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科技系列:AR擴增實境教學與應用懶人包】(技術篇)

施 登騰
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
9 min readJan 17, 2020

🚩此【懶人包】將分「技術篇」與「論述篇」等2篇分享。

🚩如果覺得有用,就請分享!!!開源知識無價,請用力地用,不須刻意標示出處,也不用詢問,隨緣喜捨。

❤️現在學生正在實驗室處理各組的數位展件的展佈測試,趁閒整理一下【擴增實境教學與應用懶人包】(技術篇),希望在進入「論述篇」之前,讓各位好友可以使用【博物館科技系列:「在展場巧用ARt」2D篇】、【博物館科技系列:「在展場巧用ARt」3D篇】、【博物館科技系列:從展示科技談AR之應用與解析】等3篇基本內容在相關的教學與應用上。這3篇分享了不少實務案例的影片與圖片,相信可以省不少爬資料的時間。

作者作品。民進黨客家部客家便當盒裝之AR設計。
作者作品。冉色斯動畫【唱唱跳跳閻小妹】系列DVD AR周邊贈品。

擴增實境(AR, augmented reality)挺適合做【懶人包】的。其時若不是要做商用且複雜的數位應用,AR真的頗簡單;但若非實際體驗或深入AR應用,還是會認為AR很高科技。

但關於AR教學與應用,很建議「先學會『用』,再考慮『做』」。

舉例來說,因為教學需求,已試過多款AR Creator/Generator,即使對於正規地以Unity(遊戲引擎)+Vuforia(AR SDK開發套件)並不陌生。讓學生體驗與製作過【靜態畫展與多媒體AR複合展】使用的是當時教過他們運用的:
1. Snapchat(社群平台) Lens Studio的Marker功能:(教學影片:https://is.gd/Pwy8id
2. Artivive 多媒體AR畫展製作器:(示範影片:https://is.gd/Mu7jCA)
3. HP Reveal Studio AR製作器:手機App (教學影片:https://is.gd/n6K6gV

【Smartify】 AR導覽的宣傳照片。

真的不難,學生很輕鬆地就能在期末展出【靜態畫展與多媒體AR複合展】。

會在此刻意提出這段,是希望提醒,除非是大專相關科系得深入更複雜的AR製程,不然像是教師工作坊、數位體驗等活動,真的別讓請來講師以Unity程式教學毀了對AR的興致💦。何況,若還很想用Unity+Vuforia這套路,推薦Edgaras Art頻道的教學影片系列,其教學步驟很詳細,案例應用也很多元且實務: 🔗Edgaras Art教學頻道(https://is.gd/DEFLn8)

而且誠心❤️建議,如果你的AR得有複雜功能與介面,不管是用了Google ARCore或Apple ARKit,而且得發布為App,那就請編列預算,交給專家吧!!! 但在此之前,務必要讓自己透過使用AR了解如何善用?或至少讀完本篇分享的專文。

AR已不是新科技了,但隨著數位裝置與技術的發展,因為對AR有更新的想法而使它重回焦點之中。只要聽過【AR元年】之類的,應該就可以嗅出各界對它的期待。剛爬了些報導,試藉蘋果執行長庫克從2016到2019年底的訪談,了解科技界對於AR的看法與想像。

  • 蘋果執行長庫克認為,擴增實境真的非常有趣,某種程度上也是核心技術。庫克承認,蘋果在擴增實境領域正投入相當多心力,不過這些都是秘密地進行。(2016.08.16)
  • 庫克對未來擴增實境產業(AR),發表看法,認為這項技術比虛擬實境(VR)更具潛力。(2016.09.16)
  • 庫克(Tim Cook)在接受英國獨立報採訪時更表示:AR將像智慧型手機一般不可或缺。(2017.02.13)
  • 庫克表示,並非蘋果現有技術無法打造此類產品,而是要實現理想的擴增實境眼鏡使用體驗,現有技術仍有不足之處。(2017.10.12)
  • 庫克在WWDC 2018大會上宣布:「這次主題指跟軟體有關!」接著發表ARKit 2.0,並與Pixar共同推出AR新文件格式USDZ。iPad Pro開發人員更在發表時說:iPad Pro是世界上最好的AR裝置。(2018.10.31)
  • 庫克表示,擴增實境(AR)將成為下一個系統平台(platform)。(209.12.11)

庫克與蘋果對於AR產業的看法是逐步務實的,號稱世界上最好的AR裝置~iPad Pro已在2018年底就位,久聞樓梯響聲的AR眼鏡已從2018年講到2020年,但仍被充滿期待。下一步呢?庫克說了,就是擴增實境平台( AR platform)。

Apple 與 Pixar合作開發之 usdz檔的實際測試。

之前就針對AR技術寫過:

1. 博物館科技系列:【在展場巧用ARt】2D篇(https://is.gd/pOGDPm)

該篇介紹許多內容,包括:
●1. 標準型AR的使用方式:啟用AR➡️掃描偵測➡️物件呈現(連動)➡️數位互動
●2. 基本款AR製作器:CoCoAR2、HP Reveal、ROAR AR、LAYAR、MAKAR、ARTIVIVE等,也推薦台灣新創團隊研發的AutoAR與宇萌數位的Marq+ AR。
●3. 提出5大類博物館數位應用與案例影片:
「無所不在的博物館學習(Ubiquitous Museum Learning)」
「擴增文物替代品(Augmented Artifact Alternative)」
「實境虛擬展品(Virtual Exhibits in the Real Scene)」
「擴增資訊服務(Augmented Information Service )」
「虛實複合展(Two-fold composite exhibit)」

ARTIVIVE App的展覽實測宣傳照片。

2. 博物館科技系列:【在展場巧用ARt】3D篇(https://is.gd/3HhIRm

這篇是從個人研究計畫曾實測的Google Project Tango介紹起(hardcore的人就懂),然後就介紹了:
●1. 圖標掃描與空間偵測的3D AR偵測技術之別。
●2. 實際測試與示範Apple ARKit 2.0的使用
●3. 介紹Apple與Pixar共同推出AR新文件格式「USDZ(universal scene description zip) 通用場景描述壓縮檔」的使用與製作。
●4.介紹可直接使用開源檔3D AR的網路平台/資料庫。

作者使用3D開源碼的AR實測。

3. 【博物館科技系列:從展示科技談AR之應用與解析】(https://is.gd/ZIytR6

此篇專文的目標就是整理分析擴增實境 ( AR, augmented reality )技術的應用實例,以使用者心中為設計構想,透過AR的「 兩大功能」、「三元結構」、「五大應用型態」去進行此數位內容分享/交付技術在博物館科技與其他應用領域的系統化、結構化之實例分析,以期提供AR開發構想的參照依據。
下面僅先簡介「 兩大功能」、「三元結構」
●1. 「 兩大功能」:那就是掃描偵測(Tracking)以及呈像來源(Resource),運用AR去為觀眾提供深度學習需求之知識性、趣味性、互動性兼具的「無損式擴增展示資訊(non-destructive augmented exhi- bition information)」數位加值應用。
●2. 「三元結構」:
A. 展件(內容):以現實世界中所見之實物、圖文、場景、GPS定位為主,並與行動裝置螢幕上所呈現之數位轉譯呈像進行虛實對應。
B. 參與(形式):透過行動載具下載安裝相對應之App,使觀眾主動/被動獲得「內容交付」服務,並使展品(內容)的數位轉譯成果可透過展示連結資訊的供方與受方。
C. 轉譯(呈現):以行動裝置螢幕為載體,透過現實世界之展件(內容)的AR辨識,據以呈現轉譯後的數位擴增資訊,提供主動式/被動式「內容交付」服務。

作者自繪之擴增實境技術三元結構應用示意圖。原始圖片來源:https://www.idigo.con.in/blog/2016/03/arinfograhpic

在此篇【從展示科技談AR之應用與解析】的文後,也列出在課堂上學生在教學引導後針對如何活用AR的創意想像,這批「數位原住民」真的很熟這些數位應用,所以他們的想法很值得了解。

【博物館科技系列:維梅爾AR暈眩】(https://reurl.cc/QpQvL2)

個人是 Google Arts and Culture 世界各大博物館數位典藏開源平台的重度使用者,此篇介紹該平台所提供的AR博物館重量應用程式~【Packet Gallery】,此篇讀完,各位應該能對此應用有更多的想像與省私。因為【Packet Gallery】是款由Google 使用自家的ARCore(android裝置)以及Apple的ARKit(iOS裝置)在行動裝置上所提供的AR展示技術,「Pocket Gallery AR虛擬美術館」中的38件作品更是來自7 個不同國家的18個博物館/美術館精品。這數位服務能把展示維梅爾作品的AR虛擬美術館放到口袋攜行,隨處就能把這座美術館「膠囊」從Google Arts and Culture App打開放置。但…在使用過程中,我第一次出現暈眩現象,故美名為「維梅爾AR暈眩」。

作者實測Google Arts and Culture之【Pocket Gallery】的實測截圖。

🚩以上是針對「AR教學與應用」所彙整的懶人包內容。

🚩如果覺得有用,就請分享!!!開源知識無價,請用力地用,也不需刻意標示出處,隨緣喜捨。

--

--

施 登騰
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

一位大學副教授教員,同步寫數位展示科技與中國文物鑑定。長期研究與分享「Connoisseur系列」、「博物館科技系列」、「數位轉譯系列」、「數位科技系列」等領域之資訊與知識。所發表之相關專文,目前總數已逾500篇,見:【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https://medium.com/artech-interpr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