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Endgame

Angelo Samsa
/機遇之歌/
Published in
6 min readMay 11, 2019

Endgame了之後,我陸續從Netflix上看Marvel影片,過去十一年除了浩克(不是李安那部)(但Netflix上只有李安那部)之外,我都在電影初上院線時看了,是個很不怎麼關心Marvel漫畫,但改成電影差不多都會看,但卻也沒有怎麼喜愛的電影觀眾。

我一直在懷疑我的記憶,我記得遠在2008年《鋼鐵人》上映前正式預告出來前,我就在網路上看過像是預告的片段,記得拍得非常粗糙,那時心裡還咒罵這是什麼電影。後來看了Iron Man,跟記憶中看到的那影片不太像,但又有點像(那段影片主要是關於前半部阿富汗那段),弄到後來我都搞不懂那是試拍片,還是毛片,還是什麼。(萬能的臉書有人知道嗎?)但總之,《鋼鐵人》看完我是有點翻白眼的,非常討厭東尼・史塔克。

當時從電影上看Super Hero的經驗,形塑了我喜歡的角色與劇情類型,可能就是《蜘蛛人2》(蜘蛛人太多重啟,我說的是八爪博士那部)和《X戰警2》(琴・葛雷最後犧牲自己那部),若再加上2008年比《鋼鐵人》慢幾個月上映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那時我對這類電影的期待就是寫實與沉重,能力越強責任越大。所以《鋼鐵人》的輕挑真是看得讓我渾身不舒服。

不過,兩年後我還是繼續看《鋼鐵人2》,一開場的史塔克博覽會就開始感到不舒服。但也奇怪,我還是一直看下去,接著是《美國隊長》、《雷神索爾》,然後《復仇者聯盟》。在這幾部裡電影的觀影經驗中讓我感到振奮的時刻,可能是《鋼鐵人2》中偽裝成小辣椒助理的黑寡婦,和史塔克的司機快樂(他是本部導演)潛入漢默工業的打鬥段落,以及《復仇者聯盟》最後紐約大戰的一鏡到底段落(真的是形式派呀我)。

以上這幾部電影,當初看完之後我就沒想再看,連《復仇者聯盟》都覺得與期待有種落差,不甚喜愛。後來有次在電視上看到《復仇者聯盟》播出,我發現其實沒當初看得那麼糟,還滿好的,便只能歸咎於初看當時是看晚上十一點多的場次,累了,沒什麼體力看,本能地排拒吧。

真的讓我喜歡得不得了的漫威電影,得等到《美國隊長:酷寒戰士》。
這部電影的導演就是後來繼續完成《美國隊長:英雄內戰》、《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的羅素兄弟。這對兄弟檔導演,之前根本不知道他們(其實大多數的漫威電影導演,在之前我都不知道,因為很多來自美劇。唯一知道的是拍出很不怎樣的《雷神索爾》的肯尼斯・布萊納 — — 這位在上個世紀末很有名的英國莎劇演員與導演,二十一世紀後導演的電影都不上不下:《傑克・萊恩:詭影任務》、《仙履奇緣》、《東方快車謀殺案》)。沒抱著期待去看,卻讓我從第一場戲登陸海上船艦就目瞪口呆。第二部《美國隊長》讓這個角色從體能、打鬥動作、精神力量提升到足以和各種超凡的特異英雄並肩的地步,電影劇情也非常巧妙緊湊,充滿時代意義。很難得看到大舉超越前作的續集,而且因為續集而讓前一集變成美好的起源,不是把第一集比下去,而是讓第一集的意義一起提升。

我以一直記得,看《美國隊長:酷寒戰士》是在2014年的3月底,那時我上班趕工作,其他時間就去立法院旁邊守著,特別挖出時間空檔去看電影,由電影劇情裡感受到假借安全、發展之名而犧牲自由的做法特別有感。《美國隊長:酷寒戰士》一直是我心目中的漫威宇宙第一名,雖然後來羅素兄弟拍的三部作品也是超級厲害,《美國隊長:酷寒戰士》開創出來的空間卻依然無與倫比。

真的到《終局之戰》後,抱著回味的心情,從最早的《鋼鐵人》一集一集看。在Netflix上大概可以看到2014年左右的作品吧。我赫然發現,在知道點影漫威宇宙的來龍去脈之後,我重看《鋼鐵人》時一點都不心煩氣躁了,也不對史塔克感到煩感,看《美國隊長》也不為其1943年的溫吞步調感到不耐。目前還沒挑戰的是《雷神索爾》,不知道肯尼斯・布萊納會不會是特例呢 XDD

這不得不提「重讀」的重要。
我覺得好的、重要的作品都必須重讀。
重讀讓人可以再次確認自己閱讀時的感受,重新整理資訊。最重要的是第一次閱讀、觀看時被情節、被緊湊感、被謎題、被浪漫情懷等等懸念牽引,在重讀時就可以放下這些懸念,把注意力放在觀看創作者的佈局,好好欣賞作品裡的每段安排,前後對照,在已經知道後面發展的情況下,先前的鋪陳意義就凸顯出來。

事物的意義不會在當下呈現,而是在時間過後,與其他的事件產生變化,或隨時間變化出新的結果時,意義才會慢慢出現。必須依賴線性時間閱讀的作品(文學、電影、劇場、舞蹈等),這種依時變化的特性,會使人在當下閱讀的感受,和看到作品最後時回想的感受完全不一樣。這也許可以稱作歷史感。重讀,就是讓歷史感發酵,已經知道後面發生的事了,前面本來沒有注意到的小細節就充滿意義的重量。

#然後,以下會涉及劇情!
#以下會涉及劇情!
#以下會涉及劇情!

就這點來講,也是《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必定走向與時間相關的命題,當作三個系列(鋼鐵人、美國隊長、雷神索爾)終結之後的總結,編導透過劇情暗示觀眾必須重讀各種線索,最好的收尾是重新再去看一次,然後找出歷史感與時間鋪陳的意義,然後提升、收束。

美國隊長、鋼鐵人、浩克、蟻人來到2012年《復仇者聯盟》紐約大戰的場景,只有浩克找到意義。或者說,他早就在二者合一時找到意義,這次只是重新確認。是以隊長和鋼鐵人得要前往1970年,東尼史・塔克誕生前夕、史蒂芬・羅傑斯還持續失蹤二十多年的時刻,設法找到需要的寶石,更重要是他們生命的意義,以及跟過往的糾結和解。

索爾和火箭來到2013年的阿斯嘉這段更明確。找乙太(現實)寶石不是這段的敘述主線,火箭一下子就拿到了,重點反而是索爾跟母親芙瑞嘉的重逢互動。身為女巫後代的芙瑞嘉立刻了解眼前的索爾是從未來來的,必然他知道了什麼,所以情緒特別激動。但芙瑞嘉要他別說任何的事,那是他的未來,不是她的。芙瑞嘉非常睿智地了解,歷史意義的產生,只有在經驗過的人重新回看之後才能體會,還在當下的人就算知道了,也無濟於事(只是爆雷罷了)(所以爆雷其實沒有用的,要自己體驗過作品之後才有意義)。

這也是為什麼沒有系列電影的黑寡婦和鷹眼,也得在飛行前往弗米爾星途中提一下布達佩斯。布達佩斯在幾次他們兩個人獨自在一起時都會提到,但電影觀眾其實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最後他們倆還要講「只有你知道我的黑暗過去」等等對白,同樣也是歷史感的建立與意義的確認,只是這段沒有獨立電影讓觀眾參與。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藉著主動重讀作品,在裡面挑出意義,讓這些意義收攏鋼鐵人、美國隊長、雷神索爾、星際異攻隊、蜘蛛人、蟻人、黑豹幾個獨立電影系列(主要是前五個)和復仇者聯盟自身系列所拋出的萬千線索,讓六位初代復仇者(也是彈指之後倖存的)的存在意義透過重讀來再確認。
虛構角色比我們現實人類幸運的是,他們有機會藉著重讀故事(不管是《終局之戰》這種時間攔截或者是讀者重讀)而讓自身的意義確認,我們的現實時間不斷推前,在自己又長又短的一生難以回看找到確認自己的段落,如果能像《星際效應》的庫珀那樣,從黑洞與五維空間歸來,時間如空間般攤開在眼前,也許就比較好整理自己該是什麼而做什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