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創業筆記 — 不賺錢的事情,要不要做

Akila Yang 楊勝凱
引爆的日子
Published in
9 min readJun 9, 2019

引爆運動訓練成立到現在算算也邁入第三年了。我沒創業過,也不是專家,我有很多東西不會,時常犯錯,也時常悔恨,記錄我在引爆創業過程中有感的事情與想法,也算是一種進步和收穫。

幹嘛做不賺錢,甚至是會賠錢的事情

基本上會提出這個問題,就代表著我在引爆的很多面向與判斷,是有很多瑕疵的、甚至是不及格的。明明知道做一些事情是不賺錢,或是會賠錢,但還堅持要做,是腦袋有問題嗎?

引爆運動訓練從來就不是什麼資源很多的公司,可能與外界的想像有很大的落差,但實話是引爆才開始沒多久,團隊年輕,人數不多,背後並沒有強大的資本在支撐,一切都是共同創業的夥伴們拿自己辛苦工作多年,攢下來的錢、借出來的錢、累積的深厚人脈、與多年的產業見解在運作。

離開微軟後,我專職做引爆,並且負責公司主要的營運。每一天到公司工作,都是希望引爆能夠越來越好,一心一意將引爆打造成一家好公司,擁有好的工作環境與文化,為客戶、為員工、為教練、為選手、為合作夥伴、為股東們創造價值(value)。

因此一路走來,我總是感到戒慎恐懼,深怕隨便一個錯誤的決定,就會造成公司重大的傷害與損失,特別是跟數字相關的事情上。

仔細想想,我時常做出錯誤的判斷,或是很掙扎的決定,總是告訴自己,這都是學習,只是委屈了公司,委屈了團隊,要讓公司與團隊承受這些錯誤與壓力。

實話是,我們常因為堅持著當初的理想性,或是我們認為這才是對的事情,而選擇去做不賺錢或是賠錢的事情。例如最近的引爆的刻意練習 — EMPOWER Unseen Hours 就是一個例子。

說自己在創業的,都還在賠錢。

說自己在做生意的,都已經賺錢了,多跟少而已。

偶然看到了這句話,放在心裡,但自己並不是這麼認同上面這句話。

已經是年過 40 的中年大叔,也經歷了一些事情,引爆進入第三年,我也慢慢理解創業其實跟人生很類似的,而人生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不是是非題、不是單選題,它更像是申論題,是一種論述的過程。所以我的認知是所謂的創業跟做生意並沒有分得這麼開,並不是分隔在光譜的兩邊。

基本上,確實在引爆發展的足跡中,有著我們的理想性。幫助每位運動員實現更多,成就更大(Empower Every Athlete to Achieve More)是我們的使命;而我們也希望引爆運動訓練

  • 能夠在改善運動產業環境中扮演角色。
  • 能夠在整合運動與教育中扮演角色。
  • 能夠在提升台灣運動風氣與競技實力中扮演角色。

但相對的,我們也理解,如果引爆運動連活都活不下來,再怎麼有理想性也沒屁用。所以身為主要的營運者,其實每天都在擔心,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讓引爆活下來,這是我很重要的任務。

確保每個月的收入>每個月的支出+成本,這樣子今年的收入就鐵定會大於今年的支出+成本,公司就賺錢了。

這似乎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但是過程中哪有那麼容易,如果那麼容易,就不會有這種名言了 —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

更何況,我們有我們的理想,我們有我們的堅持在,只單純做有錢、有利潤的事情,並不是我們的信條之一。

是嫌錢太多?還是傻了?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這很容易理解,明明知道做這件事情會賠錢,還有可能做越多賠越多,那還需要做嗎?

除了前面提到的引爆的刻意練習 — EMPOWER Unseen Hours例子之外,引爆近期有三個我印象深刻的專案都遇到類似的情況。

這三個專案,如果單純只看數字、只看報表、只看概算,都是沒有機會的,鐵定不賺錢,可能還會賠錢,但我們最後還是決定戴著鋼盔往前衝,是嫌錢太多了?還是傻了?

第一個專案 — 合作夥伴的力挺

我們有一個長期的合作夥伴,對引爆非常、非常有義氣。

從引爆剛開始沒多久,就支持著我們,持續提供資源,而且獨家給我們,沒有其他競爭對手可以有機會得到。也因此,引爆得到了很大的優勢,跟這合作夥伴所進行的專案,都幾乎立於不敗之地。

隨著時間的發展,合作夥伴也遇到業務上突破與挑戰的機會,它希望我們可以支持它在一些業務上的發展。我們算了一下,這費用頗為巨大,對引爆來說是有負擔的,幾乎等於之前與它合作所得到的優勢消除掉了,甚至可能失去更多,簡單來說就是賠錢。

沒有經過太多掙扎或是猶豫,我們決定支持這合作夥伴。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做人要講信用、做人要有義氣。

當引爆剛開始什麼都沒有,一堆人把我們當成詐騙集團,它義無反顧的支持,讓我們擁有足夠的優勢可以快速的成長。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更何況他們給我們的支持已經是瀑布等級的了。

二、既然叫合作夥伴,就代表雙方是互相、互惠。

既然叫合作,沒有道理是只有一方不停的付出資源,另一方不停的收割好處。這不叫合作,這叫搶劫。

我們也相信,只要引爆的合作夥伴能夠因為引爆而變好,這也是引爆能創造的價值,引爆一定也會跟著好。

第二個專案 — 社群活動的意義

對引爆來說,社群(community)經營是很重要的事情,包括了線上社群媒體以及線下社群活動。

去年引爆為有參加亞運的簽約選手們執行了「相信有你,亞運選手球迷見面會」。這場活動我印象相當深刻,面臨的挑戰很多,像是:

時間緊迫:選手們彼此的時間不容易安排到空檔,在周間進行是唯一的答案,但非假日就會造成來參加球迷人數偏少的可能性。

場地選擇:因為決定倉促,台北市展演廳、風雨球場、室內球場幾乎都是滿檔,最後選了台北體育館,是很漂亮的場地選擇,但相對的費用也不便宜。

經驗不夠:團隊都希望能夠提供最好的經驗給來參加的球迷與簽約選手,所以在規格與配備上都盡可能做到自己也會覺得滿意的程度,要盡善盡美,要誠意滿滿,但反而忽略了預算這件事情。

活動前幾天,我們才發現預算爆炸了,而這事情的責任當然在我,我沒有相關的經驗,並沒有掌握好,最後我們決定還是硬做下去。

也曾經想過找品牌贊助商用經費來支持這場見面會。不過後來打消了這念頭,是因為團隊都希望這是很單純的選手與球迷互動同樂,不想要太商業化而失去了初心。

也曾經想過提高球迷進場費用來彌補。但不想要因為價錢高,造成消費者的負擔,見面會的費用變成難以跨越的門檻,進而與消費者產生遙遠的距離感而作罷,貪婪並不是我們相信會成功的元素之一,而我也從不認為社群活動是以賺錢為目的。

我們認為建立使用者的認同感、彼此深度回饋應該才是社群活動的重點。

莫名的堅持,其實有點太天真了,但我們相信這才是有價值的做法,團隊也都有經驗成長,我們也期許自己未來還要再辦更多的社群活動。

第三個專案 — 大型專案的勇氣

幾個月前,我們決定和一些台灣運動產業中有良好聲譽、強大實力的公司,共同組成一個 virtual team,共同去投標一個大型籃球行銷專案。

這個大型籃球行銷專案有個微妙的地方,就是沒有多少預算,狀況並不好,卻被許多人期待著。而我們這個 virtual team 的組合,充滿許多想法與熱情,覺得有很多地方我們可以發揮與改善現況。

我們充滿信心,認為只要交給我們,一定會做的非常好,而且可以幫助台灣籃球的發展,創造正向的循環。

Virtual team 其他的公司實力都很強,除了在專業上有顯著的成績之外,財務上也是表現穩健,但引爆並不是和它們同量級的選手。

先前的估計,我們這個 virtual team 很有可能投入資源、人力與物力下去,辛苦了一年後,在這個籃球行銷專案中是沒有賺到錢的,還有可能會賠錢,然後再被外界罵翻。

假如最後這項專案是以賠錢做收,v-team 其他的公司說他們頂的住,但引爆頂得住嗎?我不知道。

雖然最後我們這個 virtual team 並沒有標到這個行銷專案,但當時我們還是持續投入,一起衝下去的原因是,

  • 這兩年引爆的經驗,讓我覺得有些事情是有做有機會,沒做沒機會的。這機會可能不是當下的事件,而是因為這個事件而撞出來的。但是假如不做的話,那就一點機會也沒有。
  • 我們其中一個理想性就是要改善台灣這個運動環境,現在有這個機會參與,卻選擇放手,我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
  • 與競爭對手相比,我非常熱衷於能夠與它們拉出明顯的差距。這個大型籃球行銷專案,我認為是個可以與他們拉出明顯差距的機會。
  • 引爆團隊的鍛鍊與成長。團隊很年輕,我自已也沒有什麼運動行銷經驗,總是需要更多的考驗和挑戰給我們,幫助團隊可以接受紮實的鍛鍊,以及快速地成長。

假如只是偶爾一個賠錢的案子,沒甚麼好講的,鼻子摸摸,回家再練,可能也沒有這麼多感觸。但是連續發生類似的情況,那就不得不仔細思考到底發生什麼事情,這樣做到底是對的嗎?

我也擔心我們整個團隊這樣帶著鋼盔往前衝,對公司發展真的好嗎?真的有幫助到公司嗎?公司不是應該專注在有利潤的事情上嗎?

小時候「金銀島」這部卡通是一定要看的,我到現在都還記得主題曲的歌詞:勇敢的孩子,乘風破浪尋找,夢裡的金銀島~在那夢裡的世界,充滿希望,我們要去尋找他~

我們要有擔當的、堅持著我們當初的理想性。

我沒有肯定的答案,但我相信我們要有擔當的堅持我們當初的理想性,並且相信我們遇到事情第一時間的直覺反應。

第一時間的直覺,通常最真實、最正確的想法,是內心的聲音,剩下的只是雜訊而已。上面的這些想法以及選擇,就是第一時間當下的反應。不一定是對的,但是直覺往往不會與最後的結果差距太大。

人生是不斷選擇後所累積的結果,我認為創業也是不斷選擇後所累積的結果,我們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只能相信自己的選擇,然後準備為這個選擇負責。

--

--

Akila Yang 楊勝凱
引爆的日子

中年的大叔,想要花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成為自己會欣賞的人。也開始學習創業 — EMPOWER 引爆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