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不是叫人去工作,而是創造讓人想要工作的環境」消化三個月後Peopleware 在腦中留下什麼?

HuiYu CHENG
aktsk-pm
Apr 15, 2021

--

去年年底參加了公司 PM Office 舉辦的讀書會,讀了這本專案管理上有名的《Peopleware:腦力密集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看著覺得挺有意思,滿有心得的,趁著期末分享再讓自己複習一次。

Peopleware 書中點出很多知識密集產業在管理中誤信的謬論,並通過實驗與案例佐證。全書讀來輕鬆容易,最主要是因為讀者多少能夠從裡頭的故事找到一些目前工作上遇到的困境。

因為事隔一段時間了,就不特別針對書中內容作分享,只有拿起自己閱讀時做的筆記,回想並重新反思該書對我帶來的影響。
對於書中一些名詞或概念若有誤解之處,歡迎交流指教。

工作上面對的是社會性的問題,而非技術性的問題

在工業時代,一切以產品生產為導向,生產越快生產越多就代表著越有競爭力;到了知識密集產業今天,我們似乎來逃不過追求又快又多的生性,工作方法論充斥,不知不覺,我們也習於用對待產品的方式對待人。

數字化的績效指標,同時也代表著難以量化的「 人的管理」被受到與它重要程度成比例的忽視。

然而,這些社會性(sociological)因素,有很大的機會成為一個團隊、一間企業致勝的關鍵。

我們在實務上仍習於追求「最快簡單解」。想想看上一次你參加溝通、領導、團隊合作課程或是閱讀相關書籍時,你是否曾覺得「這理論說得好聽做來才不是如此,根本無法解決我真實遇到的情況」因而在活動中放空、把書放在再也不會去碰的角落。
會有這樣的想法,一來,是因為當理論試圖將「人」的問題歸納時,勢必會簡化問題的複雜性,統合共通的道理;二來,我們的腦袋想要追求直接性的套用,當你試圖用捕捉大鯨魚的大網子去網羅小蝦米,就算蝦群再龐大,不用猜,當然也網不到多少好東西(可能會有幾隻攀在繩上被補到啦)。

另一個很明顯「重視技術性大於社會性(sociological)」的例子就更好懂了些:你的公司是如何決定讓一名員工升遷成為主管的?
嗯對!大概八九成是因為他的業務能力好吧(這裡業務指的是專業能力)?當然,隨著世代的變遷,這樣的升遷模式已經在改變,加上「專案管理」成為一項專業技能,其中也包含了對團隊管理的概念,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希望真的是不久)就能看見大多數的企業做著與現在不同的升遷決策。

方法與方法論的矛盾

第五章自我修復系統裡,講到了方法論扼殺了責任與發揮空間。

方法論,或是說方法論的核心「標準化」有它的功效存在,能夠減少作業負擔,例如:公司換電腦的申請手續,如果沒有一套固定的標準,總務應該會先被煩死、再來有人開始喊不公平、最後主管只能小心翼翼核決,導致速度降慢,影響實際的工作效率。

現階段在我的工作中有一些正式要編寫流程、步驟或是指示(對我就是那個方法論的製造者w)。但本人卻是個很不喜歡被各種 SOP 約束的傢伙。

有時候真的會懷疑這真的是最適合的方法嗎?流程要訂得這麼死,難道沒有彈性空間嗎?但又很擔心規則訂下去是不是就不能亂改,造成別人的困擾? 看過這本書之後,覺得方法論也應該要有 MVP(笑),方法論應該是要幫我們清楚接下來會遇到什麼狀況,而不是綁死我們思考的東西。經由第一版本的流程去檢討缺漏和問題,然後去調整修改,盡量完善,但不被完善給限制住。

我們是團隊,不是球隊,是「樂隊」

「運動團隊的比喻意味著競爭」在第 25 章中,作者誠懇的告白。

我覺得以音樂演奏來比喻團隊的確比球隊來得更「現代化」一些。

好比說追求的目標好了,球隊的目標,是在比賽結束哨音結束時,比對手獲得更多分數而獲得勝利。而樂隊的目標呢?是在整個演奏過程中,優雅地/熱情地/奮力地完成樂章。球隊追求的目標偏向的是結果,而樂隊則是重視每一小節的音符有沒有好好地傳達出來,頗有「過程」的味道。

再拿書中所述的例子來說,當球隊中有一名成員表現不好,球隊還是有可能取得勝利;相反的就算所有人都表現好,也不一定能取得勝利。
在樂隊裡,應該不會將一把未調好音的小提琴持續在篇幅裡演奏吧?但當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樂器維護好、練習好、展現好,餘音繞樑不是夢想。
在團隊裡「大家要一起變好」、「不能落下任何一個人」的信念,說起來有點少年漫畫,但擁有這樣的氛圍,或許能讓成員更有歸屬感,更為自己的成長賦予使命。

不過,不論是教練還是樂隊裡的指揮(或音樂製作人),都一樣扮演著讓團隊維持在目標道路上的角色,這點,倒是無庸置疑的。

就像該篇章最後作者所說的,其實不論是用什麼方式稱呼這一群人,重要的是協助所有成員都了解,個人成功與整體成功緊緊相繫。

除了領導者,團隊的成員也要一起進化

本書因為敘述的是「管理之道」在團隊成員應展現的行動中未有太多琢磨。還是要強調,只有管理者了解了管理之道,並不能保證團隊進化。

關於成員該付諸的行動以及應有的態度與概念,推薦大家另一本書籍《Team Geek》(目前似乎只有簡體中文版《进化 从孤胆极客到高效团队》)
《Team Geek》與《Peopleware:腦力密集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的文章架構類似都是輕鬆好讀的小短篇,文字上比 Peopleware 更幽默,更不強硬,讀起來相當輕鬆。

《Team Geek》中所提到的 HRT 概念(Humility 謙遜, Respect 尊重, Trust 信任),聽起來很「做人基本」,不過裡頭可不只有敘述這三個詞的定義和行動,更多的是探討在團隊中身為個人可以怎麼幫助團隊前進,就如同他的簡中書名一樣,從孤高的個人變成高效的團隊。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購書或搜尋相關文章!

--

--

HuiYu CHENG
aktsk-pm

綽號鮪魚 or 莎拉,本名鄭惠宇|社.會.人。自律神經已經 40 代的北棲青年。善於運用輕鬆的領域探討深刻的議題。不知不覺竟然來到 2022。看來今年也是期許自己多寫文章的一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