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館,重建人和人之間的連結

謝思盈
Art For All
Published in
May 18, 2021

博物館內的觀眾有幾個少數不為人知的族群,如身障、視障及精神障礙的朋友,他們隱身於主流的參觀族群之中,又或者因為博物館無符合需求的服務而缺席。在他們的心中,常會有一個問號:

我跟別人不一樣,我可以進去博物館嗎?

博物館的建築裡面,有哪些空間設施是我能使用的?

我能夠欣賞和感受到哪些有趣的事物呢?

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可以很遠,也可以很近。

當博物館面對特殊族群詢問需求的那一刻起,其與之開啟了對話。當我們在社會中,用包容的心態看待差異時,我們才有可能建立了連結。在當代社會下,「消弭弱勢」能帶來擁有具社會正義、友善包容的社會氛圍,了解多元族群,理解不同的觀點,「如何平權」成為了人和人之間思考平權的切入點。

Rendever為美國的科技新創團隊,發現高齡長者的社交阻絕產生了憂鬱和不健康的傾象,因此開發了VR虛擬實境技術,在療養院的長者透過眼鏡,就算不出門也能用VR體驗嘉年華會、街道巡禮。

哈囉,我可以進到博物館裡面嗎?

博物館記載著每個城市、地方、族群的文化和故事,它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周遭,就像一座城市的藏寶閣一樣,可能在公園旁,社區裡,它本身可能就是一條街道或一座古老的歷史古蹟。路過時,你可能想要進到博物館一探究竟,卻不禁懷疑:

我不懂文化藝術,可以進去參觀嗎?

當然可以,文化藝術是人類對其生活的記憶、歷史和信念,是大家的寶藏。

台灣大部分的公立博物館,為了降低參觀門檻,通常酌收15–50元的門票,就能一票到底參觀常設性展覽,博物館也會提供定時導覽或是語音導覽服務,不管你聽得懂台語、英語、原住民語或越南語,包容更多元的族群和需求,帶給不同年齡層和文化背景的人們啟發,即是博物館的使命。

二十一世紀的博物館,更朝向了對各種多元族群的包容,只要對博物館充滿好奇,想伸長脖子進到裡面尋找寶藏,甚至到博物館住一晚,博物館都能滿足你的所有願望。新北市金山區的朱銘美術館因應夏季氣候炎熱,每年夏天推出季節限定的夜間開館,依山傍海的美術館園區,搭配廣闊的草坪及滿天星斗,漫步穿梭在大型鋼石為材的雕塑作品間,觀眾參與夜宿美術館(2019)活動時,就能感受到一座無牆美術館的生命力。

朱銘美術館的過夜美術館活動,吸引家庭及青年族群前來參觀體驗,於美術館而言也是開發觀眾群的營運策略之一。

整個館都是我的散步路線

博物館在參觀體驗的設計,除了建築法規的無障礙設施之外,還有更多隱藏版的友善服務。

當你踏進博物館,如果你是行動不便、身障朋友,在入口處就能找到具扶手的坡道;在館內的地圖上,專用或是優先的電梯,也會標示身障專用廁所。部分博物館提供陪伴者優惠票或免票入場,讓障礙者能夠更沒有負擔的開始參觀之旅。

台灣在無障礙服務上較為完備的博物館,如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等,除了讓身障人士在設施使用上的便利性,針對看不見、部分視力的觀眾,也設有導盲磚、立體地圖、可觸摸的展場標示圖及點字標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甚至開放導盲犬入館,在導盲犬的引導陪伴下,視障朋友就能在參觀時避免移動時的危險,視障者也能更安心的漫步在文化走廊上,享受一刻美好。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 兒童創意中心的立體地圖,每個空間區塊都是立體突出,視障者能透過觸覺能夠索引相對展區位置,每一展區附有點字說明,左下角有重要公共設施及空間標示的例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 常設展的展場介紹, AFA團隊成員用手觸摸展場前的展區地圖,嘗試用手觸摸觸覺地圖,尋找目前所在的展區位置,並在腦海記下接下來的參觀動線。

大多數博物館內的展示設計、陳列作品及其相關展示說明,雖然都是以視覺性引導為主,但在聽障者的服務上,也有手語導覽影片、手語老師帶團體導覽,讓大小朋友看的都津津有味。國立台灣美術館定期舉辦「攜手‧譯藝非凡」聽障導覽,邀請專業特殊教育教師,編寫手語導覽稿,有手語導覽需求之民眾能在網路上提前預約該梯次團體導覽。

筆者於導覽現場從旁觀察,發現孩子將打手語看作如同默劇一樣的逗趣,導覽教師一旁也有將手語翻譯成口說導覽的譯者,故能同時服務在展區內也想聆聽這場特殊導覽的一般民眾。

手語導覽現場,老師準備畫架及圖版資料,打手語也搭配其他畫中會出現的房屋等導覽道具輔以介紹說明,整場導覽相當活潑生動。/ 2020/ 國立台灣美術館

只要有一支手機,就能夠讓無障礙APP帶你逛博物館。

例如國立台灣美術館的國美友善導覽App,專門為視覺障礙者及聽覺障礙者製作,內有口述影像語音導覽及手語導覽影片。定向行動描述能夠帶著視障者找到參觀路線和方向,開啟藍芽也能在作品前面偵測到觀眾眼前的作品,而有自動播放的功能。

國美友善APP畫面截圖,內有戶外常設展及部分特展的口述影像資源,打開APP後即可點選下載該展覽之語音資源,並於參觀過程中作導覽小助手。

第一次進到博物館的他們

博物館對某些族群來說,可能是遙不可及的,聽說過、電視上看過,但卻還沒有機會認識博物館是什麼,例如已經退休的銀髮族,患失智症的長者,來台灣工作的東南亞移工、婚姻關係而移入的新住民婦女和教育資源缺乏的偏鄉學童。

博物館的平權計畫,其服務對象包含了台灣社會上各種文化背景、年齡層及社會經濟條件的群眾,透過教育推廣專案,引進非營利組織的合作,讓這些博物館初心者終於有了跨入博物館世界的第一步。

「文化平權」是文化部近年推動的施政方針之一,當代博物館在實踐社會正義的理想上,期望帶給觀眾平等的文化參與機會。

故宮自2010年發起「藝術關懷行動方案」(The Art Care Project),走出博物院外,與社政、司法及醫療單位合作,將文物和有趣的課程送到偏遠地區及少年矯正機構。近年更結合社工和表達性藝術治療師的專業職能,由講師帶著受暴女性、榮民、身心障礙等群眾參與藝術療癒活動。

故宮x慈芳關懷中心/ 有精神 — — 失序人生試驗場/ 2020

精神障礙及心智障礙者的服務如今也逐漸受到當代博物館界的重視,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了一款易讀手冊,將館內的典藏文物及作品以簡單明瞭的圖文,引導心智障礙者建立對博物館參觀的體驗流程與認識。另國立故宮博物院與慈芳關懷中心合作,共同策劃一個以精神障礙者為主體的實驗性當代藝術展,計畫內容包含藝術講師常駐關懷中心帶領工作坊,並將2020年的成果展呈現於空總創新基地,邀集大眾討論精神官能障礙者的創作與視野。

希臘考古博物館(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視障朋友能透過觸摸館藏花瓶和微型博物館的展示品,了解文物和遺跡的材質、輪廓、形狀及歷史趣聞。

在每個人心中建一座博物館

無障礙設施在當代的博物館內,已是建築法規中的一環,落實了行動不便者可獨立到達、進出及使用,包括室外通路、坡道及扶手、廁所盥洗室、浴室、輪椅觀眾席位和停車空間等,是全民開放和近用的起始點。然而,「平權」對博物館來說,更是一個抽象概念的實踐,整合從環境設施到文化內容,期待服務各式各樣想踏進博物館的人們,都有管道和方法讓彼此相遇,連結前人和後人的記憶,在當下重建人和人之間的文化共識,在每個人心中建一座博物館。

發摟 👍Art For All,尋找人和人之間相處的溫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