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你問對問題了嗎?》看思維框架

Tracy Liu
aktsk-pm
Published in
8 min readOct 5, 2021
她看著全場的小朋友說:「只要你能忍住15分鐘不吃,我就會再給你一顆棉花糖。」
— 與意志力無關的棉花糖實驗

為問題建立框架

一、你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利用心智圖,將自己目前遭遇的問題畫下來。有可能是人生問題、工作問題、成長問題等。

二、把問題寫下來

(一) 寫下來的好處

A 把話講得更具體
B 創造心理距離
C 作為討論的檢查點
D 留下書面足跡

(二) 避免問題的三大誤區

A 痛點說不清楚講不明白 -> 小心容易病急亂投醫,直接從痛點跳到解法
B 難以實現的目標 -> 學會機會辨識,進行重新思考
C 莫名迷戀解決方案 -> 其實這項解決方法要解決的問題根本 不.存.在

三、好好檢視問題

依據下列框架,來檢視自己提出的問題:

1.陳述是否是事實?
2.是否自我設限?

3.是否已預設解決方案?
4.問題夠清楚嗎?
5.認定問題出在誰身上?
6.是否有強烈的情緒?
7.是否有錯誤的妥協?

關於錯誤的妥協,需要小心看待!

往往最難發現的一種問題,就是把問題包裝成一種妥協,讓你在兩個以上預先設定好的選項中做選擇,像是:「你選A還是B?」
這個時候,要再次確認這些選項的問題框架是怎麼建立的?真的只有這些選項嗎?我們到底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最後提醒,現在先別擔心 太.多.細.節!

跳出框架

日安船運在紐約和法國利哈佛之間有一條直航航線,每天雙向各有一個航班:在紐約中午12點發船開往利哈佛,同時在利哈佛也發船前往紐約,單趟航程剛好需要7天7夜。問:如果你今天乘坐日安船運的船從紐約出發,在抵達利哈佛之前,會在海上遇見幾艘該公司的船?(請注意:只計算在海上遇到的船)
— 別漏掉已經出發正在海上的6艘船

1.跳出自己的專業的話,可以怎麼想?
2.更早發生了什麼?
3.有隱藏因素嗎?
4.情境當中有不明顯的面相嗎?

棉花糖實驗,就是背後有隱藏因素的例子。

實驗的假設認為抵抗棉花糖的誘惑代表了意志力的展現,有愈高意志力的孩童,將來能夠成功的機率愈高。但是忽略了另外的細節,如果是生活貧困的孩童相比於富裕的孩童,他們會選擇立刻吃掉棉花糖,因為成長環境教會他們在無法確保明天的食物前,先將眼前的食物吃下確保能夠生存。

重新思考目標

一、看清楚更高層次的目標

在考量自己的目標時,有兩點很重要:

一是目標很少是為了單一目的,通常是好幾間對我們很重要的事情。
二需要考量「邊緣目標(distal goal)」,也就是去思考客戶想得到的利益背後有什麼利益。簡單舉例:加薪 -> 為了讓孩子可以出國留學,在這個例子中存在著只有一個孩子能留學,還是兩個孩子都能夠留學的差異。

二、挑戰目前的邏輯

三、思考有沒有其他方式能達成那些重要目標

在本書提供的案例中,「如何擺脫可怕的上司」也算是讀書會時大家討論得很熱烈的例子。

史坦柏格在書中提到有一位主管很熱愛自己的工作,但對自己的上司卻有諸多不滿,因此最後他決定找獵人頭公司來進行跳槽。獵人頭公司告訴他由於他的紀錄良好,要找到類似於目前工作的條件,非常容易。當晚,這位主管和自己的太太商量,而就那麼恰好他的夫人是一位重組問題框架的專家,討論後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主管再次和獵人頭公司聯絡,不過這次他交出去的資料是自己上司的名字。之後獵人頭公司順利轉介他的上司去到一份新的工作,上司開心接受了而且不知道背後的原因。
— 史坦柏格《Wisdom,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大家討論時提出了一些想法,
這位主管和上司究竟誰才適合原本的公司呢?-> 良心問題
將自己的主管推薦給獵人頭公司是可行的嗎?-> 真實與否
其實不論上述的答案如何,這確實是個腦洞較開但也真的是跳出框架的想法。

四、再明顯的目標也要提出質疑

書中在這段舉了一個讓我深有同感的例子,深夜的第四台廣告看起來充滿幾十年前的時代感,但這種業餘風格是故意的。這樣風格的廣告收益其實比起精緻、高質感砸大錢的廣告還要好得多。

這讓我想到以前在做手遊用戶獲取的廣告時,我們曾經同一個遊戲嘗試5種不同的廣告影片,包含華麗的gameplay後製、AR感、繽紛的角色與道具、曾經流行過的喜感面具Big Baby,但最終脫穎而出CPI低於0.1美的其實是行銷專員和我兩個人拍的我的手正在玩遊戲的影片。那隻影片花最少時間,只多增加一行問句的標題,而且畫質比較低,就像是看你旁邊的人在玩遊戲的感覺。

這個結果對當時的我們來說很驚訝,但仔細想想可以理解,玩家一看太過經妹的宣傳影片就會馬上知道這是廣告,不過如果是看到真實遊玩畫面,那反而比較能投入,減少預期心理,或許接受度也會增加好幾倍。

漂亮精美花大錢,就一定是最佳解嗎?這是個好問題。

五、子目標也同樣需要檢視

子目標是一路前往主要目標的里程碑,協助你更有動力往前邁進,因此除了主要目標外,也別忘記重視子目標的價值。

其他三個能突破框架思考的方法

ㄧ、檢視亮點

A 過去是否曾經解決過這個問題?
B 誰是群體中的正向異數?
C 還有誰會處理這類問題?
D 我們能否把這個問題公眾告知?

二、照照鏡子

A 探討自己在其中的貢獻

體認到某個錯誤背後可能是人人都推了一把,要將整個問題看成一個系統,才可能找出改進方式,而不將焦點放在某個特定人的身上。

B 把問題縮小到「我」的層級

避免將問題拉高到系統層級,那會導致一種宿命論的結果,並且這樣棘手的問題只會激發疏離感,而對解決方案無所助益。

例1:除非CEO真心把創新當成優先事項,否則我們都是有心無力。
例2:我要寫出一部橫掃各獎項的小說,但那要我有錢先買新的筆電、寫作軟體,而且能到義大利湖邊小屋度假專心寫作。

C 全面了解自己

無論是個人的自我覺察,還是企業的自我覺察,大多時候無法靠自己的理解而看到盲點,因此引入外部人士是非常必須的。

書中舉了一個引進外部人士來改善公司內部系統使用率的問題,一開始公司認為使用率低下是因為軟體的易用性太差,但當外部人士進行一連串的小型工作坊、在主管不在場時訪問了基層員工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易用性的問題。

主要問題在於:一保留個人資訊能讓工作者有安全感,二公司的獎勵與升遷制度讓員工傾向於只顧自己,缺乏幫助他人的動力。最終藉著改善獎勵機制,不只公開表揚樂於知識共享的高價值貢獻者,同時也納入專業評等作為升遷制度參考的指標,才真正改善了知識共享平台的使用率。

三、以他人觀點思考

壞消息是,我們實在不善於瞭解他人的觀點。
好消息是,我們瞭解他人的能力並非是無法改變。

觀點取代的秘訣:

A 真的要去實行
B 放下自己的情緒
C 尋找合理的解釋 -> 並非說服自己的解釋,而是觀點取代後的合理原因

Rosie Yakon 是廣告代理商Genius Steals的聯合創辦人,她回憶起一件往事,關於如何提升公司臉書粉絲的參與度。當時有一位同事拜託他們協助社群媒體運作,而且一直強調一定要有一支YT影片達到瘋傳。對於外行人來說那樣當然看起來很棒,但實際的用戶參與度才是真正成功的指標,而非百萬觀賞次數。這位同事對瘋傳一事百般要求,即使理解真正的指標後還是不能放棄。
終於在酒過三巡後,才聽到了實情,原來影片觀看次數破百萬的話,他可以獲得額外獎勵!
這才是所謂的「合理的解釋」。
— 史坦柏格《Wisdom,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書中提到了三種推銷海報的圖片,其中一張海報的例子很有趣,它的預設立場是「應該大家都喜歡一馬當先吧?這是個絕佳賣點。」但其實根據研究顯示,只有2.5%的人喜歡成為新事物的小白鼠,其他則是會觀望結果才付出行動。

這點不管是在疫苗試驗,又或是最近火紅的《魷魚遊戲》都可以看到,大多數人在選擇順序時,都會偏向選擇中間的號碼,因為躲入人群中才是最安全的,而剩下的號碼通常是1號或是最後1號。因此,可想而知上述的海報方案毫無吸引力,失敗了。

而最終,成功的海報是來自於瑞輝推廣pfizerWorks的專案,他們做了以下四件重要的決定:
1.尋找接近現場的代理人 -> 以最理解現場的角度為考量
2.鎖定使用者感受到的問題,而不是面對怎樣的問題
3.運用社會認同 -> 先尋找1到2位員工來試用,經過同意後才張貼海報且讓他們在上面簽名
4.針對不同受眾安排不同框架 -> 理解資淺與資深員工背後的考量,再加以說服

重組框架與跳脫框架,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很多時候我們知道理論與框架了,但真實情況是我們真的會去認.真.練.習.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