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手到大師的學習之旅(一):四大法則掌握高效學習關鍵

Arthur Lin
Aiworks
Published in
23 min readSep 2, 2023
Free Photo | Composition with book and light bulb (freepik.com)

Live as if you were to die tomorrow. Learn as if you were to live forever.”

— Mahatma Gandhi

在現代快速變化的社會中,學習變得越來越重要,加上 AI 工具的突破,未來或許一個人一輩子得換上數種以上不同類型的工作,那快速掌握新知、適應變化的學習能力就成為了重要的關鍵。

在 AppWorks School 做導師的兩年半時間,我見識到了一套運作良好的系統,可以不斷在上百位學生身上帶來巨大的成功,不到半年就從白紙變成極為優秀的 Junior 軟體工程師,但當時做為一個全職教學者的我,大多把目光放在一個個學員身上,佩服每個學員不可思議的學習速度(遠超越我自己當年自學轉職),但卻遲遲沒有抽出眼光去從更高角度探索這整個系統的厲害之處。近期又重回工程師的角色,才終於好好回頭探索,到底好的學習成果除了學生自己的熱情與努力外,環境與導師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而若沒有環境支持,只能單獨學習的人也有可能做到嗎?

懷抱著這樣的想法,我又回去讀完了一系列被我塵封已久的相關書籍,諸如刻意練習、原子習慣、完美練習、心流、巔峰心智、越平靜越有生產力…等等,有些以前看過但也沒什麼感覺,現在有了實際教學經驗後,總算覺得領悟了一些什麼,也解答了我更早以前,自己學生時期,能在建中拿到市長獎跟台大拿到書卷獎,或是後來自學轉職軟體工程師,與近期成功進入 Google 工作的學習過程,到底用對了哪些方式。

走錯過的路也很多,可能比正確的還多得多,但容我在這邊僅保留正確的部分分享給大家。

或許不敢說完全解答了開頭的所有問題,但起碼有了很多我覺得值得分享出來的東西,希望在這系列文章中,能深入探討學習背後的奧秘,還有那些經過我不論有意還是無意,最少實際親身驗證過的經驗。

由於我現在的專業還是在軟體開發領域,學生時期較擅長的也是數理科目,因此不可免的,會較為偏向那些著重於邏輯思考的學習類型。但我會盡可能帶出更通用的概念,因為學習與認知發展,應該在各種領域都通用,希望無論你想學習什麼技能,都能從中獲得啟發跟靈感,找到自己適合的方案。更希望不只是理論,而是真的可以馬上實踐去改善學習痛點。

這系列的安排如下:

  1. 第一篇(基礎概念篇):也就是本篇,會先從學習本身開始,介紹練習的四大核心法則,主要參考了刻意練習完美練習兩本書,還有其他的相關學習理論與我個人的學習經驗,先從各方面來理解學習這件事的四大核心概念。聊聊大腦如何建構知識、有效學習的條件跟做法、努力有可能贏過天才嗎?…等等
  2. 第二篇(動機篇):會探討動機的來源,為什麼有些人好像自發動力很強,可以一天學習十多小時也不疲累,有些人就是提不起勁,看書半小時就想睡?從遊戲設計理論、到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再到心流,讓我們找到快樂學習的自發動力來自何處,理解如何從學習中獲得無窮無盡的樂趣。
  3. 第三篇(習慣篇):進一步解釋如何養成習慣,如果你總是覺得有新年症候群,每年年初都有遠大的志向與學習計畫,但不出三個月就荒廢掉,那第三篇會以原子習慣設計你的小習慣兩本書為主軸,聚焦探討人類行為模型,讓你知道如何不依賴動機與意志力,就可以養成好習慣的方法,當然,也包含學習習慣。

這三篇沒有一定的閱讀順序,但互相之間的知識會有所關聯,所以你可以順著一路看下去,也可以先挑最感興趣的一篇開始讀起,看到關聯處有興趣再去看其他篇。那以下就讓我們開始本篇吧!

既然要談學習,我們首先要知道,到底什麼是學習?所謂學會又是個什麼概念?

這就要從刻意練習這本書一直提到的觀念談起了,先讓我們來認識一個叫做心智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的東西,這是個認知心理學的專有名詞,涵蓋的概念很廣泛,不只視覺,包含聽覺、嗅覺、味覺也都包含在內。但讓我們先只截取與知識學習較為相關的部分,並且用比較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一下。

所謂心智表徵,你可以想成是人腦對某個技能建立起的一個個心智捷徑。下面以圍棋盤當作個例子(但你完全不懂圍棋也沒關係,不用緊張)。

看到這個畫面,根據讀者對圍棋認識的多寡,可能會有四種不同層級的認知

  1. 當你是個幼兒,從來沒聽過任何相關資訊,那這張圖對你來說就是黑白黃三色直線與黑白圓形,再加一個有頭髮的圓圈 (符號a)。
  2. 如果你只有曾經在電視、網路或生活中看過他,你起碼可能猜的到他是圍棋(或某種棋類遊戲),但也就到此為止。
  3. 如果你是剛入門學棋的新手,可能會開始知道這大概是個在探討黑棋是死的還是活的題目,但得費心計算一番才能得到答案。
  4. 如果你已是熟手,懂很多常見套路,那你只要掃一眼就能瞬間斷定,在圖上 a 點放上一顆白棋,黑棋就死了,這是一個名叫拳頭六的初級觀念。

心智表徵,在這裡指的就是那個,能讓你不到一秒就辨識出這是什麼遊戲,或更進一步,一秒就辨識出這張圖背後想傳達的更多知識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心智在接受過相關鍛鍊後,建立出來的捷徑,而在一個領域內,當你在越複雜的層次上,建立起越多的捷徑,你就越專業也越厲害。

這種心智的捷徑其實到處都是,光你抬頭一眼就能指認出眼前桌上的每件物品,也是一種心智表徵,是從你幼兒時期慢慢建立起來的。而如數學競賽、演算法競賽的強者,也是透過海量的題目練習中,建立起很多捷徑,讓他看到題目敘述就反射式得到可能的解題方向,大幅加速思索速度。

好消息是,成人的大腦依然充滿可塑性,也就是說,不論你幾歲,或你自覺有沒有天份,只要經過正確的方式,都能建立起來對應的心智表徵,達到想要的成果。

怎麼建立呢?根據刻意練習一書,答案很簡單。

培養好的心智表徵的關鍵非常單純,就是練習的次數跟品質

是的,就是練習,有效的練習跟大量的練習,如此而已。聽起來像廢話,但練習其實並不簡單,好的練習與壞的練習成果天差地遠,而以下四個法則,可以讓你快速抓到練習的核心重點:

  1. 透過有效練習建立心智表徵
  2. 訂立可具體衡量成果的目標
  3. 尋找快速且立即的回饋
  4. 堅持停留在挑戰區中

1. 透過有效練習建立心智表徵

不同的科目做法會不盡相同,這邊先聚焦聊聊邏輯思考性比較強烈的科目(如數學或程式設計等),要怎樣才能有效的建立心智表徵。

不知道大家學生時代有沒有一直聽老師說數學要理解,不是用背的。

其實所謂的理解,也可以想成是要你建立自己的心智表徵。先用個人經驗來做例子,我高中時物理成績一直遠好於其他科目,因此大學也理所當然的選定台大物理系做為第一志願。到了大三大四,我才發現自己似乎也沒什麼特別的物理天份,高中能學得特別好,單純是誤打誤撞的掌握了一個正確的學習模式,現在就讓我來分享這個方法。

小時候自知記憶力很差的我,聽到一個新概念或解題方式不出三天一定忘掉(隨著年紀變大,現在可能只剩 30 分鐘),但只要做過以下流程,就記的起來,而且很久都不會忘。

看到一個新概念,先想辦法用自己的邏輯去重新解釋一遍,接著要拿許多題目去反覆確認,如果我的解釋套用到題目上失敗,就要回去重想,直到找到一個可以通過眾多挑戰仍然正確無誤的解釋,我才會放心離開。

而這個所謂我自己找到的解釋方式很重要,一定得是自己一步一腳印建立出來的我才會記得。若是聽別人的解釋,不管有多厲害、多精彩、聽到的當下多有體悟,他仍然只會在短期記憶中暫時停留,不久後就會被我遺忘。而這整套思索創建的流程,其實就是一個建立內在心智表徵的絕佳方式。

當然很多基礎解釋還是得來自課本,但你可以自由組合去尋找新的解釋,例如課本跟你說 A 會造成 B,C 會影響 D,那我就會去試著延伸,假如這樣說是對的,我現在讓 A 跟 C 以某個狀況組合,應該會讓 B 與 D 呈現某種結果。而這時候就是關鍵,有了這個想法,去找類似的題目(甚至自創)計算一次,並想辦法驗證答案(也可以問老師)。一但答案正確,代表我重新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了一次 A->B 和 C->D 兩個概念,而不只是背課本的解釋而已。

當然啦,如果讓我重複聽一個觀念很多次,我也有辦法一時好似背起來,但差別在於,透過自己思索出來的解釋,整個思考脈絡也都會記得,而不只得到一個結果,而脈絡本身也是極有價值的知識,可以幫助你更快速的建立其他相關知識。若只是背下別人的解釋,很容易題目稍改一下就不會做了。

極端一點說,對於我覺得有機會自己想出來的東西,我會很排斥看到解答,因為看了就會有先入為主的想法,像被劇透一樣,反而成了思路的阻礙。假如真的不小心看了,我會故意先放著不理他好幾天,之後再回去重寫,這時候通常忘得差不多,又可以靠自己重新打造自己的思維脈落。

重要提醒:記得驗證一定要快且確實,以免累積太多錯誤想法還不自知。

這同時也解釋了翻轉教育、 專案式教育,為什麼成效很好,因為在傳統教育的聽課與回家練習模式下,單純的聽本身不會讓你建立心智表徵,而若回家又只是把聽到的東西重複幾遍直到背下來,少了內在自我摸索創建的過程,那心智表徵就很難建構起來,也就是說,他仍然不是你的東西,即使你作業全都寫 100 分。

而一但學生創建了自己的解釋後,老師的角色則可以反過來成為知識的挑戰者而非傳授者,透過刁鑽的提問,去協助學生驗證解釋有沒有疏漏,一但找到錯誤就修正再重來,最終反覆確認到正確無誤,這樣的心智表徵才會真正在學生的內心成形,除了不會忘記外,還能在未來學習相關知識時更快更容易。

此外,還有一個更強效的方式,就是試著找機會去分享,不管是上台還是私下,效果都會很好,因為輸出的行為,本身就會強迫你把資訊重新用自己的方式整理清楚並表達。就像我在寫出這系列文章的過程中,也時常有發現邏輯不連貫之處,或本來沒想到的地方,於是又努力回頭尋找答案,每次反覆看書重學就又多理解了一些。可以說從起筆開始,到寫完之時,我自己也又成長了不少。

但這做法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初次學習過程必須拉長,與老師直接傳授知識相比,學生自己摸索可能得花上 3 倍、5 倍的時間才能得到一樣的結論,且還需要更差異化的個別指導,這使得大多數學校教育的課程安排與師生比都很難做到,畢竟學校不僅有進度壓力,又很難鉅細彌遺的掌控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

最終有點像一個教學上的不可能三角,在學習品質高、學習密度高、學生壓力小,三者間通常只能擇二。

以我自己大學時做高中物理數學家教的經驗,如果學生在校表現不理想,我通常會要他們先不要急著追進度,而是好好回頭從基礎打起,努力刺激學生建構自己的想法,再依情況自創題目去讓學生挑戰。這樣做當然很花時間,進度也看似很慢,但長遠下來因為學得穩而不容易忘,複習需要的時間少很多,久而久之學生慢慢追上後,變成學得又快又好,而且過程還很開心,壓力很小。

另一個則是在 AppWorks School 當導師時的經驗,我們在短短幾個月內,交給學生的任務密度極高,但同時又要堅守住讓學生自己找尋答案的訓練模式。這種時候,不得不說學生的壓力真的很大,一週學習時間 70 小時以上是常態,趕專案時甚至直接睡在教室的也大有人在。但由於我們學生本身就是一群經過篩選,充滿了決心的一小群人,這種跟一群優秀又努力的人一起奮鬥營造出的同儕效應與革命情感,會成為支撐他們心靈的支柱,加上導師校務從旁協助輔導,最終讓絕大多數人都能順利撐過,在短時間獲得不可思議的成長,可以說環境的營造與學員的篩選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那如果正在學習的你,既沒有辦法找到好的家教,也沒有這麼理想的學習夥伴與環境該怎麼辦呢?感謝生在這個時代吧!現在的 AI 經過適當調整,也可以部分充當這個提問老師的角色了喔!

世界知名的可汗學院,近期就推出了 Khanmigo AI,標榜蘇格拉底式教學,面對學生的疑問,它會以反問法去促進學生思考,還可以根據學生回答繼續追問。而哈佛知名程式學習課程 CS50,也在近期推出了 Rubber Duck Debugging 功能,用類似的方式,以提問為主體引導學生學習軟體開發。(至於為什麼叫 Rubber Duck,可以參考黃色小鴨學習法)。

另外,台灣今年的生成式 AI 年會中,很驚奇的有一位國小老師上台講了一場 — 如何問出更好的問題,我覺得也是很棒的新手入門素材,任何人都學得會,學會後馬上就能自己拿來用。

最終,你其實也能選擇自己當自己的教練,用同樣的方式自己要求自己即可,因為我最早開始就是這麼做的!

重要提醒:

以上做法僅適用於你可以掌握的範圍內,如果該問題是你毫無基礎,不可能自己想出來的東西,那應該要先好好上課,用傳統學習方式先打好基本功。以學程式為例,若連雙層迴圈都還無法掌握,就要完全憑空想出高效的排序演算法,未免過於不切實際。要在一個你已經有點基礎,且題目好像摸的到方向,但有點模糊不清的狀態效果最好。

另外,就算不是理科,文科學習也類似,很多時候沉下心,多花幾倍時間慢慢反覆思考直到完全掌握,才是效果最好的方法,有興趣的可以讀讀王立第二戰研所寫的系列文章:閱讀與寫作的方法

還有一點,如果是偏向強調身體技能的項目,例如打球或彈琴,多次反覆練習老師教的正確姿勢,去建立肌肉記憶與神經連結才是最有幫助的做法,不要初學就妄想著自己亂發明動作。乖乖照著老師說的做才是對的,等你有一天能成為頂尖高手後,才有資格來談創造或發明自己新的動作與練習方式。

2. 訂立可具體衡量成果的目標

講完了有效學習的方式,接著聊聊目標。設立好的目標在學習過程中極為重要,可以說很大程度決定了你的成敗跟效率,甚至也跟動力有關。

上面學物理的例子中,訂目標還比較容易,因為大多有習題與標準答案,這些本身就能當作小而具體的目標。但你人生中會遭遇到的挑戰往往都沒這麼單純,不會這樣一章一節一題幫你分配得好好的,更多的時候你是在茫茫大海中摸索新知。此時,在練習前,第一要務是你要先學會設定好目標。讓我們換個運動類的技能做例子,以籃球為例,來看看什麼叫好的目標:

  1. 我要把傳球練好
  2. 我要能邊移動,邊把球傳到指定的位置上
  3. 我每回合要在一組給定的移動動作中,傳球到指定位置 10 次,成功次數要達到 8 次以上

以上三個都是目標,但越後面越具體,也就是越“好”的目標,因為唯有具體的目標才能帶來有意義的回饋,更簡單的說,才能定義什麼叫成功,什麼叫失敗,而一但失敗才能即早修正,看是要改變練習方式,或是重新設定目標,避免陷入錯誤練習的迴圈。

數理邏輯相關的科目,雖然一般目標相對明確,例如使用某個概念,解出對應的問題,得到正確的解答。但也可能比較抽象,例如想學會資料結構與演算法,就是個太模糊的目標,比較好的目標可能是理解二分搜尋法的概念,並透過三個實際問題確認正確性,並加上不同的資料量級實驗效果與理論一致,這樣才是一個完整清晰的目標。

有一種很可怕的狀況是,你以為你有在努力,但其實完全沒幫助到你。一個學生可能每天練球練幾小時,但練習過程既沒有目標,也沒有修正的依據,那你其實只能說是在玩球,而非練球。有點像你努力想走到某處,結果卻是四面八方的隨機亂衝亂跑,表面上好像你做了很多努力,走了很多路,但實際上離預設的終點幾乎沒有變近,甚至還變遠。

在這邊教練與老師的核心價值,在於幫你設定目標跟練習方式。但最終要建立起內在的心智表徵,一定是由學生去反覆操作才能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光聽答案當然是沒用的。

另外,設立目標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有了階段性的目標,就會有完成的一刻,而一旦完成目標,你的大腦就會釋放多巴胺讓你感覺良好,成為你繼續往前的動力。在多次的達成目標後,你的大腦會自動的更渴望這種感覺,因此讓你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這部分我會在下一篇文章更詳細的與學習動力一起討論。

最後,完美練習一書中提到,不只學生學習要有目標,老師、教練在設計教程時,也應該一開始就列出每個教程想達到的具體目標,且目標必須要可以清楚衡量學生做到還是沒做到(例如投籃命中率、能否解釋某個重要概念、是否完成一個目標作品…等),並靠這些資訊回頭驗證課程的設計是否需要修正。

而建立明確的目標,也與下一點緊密相連。

3. 尋找快速且立即的回饋

明確目標之後,才有辦法談回饋,回饋的速度很大程度決定了學習成效。如果是知識的學習,就像我上面舉的個人例子一樣,想完解釋後最好馬上拿幾個題目來確認,而如果是運動技能,最好有人幫你觀看動作,快速找到問題點。

為什麼快速回饋如此重要,因為錯誤的練習帶來的壞處非常巨大。由於心智表徵的建立,是靠一次次練習中塑造你腦中的神經重新連結,因此如果建立了錯誤的連結,不僅得到答案是錯的,要修改的時候還得額外先花力氣把原本的錯誤擦除掉。

人腦的更新不像電腦資料庫一樣快速,下個 DELETE 指令就沒了,可以說如果花了 100 次練習錯誤的東西,那要矯正他,你可能得花 200 次正確的練習,才能重新蓋過他,讓大腦的神經連結翻轉過來。因此很多鋼琴老師或體育老師,會覺得一張白紙的小朋友,比亂學過一堆東西的小孩更好教,因為前者想要什麼技能可以直接培養,後者則需要先不斷對抗錯誤的記憶,先花費一番力氣洗掉才有辦法重頭重新前進。

這也是我覺得真人教師最大最大的價值之所在,提供知識只是很小部分的價值,畢竟很多知識在網路上已經多到滿出來,但教師存在的最大價值,且幾乎無可取代的價值,就是提供快速且正確的回饋,讓學生即時知道自己的練習有沒有歪掉,以免錯誤的練習浪費兩倍以上的時間。這也是小班制教學或家教課寶貴的地方。

但如果你現在沒有指導者協助你也沒關係,書中教導自學者的方式,就是先尋找成功範例,例如你想練習寫文章,可以用你覺得很棒的文章當作範例,試著用他的大綱重寫一篇,寫完後對照著看,去思考你們之間差在哪裡。而如果你是想學物理、數學、演算法這類知識,找尋可以幫你驗證答案的工具就很重要。但如果是體育、音樂、藝術這些更抽象的領域,建議還是找一個優秀的指導者,會讓你的學習速度最快,最少走冤枉路。只要找對老師,你花的錢,通常都會幫你省下更多的錢(時間的價值換算的錢是很可觀的)。

4. 堅持停留在挑戰區中

最後,除了大量且有明確回饋外,練習的難度掌握非常重要

經典學習理論告訴我們的三大區域,舒適區、學習區與恐慌區,應該大家都不陌生了。但真實情況就是大多數人以為自己練習了很久,但其實大多數時候都待在舒適區裡面。

你是否有經驗,小時候學習一個新的才藝,例如籃球、鋼琴、圍棋、繪畫、舞蹈,剛開始會覺得有點困難,但接著你花了一些時間克服障礙,到了一個開始覺得他有趣的點之後,就成了你的興趣,或許你還因此持續了多年。

但,其實除了最開始的時候,你有在恐慌區跟學習區停留一陣子,後來的大多歲月,其實你就只是在玩而已,當你時常享受於這個遊戲,某部分也就代表你其實停留在舒適區之內很久了。所以即使你”練習”了十年,或許技巧仍比不上正規班訓練兩三年的小孩。當然以興趣嗜好來說,這樣完全沒問題,甚至是很棒的,但如果要當成專業來培養,這樣就有問題了。

大家應該也都聽過職場警語:

有些人雖然有十年的工作經驗,但其實只是把一年的工作經驗重複了十年

這是很危險的,所以再一次的,教練與老師的職責,就是去看到學生的狀態,然後給予最適合他的挑戰,剛剛好讓這個挑戰落在他的學習區內,其實有個更專業一點用詞叫做近側發展區(ZPD),在這裡他就會不斷快速進步(而且還會很開心,在下一篇動機篇我們續聊)。

這過程聽起來簡單,其實操作起來是個很高難度的藝術,所以厲害的教練才會這麼有價值。他本人的實力固然重要,但厲害的教練往往都能培育出超越自己的選手,因為幫助學生一直停留在近側發展區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專業技能,需要掌握海量的學習方式與對精準的觀察力,不是你自身技巧好就一定做得到的,好的教練跟好的選手的分別也在此。

但一樣的,不是每個人都很幸運的剛好有教練在,因此學會自己找到新的挑戰,自己當自己的教練至關重要,你要不斷發現自己停滯了,然後有意識的去突破,去設計一個動作,或尋找一個題目,讓你覺得有挑戰性但又不致於難到不可思議,然後再去突破他。這個過程如果做得夠好,甚至可以創造出心流,讓你覺得一切有趣的不可思議欲罷不能。

同樣的,嘗試教別人,也是一個很有用的方式,往往在你為了教人而努力整理資訊的過程中,就會發現一堆自己還沒搞清楚的問題,而他們往往都差不多落在你挑戰區,只要把他們都整理清楚,你就又前進了一大步。

練習法則總結

練習成果 = 練習次數 x目標精準度 x 回饋修正速度 x 適合的難易度

只要在這幾個環節都做對了,你就能有效地建立一個新技能所需的心智表徵,並且,一個好的心智表徵,還會幫助你建立更多其他相似的心智表徵,透過與已知的知識掛鉤可以大幅加速新知的建立,讓你越學越快。隨著時間的累積,你將迎來巨大且豐碩的成果

所以你可以理解,為什麼各種線上課程這麼多了(其軟體工程類的),但大部分人還是很難光透過聽課就學的很好,因為線上課程很少強調作業練習,不然開課老師大概應付不來超大量的作業批改與提問,但這樣也就少了反覆測試的重要環節,也沒辦法及時得到回饋。編排良好的課程固然有助於你的知識吸收,但少了大量練習,就無法建立真正有用的心智表徵,真正讓他成為你的東西。

關於天賦的迷思

最後來延伸聊聊這個,有關天賦的迷思。我們講了這麼多的練習練習練習,但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經驗,當你看到很多所謂“有天份”的人,短短時間就超過你大量努力才能掌握的技能,有時會令人感到絕望。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請繼續看下去,或許會給你全新的世界觀,讓你知道你其實充滿希望。

很多人對天份的認知是下面這樣,如果你跟你的朋友一起練習一個東西三個月,但他的成效幾乎是你的兩倍,你很容易的就會覺得,他應該比你有天份的多吧,那如果我們都繼續練三年,他更會遠遠的甩開我,就像下面這圖,那不如就放棄吧。

但刻意練習一書中,作者透過了大量的科學化的研究,交叉比對了不同學習階段的群體,從新手到大師,從各類技能舉凡外科手術、棋藝、球技、數字記憶…等不同領域,都證明了天份確實有影響,但沒有你想的那麼大,僅有學習的初期有顯著影響力。

也就是說剛入門的初學者之中,天份的影響真的很大,有天份的人進步明顯較快,但一但你把統計群體轉到有一定程度以上的熟手、甚至頂尖專家,會看到天份的影響力逐漸消失,取而代之最大的影響因子仍然是有效練習量(有效練習就是我們上面整篇談論的東西),可以想像成下面的圖表才是真實世界(PS: 圖上的數值沒有特別意義,只是方便大家理解)

可以發現或許有天份的人還是厲害一點點,但有效練習量才是真正的影響重點,而且隨著練練習量繼續上升,天份對成果所佔的”貢獻比例”還會越來越小,最後趨近於零。

但,我們仍然看到很多天才的成功者故事,這是怎麼回事?其實過了新手期後,天份帶來的貢獻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比馬龍效應,也稱之為自我實現預言,意思就是初期取得優勢的人,因為這個優勢帶來的自信,覺得自己做得到,於是更願意努力去做,當然也就投注了更多的時間,享受到練習帶來的好處,最終也真的比他人更厲害。

如果還不相信,可以看一個出自異數這本書的經典例子,一份知名研究發現眾多加拿大明星曲棍球隊的隊員,出身月份都神奇的集中在某幾個月,仿佛這些月份有什麼神秘力量,專門產出天才球員。但細探原因後專家們終於發現,這現象來自幼年選秀時,有訂嚴格的年齡限制,但大家都知道,就算同一”歲”的人,由於出身月份不同,可能會有幾個月的差距,這在幼小孩童身上成為決定性的差距,多長人家幾個月,就可能更高更壯,肢體協調更好,這在一群”同齡”球員當中,就會被教練誤以為特別的有天份,進而重點培養,而孩子也這麼自我相信,最終透過不斷的努力練習,成為明星選手。

另外,還有一種常見狀況是,當你學習過 A 技能累積的心智表徵,也可能可以幫助到相似的 B 技能,所以那些你覺得很有天份的人,同樣學個新東西,你學很久他只花兩三天,其實可能只是因為,他過往在相似類型的問題,比你累積了更多練習時數而已,是因為他已經透過練習建立了許多相關的心智表徵,所以才學得比你快,但只要你從現在開始,一樣累積了同樣品質的練習時數,你就會跟他一樣厲害。

說了這麼多,是為了讓大家理解到,任何領域的成功,其實沒有任何捷徑秘技,你以為的天身神力幾乎都是假的,實際上唯一成為頂尖專家的方法就是不斷重複有效練習,長年累積,最終靠量變產生質變。

當然啦,我自己也覺得如書上說的天分幾乎毫無影響,還是讓人有點難以完全相信。我的想法是,或許有些競爭很殘酷的領域,如運動員、鋼琴演奏家、職業棋手…等,大家都想拚到最最頂尖,成為世界 Top One,那最終天生的身體條件或頭腦的一點差異,仍可能成為某種障壁。但即便如此,我們大多數人身處的領域,偏向技術工作者或管理者一類的,能到 Top 10% 就很夠了,也就是一般能稱為頂尖專家級的表現,如果以這目標來說,我可以很相信如書上所說,絕大多數人只要花上足夠的時間,用正確的方式努力練習都可以達到,而且最重要的是,你需要的總時數,或許不會比你以為很有天份的人多多少,那些讓你覺得厲害的神人們,也不過就是比你更早開始努力,用對的方法花了更多時間而已。

到這邊,終於講完學習本身了,但如果你覺得,好啦這些我都知道了,但我還是沒什麼動力去做怎麼辦?有效練習聽起來既辛苦又疲累,還要長時間的持續不懈,一點也不有趣,想到這我就懶了。

這是很好的問題,也是困擾我許久才終於找到答案的問題,那就是學習的動力到底來自哪裡?為什麼有些人似乎有源源不絕的自發動力,越學越開心,有些人就永遠都提不起勁,一聽到學習就想睡。或者更直接的,我每次買一本書、報名一堂線上課程、或立了一個學習目標,最後時常都沒完成,原因是什麼?這樣還有救嗎?

沒關係,有解!下一篇,我們先來談談動機!(是說,如果你都看到這邊,你的動機應該已經很強烈了,但還是可以往下看看)

--

--

Arthur Lin
Aiworks

軟體工程師/後端技術導師。對於程式和教育充滿熱情,看到學生的成長會很開心。將複雜的知識整理成清晰易懂的樣貌並分享出來,不僅能幫助別人,也是我自己最喜歡的成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