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夜追緝令》(Den skyldige)

Angelo Samsa
/機遇之歌/
Published in
2 min readMar 20, 2019

看完《惡夜追緝令》,鄰座的觀眾討論電影,說:「真是低預算呀。」呃,我猜大概不少看了電影的觀眾都會這樣「評價」,但電影好不好看,也應該很難有不好看的答案。

因此,好看的電影,但卻「低預算」,莫非有花更多預算就可以拍更好電影的公式?還是花同樣的票錢,觀眾要求好看之外,也要製片公司花多一點錢才甘願?

以預算來評斷是很奇怪的,真要討論,對這樣一部幾乎是單一場景(但有兩個空間)與單一主角的電影,攝影、剪輯、燈光、演出,以及非常重要的擬音、音效等等都做到極佳的狀況下,面對「低預算」的評價只能想:那要多花錢,是要花在哪?有哪裡是拮据的?是要更多角色演出更多不同場景變化了?但偏偏這個故事的精彩就在於,主角無法到達各種案發現場,他是一位報案中心的警察,只能待在電話和電腦前,以僅有的調度權限來解決案件。

當然這個故事還是可以去拍接通電話對方現場的狀況,看到打電話進來的人、看到任務派發出去的警察現場、把事故現場拍出來,這樣應該就會顯得「豐富」而沒那麼「低預算」。可偏偏這個故事的趣味就在於敘事的限制,觀眾與主角警察都受限於報案電話的有限資訊,只能以常理去推估吞吞吐吐地報案電話發生了什麼事,整個環境是聽覺的,而非視覺。因此以電影來表現這個故事,會有點偏廢視覺,所有的線索都是透過電話對白慢慢推動。我也想過如果是廣播劇的話,會不會在形式上更加貼切?但好像又沒辦法找到電影之外更好的表現媒體,中近距離特寫靠主角極近,彷彿貼在他身邊一同揣摩案情,看到他的苦惱,看到他非語言的反應。連他身邊的其他接線同事都沒這麼了解案情,對角色的認同與投射感是難以被其他表現方式取代的。

怎麼推想,都沒辦法脫離這種所謂「低預算」的表現方式,而且以我兩度被電影所感動的狀況,壓根無暇質疑這部電影看似單調、實際卻是考慮周詳的調度。也許看看錢多的好萊塢會不會買這部片去重拍好萊塢版,我們再來看看多花點錢會不會讓好作品更好。

(2019/3/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