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巴黎》(Synonymes)

Angelo Samsa
/機遇之歌/
Published in
3 min readJul 31, 2019

Yoav是來自以色列的退伍軍人,他隻身到巴黎,決定要變成法國人,不想再回以色列,不再講希伯來語。他到巴黎的第一天,借宿在一間空屋裡,衣服行李就被偷走,幸虧得到鄰居男女艾彌爾與卡洛琳的幫助,才不至於被凍死。艾彌爾給了他衣服和金錢,支持他在巴黎生活。Yoav到以色列使館當守衛,也去找人體模特兒工作,他買了一本字典帶在身上,不斷背誦各種法語同義詞(也就是本片片名Synonymes)。為了讓Yoev可以合法居留法國,艾彌爾巴他安排翰卡洛琳結婚,但這也導致他們的關係崩毀。

今年柏林影展金獅獎得主《出走巴黎》,其實我沒有看得很懂,很多訊息都是片段片段前後不相關的畫面串起來,電影不鋪陳也不仔細交待因果,連Yoav為什麼那麼厭惡以色列(他說以色列是世界上最爛的國家)而到法國都沒交代(只有後面講一句他在軍隊被欺負),一開始如何入住空屋也沒頭沒腦。他那麼厭惡以色列,絕口不說希伯來文,但又去以色列使館工作,在巴黎都沒交到法國朋友(除了一開始救他的兩位),身邊有互動的都還是猶太人。

如果後設一點看,這也許就是Yoav在法國的處境,法文不夠好的他,沒辦法打入當地生活,沒身份的他也沒辦法好好找份工作,無法有好好的連續的可期望的生活模式,可能就是變成這種破碎斷裂的漂泊感。

而Yoav能夠一開始獲得陌生人的善意,在於他被偷光了所有行李和衣物,一絲不掛地被救,以他俊俏臉蛋、翹臀、胸肌、腹肌、巨根等最基本的肉體資本,獲得了過著優渥生活但卻缺少刺激的法國有錢人的青睞。Yeov在法國過著依靠肉體資本的生活,付出勞力當保全,付出肉體當人體模特兒(還要打手槍、手指入肛門),付出肉體、成長經歷與情感給艾彌爾與卡洛琳交換他們的幫助。特別是Yoav和艾彌爾的互動非常耐人尋味,已經進入腐劇等級。兩人見面或分別一定吻兩下臉頰(其他任何人都沒有這樣打招呼),彼此交談幾乎耳鬢廝磨,兩人一起聽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的劇情,根本就覺得要彼此推倒了。到最後,也許艾彌爾察覺卡洛琳搶先一步,或是為了讓Yoav留下來而安排和卡洛琳結婚,Yoav不再把自己交給艾彌爾(他把本來讓給艾彌爾去寫小說的他的成長故事取回了),沒了肉體也沒了故事,艾彌爾也就終止了他們的交換。

相對於Yoav對法國的嚮往,想要獲得合法身份,學習語言同時也學習法國的政教分離和平等概念,卻像是背誦標準答案一般,不管概念不管背景不管文化,背了考試通過就可以。補習背誦過程搭配著〈馬賽進行曲〉,無比諷刺。在語言、思考無法融入——應該說無法被當做自己人的狀況下,因為被排擠而產生的極端行為就有可能發生。比較幸運者,可能就像Yoav這種肉體資本雄厚,可以在這環境裡被使用、被覬覦,還有點空間生存,其他的,是被視而不見或當作隱患的,彼此拒絕溝通就變成了種族衝突,這部電影也就成了當下法國社會的同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