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手到大師的學習之旅(二):找到內在動機與熱情的泉源

Arthur Lin
Aiworks
Published in
21 min readSep 2, 2023
Free Photo | Man jumping over impossible or possible over cliff (freepik.com)

Success is not the result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You must set yourself on fire.

— Arnold H. Glasow

上一篇講完學習的本質,理解要怎樣做才能學得又快又好。但知道做法還沒用,因為做起來並不輕鬆,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與堅持,但這要怎麼做到呢?這篇讓我接著來聊聊動機的來源,還有如何發掘你的內在學習動機的泉源,讓他源源不絕地湧出,越學越開心。

首先來破除一個迷思,很多人會覺得,動機很簡單,是個完全可以自己決定的事,只要有意志力就行。如果我今天想學好一個東西,做好一件事,意志堅決一定做得到,如果做不到,是因為不夠堅定、性格軟爛、沒有決心。

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概念,很多研究都已經證明,不管是誰,正常人類的意志力其實就是非常的有限,如果你永遠都要靠它來維持做一件事情的動力,還希望長期維持,既危險又沒效率,是很不聰明的做法。

你應該把意志力想成一個很有限的籌碼,必須謹慎投注,如果今天你只有一個學習目標(例如學好英文),或許你可以全部用在上面,那沒問題。但你的生活中總是會出現更多事,例如工作忙起來需要強迫自己集中心神,家人要你幫忙不想做的事但非做不可,低頭看到自己的肚子突然又覺得要堅持運動計畫,明天工作壓力大起來又要壓抑想吃甜食的衝動。一但各種生活大小事,都同時來搶佔你的稀缺的意志力點數,你原本想要用在學習,或培養新計畫的意志力很快會歸零,然後你的動機也就跟著沒了。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什麼?就像開頭的引言說的,動機不能只是隨機的火花,你必須找到引燃自己的方式。而第一步就是不要讓你的動機永遠依賴於意志力,而是找到方法,只需開頭推動一下,後面就可以像滾雪球一樣源源不絕的產生動機,這才是長期成功之道。

這篇我會整理四個我覺得最強大又最有效的動機產生方式,由外而內,越前面的動機越偏向依靠外力幫助,而越後面的則越偏向發自內心。偏向外在的動機相對容易取得,而內在的則更容易持久,但他們並沒有優劣之分,都是良性的動機,可以為我們的人生帶來正向幫助。

四大動機產生方式

  1. 營造好的環境
  2. 透過連續完成小目標帶來的成就感
  3. 找到學習知識本身的喜悅
  4. 讓目標與你的長期人生使命一致

同樣的,這幾篇文章也包含了許多書中看到的理論知識,與我自己的自身經驗,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1. 營造好的環境

第一個方法就是借助外界的力量,不管是環境還是社交圈都行,這通常是各種習慣與動機建立的心理學文章最常提到的基本方式了,常見的諸如:

  1. 把你的目標昭告天下給朋友圈知道,請他們協助緊盯你的進度。
  2. 加入一個讀書會或團體課程,營造正向的學習環境。
  3. 去圖書館念書,透過身旁人的狀態讓你產生動力。

雖然聽起來簡單,但確實有效,原因也非常單純,當你覺得有人在注意你,你就容易打起精神,而若有人跟你一起互動,互相打氣,你的大腦就較容易釋放壓力。更進一步,如我上一篇提到的,當你有一群目標相同且決心強大的戰友與夥伴,就能幫助你在極高強度的學習環境裡支持下去,得到巨大的成果。

其實還有一些隱微的環境製造方式,舉個例子,我加入 Google 後由於公司變得離住家非常遠,通勤時間需要搭一小時的捷運,聽起來很累,但我買了一本電子書隨身帶著,每天的這來回兩小時就這樣變成了我的固定讀書時間,短短半年內消化了十來本好書(許多也成了這系列文的寶貴素材),這是我以前一直想做卻總是做不到的事,如今卻能輕易完成。

廣義來說,任何能幫你把學習行為變簡單的外在手段,都可以視為環境營造,也都會有效果,簡單又實用。

不過這方法的缺點也比較明顯,就是好的環境有時並不容易打造,如果你曾經試著主辦一個長期讀書會,而且探討主題有一定難度,有嘗試過的人都會知道並不容易維持。而親友監督能給的幫助會比較表層,通常僅止於鼓勵或詢問,很難更細緻的去協助你學習的更快更好,或突破卡關點。

另外,一些常見方法也時常可以看到反駁的論點,例如最近幾週神經科學專家 Andrew Huberman 就提出「公開自己的目標會更有動力去完成它」是一個巨大且錯誤的迷思。下面引用 Andrew 所說

當我們把目標張貼在社群媒體上,大家通常會給予正面回應和加油打氣。我們會提前感受到成就感,讓我們反而失去了後續追求目標的動力。也就是已經「預支」了成功的喜悅。

所以先把環境營造當作最基礎的動力輔助即可。能的話就建立起來,自己嘗試看看有沒有效,但真的不行也不用著急。下面我會帶你深入更深層的內心世界,去剖析動機產生的心理運作機制,讓你找到更適合又更長效的方式。

2. 透過連續完成小目標帶來的成就感

這點或許很多人都已經非常熟悉,即使以前不知道,其實也不知不覺中無數次的被這個方式提起過動機。

沒錯,這就是所有的遊戲開發者最熱愛的動機產生方式!

可以用下圖簡單概述這個機制,從綠色圓圈得到一個挑戰出發,形成一個自我回饋的迴圈。

看起來簡單,但讓我們更細緻的聊聊裡面的奧秘與陷阱。首先,多巴胺這個東西非常的有趣,他雖然會帶給你愉悅感,但這個愉悅感卻是在事前,也就是他會讓你覺得假如你做了某件事,你就會很快樂,但弔詭的是,當你真的做了這件事後,他反而不一定會出現。所以可以說他追求的是一種對獎勵的預期,當你預期做完這件事會得到獎勵,多巴胺就會跳出來促使你行動,成為你的動力。有興趣知道更多可以參見欲望分子多巴胺一書。

幾乎任何遊戲都在全力應用這個法則,透過不斷給你適合的挑戰,並在完成時給予回饋獎勵,由此帶給你成就感,讓你欲罷不能。這也是為什麼小孩很難克服遊戲上癮,或者覺得遊戲比唸書好玩的多。

因為設計精良的遊戲,就有如是一群頂尖心理學家、人類行為學家…通力合作,設計出專門用來綁架你動機運作機制的超級系統,經由巧妙的關卡與獎勵設計讓你停不下來,不斷想重新體驗。一般老師與家長的勸告,怎麼可能敵的過如此神器。

當然並不是說遊戲一定是不好的,如果你對自己有足夠的掌控能力,那適度的遊戲體驗帶給你的愉悅感,確實也有放鬆的效果,幫助你舒壓,並可以在下次投入工作時更全心全意。

但它危險的地方就在於,多巴胺是獎勵預期而非事實,時常騙你以為你很想要,結果要到後反而不開心。例如你可能超級想打遊戲、滑手機、吃甜食…等,但做完後反而一陣空虛,而且真正重要的事都沒做,還損失了睡眠或健康,反而感到難過。更危險的地方在於,它會有習慣性,也就是一但你習慣了某個程度的刺激,相同或更低的刺激就提不起你的興致了,就像毒品一樣需要不停提高劑量,最終反而對踏實且有意義的學習成長行為失去動機。

現在流行的短影片,背後機制其實也是類似的,所以有很多研究已經顯示,看多了短影片的小孩,很難再看的進去長篇的書籍或長時間的影片,家長與老師不可不慎。有興趣了解更多的人,可以看這篇華爾街日報專欄:This Was Supposed to be the Antidote for TikTok Brain. It’s Just as Bad.

抱歉有點扯遠了,回到學習動機的主題,所以我們該怎麼做呢?大腦機制本身沒有對錯,這是遠古演化遺留下來的東西,好壞取決於使用的人。那既然我們知道了就很簡單了,只要仿造這個機制為自己想學習的目標,打造遊戲式的體驗,設計適當的目標(關卡)與獎勵。如果設計得當,你就會越做越開心。讓你自己“騙”自己的大腦,去愛上做一件對你真正有幫助的事。

其中獎勵是什麼,完全取決於個人,可以是任何能讓你開心事情,但其實非常有趣的地方在於,有時候光是做出題目本身的成就感,就會自發的成為你最有效的內心獎勵,根本不需要額外尋找獎品。

以我自身學習資料結構與演算法的經驗來當例子,如果你覺得每次看線上課程或教材都提不起勁,一年拖過一年還是念不進去,讓我教你我一開始的做法,相信我,我當初也是完全讀不下去,直到我發現乾脆直接開題目反而最有效:

  1. 先選定合適難度的主題(例如 Two Pointer)
  2. 去 Leetcode 或類似網站找一個適合自己程度的題目(從最簡單開始)
  3. 讀完題目後,先試著自己想想看(回想上一篇我們如何建立心智表徵)
  4. 如果超過 15 分鐘想不到,不要硬想,去討論區或網路上尋找教材或解答,但不要急著一次看完,可以看一點就好,一但有多出一點點靈感就退回步驟 3。
  5. 反覆 3 跟 4 循環,直到靠自己力量做出來(即使看了部分解答,只要最後有一小部分是靠自己想出來的也算),而每當我在努力掙扎一番後,看到下面這個綠勾勾跳出來,就是一個讓心情非常愉悅的獎勵。

當然若這個對你來說不夠,你也可以額外創造其他有效獎勵,在每次成功時發放。最終,一但我的大腦綁定了這個喜悅,他就會自動拉著我想要再挑戰下一題,然後再次努力,再次解決,再次獲得獎勵,不斷循環。如果你有了這樣的感受,恭喜你,你的正循環開關已經打開,讓他領著你前進一大段路吧!

我認為在任何知識的學習初期,這幾乎是最有效,也最不費力的學習方式,透過不斷尋找到足夠小的目標,並完成它,可以讓你有源源不絕的動力,持續往前走,然後逐漸不知不覺的累積,在充滿刺激與喜悅的過程中走過新手期,來到更進階的區域。

但這個方法有個最關鍵的步驟,就是你的題目得要挑的好。如果挑得太難,你會卡在上面的步驟 3 跟 4 繞不出來,最終全部都在看解答(更慘的是可能連解答都看不懂),如此一來,這段痛苦但又沒有回報的經驗,會在你的大腦上面刻上一個負回饋,也就是一想到它就覺得煩,不想去碰。這樣就與原本的目的背道而馳,反而把你離目標推得更遠。而這需要經驗,如果一開始抓不準,記住以下原則:

自己挑題目最重要原則:寧可太簡單,不要太難,太簡單還可以緩步提升難度,太難有可能一下把自己的正循環打斷,拖延症就容易趁機發作而不想學習,得不償失。

這方法本身也需要時間練習(記得上一篇提到的練習嗎?),但學會以後極為強大。

聽起來很棒吧!但事情仍然沒這麼簡單。我以前也以為這樣很夠了,但用著用著仍然時常碰壁。後來我發現,因為隨著你的學習慢慢進階,脫離新手期後難度會顯著上升,當你邁過了達克效應的愚昧之巔,進入絕望低谷時,這種靠著小目標與快速獎勵的遊戲機制會逐漸失效。因為一個小小的進階知識點本身就有相當的難度,很容易讓人感到挫折而放棄。另外這種學習法可能會讓你的知識有點散亂,得到很多像碎片化的小知識點,無法很有效連結起來看到全貌。

但不用緊張,這仍然是個絕佳的起步方式,讓你輕鬆愉快的掌握了必備基礎知識,只是我們還需要更多方法,去找到更核心的內在動機來往前走的更深更遠。也可以說是,尋找到一個週期更大,更長的正向循環,痛苦的時間變多,但獲得的喜悅也更加巨大。通常也是這個階段,你會從上面狂歡式的多巴胺遊戲中跳脫,慢慢把心沈靜下,好好讀起有深度的課本或教材,把整套知識體系完整建構起來。

如果說遊戲機制可以幫你從零到走出新手村,那接下來,就是出村邁向偉大航道的旅程了。

3. 找到學習知識本身的喜悅

上一點提到,我們要找到更大的正向循環,來走得更長更遠,該怎麼做呢?很奇妙的,其實這循環就藏在每個人的心中,或者說,內建在每個人的大腦裡面。不需要任何外力,不需要任何設計,就是很單純的內在力量,但也因為這樣,所以更加強大。

首先,請各位容忍我先聊一個比較學術的東西: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Piaget’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看完它你就會發現,就算沒有任何額外輔助,沒有環境、親友或是獎勵,其實人類本身對於學習這件事,就是應該是愉快的。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個很深層的樂趣找出來,讓他成為我們最強大的動力源。

我其實很推薦李永樂老師對這個理論給的簡介,有興趣可以去看,但我這邊會引用影片舉的例子,且把需要的重點都摘要出來,即使不看影片也能讓你順利看懂所有需要的概念。簡單說這個理論包含幾個過程(跟專有名詞),讓我們先走一遍整個流程。

  1. 首次觀察:想像一個小孩,第一次看到狗狗,然後他的父母告訴他這是狗。這是他第一次得到一個新資訊。
  2. 建立基模(也稱之為圖式):此時孩子會在腦中用自己的方式建立一個基模,例如有四隻腳、一個頭、一條尾巴的東西就是狗
  3. 再次觀察:這時候孩子又看到了條稍微長的不一樣的狗
  4. 他拿出了原本的基模套用上去,四條腿,一個頭,一條尾巴,得到答案,大喊是狗狗!這時候父母若給了他肯定的答覆,他就會很開心,這個過程叫做同化,而開心的感受可以稱作平衡。除此之外,他的基模還會升級,可能觀察到更多細節,例如有狗脖子,尾巴可以是彎曲的等等細節。
  5. 再次觀察:小孩走在路上,這次看到了一隻貓,於是他的基模再次發動,四條腿、一個頭、一條彎彎的尾巴,這是狗狗!
  6. 但這次答案錯了,父母說這是貓,這時候小孩會感到混亂跟不舒服,也可以把這個感受稱之為不平衡。
  7. 但沒關係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強,他會想辦法透過這個新資訊,修改他的基模,他可能找到區分方式:同樣條件,如果有尖尖耳朵的是貓,有長長嘴巴的是狗。一但找到新的結論(雖然可能還不一定完全正確,但足以適用),這個過程就稱之為適應,而他又會因此感到開心喜悅(再平衡)。且基模又再次升級。

雖然是描述孩子發展的理論,但其實成人也是一樣的。簡單來說,人其實天生就可以從學習中得到快樂,這是你基因設計好的,隨著一次次的同化跟適應,基模不斷升級,而每次回到平衡時,就會獲得快樂。

你的基因其實本來就決定了學習是快樂的,根本不用外找!

但為什麼很多人會有不快樂的學習經驗呢?因為一但在有高度時間壓力的學習情況下,我們就變得很難快樂,因為同化跟順應都需要時間去消化,如果時間壓力太大,我們很難好好的走過這個流程,建立起越來越好的基模,並且從中獲得快樂,只會一直感受到不平衡的痛苦,然後東西也學不好。

但很可惜大多數亞洲式的教育,就是不停的想用最快速度塞進最多東西給孩子,最終造成大多孩子討厭學習。如果能採取更自然一點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用自己的步伐去探索這個世界,或許就會開心得多,也學得更好,而這也是近年很多的自學班或新式教育在努力嘗試的道路,感謝他們的努力。

當然還有另一個關鍵因素,來自現代人幾乎都處在多巴胺刺激過度的生活模式中,社交網路、短影音、精緻美食…等等,讓你習慣於渴望這樣的”刺激劑量”才夠,因此學習成長這種很純粹的內在喜悅,沒到足夠高以前提不起你的動力,但不提起動力你又不可能升高。若想解決這個困境,可以參考愈平靜愈有生產力一書。

那對成人的學習者來說,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關鍵,就是盡可能不要逼迫自己在短時間內要學會一件事,寧可放長時間好好消化吸收,效果也會比短時間狂塞猛灌來的更好。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面對時間壓力,這時候不妨想成你在極限衝刺,不要強迫自己想要什麼都牢牢抓住,什麼都要完全搞懂,這是不可能的。在衝刺過程中,好好把握你能抓得住的那一部分就好,吃不下去的就先放寬心不要著急。你的大腦仍然會或多或少的在背景運作吸收,並在未來的某一天有需要的時候,讓你想起來好像曾經聽過那個什麼,跟現在這件事有點關聯,但記不清楚了,只要這時候再重新好好補上就很完美了。

而如果你今天可以安排一個長期進階目標,例如練好英文口說、掌握電腦科學基礎知識、研讀行銷管理學…等等,我會建議你,採取一個拉長戰線的學習模式,一次吸收一點新知,然後好好消化(同化跟順應)它,踏穩一步後再往下一步走。這樣你整個學習過程不僅會充滿樂趣跟動力,最終還會學的非常好,將基模鞏固的非常強大。

而這個過程往復循環,最終就可以將散亂的知識點逐漸收攏並凝聚起來,最終變成智慧。就像下面這張圖大家應該不陌生,雖然本來是在講資料分析,但我覺得用來形容人腦如何建構知識也很適合。

一開始只是累積基礎概念,可能就是不停的聽了又忘,忘了又聽,東一點西一點雜亂無章,但不用著急,這是必經的起步過程。只要繼續前進,漸漸地,你會開始找到一些連線,也就是你的解釋方式,你建立的基模,並獲得喜悅。接著當你不斷繼續累積與修正這些連線,有一天你會突然的發現一個更加簡單又完美的整體解釋方式,貫穿不同的知識點,輕輕鬆鬆就能同化很多這領域的已知事物,這就是 Insight,這會為你帶來巨大的快樂,然後如果你累積了大量的這種 Insight,最終達到足以影響你的人生或別人的人生,那已經成了一種深沉而偉大的智慧。

而上一篇文章提到的一個超強大的練習方式在這邊同樣適用,就是試著把它分享出來。當你想要輸出時,通常就會自己發現大量的不平衡之處,原本以為懂得突然又不懂了,這個過程可以大幅加速鞏固你的基模。

回想起來我高中時物理會學的好,一大部分得歸功於一位整天問我刁鑽問題的好友布拉,逼的我把每一個不平衡點都踩遍。這也呼應最上面提到的,環境與親朋好友的影響力之一,如果你覺得身邊缺乏這種好戰友,加入一個社團或讀書會也是很棒的選擇,讓你有輸出的機會。

而反過來說,如果你是一位優秀的教師,能給學生提供最好的協助之一,就是幫他走過這個認知建立的過程,仔細觀察學生現在正在什麼狀態,如果正在努力適應跟同化,就要給他一點時間消化,不要再硬塞東西,而如果他已經平衡了,就要找到他的不足之處,並幫他找到一個能觸發不平衡的事件(可能是一個題目或情境敘述),讓他陷入不平衡,並重新自己適應,找到新的平衡,得到更穩健的知識,同時從中獲得快樂。

在 AppWorks School 工作的幾年間,我親眼看到很多優秀的同事都在做著這樣的事情,成功的引導出學生對程式開發的熱情。讓我引用前同事小賴的經典名言:

我們要做的工作其實不是導師,而是點火師,目標是點燃學生內心學習的火焰。

再更往前回顧,這也是我自認當年學生時期做國高中家教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準確的觀察出學生的狀態,因此我的學生幾乎都會對我指導的科目產生興趣,而當時的我並不知道這個理論基礎,直到現在才終於搞懂。是的,我也透過學習與輸出,終於成功同化了這個經驗,非常開心。

附註:如果有人覺得這邊講的基模(Schema),與上一篇的心智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聽起來很類似。我其實也這麼覺得,所以我和一位唸教育心理相關的博士朋友求證了一下,他們確實可以當作是一樣的東西,在認知發展學領域也時常互用這兩個字。

4. 讓目標與你的長期人生使命一致

如果只是要學好一件事,或一門專業,我覺得到前面為止已經很夠了。但最後,容我試著再把學習的樂趣上升一個層次,到達撼動整個人生的高度。

讓我們先來聊聊一個詞 — 心流(Flow)。這是什麼呢?讓我們看看心流一書所描述:

一個人遇到挑戰他現有能力的事,他專注地將身心能力發揮到極致之時。在這種狀態中,人們會忘卻時間與自我,猶如進入「自動運轉」模式,由於這種體驗像是自然湧現,所以契克森米哈伊稱之為 — — 「心流」。

很多有過這種經歷的人,會將之稱為人生中的最優體驗,但卻非常難達到。如果對這個狀態有興趣,建議好好讀完原書,雖然很長,卻是本非常經典的曠世巨作。這邊讓我僅挑出兩個重點,讓大家更容易快速認識他的偉大。

首先是心流與挑戰的關聯性,下圖取自維基百科,可以說很淺顯易懂的描述了心流(Flow)發生的基礎條件。簡單來說,心流體驗往往發生在你面對的挑戰足夠高,而你同時也有足夠的技能完成,可能你正在進行一場把自己發揮到極致的運動競賽,或在學習過程中靠自己的力量完美解出了超級難題。此時的你會感到一種全心投入、身心合一、物我兩忘的狀態。

這其實也呼應了第一篇提到的學習挑戰區(近側發展區)的概念,但更細緻一些。下面讓我們看另一張取自書上的圖,描述了若想持續體驗這個狀態該怎麼做。

當我們一開始在 A1,可以想像新手入門,一切都很好玩很開心,但如果這時候給了你一個太困難的挑戰 A3,你會感到焦慮,並且有可能放棄,可以回想文章上面提到的遊戲化體驗,就是要讓你避免進入這條焦慮通道。而另一面來說,如果你的挑戰沒有升級,但技能提升了,你會跑到另一個點 A2,在這邊你會感到無聊,久而久之一樣會失去動力。此時就要找到更困難的挑戰,讓自己走到 A4 這個甜蜜點,就有機會重新得到心流體驗。

補充一提,書中講到,雖然在這個圖上,A1 與 A4 都可能處在心流中。但由於 A4 的難度更高,整體的體驗會比 A1 更加複雜,複雜性本身對應到體驗的品質,能在更高的複雜度中獲得心流體驗,獲得的內在滿足感會更高。

很多人就是在不斷追逐這個最佳體驗的路徑上,讓自己不斷越爬越高,越爬越感到幸福,最終成為了某個領域的大師級人物。

而除此之外,讓我接著聊聊另一個常見的心流產生條件,那就是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一致。若想在一件事情上走到大師的等級,需要的是一輩子的專研,想達到這個境界,你首先需要一個長期的人生使命幫助你,若想更了解這個人生使命的重要性,或想知道該如何尋找,當然不能錯過另一本曠世巨作,也就是史蒂芬‧柯維所著的 —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本書提到了以終為始的概念,並提供了一個簡單方式:

可以想像一下在自己的喪禮上,你會希望親朋好友,對於你這一生所做的事和你這個人有怎麼樣的評語,而這個答案,很可能就是你這輩子最想達到的目標。

而一但你立定了人生終極志向之後,就可以大幅減少迷惘,學習任何對這個終極目標有幫助的事物,由於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達成和諧一致,都會讓你更有機會進入心流狀態,享受心神合一的體驗,達到人生巔峰。此時,這整趟學習成長之旅將會變成你這輩子最快樂的一件事,沒有任何其他的世俗娛樂能帶給你更高更深層的喜悅。

Great work usually entails spending what would seem to most people an unreasonable amount of time on a problem. You can’t think of this time as a cost, or it will seem too high. You have to find the work sufficiently engaging as it’s happening.

— Paul Graham

結語

最後,讓我們總結回顧一下。

  1. 第一種動機來自外在環境,很容易,幫助也很大,但也來得快去得快,當你失去了環境,也就失去了動機。
  2. 第二種遊戲式正循環的動機,可以持續比較久,對初期新手階段很有幫助,但當難度開始升高,很容易遇到瓶頸。
  3. 此時要開始找到第三種更純粹的內在動機,也就是學習本身帶來的樂趣,而且難度越高還會越有趣,若能以此做為你正循環真正動力核心來源,你就不需依靠任何外在的獎勵或回報,也能開心的一路往前走。
  4. 最後,假如能到達第四種動機 ,也就是心流的層次,還可以讓你的學習昇華到發自內心的至高喜悅,讓你願意一輩子永無止境的追尋下去。這也是一些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音樂家,如何從孩提時代的啟蒙,一路到願意犧牲奉獻一輩子在一個困難的題目或作品上,最終成就不朽。

當然,要走到多高多遠,還是依據你的目的而定,不是每個人都想要成為偉人,也不是每件事都要做到極致,你大可以依據需求,走到夠用就停下來。但希望這些知識,能讓你更知道該如何掌握學習的動機與樂趣,還有他的來源是什麼,並能自由調配適合自己的組合方式。

但,故事還沒完!如果你看到這邊,感覺好像知道了些什麼,開始想身體力行訂立學習計劃了。小心!或許你人生中已經無數次有這樣的經驗,想訂一個目標,但回想看看,你最終成功長期執行的有多少?

下一篇,最終章,讓我來聊聊人類行為學,告訴你如果想建立長期的習慣,真正做到改變行為,該怎麼做。動機雖然神奇,但真正能帶給你人生改變的神秘法則,不是動機,而是習慣,下一篇我們來聊怎樣建立習慣。

--

--

Arthur Lin
Aiworks

軟體工程師/後端技術導師。對於程式和教育充滿熱情,看到學生的成長會很開心。將複雜的知識整理成清晰易懂的樣貌並分享出來,不僅能幫助別人,也是我自己最喜歡的成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