伴侶,而是應該多面向的找到自我滿足感。

這對我頗有啟發,於是決定用同樣的架構來檢視我的2017年。

個人

2017年是我在海外工作的第一年(排除在美實習不算的話),也是我在Facebook的第一年。自己在國外的生活雖說自由,但也不是一切都那樣順遂,我還在適應很多事情。

2017有笑的開心的時刻,但也有無助淚流的瞬間。

在這篇文章(一個沒有四季的地方:海漂新加坡的首月心得)提到的很多收穫不僅在第一個月生活有影響,實際上在全年度都相當受用。今年,也有人自我的生命中遠去,每到這種時刻總覺得難受。前陣子與室友聊天,她提到或許隨著我們年歲漸長,我們也會日漸熟悉這樣的事一再發生,或許未來就不那樣難過了。

若是如此,那麼希望即將踏入25歲的我能永遠記得這樣的痛,因為每一個人在我生命中的重量都不該被我的「成熟」而放下,至少我是這樣想的。

作為一個總是很難把自己從工作抽離的人,直接換個環境是很好的休息方式。今年加上出差我共出國了十二次,去了九個不同的海外城市,每個城市都因為不同的旅伴留下了新的回憶。一年內只看了八本書,三本原文五本中文書,我對我看原文書的速度依然很不滿意,希望明年可達到一個月一本。

職場

一直以為自己很不夠資格得到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所以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總覺得有一天會被公司的大家發現自己的不適合,但也一步步地走過了我的第一個faceversary。

究竟什麼是「夠資格」呢?
至今我依然在懷疑自己能耐的路上且戰且走。

目前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能夠做的事情比想像中來得更多,也慶幸於似乎有不錯的回饋。更重要的是,我在幾個專案中找到了我能做好也有興趣做好的領域,在釐清出一條職涯康莊大道前,會繼續緊抓這部分鑽研的。

想特別感謝我的同事與主管,因為她們成為了我工作中最棒的一部分。在我總不是太有信心的時刻,我同事每次對我的真情吐露(稱讚)都成功撩到了我。

社群

其實,我不太認為自己是外向的人。但很意外地,從過去在台灣的Girls In Tech社群到現在,我反倒是很習慣地在社群裡與他人交流。或許這也是個創造我自己舒適朋友圈的方式。

2017年,我保持著一個月更新一篇文章的習慣,不僅是作為個人筆記用,同時也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人。於此,我透過部落格幫新鮮人修改履歷,分享面試心得與職場成長,也透過粉專回答求職相關的問題,在七月時我與室友直播了海外生活的分享。其中最讓人驚喜的是,當年到新加坡工作前所成立的台灣人在新加坡的社群,已從去年的五人成長到了至今近百人的規模。每一次辦活動雖都感到疲憊,但看到來自不同領域背景、產業的人能相互認識對話,就覺得能夠幫到任何一個人都是值得的。

那麼,2018呢?

回顧我的2017, 其實新的一年我依然抱持著去年同樣的信念。

“Susie, you’re only 23. Stop rushing life.

這是去年我所分享到Facebook的年末反省,也是讓我頗有感觸的文章(“You are only 23. Stop rushing life.”)。特別是在今年發生了許多事件後,真正讓我感受到當頭棒喝的一點覺悟。

接下來要說的話,或許過為主觀了,但我是這樣想的。

多半在我這年紀,能在海外工作與生活的我們都是相當幸運的一群人。不僅是家裡所給予的資源與後盾,不僅是身邊朋友的激勵又或是一路上教育資源的取得,我們都是太過幸運的一群人了。我們或許比其他人有著更高的位置、有更寬廣的視野,所以對於自己的要求也比他人來得更高。

在現在時代,我們聽到太多「成功人士」的故事了。
我們總深怕一不小心的犯錯、路上的踟躕成了我們晚了一步的後悔。

因為海外高昂的醫藥費所以寧願忍著痛但也不輕易看醫生;因為同事是來自於各國的佼佼者所以即便疲憊也熬夜著工作;因為想到其他人對你的期待,所以總是咬著牙撐著,深怕讓身邊的人失望。

或許只有我是如此,或許只有我在低著頭往前走時,偶爾回頭會忘了自己站在哪裡。我內心深處依然覺得,我是2015年剛出社會的那個我,也是2016年求職各種碰壁的我,所以現在的我在面對眾人欣羨的眼光時依然感到不安與害怕——我害怕你們的期待會在我身上落空,因為我覺得我的成長趕不上。

距離25歲剩下半年的我,想要在眾人開始有壓力之時反其道而行。2018年一整年的核心概念,對我而言,只有「放慢腳步」。

個人

  • 今年開始重新培養起跑健身房的習慣,2018年應一週至少運動三次。
  • 重新開始學習韓文,包含與朋友的語言交換與實際語言課程。
  • 一個月一本書,達到六本原文書六本中文書的目標。

職場

  • 不求升遷,但希望在我目前專注的專案上達到「超乎期待」的績效。

社群

  • 部落格持續一月一更文的習慣
  • 在新加坡參與產品社群、女性科技社群的活動

//

吶,今年也很努力地奔跑到了現在這一刻。所以,不管最後換來的是好的或壞的,都辛苦了。都已經盡力了,就夠了。

要是自己能夠舒服地這樣想就好了。
你值得那一些最好的,因為你才是讓自己變得值得的關鍵。

不管有多少人認為你只是運氣,但只有在你覺得自己值得的時候,你才真的值得上現在得到的一切。

再見2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