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花多少錢買多巴胺?

Allen Shaing
A. Life
Published in
Jan 20, 2024
Photo by Maxim Berg on Unsplash

三週的時間,我離開了一趟現實世界,打著回憶的旅程花了$3490。這價格主要是付給時間還有多巴胺。

這是一篇脆弱的警示心得。我不會說太多細節,但我想記錄我的心態與心情。希望有一樣困擾的人們可以有所一些借鏡。

先說個我從書本裡看過的一則小故事:為什麼愛賭的人會上癮,追求的是什麼?不是那賭贏了的大筆金額,而是賭的過程中,可以經由期待而產生大量的多巴胺。

這趟回憶之旅,其實來來回回我進去好幾次,經由不同的時空我有不同的選項可以選擇,這一次我多了很多選項可以決定我要花多久時間以及獲得多少那過去無法達到的期待。

有些時候我們會上網參考前人的心得,尤其是跟你有類似經驗的人。這很像是一個想要先知道結局的過程。可是啊,人就是鐵齒,沒有親身經歷過根本不知道自己會犧牲什麼。但也因為這樣,其實快速試錯也不是壞事,比起憋著,行動優先是對的選項之一。

這一次我有了一套策略進行旅程,我也開始投入的旅費享有不同的待遇。奇怪的是:這場旅行的設計有著機率的結果,因為如此只有0跟1,那麼創造這趟旅程的單位基本上就無法為每一位旅客打造客製化服務,也無法讓旅客可以黏著在旅途中。

你我其實都知道,這就是賭博的過程,這也是慢慢上癮的前兆。一但感受到越多好處,一但感受到失敗,不禁就會回頭看自己投入多少,慢慢累積之後就會是所謂的無法回頭的狀態了。因為心想,這只是一點點可以換來大躍進,一但躍進,這趟旅途可以跨過好幾個層次,要不要賭賭看?有賭到的,當然也很多時候是賭輸的。

也因為時空背景,回憶是個起頭,內容早就差了十萬八千里,回憶的皮,綁架多巴胺的骨。

明明知道這一切的陰謀,卻還自以為抱著聖潔的狀態參與,以為是觀察,實際上也驗證了:臥底久了,真的就會變成一份子這個道理。因為你出不來了。

我花了三週,當旅費已經超越我的期望值時,我意識到不對勁。我當下問了自己三個問題:

  • 這筆錢我犧牲了什麼?自我意識
  • 我為什麼會願意花這筆錢?自我覺察
  • 讓我自己沒有理由繼續下去。打破多巴胺的期待

決定的當下,我打破了一面現實與虛擬之間的玻璃,我回來了。

這回憶之旅的最後,也讓我想起從小到大的幾場多巴胺綁架,而我就是怎麼逃離這場遊戲的。

寫在最後,我依然在現實生活著,但我的眼我的腦以及呼吸的空氣,也隨著離開這場遊戲後變得正常且與旅途過程中不同。旅途過程中看似生活不變,但實際上多巴胺的化學效應卻默默地影響著自己。

這場實驗很有意思,也還好,從小到大的多巴胺逃離經驗與練習,讓我面對遊戲因為我的時空而變大格局,能夠在緊要關頭輕鬆退出。有趣也不有趣,我們曾是局外人想勸退當事人,但一但自己是當事人,就能理解局外人的勸一點幫助也沒有。

想想自己犧牲什麼,期望值的對照應該要是什麼?否則不要輕易相信這場遊戲的設計可以帶給你什麼實際價值的意義。現實生活的踏實努力,這才是真的。

--

--

Allen Shaing
A. Life
Editor for

🙌🏼 Hi, I’m a software engineer from 🇹🇼 and with over 8 years of experience, currently focusing on developing AI solutions. https://github.com/Shaing/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