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0812 LTUX.Tapei - Ladies On Air #4: Facebook Product Designer Wan-Ting Huang

Aki
akichy
Published in
7 min readAug 13, 2018

這應該是我自從離開Girls In Tech志工後,第一次重新紀錄活動筆記。感謝Ladies On Air的活動讓海外遊子也能參與到講者精彩的分享。

講者:Wan-Ting Huang黃莞婷:Product Designer for Groups @ Facebook Seattle

以下為速記,想著LTUX應該還會有筆記手分享更完整的細節,所以主要紀錄的內容是自己比較印象深刻的脈絡。另外,在文末會附上活動心得。

日劇《東京女子圖鑑》所衍生的 設計女子圖鑑

#1: Taiwan

講者並非從小就立志成為一位UX Designer,雖然喜歡美術與設計,但由於環境與身邊家人朋友的影響,讓她在大學升學路上先選擇了商管科系。

然而,講者大三時才發現自己對商學並無熱忱。當時有兩件重要的事影響了她:其一是由於父親突然的離世,讓她體會到應把時間留給自己最有興趣的領域;另外,則是當年受到金融泡沫的影響而減少的商業實習機會。

我嚮往的不是商業相關的領域,而是報章雜誌裡透露出的專業形象。

當講者反思自己實際有熱忱的事務時,她想起高中開始就喜歡的美術,於是開始去學習與網頁設計相關的課程。也因當時想各方面多加了解設計師的工作,讓講者意外地發現了HCI這門她深感興趣的領域 —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CI: A combination of design, tech and social science”

畢業後決定先從研究員做起,讓自己能有一年的時間好好準備海外留學的資料。隔年,她起身飛往海外的Indiana Univ就讀HCI。

#2: Indiana, US

不同於當時的金融產業,HCI 反而趕上了軟體業的興起,成為了當時熱門工作趨勢之一。

IU的課程透過密集的小組專案與報告去不斷體驗各種Product life-cycle, 有機會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假說再以實驗或數據導向的方式來驗證與改善。講者認為在學期間所培養的技能在她後期職場的工作有相當的助益。

Side note: 講者提到蠻多在海外求學時所遇到的美國文化與語言的隔閡,或許是每一個在海外求學、工作的台灣人都會面臨到的第一個挑戰。頗有同感。

#3: San Francisco, US

跟隨著學長姐與大環境的腳步,講者也決定在軟體產業最發達的灣區(Bay Area)求職。然而,求職之路並非想像中如此順遂。由於經驗不足的關係,投遞履歷幾乎是全軍覆沒。

由於求職失利,講者先以Contractor(約聘)的身份在兩間不同的公司進行短期專案,同時累積自己的經驗與作品。這也讓她在一年後調整了心態,更有自信地帶著更多作品去應試美國大型公司的面試。

後來,在美國得到第一個FTE的Offer是來自一間設計顧問公司,講者提及在那間UX Agency累積了很多不同客戶與產業的設計專案經驗。

Pros & Cons of working in the agencies

  • (+) 在職場早期加入Agency, 可以很快累積與不同客戶合作的經驗,所看到的產業面向也會較廣一些
  • (+) 由於是UX顧問公司,同事都是在該領域有一定經驗與瞭解的人
  • (−) 無法面對到 Development/ Eng team,失去實際參與開發的經驗
  • (−) 由於是顧問接案公司,並沒有完整經營過產品整個生命週期,講者提及她認為這部分的缺少讓她有時思考不夠完整
  • (−)Agency的薪資與福利依然不比In-house designer

#4: Seattle, US

舊金山產業很單一,多數的人都在科技業工作,有時覺得自己很像在泡沫裡面。

在舊金山待了三年之後,因為高價房租與各種社會問題,選擇離開舊金山並前往Uber Seattle。

在Uber負責的專案是Scheduled Rides and Uber family:

Cr: https://wtkr.com/
  • Scheduled Rides:在Uber司機供給並不高的偏遠區域,可以優先預訂搭乘的車輛的功能。
  • Uber Family:類似家庭方案,用單一帳號來分享Uber的服務 (開發中國家流行此做法,因為信用卡不普及)

講者認為Uber是對設計師而言是相當好的學習環境,因爲公司對於動態設計與視覺設計的標準較高,但又給設計師一定的發揮空間。然而,當時的Uber是正面臨一系列公關危機與動盪的時期,在公司內部的士氣上有相當影響。

也是在此時,Facebook的HR主動聯繫,而事隔四年,講者這次帶著多年專業的工作經驗一路走到了最後拿到了這份職位。

講者提及在Facebook有幾件事情讓她印象較深:(以下為節錄)

  • 在Facebook公司中學到的經驗是設計產品給全世界的人使用,設計上必須得考慮Scalability(可擴展性)的問題。
  • Facebook在人才的重視:有兩週多的時間專門在設計師的領域進行更進一步的教學與訓練,包含各種內部使用的工具與Design guideline等。

“But now what? Seattle is the next San Francisco”

雖然在Facebook收穫到不少的學習,但講者也感受到自己對於藝術與美術創作的熱愛依然不減。可惜的是,講者認為UX的創意(Creativity)的部分並不被人重視,所以近期她也希望能更接觸純美術相關的東西。

講者提及的UX — 40%商業需求、40%技術限制與20%的創意發想

在日劇《東京女子圖鑑》的最後,給了觀眾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如同講者最後提及的未來下一步其實是未知的,但或許也是這樣未知能帶給生命更多不同可能吧。

活動後記:

這是我個人第一次參與LTUX.Taipei的活動,再一次感謝Ladies On Air這活動的設計造福了海外遊子如我,讓我久違地再次參加了GIT相關的分享。

活動本身透過Zoom視訊方式進行,加入視訊參與活動的人必須開啟攝像頭且關閉麥克風以防干擾到講者分享,活動會有主持人解釋流程與控制時間。

優點:

  • 視訊方式使得分享形式不受地域限制,也無需特別到線下活動的現場出席,我認為是比較效率的做法
  • 提問透過聊天室進行,對話的人主要是講者與主持人,方式挺新穎的。可惜還是有人沒把麥克風關掉,導致後段部分一直有雜音。
  • 比起直播的形式,視訊會議讓主持人與講者可以很簡單地「換手」,主持人可先分享她的投影片解釋流程,而講者則在之後再分享她的內容,減少檔案開啟關閉與事前準備的Friction(不知道這概念中文是什麼…)

缺點:(主觀心得)

  • 參與者的背景似乎有所差異,應該至少橫跨學生、一般職場初期人士與該領域專業人士(設計師)。由於背景的差異,導致我認爲講者無法在特定議題上有很深的著墨,同樣作為一個產品領域的工作者,我會覺得產品與設計相關的內容稍淺,但作為一個分享講座的話,我覺得對於職場初期的人或在學學生應會有不少啟發。
  • 我覺得主題若能再更專注在特定幾項領域會更精彩,當然我覺得這次的分享也非常不錯,但多半的Q&A很明顯的都與海外求職、簽證取得、就讀研究所等相關,所以或許未來這部分有特別的段落解釋會比較好一些(甚至未來專門有該議題的Ladies On Air),當然也較好去Set up其他人對於該講座的期待。
  • 最後是我個人的問題被忽略掉了。並不是什麼講座缺點,但主持人好像誤解我的問題了。實際上我的問題希望著重在了解Facebook 產品開發大環境的優點與缺點,但貌似主持人以為在問Facebook Product Design的細節。這問題一方面是我希望優點可以幫敝司打點廣告安利一下,缺點部分則是我自己好奇以產品設計師的角度,她認為Facebook內部在開發產品上所遇到的難題會是什麼,我自己作為一個新加坡regional market的產品成員不太容易看到這部分的問題。

瑕不掩瑜,我認為依然是不錯的分享,在週日夜晚讓我有更好的心態去面對的我的憂鬱星期一。我想關於我的問題,或許下一個月去西雅圖出差的時候能約上講者喝杯咖啡時再聊了。

活動連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