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oisseur/博物館科技系列:拍賣公司/古董商e-showcase與e-auction的鑑定學習價值
就像網拍平台對於傳統店販的科技與數位化衝擊是一樣,數位網路確實也對於傳統文物古董拍賣與交易之形式與管道具有一定的商業效益。但無論是直接交易的第一市場(如直接至古董店購藏古董商的一手貨),或透過中介平台的第二市場(如在拍賣會上競標委託拍品)透過網路數位科技所提供數位內容與服務是要架構e-showcase?或是經營e-auction呢?這兩者還是有相當大的差異的。
本文透過從拍品與拍賣會案例去談文物古董在網路世界的「真偽之別」、「虛實經營」,相信對於和我一樣習於閱讀與蒐集數位資料的文物愛好者來說,只要是古董文物相關資料與平台,都能是練功的好處所。
網拍文物的真偽之別
經歷過2003年SARS那場全民防疫,對抗SARS英雄尤有印象,此番再見到政府更積極因應武漢肺炎,包括口罩管制、延後開學等舉措,確實讓過往那種事態嚴重與危急感又再歷歷在目。而且,可預期的是因為不宜到公共場所,所謂的finger shopping的網購經濟商機也將勃發,像【工商時報】(2020.1.29)就曾以「肺炎衝擊 台股鼠年聚焦防疫宅經濟概念股」為題,包括生技、醫療、防疫概念股,及線上遊戲、手遊、付費追劇等「宅經濟產業」都是將因肺炎受惠的產業。
此文也在台灣籠罩於武漢肺炎期間撰寫,因邊觀賞電視上的Novak Djokovic與Dominic Thiem爭奪2020年澳洲網球冠軍,不意地在網路上看到以下2件真偽可辨的「線上網拍(online auction)」西漢時期雲南滇文化青銅器古董而有的寫作想法。
下面這件是於Bonhams拍賣公司於2015年紐約秋拍以17,500元美金(530,000元台幣)拍出的【戰國至西漢 滇文化邊飾縛手雙俘浮雕青銅鉞 (An unusual bronze axe head, yue/Dian culture, Warring States to Han dynasty)】,此器長約13.5公分,器身上的環圈飾紋不僅常見於滇文化青銅器用,環圈紋飾旁的貫穿器身兩側的「器孔」與浮雕人物手縛處及相對位置正下方的2個「環圈」等都是用以固定於木質執杖之上的必要工藝構件,不論是用「錨釘於孔」或「繫繩於環」的方式。且其約邊底約6公分、高約5公分,已失蠟法鑄造的雙俘浮雕邊飾立件,其男女俘蹲踞、髮式、服飾、跣足等方式造型,基本上也符合滇青銅器人物像風格。
相較之下,模仿著發掘於1956年石寨山古墓群,現典藏於雲南省博物館的【滇文化 鎏金雙人樂舞飾件】,也在liveacutioneers.com販賣【Western Han Dynasty Dian Dancing Jugglers 西漢滇文化樂舞雜伎】網拍品,2016年當時以預估價2,000~3,000元英鎊(80,000~120,000元台幣)由John Nicholson這位在該網站評價不錯古董商上架,雖然也在拍品說明中清楚將雲南省博物館的【滇文化 鎏金雙人樂舞飾件】真品列為可參考的「類似」品項,但看下面組圖就知道此拍品(仿件)不僅造型與紋飾粗略,更不見執盤的手勢與回身的舞姿。
只要具有文物鑑賞的知識與資訊,基本上要辨偽鑑真此類的網路拍品並不難,這也是下過苦工,找過材料,累積實力後的火眼金睛,既能讓文物鑑賞甚或藝術投資建置在此基礎上,而網路上的圖文資料(含數位典藏資料庫)就是很好的基礎資料來源。。
而網路虛擬商城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古董商跟拍會公司,不僅有類似於實體拍賣公司的競拍交易機制,也有清楚詳實的拍品資訊(類似於拍賣目錄),也隨時可以享受賞析與競標的樂趣。
拍賣公司的虛實經營
在談網路交易平臺的C2C 消費者與消費者電子商務機制前,先談談拍賣公司自營的B2C 企業與消費者機制。這可以從兩方面來談,首先就是拍賣會目錄,其次才是拍賣公司的線上拍賣平台。
過往拍賣公司要經營的長期客戶,不論是委託者(client)與交易者 ( customer),或者是目錄訂購者都會被寄送目錄,但近年來,以多以網路版/數位版為主要,目錄也因印刷數量少而變得更為珍稀,但大陸幾家大型拍賣公司則仍有大量的印刷目錄,反而Christie’s 與Sotheby’s都以數位/網路版為主。至於拍賣結果則大多以網路查詢為主,不再像過去還都有以傳真機傳遞拍賣結果列表的服務。如下圖的Sotheby’s拍賣結果查詢服務。
只要點閱就能看到拍賣總成交金額,以及個別拍品的預估價與成交價資料。以2019年香港秋拍的【Important Chinese Art】違例,其封面拍品~「珍稀明代宣德朝暗花雲海龍紋青花高足碗 An Exceptional rare Anhua-Decorated Blue and White ‘Dragon’ Stem Bowl with Mark and Period of Xuande」(編號:3606)就不設預估價,採估價待詢制(estimate upon request),成交價為74,962,00元港幣(約292,800,00元台幣),光此拍品就佔了總成交價185,930,750元港幣的4成。
而且只要點擊品名也能進一步看到原印刷版拍賣目錄會有的「description details 說明」、「provenance 出處」、「literature 文獻」的基本資訊,但卻有更詳細的參考圖片,如下組圖。
這對於像我這種重度數位資訊閱讀者來說,確實是在清晰度、方便性、資料性等方面都優於紙本印刷版本,但我也認識仍偏好紙本目錄的收藏家。但個人認為這確實是種浪費,因為印刷精美的拍賣目錄耗費不貲,收藏不易,所以常常會看看在二手書店有這些過期目錄被託售或購入,近日尤以大陸拍賣公司的拍賣目錄較多。
以上所提到的傳統拍賣目錄的變化也在市場運作與形式上有所變化,但在思考e化迫切性而來的改變,是要去架構e-showcase?或是經營e-auction呢?這其中是有一些差異的。
便利且公開的網路世界,讓每一個古董商跟畫廊都可以在網站上架設展示廳,提供畫面、說明文字跟定價,去吸引買家的興趣。而e-auction模式所牽涉的,則有兩個層面,只是要在拍賣會中採用線上即時出價技術呢?或者是去正視經營一個常設e-auction網站的可行性?
事實上,下面所介紹的一場成功的線上網路沈船文物拍賣會,或許能對這些問題有所回應。
我曾寫一篇【數位轉譯/Connoisseur系列:沈船文物舊文的新訊與補充】(https://reurl.cc/nVa5a8)介紹「中國鐵達尼」~德順號 (的惺號)創記錄的沉船文物專拍,那是場在2000年11月下旬,於德國斯圖加特所舉行的【中國德順號沈船文物拍賣會】(拍賣會會場原將Tek Sing Shipwreck譯為:【的惺號】。
此批從海底沉船發掘上岸的三十五萬件中國陶瓷,於2000年11月17日到25日八天的期間,在德國斯圖加特主持拍賣會,由德國拍賣公司Nagel Auction Company,將這些原本要運往爪哇(印尼)的商品當作「中國古沈船文物」,透過現場與線上拍賣會交易給全世界文物愛好者。
「的惺」號是艘滿載著兩千名乘客與三十五萬件陶瓷的商船,於一八二二年在印尼外海遇到風暴而觸礁沈沒,當時乘客只有一百九十八人獲救,而船艙滿載的陶瓷也沈入三十公尺深的海底。一九九九年的時候,一位澳洲尋寶商人哈契(Mike Hatcher),在印尼外海探測到這艘沉船,並進行水下發掘,所尋撈的古陶瓷都是十九世紀福建省德化窯外銷東南亞的產品,引起國際收藏家莫大興趣。
Nagel拍賣公司以成功的行銷包裝,先在斯圖加特市內廢棄的火車站舉行大型預展覽會,並且在www.tek-sing.com與www.auction.de等網站上,用「的惺號珍寶」(TEK SING TREASURE)為主題,以背景故事、文物介紹、展覽資訊、拍賣會訊息、媒體報導、網站連結等單元,提供完整的活動訊息,甚至還包括了紀錄短片與名為「the journey」的音樂專輯。
而且Nagel 也與ibidlive.tv合作,提供線上即時出價技術,使來自全世界的顧客可以透過網路競標。在8天的拍賣會期間,所有16,100組拍賣品全數賣出,成交總額為22,400,000元馬克,約合290,750,000元台幣,共有多達5,000人次參與拍賣會現場,4,000人次以郵寄方式出價,300人次透過電話出價,另外也有300人次透過ibidlive出價。買主大部分是德國當地的人,但是有大約750位買主來自國外,其中這批瓷器的母地~福建省德化縣,也買回72件,並計劃由德化陶瓷博物館特別為它們規劃展示區。
在所有拍賣品中有 13 %賣給網路出價的人,其成交的金額約佔總額的7%。這些網路出價的人來自台灣、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但最大的當然是來自德國當地、英國和美國等地。這是一次將實體拍賣會與全世界同步連線的成功例證。
值得一提的是,Nagel拍賣拍賣公司發言人Robin Straub說:「這一個驚人的拍賣品數量,意味著我們可以為每一個人提供機會,不僅是私人收藏家、古董商、博物館、藝廊可以來競拍這批數量龐大的珍貴歷史文物,就連街上的民眾也能擁有中國歷史的吉光片羽。」
Nagel聳動地包裝著「的惺」號沈船的故事,積極地宣傳著拍賣會相關訊息,煽情地媚惑著人們對中國古文物的浪漫懷想,再加上低價的市場操作,在當時是將拍賣品全數拍出的。
而且,至今在網路上仍能見許多的網路拍品、藏家收藏、博物館收藏,還都特別強調是「的惺」號沈船文物,無論是要拍賣、販售、或展示分享,像是下圖。
而且在eBay拍賣網站上也有:
就連英國大英博物館也透過拍賣會機制購藏了「的惺」號沈船文物,而且在網站上以線上文物形式推介給大眾。
而且越南政府也曾於Nagel的【的惺號珍寶】專拍之前,將一批會安沉船(Hoi An shipwreck)上近十五萬件越南青花,交由美國的Butterfields & Butterfields拍賣公司主持專拍,Butterfields是擊敗了Sotheby’s及Christie’s等另外兩家國際拍賣公司,才獲得委託的,主要是越南政府希望這大批的瓷器,能以全新的觀念與模式去進行拍賣,所以相中已被eBay在1999年以26億美金併購的Butterfield & Butterfield,並且同時推出Great Collections的網路拍賣會服務。
2000年10月11到13三天,【會安沉船】專拍就在Butterfields舊金山展示場舉行拍賣會,eBay的註冊會員也從eBay的 Great Collections網站參與競投。除了越南政府預先挑選了其中500件具有代表性文物,並且保留24000件給當地博物館外,Butterfields選擇其中最好的2,5000件瓷器,分成 2500組編號 在這個會場拍賣。
另外在10月14日開始,另外約有60000件的瓷器,分成12000到15000組編號,專門在eBay網站上拍賣,到目前為止,eBay的ebaypremier.com上,還看得到這個線上拍賣會正在進行著,拍賣品的預估價在132到1000元美金之間。
【的惺號珍寶】專拍與【會安沉船】專拍等沉船文物網路專拍透露出幾個訊息:
1. 規模
網路上的拍賣品編號超過一萬多,甚至總數高達數十萬件的專拍,是傳統的現場拍賣模式比較難去消化的數量,然而,透過網路可以立即放大參與的規模,一般來源清楚,價格不高的拍賣品,是很容易被接受的,成交率自然就高,況且以一般購物網站(不論是否有競拍機制)每天有上百萬件商待交易來看,線上數位平台更足以擴大拍賣會的參與人數與拍賣品數量到難以想像的規模。
2. 策略
縱使在網際網路成熟且普及的國外,線上網站/拍賣會似乎也只能是從傳統拍賣會客服到數位交易與資訊服務措施的一環。像Nagel在傳統拍賣會的同時,接受線上即時出價,這就是參考現實環境的拍賣策略考量,Nagel拍賣公司人員曾在事後檢討中,提及應將拍賣會劃分為二,一個專門為專業人士策劃,一個開放給大眾參與。事實也證明,縱使Nagel完成不可思議的百分之百成交率,但也只有百分之十三是透過網路交易成功的,而且這比例還算是很高的,此外以eBay提供的數據來看,在網路上也只有百分之二十拍賣品完成交易,百分之三十的拍賣品曾被出價。這種情況當然使得傳統的拍賣公司,在現階段只肯聚焦在如何充分運用網路拍賣的技術,而非引以為主要的經營模式。
3. 定價
從【的惺號珍寶】專拍的結果來看,13%透過網路交易的成交金額,只佔總成交金額的7%,這說明拍賣出去的,大部分是低價位的瓷器,況且Nagel採行低價的策略,大部分預估價都只有約美金8.5元左右。此外,Butterfields分批放在現場拍賣與放在網路上拍賣的越南瓷器,其預估價也有10,000元~150,000元美金與132元~1,000元美金,這樣大的一個落差。這證明了以國外操作網路拍賣會的經驗來看,惟有中低價位的拍賣品,才能有比較高的成交率
4. 環境
此沈船文物拍賣會確實順利地將網路上的買家連結會場去,消弭了虛擬與實體拍賣會的界線。而且來源有據的沉船文物,也使網路上的買家即使無法參觀預展,並只能透過網站所提供的文字、圖片、影音,取得背景資料與拍賣目錄的情況下,也能毫無顧慮地去參與競價,這是Nagel的【的惺號珍寶】專拍所獨有的環境。但如果不是專拍,也不是發掘文物,又不是由有信譽的拍賣公司主持的話,仍然會毫無顧慮嗎?
eBay在1999年以26億美金併購了全美第三大拍賣公司Butterfield & Butterfield,並且同時推出Great Collections的網路拍賣會服務,是eBay嘗試建立信譽與權威,以經營高價拍賣品的第一步。Bay 也在2000年宣佈推出eBay Premier(ebaypremier.com),就是為將原有的Great Collections加以擴充改進而成的,eBay Premier增加了許多加值服務,比如說價位更高的拍賣品、完整的藝品交易記錄、綜合性的藝術資料庫、更多相關業者的超鏈結以及更清楚的拍賣品說明內容。而且eBay Premier上的拍賣品,是由更具權威與商譽的拍賣公司、古董商和藝廊來提供的,每件拍賣品都有保證書來確保拍賣品的可信度,如果買賣雙方對拍賣品有真偽的爭議,eBay也提供最高五萬美金的補償金。這是ebay+Butterfield & Butterfield的複合專業效益。
然而,eBay Premier(ebaypremier.com)最終仍於2016年結束,簡單的說,線上數位環境或許可以提供更便捷的數位交易與資訊服務,但是高價藝術品的拍賣仍須有現場品鑑、諮詢等實體專業服務的需求,這部分目前看來,也只有Christie’s與Sotheby’s等老牌拍賣公司有機會將公司的專業經驗、信譽、與服務給複製到網路環境上。
心得分享
不同於博物館/美術館真品與珍品的鑑藏品析,散在各網路拍賣平台的拍品真偽仍須由買家自行判斷,即使拍賣資料將背景來源、參考資料、品鑑保證說得頭頭是道,作滿「保真」的滿滿承諾。也因為在拍賣會與古董買賣上,真偽鑒定更是核心重點,所以就會出現像「保真拍賣」,畢竟都是高金額的拼搏。也有公司提出保真條款或是進一步隨附鑑定証書等保真承諾,基本上這是一種「護拍策略」下產物。拍賣公司在業務規定中(雖然條文詳略有別),都言明除贗品退款外,也要求買家同時注意拍品審查責任。贗品認定則須由買家於拍定後的規定日期內以書面提出(如佳士得Christie’s 、蘇富比Sotheby’s 為5年;嘉德為30日;景薰樓為21日),並經拍賣公司同意才退款,比較謹慎的公司,甚至會要求兩位行內公認或國家級的獨立專業人士之報告。
但任何拍賣公司要將權威信譽累加到「公認」的高水準,絕非一蹴可幾。所以許多知名的拍賣公司像是如Christie’s與Sotheby’s 都能以專業執行高價、天價的拍賣業務。但聰明就懂,「無(明顯)爭議」是比「保真」更為務實且嚴肅的承諾,也才是專業可及的承諾,「保真」事涉「專業性」與「公信力」,不是那些小拍賣公司,或沒有專業聲譽的拍賣公司該做的保證。
因為個人以前所受的古藝術文獻探討與真偽品鑑訓練,所以個人認為這樣的古器物鑑定知識蒐整對相關研究工作份量與難度來說,算是容易入手的。在網路上所見到的這些拍品資料,也是對自己鑑定功力的訓練。
而對賣家與買家來說,數位網路所提供的交易/服務/諮詢平台,能夠讓彼此間避開中間商的操作與介入,不僅賣方省掉了人力成本與場地租金,買家也認同這是個自主性強的交易市場,兩者都能謀取合理的利潤。而且定價標準紛歧的古文物,如果能在自由供需的交易市場中,透過網際網路讓更多買家來競價,也比較能反映出實際價格,並且落實為即時且有效率的行情機制,這原本是第一、第二藝術市場就在作的,只是線上交易加速了它的發展。
而以身為古董文物網拍買家來說,其實是欣見線上拍賣會更成熟,更多人經營的。但是網路行為模式就是one click away,網站內容不切合需求、安全性不夠、介面不夠友善、速度不夠快,網友自然就跳出,不再駐足。如果無法從使用者的角度去提供數位服務,並確實設定好資訊流、金流、物流、服務流機制,讓虛實結合,那縱使速度再快,燒錢再多,也無力走完last mile,一切都是枉然。但在網路上很容易聚集成「社群」,社群的特性就是理念相近,彼此認同,所以才會聚集到一個地方,並且對這個地方有高度的凝聚力與信賴感。如果能去鞏固社群,就能以最精準的力道瞄準利基市場,這也是小規模的網站有能力去經營的,畢竟網路購物行為的背後,是網友感受到社群裡的良性互動後,才產生購買動機的。換言之,已建立信譽與口碑的拍賣公司、古董商與畫廊,都是最有機會透過虛實結合,去經營網路上的藝術品交易,並藉以擴大市場的。至於其他有心經營的人,也惟有以完善的content與 consulting,逐步去聚集社群,鞏固社群,才能為此類文物古董交易的數位機制與環境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