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向右走,物流 vs. 外送

Alex Cheng
Career A Moment 職涯 A 文字
4 min readJun 23, 2019

上一篇文 談了外送服務的走向、並且稍稍談到一點 on demand service 的隱憂,其中一則 ian sung回應 提到:

請問您對蜜蜂家以外送為核心,並從生鮮/熟食的本業擴展到全商品代購策略的解讀為何?如果鮮食外送跨足市區機動物流,或傳統物流跨足鮮食外送,這兩個領域是否有結合的商機呢?

這一題我認為有三個子題目,我會用台灣市場的現況來試著回答。

1. 向左走:鮮食 到 全品項
2. 向右走:外送 到 市區機動物流
3. 番外篇:物流服務 跨足 外送服務

再回答問題之前,建議先看過我談 價值維度 的文章,會更有助於了解這個思維跟脈絡。

向左走:鮮食 到 全品項

從消費動機來看,購買鮮食速度的關聯性,形成了外送服務的主要核心價值,買食物當然希望送到家的時候是熱的、買魚當然希望送到家的時候不是臭的,也因為有這樣的消費動機在,外送服務能佔有核心價值,消費者是願意付多一點錢來交換時間。

假設跨足全品項,應該很難想像外送箱有辦法放兩串衛生紙在裡面吧?如果剛好一張訂單買了兩箱尿布 + 兩串衛生紙,摩托車能乘載的程度絕對很有挑戰。

另外,買衛生紙、洗髮精、化妝品、水、尿布、筆電、行動電源等商品,大部分的情況下是沒有短時間急迫性的;對比到打得火熱的電商平台們,無論買多少數量、重量、尺寸大小的商品,完整的物流車隊 + 倉儲系統 24 小時都能快速到貨,從這個角度來看,在消費者對全品項購買的需求上,已經可以被一般電商平台大大滿足。

當然,這是基於「外送」轉型「全品項代購」的觀點,假設單純看「代購」這件事情,只要商品取得難易度高、或是稀缺性高,還是有其利基點,比方說:節慶的時候仍然能買到小潘鳳梨酥、跨國代購服務、代買 LadyM、或是美國經典手工刷色牛仔褲全球只有五件只有你買得到。

向右走:外送 到 市區機動物流

鮮食外送平台上有尖峰離峰的狀況,餐期的時候一小時可以跑兩到三張訂單,但非餐期的時候、兩小時可能才跑一張訂單。因此,把剩餘的這些外送員的時數、轉去滿足市區機動物流似乎挺可行的。

所以囉,聰明的外送員們其實會有加入多個平台、下載多個接單 App 在手機上,餐期的時候接 UberEats 的訂單好賺、離峰時間接 lalamove 的訂單補貼油錢。這部分並不需要外送平台的主動介入,就已經很頻繁的發生了。

如果要提到把「整個鮮食外送系統服務」切割出去,當成獨立的市區物流事業,就可能會遇到訂單優先順序的問題。鮮食外送的訂單基於速度上的要求、會被設定為最優先接單,萬一同時間有一張市區急件訂單進來,就會被犧牲掉。

甚至,這裡都還沒提到接單系統上、訂單金額計算、分潤等等的問題,實際服務營運上也還有一段門檻在。

番外篇:物流服務 跨足 外送服務

有部分餐廳業者對於外送服務抽佣 30% 不甚滿意,就轉為讓市區物流服務作為外送幫手,單筆或是多筆訂單跟物流服務業者洽談商業條件,如果廣義的來說「物流服務」上面訂餐,這其實已經存在。

但市區物流主動出擊、建立「外送服務事業」其實是相對困難很多的。我這邊假設的是要做一個完整營運的外送服務,要能夠維繫好 上一篇 提到的三方關係:

要如何維持餐飲業者、消費者跟平台的關係,需要耗費的心思比想像更多

對物流服務業者來說,唯一不需要擔心的就是外送員,因為原本就已經有相對的系統跟團隊在,但「消費者」跟「餐廳」絕對不是簡單能滿足的。光是應付消費者在餐期的餐點遲到、漏餐、餐點不熱、薯條打翻、優惠碼不能用我不管你要賠我…etc,這些服務體驗上的眉眉角角,都不是能輕易克服的。

結語

花了一點時間回答問題,因為想多說一點來解釋一下我所想的邏輯,不過每一家業者實際上的關鍵特質 (Critical Feature) 並不同,所以一定還有一些客製化討論的空間存在。

因此,這篇文主要還是比較通盤的思考為主,非常歡迎繼續來留言討論、或是到我的 Profile 找到我、直接跟我聯繫。

最後,歡迎拍手或分享這篇文,對外送服務模式感興趣的,也歡迎看我的上一篇文:

--

--

Alex Cheng
Career A Moment 職涯 A 文字

我是一位 growth thinker、專業經理人、爸爸、很愛分享的講者。喜歡透過文字有系統的說明解釋過去的工作經歷與觀點,不定時也會寫一些軟性文章來抒發心情。 https://careeramo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