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行銷系列 1|為什麼品牌做不起來?小公司的兩大品牌行銷誤區

陳昭宇 Skyler Chen
Insight想法集
Published in
5 min readApr 26, 2020

--

by Skyler Chen 陳昭宇

這幾年講行銷很難脫離「品牌」這個關鍵字,誰都希望自己的公司可以有Apple、星巴克那樣的品牌力,坐擁鐵粉無數,每出新品都能稱霸市場。這些知名的案例總給我們這樣的印象:

讓消費者對品牌有好感,產品自然有競爭力、銷售自然更容易。

然而想像很豐腴,現實卻總是很骨感。多數企業的「品牌專案」都無法取得成效,拍了品牌影片、發了社群貼文,銷售量卻總是不見起色。專案淪為公司營運的錢坑,行銷人員報告時最不想面對的事情。

其實品牌行銷不是沒有用,只是大多數人沒有看到品牌建立過程的那些細節。而正是對這些細節的錯誤認知,造成大多數的品牌都「做不起來」,只有避開這些誤區,「品牌行銷」才會成為公司銷售的最佳利器。

誤區 1 |打品牌要時間?成效沒有衡量指標?

嚴格說起來,打品牌確實需要時間。在回收利潤之前,要投入許多時間與金錢才能讓建立消費者心目中的「優良品牌」。不過…你真的知道自己還要花多少時間嗎?大多數的行銷人員其實不知道。

品牌行銷最常遇到「不賺錢」的問題。面對老闆的質問,許多行銷人員覺得很痛苦:「打品牌最好是這麼快!當然不是馬上可以轉單的啊!」這種回答老闆是不可能滿意的。

老闆想知道的其實是:「所以你的成效到底是什麼?賺錢還要等多久?」

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可以回答的。在數位行銷的時代,就算是相對「虛無飄渺」的品牌塑造專案,也有許多數據可以追蹤。也許你回答不出來,並不是因為「品牌沒有成效衡量指標」,而是你做品牌的方式缺乏方向。

有多少人已經看過你的品牌資訊?有多少人已經對品牌的產品、服務或故事有興趣?又有多少人長期/多次與品牌互動?而這些人中,又有多少人作為「嚐鮮者」,已經下單購買你的產品/服務?

以上幾個問題,看的是目前消費者在「品牌認知三階段」中的分佈狀況。一個良好的品牌行銷策略裡,這些數據與資料都是了解企業目前所在位置、完成品牌推廣不可或缺的工作。

誤區 2 |先別提產品,快傳遞品牌價值?

談論品牌行銷,似乎不可不提賈伯斯在1997年留下的著名影片《賈伯斯談品牌價值》,底下這個連結是刪減版,但可以清楚地看出他這番演說的大意:

我們截取重點來看,可以發現他的想法大致上是這樣的:

這個世界資訊太多了,講產品細節不會被記得。傳遞產品背後的價值,會比傳遞功能細節留下更深的印象。

很多人看完影片深受感動,心想:「沒錯!品牌的核心是我們代表的價值,企業價值才是重點!」

於是他們費盡心思,想了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還有些瞎掰成分),或進入自己的內心想找出自己/公司創業的價值在哪裡,最終找到的答案都會與市面上其他品牌的主張有八成相似。

在少少的預算下這個「品牌影片專案」不是被無限期擱置,就是好不容易做出來之後,簡單的發上Youtube、FB,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沒有迴響、沒有討論,更遑論能增加公司的營收。如果主導專案的是行銷人員,還會收到老闆的一句話:「品牌行銷沒有用,再也別跟我要錢做品牌!」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你沒有注意到兩個問題:

問題一:你傳遞的價值令人印象深刻嗎?

這類問題最常見的一種狀況是,當品牌的知名度是 0 的時候,你傳遞的價值對人們來說通常沒有「記憶點」。賈伯斯談的是NIKE、Apple、Disney等等有名氣的品牌,他們「尊敬運動員」、「尊敬開創者」會受到注意,而你尊敬運動員?大眾不在意。

這時,除非你在傳遞的價值本身非常特別,或是傳遞的同時做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舉動「例如超大量的廣告或特別到會上新聞的行銷活動」,否則注重環保、喜愛動物、傳承技藝與歷史等常見品牌核心,在消費者心中都留不下什麼印象,自然一點成效也沒有。

你傳遞的東西,要讓人印象深刻,除了品牌本身已有知名度外,還需要足夠特別、足夠強力的價值內容才行。

問題二:你「傳遞的價值」與「消費者對你的印象」是否有連結?

品牌傳遞的價值不僅要能「吸引人」,也要能「說服人」。要讓消費者真心為品牌的價值所折服,不僅要把品牌價值說出來,也要真的動手去做,讓賣出的產品與主張的價值間有所連結。

Apple 說要 Think Different ,推出的 iPod 、 iPhone 也確實打破市場運作,iPod用線上購買音樂、滑順簡約的外觀給消費者一個全然不同於「隨身聽」的新產品。iPhone 一改功能性手機「多按鍵」、「類電腦操作」的模式,用只有一個按鍵,加上全新的 UI 、 UX 構成的 iOS 系統打破使用者對手機的想像。

這些產品,確實表現出 Think Different 的品牌價值,這時候廣告帶來的感動,才能映射在產品上,推動產品的銷售。

大家都知道泰國廣告很厲害,其中有個廣告特別著名,講的是小漁村裡的一群足球小將,努力在村莊裡搭建足球場的故事:

廣告非常感人,成功的傳遞了「無論困難多大,努力就能做出改變」的價值。然而,身在台灣的我們不認識廣告主,也不了解廣告主提供什麼服務,因此看過廣告的大多數人,在一段時間後根本不記得這個廣告在賣什麼東西。

價值傳遞得再漂亮,還是要跟你的產品/服務產生連結。

我們不像 Apple 等大公司,不需要廣告就能讓大眾知道產品、甚至用過產品,這時在連結中缺少的,反而是價值的另一端:產品的功能/優勢。千萬不要花了大把心力陳述價值,卻略過功能不談,讓消費者對「你在賣什麼」一頭霧水。

沒有「落地」的品牌價值,當然無法轉換成產品的銷售。

所以我們該怎麼辦?- 全面檢討品牌行銷策略,了解品牌如何影響消費者。

品牌行銷是必要的,否則總會走入低價行銷的惡性循環。想要把品牌行銷做好,需要更完整、更專業的行銷策略規劃。通過爬梳產品優勢、品牌認知三階段等研究分析,再針對消費市場操作廣告投放、影片/文章溝通、數據分析等行銷工具,才能完成真正有用的品牌行銷專案,讓公司經營往正向循環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