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有什麼好看的?談病態好奇心(Morbid Curiosity)

Andrea Dai
Andrea’s Discovery
5 min readNov 26, 2020
Source: Pxfuel

人哪,不得不說,有時候就是犯賤(哈哈)。路邊車禍、情侶吵架、街頭鬥毆,乃至死亡現場,牽涉如此危險黑暗的場面,我們卻都壓抑不住心中的「好奇心」駐足偷窺。

我是一個好奇寶寶(這可以從我多元光怪陸離主題的文章中察覺),總是很愛問為什麼(雖然不幸地,很多問題沒有解答),除了旺盛的求知慾外,當然也不乏「病態」的好奇心。

「好奇心殺死一隻貓」言猶在耳,但為何人類總是不受控制?

在開始之前,先讓我們熟悉一下所謂的好奇心,是我最近從美國科普書作家李維歐(Mario Livio)的《好奇心》(Why? What Make Us Curious)一書中所學來,顧名思義即是在探討人類的好奇心。

Source: thenounproject.com

根據加拿大心理學家伯利恩(Daniel Berlyne),好奇心主要可分為四種:知覺好奇心(Perceptual Curiousity),由新穎、令人費解的刺激所引起;知覺認知好奇心(Epistemic Curiousity),可說是對知識的真正慾望;特定好奇心(Specific Curiousity)是對特定訊息的渴望;最後則是多元好奇心(Diverse Curiousity),指的則是永不休止的探索慾望。

基本上,「新穎性、複雜性、不確定性和矛盾衝突」是誘發好奇心的基本條件,人類想滿足好奇心的慾望背後理論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為了消除不確定性的焦慮與資訊鴻溝,二則是受到新奇的刺激與愉悅所驅動。

甚至有此一說,人是一種「食訊動物」;畢竟除了食物,人類可說是無時無刻都在吞噬資訊。如果沒有好奇心,文明絕不可能發展到今天的地步。

好奇心是驅動人類進步的引擎,鼓勵人們探索未知領域,如此求知慾,可不容小覷。

Source: StockSnap

根據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奚愷元(Christopher Hsee)與威斯康辛州大學麥迪遜分校商學院的阮(Bowen Ruan)所提出的「潘朵拉效應」(The Pandora Effect),好奇心殺死一隻貓可是有憑有據。

兩人在一系列共四項實驗中,測試學生為努力滿足好奇心而接受嫌惡刺激的意願。舉其中一例而言,每名受試者會看到十隻筆,而這些筆有半數在按下時會發出電擊;同樣也有半數的學生知道哪些筆會產生電擊,反之則否。

實驗結果顯示,在不確定情況下的學生更加好奇他們平均按了五支筆而知道結果的學生大約按了一隻沒電的和兩隻觸電筆。而在其他後續實驗中還包含了指甲刮黑板的聲音與噁心昆蟲的照片,都顯示相同模式。

對於研究結果,兩人指出,人類心中藏著難以抑制的不適應型好奇心(Maladaptive Types of Curiosity),人們會為了滿足其求知慾而不顧潛在的危害,就如同潘朵拉的盒子一般。

但相反的,病態好奇心 — — 看著別人受苦,對此有什麼好好奇的?明明知道新聞標題明顯就是在釣魚,為何還是會邊咒罵邊點進去看?

Source: Pikrepo

答案你應該猜到了 — 瑞士精神病學家榮格(Carl Jung)指出,所有人都有黑暗的一面,只是被道德所蒙蔽,而這些意念的產生是用以緩解那些被禁止的慾望因不斷被壓抑所產生的緊張局勢。

另一個解釋為,因觀看他人的苦難而伴隨產生的恐懼有強烈的宣洩作用,如亞里斯多德所言,眼淚會產生解脫。

最後一個觀點則是認為,病態好奇心讓人們對他人的痛苦產生同情心,進而促進積極的社會互動,成為社交大腦演化的一部分。

就承認吧,比起一個大慈善家的勵志故事,我們更著迷於隱藏在風光表面背後的黑暗面。中國心理學家蘇曉波曾說道,「只要人格還沒有成熟,人們就還會熱衷於窺探別人的隱私;借著別人的隱私,宣洩自身的慾望;只要人性還存在著缺陷,窺探隱私的喜好,就永遠不會結束。」

Source: Needpix.com

好奇心人人皆有,除了為消除自己的不確定性以及追求學習後所帶來的愉悅感,其也釋放內心壓抑、並賦予我們潛在的創造力,甚至有助於人類的社交演化。不過在滿足求知慾之餘,也記住切勿淪落過度八卦,傷害他人。

最後,跨足多學科的知名藝術家達文西的話送給大家:「除非先去理解,否則不可能真正愛或恨任何人事物。」

如何理解?好好利用好奇心,探索世界吧!

--

--

Andrea Dai
Andrea’s Discovery

Heyy, this is where I occasionally post some worth-sharing, interesting fun facts, knowledge and notes, with another publication about my traveling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