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支付到信用,蝦皮如何從電子支付建立電商金融生態圈?

電子支付讓蝦皮不僅能從數位電商涵蓋到實體商家,也能夠運用數據創造出更多樣化的金融服務與產品,建立蝦皮電商金融生態體系。

--

從支付到信用,蝦皮如何從電子支付建立電商金融生態圈?Photo Credit: Shopee

前言

去年2020年年底電商圈最大的新聞,莫過於蝦皮有很大的機會成為首家取得台灣電子支付執照的外商公司,從媒體的報導中可以得知,目前蝦皮是屬於「第三方支付服務業」,依照金管會的規定,若一年內保管代理收付日均餘額若超過10億元,就必須申請電支執照,這也促使蝦皮向金管會提出申請電子支付執照,正式進軍電子支付產業。

以下是節錄數位時代《蝦皮進軍電子支付,成首家取得執照外商!電商龍頭想給用戶哪些新服務?》的新聞內容:

然而在此消息發布不久後,因為經濟部修訂的「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在今年2021元旦上路後,由於蝦皮的母集團Sea,背後的大股東騰訊屬於中國企業,且其持股比例為39.7%,超過法規所規定的30%上限值,因此必須採用「分層審查制」制度,這也造成蝦皮很可能因為被判定為陸資企業,而無法取的電子支付執照。

從數位時代《蝦皮支付能通過新中資條款嗎?一次看懂蝦皮購物將面對三條路》這篇的報導中我們可以了解,蝦皮已經撤銷原本申請電子支付執照的申請:(以下是新聞節錄)

雖然蝦皮因為股權結構的因素,未能順利成為台灣第六家持有電子支付執照的業者。

但讓我們想像一下,若今天蝦皮成功順利取得台灣電子支付執照後,電子支付對於蝦皮會產生哪些影響,以及其將會扮演哪種戰略角色?

支付與消費數據

試想一下,你今天走進超商隨手哪了一罐飲料,準備到櫃臺進行結帳,店員除了會問你:「你是不是會員?」(真希望世界上存在可以自動辨識會員的魔法XD),還會順便問你要用什麼方式進行付款?,這個時候你可能會掏出口袋的零錢、又或是拿出信用卡,更潮一點的就直接打開手機APP,直接用Apple Pay、Line Pay、街口等各種支付工具進行付款。

若不討論現金支付的方式(因為現金支付具有匿名性),不論你是用信用卡還是各類的支付工具,在你付款的哪一瞬間,你的消費明細資料就會經由載具,透過商家POS系統而寫入了後台的資料庫裡,成為了一筆可識別追蹤的資料,對於商家來說,他若能透過現金以外的支付方式,收集到你越多的消費資料,他就能夠有效地運用與分析這些資料,越清楚描繪你的顧客輪廓,對你投放感興趣的廣告,推出更能符合你的商品與服務。

由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發生交易,對於一家實體零售店而言,「支付」是最容易且有效地收集顧客消費資料的手段,因此他們很樂於提供各種多元支付的工具,希望由你來幫他們產生數據,對於電商平台業者而言,數位支付工具的盛行與便利性,再搭配網路無遠弗屆的魅力,電商平台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地累積與收集龐大的顧客消費資料,作為日後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等絕妙的素材,幫助他們去設計與建立各種演算法模型,例如個人化的商品推薦系統。

電子支付執照有別於蝦皮目前所持有的第三方支付執照,除了原本的代收代付外,還能夠為顧客提供儲值、電子帳戶間互相轉帳等功能,讓整個顧客的支付流程更為便捷,而蝦皮則能夠運用這些消費者在購物時所產生的消費數據,放到數據模型加以分析與加工,不斷地優化你整個的網路購物體驗,讓你更加喜愛使用平台上的各類產品與服務,降低蝦皮購物的顧客流失風險。

消費數據與個人信用

蝦皮除了能夠透過消費數據不斷地優化平台購物體驗外,更重要的特點在於,他能夠掌握消費者在平台上所發生的付款行為,例如訂單金額、消費頻次、付款方式、付款週期等,而這些付款資料也正恰好是建立信用風險模型的基礎。

信用評分模型構建的基礎在於,假設過去所發生的現象,未來亦會重複出現,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數據分析的方式,將所收集到的歷史資料倒入至信用評分模型之中,讓他從過去的歷史資料,去歸納與總結一些特徵,例如信用評分模型的發現,在這些歷史資料中,負債程度高的人,未來會發生無法如期還款,造成違約的機率也越高,因此只要當我們擁有的數據足夠多時,給予信用評分模型做計算的資料越豐富時,信用評分風險的模型結果將會越精準,讓我們獲得風險控制的能力,就有機會提供信用的服務。

截至2020年為止,蝦皮每月近5,000萬的訪客流量,每月將能產生近數千億筆的交易數據時,這些交易資料賦予了蝦皮有搭建信用評分模型的基礎,在此基礎之上,蝦皮就能為顧客提供類似信用金融的服務。

在2020年11月,蝦皮推出的「蝦拚晚點付」的支付模式,初期蝦皮採用邀請制的方式來篩選可以選擇使用該服務的顧客,當顧客選擇使用蝦拚晚點付進行消費時,該服務提供顧客可以在當月所產生的交易款項,在下一個月結算為應付帳單,並最遲於下一個月的15號以銀行轉帳的方式結清,類似於信用卡每月結帳日的概念,讓蝦拚晚點付的顧客最多可享受45天延遲付款的待遇(顧客若於當月1號開始消費,最遲可以於下一個月15號進行結算,總賒帳天期為45天)。

從蝦皮支付到蝦皮信用

從上述的分析脈絡我們可以觀察到,電子支付執照對於蝦皮而言,絕不僅僅只有在自家Sea集團底下能夠發揮功效,更重要的戰略佈局在於,藉由提供顧客更便利且快速的付款方式,不斷地累積顧客的消費資料,為往後的信用模型提供數據分析的原料,透過數據模型的計算加工後,衍生出新型態的信用金融服務,從電商跨界到金融領域。

根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 信用評分模型之省思與發展》一文中指出,信用評分模型在資料面的收集上常常會遇到兩個難題,第一個問題是「資料不完整」,第二個問題為「資料不具代表性」,當發生資料不完整時,如資料有缺漏值、未收集到關鍵分析資料等,且該收集之資料對於風險評分模型的設計變數毫無助益時,都會影響信用評分模型的精準度與顯著性。

因此若能夠擴大資料收集的範疇與整合評估測試不同資料來源,將能夠有效提升信用評分模型的分析可靠度,然而在尚未取得電子支付執照之前,蝦皮所用來建構信用評分模型的數據資料來源,被限縮於在線上電商平台所發生的交易數據,因此若要更加完善個人信用服務,勢必要擴大消費數據的收集管道。

而電子支付執照正為蝦皮帶來一個新的突破口,其中又以電子支付執照中所能承辦的「轉帳」服務最為關鍵,我們攤開財金公司的系統架構圖可以發現,其跨行金融資訊系統有一項「支付服務共用平台」服務,能讓加入該平台的服務業者,實現在不同電子帳戶間能夠互相轉帳,而該服務將可以搭配QR Code來串聯起整個現下金融支付體驗。

財金公司的跨行金融資訊系統服務項目。Photo Credit: 新型態零售支付結算平台模式分析之研究

當QR Code成為串聯起虛擬世界與實體世界的橋樑後,讓蝦皮的支付場景得以從線上延伸至線下,拓展蝦皮支付的消費應用場景,獲得更多實體商家的消費數據,這些消費數據在和原本龐大的線上會員數據做整合時,蝦皮的信用評分模型得以日漸成熟,於未來極有可能推出類似螞蟻金服芝麻信用的「蝦皮信用」服務,深耕於個人信用市場。

總結而言,電子支付讓蝦皮不僅能從數位電商涵蓋到實體商家,也能夠運用數據創造出更多樣化的金融服務與產品,建立蝦皮電商金融生態體系。

參考資料:

--

--

Alex Chang
微思維 A Little Thought

留著商科人的血,卻喜歡接觸科技人的新鮮事,熱愛學習各種科技新知,期望能成為一位兼具商業思維與科技氣息的混血人。歡迎來信交流:cs5252hh@gmail.com。IG:@alex_pmlife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