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破壞還是靜觀其變?《破壞性創新的兩難》筆記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在1997年發表《創新的兩難》,讓企業們開始注意「破壞」這個概念。接續並補充那本書的內容,約書亞‧格恩斯(Joshua Gans)在2016年出版了《破壞性創新的兩難》一書,打破過往企業家所想的「破壞」的定義,讓人重新思考「破壞」。

何謂破壞

首先,甚麼是破壞?作者將本書提到的破壞定義為「一家公司以前成功的決策,如今將導致其未來失敗」的情況,並且以百視達公司作為例子。

百視達在2004年,不到20年稱霸美國租片市場,並持有9000家門市;然而,這樣的大公司,卻在2010年聲請破產,從頂端墜落下來不過才6年光陰。

關於百視達的失敗,很多人說是因為DVD的興起,與網飛(Netflix)的崛起。你想在百視達租一支片,必須借還都在同一門市;但網飛不同,他實行付費收看,讓顧客想租多久都行。起初,百視達並不把網飛放在眼裡。在2000年時,他甚至有機會可以以5000萬收購網飛,但卻沒這麼做。最後,就算百視達已經注意,也想改變自己的方式時,也已經來不及了。

破壞,常常隨著「新科技」而來。在百視達的例子中,DVD代替錄影帶是顯而易見的。另外,新科技的背後,不只是改變了產品本身,也改變了商業模式,也就是「架構創新」。百視達儘管在後期也採取DVD,但他並沒有把握「把DVD交到消費者手中」的商業模式。而網飛在2007年推出串流服務,更是破壞了架構。因此,百視達才不得不離開市場。

有人說,就算沒有網飛,百視達還是會被有線電視公司破壞,因為百視達一直以提供店內取貨的實體服務為核心。百視達因為實體服務而成功,也因實體服務而失敗。

預測破壞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預測破壞性?如果這種破壞性真的能被預測,那就根本不是真正的破壞,因為企業早就想好對策了。真正的破壞性創新是,起初像是低階產品,或是僅限服務某個不受注目的新市場產品;但是,一旦這種產品性能急速提升、超越現有科技時,我們就可以知道這是一個破壞性事件。

如果能夠知道這是會成功的新科技,大公司採用的話,其實會比新創公司還要容易成功;然而,成功企業的兩難就在於,當舊科技運作良好時,是否真的要採取不知道會不會成功的新科技。如果要隨時回應那些新科技,那麼公司就得要投入許多資源在跟自家產品差距很大的新產品中。

柯達是就算預測成功,仍是失敗的典型例子。柯達在1975年,已經注意到數位相機,並且開始開發。而在2000年,又預測到消費者會希望將相片傳送到電腦裡,並研發出那種功能,在2005年成為美國市場龍頭。

然而,儘管柯達預測到數位科技,卻沒料到相機跟手機會結合。結果,2012年,柯達申請破產保護時,最有價值的就是他們的數位專利,可見他們其實是非常有新科技創新的能力。

從柯達的例子,可以知道面對破壞時,預測說不定沒有用處。原因是,破壞性事件的來源很廣,即使相信新科技會改變你的產業,卻無法知道他會怎麼改變。

防範及管理破壞

既然很難預測破壞,那該如何管理及防範破壞呢?作者在書中提到幾個方法。

向上加倍押注

微軟在1990年代後期,為了對抗網景,用自家的IE瀏覽器發動了「瀏覽器戰爭」。當時網景採取開放系統的做法,也就是他的瀏覽器可以橫跨各個平台,微軟並不是採取這種方法,要成功打贏網景是件困難的事情。

因此,微軟成立全新的部門,總共有4500名員工,運用了公司裡既有的大量資產,對設備製造商也做了許多讓步,為的就是要讓他們安裝IE瀏覽器。最後,微軟成功了。

向上加倍押注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可能還遠遠超過在破壞性事件發生、新公司成長之前所投入的資源。沒有查覺到破壞將會遭致滅亡;相反的,擁有能力的公司,其管理階層可以做出適當的回應。

等候及收購

Vlingo,以「無關文法語音辨識」的破壞性創新,結合到行動裝置的app上。原本,Vlingo是要跟行動手機製造商競爭的,但最後轉變與他們合作,爭取到授權交易。作者發現,擁有破壞性創新且一開始與舊公司競爭的公司,最後轉向與舊公司合作的機率高出四倍以上。意即,在面對可能的破壞性事件時,大公司可以靜觀其變,看這些是否具有真正的破壞性,再採取行動。

整合

講到破壞,的一個想到的方法通常都是「設立獨立的部門」;然而在書中,作者提出「整合」,並以佳能作為例子。

佳能並非該領域的頭,但卻是勤勉的追趕者。不同於其他公司,佳能在同一時間投資不同的技術世代,確保關鍵人員熟悉各個世代,這也是為何佳能落後於同業的原因。

佳能讓專家在不同領域之間輪調。為了避免科學人才分歧,就是讓擁有綜合技能的人發號施令。所以,儘管整合團隊是件困難的事,藉由累積日常生活的小挫敗,長期而言卻能讓佳能更容易接受創新。

公司應該投資整合架構,盡可能將整合架構深植於大家的腦中,讓這種知識可以進化。

結語

破壞難以預測,儘管預測了也不能保證成功。為了防範破壞,可以向上加倍押注,或是等待新技術崛起並合作收購,亦或在自己公司內部,首先發展出整合的架構,讓公司擁有隨時能面對創新的體質。

成功的企業和投資人可以鎮靜下來。並不代表他們可以鬆懈,要做的事情還很多。但是學術研究和市場經驗證明,你沒有理由去害怕無可避免及迫在眉睫的破壞。

博客來:《破壞性創新的兩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