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佛系品牌行銷(上)

Amy點西
Amy點西
Published in
3 min readJun 27, 2019

“If you try to please everyone, you’ll end up pleasing no one.”

現今社會移動的腳步快,隨著90、20年後族群行為的性質日漸與過去我們所習慣的差異越大,現在我更能感受到環境的轉變:

  • 流行的轉變:三不五時就有一波旋風式的流行,例如最近社群上的空姐Bingo、主婦Bingo。
  • 態度的轉變:人們對於生活的態度開始有不同的詮釋。
  • 科技的轉變:從網路的興起,到互聯網的興盛,即可證明。尤其是現在傳授社群行銷技巧的專頁與專家,如百家爭鳴竄起。

這三個轉變,慢慢地影響現代人的思維及在意的事物:面對現在什麼都淘汰地快、講求快速的社會(舉凡電子產品、日用品,甚至是男女、閨蜜關係),人們更在意的是「生活宣洩的出口」。沒有出口,心情悶悶不樂。因此,「小確幸」一詞誕生。

興許是日子久了,「生活宣洩的出口」怕是找不到突圍的路徑,便漸漸轉變成「隨遇而安」,而後又有「佛系」一詞出現。

根據Cheers雜誌,在日本,佛系反映的是在經濟低迷的「低慾望時代」下,年輕人傾向不婚、不生、不買房、不買車的某種人格特質。到了中國後,佛系代表的不再是特定人格特質,而是一種「生活態度」。與成天汲汲營營,充滿野心的理想家不同,他們的生活態度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傾向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極簡生活。

那麼,針對佛系的行銷是指行銷人應該放生這些難以取悅的族群,可有可無地等著消費者上門了嗎?我們該如何抓住他們的眼球?

以下整理了新時代的行銷手法

01. 內容行銷

佛系族群的心是很難以撼動的,他們身處於資訊爆炸的世代,做什麼事情,都在手機上解決:買網拍、交際、發個限時,甚至是點餐等。加上生活忙碌,沒有內容的品牌行銷,很難讓他們記住Brand Identity。

面對這樣的社會重塑,商人必須懂得發掘年輕世代的喜好、需求,提供目標族群真正想要及需要的產品。否則,海底撈為何提供多元附加服務,為何大部分的社群媒體,不斷更新社群內容,甚至時常出現許多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就是希望用戶能主動參與,彼此分享、閱讀、評論,建立信任,以打造良好的正面印象。

02. 打造商用場景

我們不是把產品帶給消費者,而是把消費者帶到我們的產品面前。不用說年輕世代了,隨著斜槓青年現象越來越普及,多數人都利用手機完成手上的瑣事,我甚至看到身邊的媽媽開始使用電子聯絡簿,連幼稚園都開始開發出老師與家長溝通的App,一鍵搞定。

而現在打車、訂餐,也都仰賴手機,Uber eats也不斷行銷產品,出現在各類的社群上。然而,這是消費者自己發明的服務嗎?不,這些都是商人想出來的使用場景─瞭解目標族群的生活、需求,並設想適當的用戶場景,從而打造全新的產品。

picture from Pexels

(To be continued…...)

--

--

Amy點西
Amy點西

擁抱自由的創意家。目前就讀台灣科技大學企管所,研究電子商務與互聯網,分享行銷與產品設計思維。聯絡信箱:amyenglishpian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