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現金拖累(Cash Drag)的影響

Archer Lin
雅砌工坊
Published in
Feb 18, 2021
Photograph by Unsplash

大多數人在計算報酬時,往往都用單筆獲利來討論,譬如買進賣出某檔股票獲利30%。而沒有計算手中閒置的現金部位,這種沒有用「整體總資產」的角度來衡量總資產的成長,往往會落入現金拖累(Cash Drag)或稱績效阻力(Performance Drag)的陷阱而不自知。在市場先生綠角財經筆記股癌也都有專文提到這現象。

舉例來說,假設A是主動型投資人,B是被動型投資人,兩人一年具有可投入股市的總投資資金皆為100萬。若A看好某檔股票,但因擔心投資單一個股虧損的風險,而只先投入10萬買入,持有90萬現金想等大跌時再加碼,過了一年都沒遇到市場大跌,這檔股票一整年足足大漲了50%,A整年的獲利為5萬,總資產變成105萬。

B則是不想主動選股、擇時進出,在年初將100萬完全投入市值指數型 ETF (如0050或006208),經過一年後得到了市場平均報酬率8%,整年的獲利為8萬,總資產變為108萬。

A雖然看對某檔會大漲50%的股票,標的看對,進出時間點也對,天時地利什麼都對,卻因為風險控管導致資金投入比例太少、保留太多現金,整年的整體總績效反而是輸給完全不看盤、被動投資 ETF 的B。

A大可以到處炫耀他的投資眼光之精準、買賣時機之神準,主動選股暴賺50%,B因投資指數型 ETF 只賺了樸實無華的年化報酬率8%,但因為他是全部投入,所以資產增值的效果,反而比只有1/10的資金參與到50%上漲的A要好得多。A是贏了面子卻輸了裡子,B則是恰恰相反。

看完上述例子可能很多人會提出質疑,如果A當初大膽投入100萬全部 All in 到該檔股票,不就可以大賺50萬了?這很明顯犯了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每個投資標的預期報酬/風險屬性不同(嚴格來說稱為Sharpe值),每人的風險承受度不同,是不可一概而論的。譬如將所有資金 All in 大盤市值指數型ETF(如0050/VOO/VTI)風險和 All in 某檔飆股的風險和與市場相較的波動性(或稱Beta值)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因為ETF自帶追蹤大盤指數、持股分散的特性,非系統性風險已然降至極低,僅剩系統性風險,所以既使 All in 每天還是可以睡得很安穩;後者則隨著市場的風吹草動和公司財報成績而暴漲暴跌,每天心情可能也隨之起伏,最終績效可能暴賺,當然也可能暴賠,然而這種 All in 身家賭一把的投資策略,是你希望的嗎?

“Cash Is Trash.” Claimed by Ray Dalio.

這世代,持有現金因通膨而導致實質購買力隨時間逐步下降是不爭的事實,持有股票、債券、房產等會隨著時間孳息或成長的資產反而比現金保值(但當然也面臨相對應部位的曝險)。保有一部分現金部位做彈性調整是必須的,但保留過多現金部位對於整體資產的成長反而是種不利因子。(試想你會想投資一檔現金部位保留30%以上的基金嗎?)

“持股水位六成總資金並看似打贏大盤,但把閒置的四成現金算進去可能就輸了。會需要算全體是因為投資大盤的人往往會把可以動用的資金全配置進去,而不做擇時進出,100% 資金進去滾和 50% 資金進去滾,不只短期績效有差,拉長看往往會有更驚人的差別。” from 股癌

所以在衡量投資報酬率時,應以「整體總資產」來計算,而不是光看單一檔的報酬率,不要將重點放在一次性的獲利上,更不用羨慕別人的單一報酬率。根據本業收入條件、風險承受度和預期現金流,做好財務規劃,關心自身整體資產的總成長是否符合預期,才是重點中重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