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歷史:雅浦島交易系統- 聊區塊鏈

Angeldeal media
Angeldeal media | talk市場
9 min readFeb 20, 2019

許久不見,這邊先和各位說聲新年快樂。

雖然元宵節過惹拉><
今天我們不聊供應鏈了,輕鬆一下,來談談另一條鏈子:區塊鏈。

先說結論:區塊鏈是一項「創造信任」的技術。

而區塊鏈如何創造信任、替誰創造信任,我們得回到兩千年前的秦朝開始說起。

為了不浪費你的青春,挑你喜歡的段落:

  1. 從歷史看區塊鏈概論
  2. 雅浦島上的石幣
  3. 石幣回到區塊鏈
  4. 智能合約

過去我們接觸秦始皇嬴政都是在歷史課本裡,戰國末期秦統一了六國,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引領華夏文明從諸侯林立的局面升級為中央集權的新時代。如果我們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評價秦的統一,統一文字和貨幣可被視為秦始皇最為偉大的兩項功績,這兩項措施,使秦帝國的人民能用更低的成本傳遞資訊交換價值

從結繩記事以來,人類就不斷嘗試著將已知的資訊記錄下來以降低行為的成本,如古埃及文明因為定期氾濫的尼羅河洪水,對於天文和土地測量的紀錄使的文明得以不斷延續。古希臘文明紀錄了哲學家們思想的瑰寶,在文藝復興時期對歐洲文明的再啟蒙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而為了更便利的交換價值,貨幣體系不約而同的幾乎出現在了每一個人類社群中,原始貨幣不僅僅加速了交易的進行,更催生了「債務」觀念的出現,進一步創造了現代金融體系:我們願意相信鈔票這張紙上所標示的價格具有同等的價值,而不僅僅是一張帶有印花的廢紙。

對傳遞資訊和交換價值的渴望不斷推動著人類文明的巨輪向前滾動,人類也因為技術突破不斷降低傳遞資訊和交換價值的成本,文明得以加速前進,工業革命後蒸汽機、電力和網路的相繼出現使人類資訊傳遞和交換價值的行為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但同時,也帶來了新一波的困境,在網路將資訊變成洪水猛獸後,真正的價值卻變成滄海一粟。

網路的出現,使人類文明的前進有了新方向,我們正在一場由物理世界向虛擬世界的大遷徙中,而網路作為傳遞訊息的高效率媒介,也成為了新型態的價值交換平台,電子商務和第三方支付的普及使的交易行為的便利性大幅提高,根據統計,全球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曾使用過電子商務服務。由網路所建構的全新供應鏈弭平了時空的限制,只要有網路和終端設備,任何人都能購買世界各地的商品,並且不必考慮傳統支付所衍生出的複雜問題。

但就像網路上隨處可見的「假新聞」一般,當創造資訊和傳遞資訊的門檻被突然消弭殆盡時,虛假和扭曲的資訊迅速的占領了人們的視野,也帶來了新的課題:如何在真假混雜的資訊中找尋真實的價值。而區塊鏈,正是解決方案中那顆最耀眼的新星。

區塊鏈的本質是分散式的公共帳本,相信這個回答你一定聽過,但不得不說還是很難懂…為了幫助你了解,我們把這個答案先放在心裡。 用密克羅尼西亞西邊的雅浦島、島上特殊的石幣(Rai)系統來解釋。

雅浦島並不出產製作石幣的石灰岩,因此島民們需要駕船至幾百公里外的帛琉開採這些原料,石幣的價值取決於大小和製作過程,直徑小則三十公分大至三公尺,開採和搬運的過程越辛苦價值則會越高。這些石幣在製作完成後會放在所有者的家中,或者放在公共場所展示,讓所有人都能確認這塊石幣的品質。石幣在雅浦島上雖然具有稀缺性,卻十分不便於搬運,也因此,雅浦島上的交易行為並不重視石幣的真實交換,而更在乎石幣所有權的易手。每當島上發生大型的交易事件,或者石幣作為聘禮嫁妝時,島民們並不會搬運這些特大型石幣,而是透過口耳相傳,共同記錄下這些石幣的所有權轉移至哪個所有權人名下,並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

石幣大概長這樣,很難放口袋這樣…

雅浦島的石幣體系,其實和區塊鏈的本質不謀而合。石幣與其說是一個完整的貨幣體系,倒不如視為雅浦島民的價值共識。首先,石幣並不由島上的權威機構所發行,其價值是亦由島民們的信任所累積而成。再者,石幣的所有權轉移將會被每一個島民所共同記錄,而不僅僅是交易行為的當事者。而區塊鏈,正是基於這兩大核心思維建構的:去中心化及分散式紀錄所形成的共識機制。

雖然雅浦島上的石幣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虛擬貨幣,但我們得鄭重的說明:區塊鏈並不等於虛擬貨幣。區塊鏈的本質並不是貨幣,只是一套由機器建立的共識機制。這套機制解決了價值交換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活在當今的社會中,想證明我就是真實的自己並不是件輕易的事,身分證、戶口名簿、駕照或是護照等這些由政府背書過的紙張才能代表真正的你。要是哪天你不小心弄丟了這些紙張,那很荒謬的,你將不再被信任你就是你,在這個社會上,你真的不再是你了。但區塊鏈可不是這麼運作的,如果每個人打從娘胎出生以來,一切的資訊都被所有的電腦紀錄,那即使有一天某一台電腦發生了錯誤,其他電腦也能立刻證明你還是你,你就是你。

區塊鏈便是這麼一個紀錄著每一筆價值交換的載體,這個載體將每一則交易訊息加密後變成一個區塊(Block),再將這每一個區塊按照出現的時間連結在一起,進而形成區塊鏈(Blockchain)。當任一個終端設備要取用區塊鏈上的任何數據時,首先要同步這條區塊鏈上的所有區塊,而這台設備也將成為這條區塊鏈中的一個紀錄者,未來任何區塊也都在這台設備中記錄,和這條區塊鏈上的其他設備一樣。

區塊鏈淺談運作大概4醬

區塊鏈的誕生眾說紛紜,但筆者始終堅信:區塊鏈的出現源自於不信任。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不相信一切由人掌控的中心權力機構,無論是國家權力的代表:政府,還是金融權力的象徵:銀行,他們甚至連網路行業中的巨頭都不相信。2007年美國爆發了次貸風暴,並演變成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各國政府無不動用國家的力量紓困金融業,而這些真正該為次貸風暴負責的銀行家們,卻拿著政府的紓困金又當了一次肥貓。這又一次應證了由中心化體系來保證某種東西的價值是不可信的,中心化體系中那些自我監督的約束因為人的參與不斷的變質、腐化,而唯一能信任的,僅僅只有信任本身

因此區塊鏈在設計之初並具有三個特質
首先,每一筆價值交換的資訊紀錄具有唯一性,所有被記錄過的資訊無法被重複紀錄。
再來,通過全體共同檢驗和記錄的方式,提供交換訊息和價值的雙方絕對信任
最後,確保交換雙方的承諾能依靠區塊鏈的機制自動執行,無須任何第三方機構介入。

就像雅浦島民紀錄每一個石幣的所有權轉移一般,如果所有人都在同一時間記錄了這筆交易,那資訊發生錯誤、甚至遺失的可能性便大幅下降。人的一生所能記憶的資訊當然有限,但機器所能記錄的資訊量幾乎可視為無限,而且是每一台機器都通過一連串複雜的檢驗過程後記錄下一樣的資訊,在這樣的機制下,所有區塊在產生後均沒辦法進行修改、偽造,也無法刪除,而區塊產生後,任何人也都有權力和義務查核任一個區塊,並共同維持資料庫的更新。而所有訊息被檢驗加密後也都會嵌入時間戳和唯一簽名,確立了所有區塊的唯一性。依靠這種分散式資料庫提供我們信任的基礎,區塊鏈本身便是信任

都有獨一性,解碼需要很複雜的計算。
區塊鏈要使用什麼樣的機制確保雙方的承諾得以自動執行呢?智能合約。

簡單的說,智能合約是一份以程式語言取代法律語言所寫下的合約,當簽訂合約的雙方各自達成觸發合約的條件時,智能合約便會自動自發的執行合約中所載明的條款。也因此,任一方都不具有操控合約的能力,執行合約的控制權也不在單一方的手中。區塊鏈中的智能合約無法被修改、刪除,只能透過新增區塊的方式來修正,保證了追溯性和履約的效力,同時,也將大幅提升效率。

其實行文至此,區塊鏈的神秘面紗已經被揭開。在筆者心中,區塊鏈就像鐵路、電力、網路一般,披著科幻的外衣出現在我們眼前,但其實是在基礎不過的公共建設。但人類能夠邁開步伐向未來奔馳,正是因為這些基礎建設不斷提供我們更平坦的道路,使我們能更快速的前進。但這些基礎建設卻從來都不屬於我們,而被少數的中心機構所控制著,甚至連「號稱」自由的網路,不也被Google、Facebook、Amazon這些寡頭壟斷著嗎?因為我們都沒有那樣的能力去建立那麼龐大的資料中心。但區塊鏈不需要伺服器,所有設備共同進行運算,所有的使用者也能共享區塊鏈上的所有數據,甚至沒有信任成本,這不正是網路發展至今所有衍生問題的解決方案嗎?

最近社群媒體上流行10 years challenge,區塊鏈從被人們廣泛認識到今天恰好十年,區塊鏈的應用早已在各領域有了大量的應用案例,無論是金融、公益慈善、公共服務乃至於供應鏈中也都逐一落地,如信用卡巨頭VISA早在2016年便基於區塊鏈技術開發一項跨境支付平台,讓使用者能更快速、安全的進行跨境支付。美國NASDAQ也推出區塊鏈交易平台Linq,供市場交易未上市公司的股權。愛沙尼亞這個超級科技小國更是走在時尚前端,許多公部門的業務已經開始通過區塊鏈執行了,現在愛沙尼亞不只能提供電子公民,還有區塊鏈出生證明、結婚證明。

雖然已經是文章的尾巴,我們該回到這系列的主題了。區塊鏈要是結合了供應鏈,那能夠創造什麼新的想像?現今供應鏈中面臨的問題能不能指望區塊鏈來進行解決?而區塊鏈本身又有什麼不得忽視的問題存在?

還是得賣個關子,我們下回說明白。

***本文章由BSOS贊助撰寫。***

(Angeldeal 主編 Ken / 製作 韜韜 / 共同出品)

嘿,您好:
我們是Angeldeal Media,
將會在Medium上,給投資客與創業者「第一手觀點」,
不想寫你不知道的,只想寫你有興趣討論的,希望你喜歡。
如果內容對您來說稍淺,也跟您說聲不好意思,我們目標是想大眾對經濟多些關心。
並且正嘗試著用各種方式,傳達:這一切跟我們很有關係。
你的閱讀、你的關注,就是我們繼續下去的動力。
有什麼想說的,有什麼愛聽的,留在下方,我們會慢慢說故事給您。
我們的粉絲專頁:AngelDeal
謝謝您的收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