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oisseur/博物館科技系列:藝術欣賞/學習 ,自然就很好~用Google Arts and Culture輕鬆體驗

施 登騰
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
20 min readJan 12, 2019

本系列是以Google Arts and Culture開放資源的援引進行藝術品之品鑒心得分享

一款日本療癒系手遊《旅行青蛙》(旅かえる)在2018年爆紅席捲台灣與大陸爆紅,在對岸還被稱為「佛系遊戲」。

因為這款遊戲並非輸贏的格鬥或闖關遊戲,也不用花時間學技巧練功力,一切恬適自然。玩家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採採庭院的四葉草,替愛旅行的小蛙隨時準備好行囊。牠有時(常常)會不在家,玩家只能等待牠在旅程中捎來的明信片,看牠去哪了呢?認識了什麼朋友?一切無所欲求。這遊戲不用與朋友連線,不用揪團對戰,只有空就打開手機,看看小青蛙回家沒,順便收割三葉草賺點「錢」,一切順心隨緣。

許多報導都說,這款「佛系養蛙」遊戲,反應了90後世代的所謂「佛系青年」那種不忮不求的淡然,竟在遊戲中等待著一種聚少離多時的輕澀,被撫慰一段枯燥乏味後的微甜。大陸定義「佛系青年」憧憬的是傾向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極簡生活,淡淡然便是剛剛好。。

中央通訊社報導,圖片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801240133-1.aspx

雖然對於「佛系」的世代特質究竟是「豁達」還是「逃避」?相關討論與爭議確實不少。但因為此篇分享的重點不在「佛系」文化現象的討論,而是援引「佛系」的概念與特質,放到博物館數位資料運用與參訪學習功能的討論上。所以先就本文的「佛系」下個定義,以便進行後面的分享。

經參照相關資料後,本文不採日本對於「佛系」:好獨處,不愛與異性打交道,對戀愛經營無感的新世代之定義;也不採偏向「喪文化」:指失去目標、喪失心智的新世代之定義;又或者像以下插畫作品以「佛系XXX」去反諷不刻意、就是命好的自然收穫法則。參考資料:【插畫】鼓勵功德、緣分收割,你支持「佛系」政黨嗎?。也就是,本文不採用消極、遁逃等負面定義的「佛系」態度。

本文所指的「佛系」是指:
「只依照自己的步調、淡然處事、不忮不求、隨遇而安,而一切順心隨緣,有得即喜的隨喜態度。因為對於『得捨』能淡然,所以能夠享受『當下』;因為對於『偶拾』能珍惜,所以能夠生活『隨喜』。

此篇先談「佛系」是認為藝術賞析要「自然」「輕鬆」最好,就如標題所示。此專文也是為分享已經已有許多例證的數位典藏資源應用的實證心得,這些應用例證,都有以下的互動設計特性:

「讓『使用者』在輕鬆、自然、沒壓力、非目的式的操作情境下,去體驗享受,『設計者』刻意、費心力、有目標設定的數位成品。」

操作畫面截圖:上傳照片後,就可以在Google Arts and Culture網站上的Art Palette功能輔助下,以顏色查找世界各大博物館與美術的數位典藏數位資料。
操作畫面截圖。若使用行動載具的Google Arts and Culture App去用顏色查找資料,甚至可以使用【Color Palette】功能去選擇「上傳照片」或「相機拍照」,讓個人圖片資料在【Color Palette】功能輔助下,以顏色查找世界各大博物館與美術的數位典藏數位資料。

像是上面組圖就是Google Arts and Culture 網站與App兩種以顏色簡易查找數位典藏資料的操作截圖畫面。這兩個實用的數位服務分別是:

  • 【Art Palette】(網站版):上傳照片後,就可以在Google Arts and Culture網站上的【Art Palette】功能輔助下,以「顏色」查找世界各大博物館與美術的數位典藏數位資料。操作畫面截圖。
  • 【Color Palette】( App版):若使用行動載具的Google Arts and Culture App去用顏色查找資料,甚至可以使用【Color Palette】功能去選擇「上傳照片」或「相機拍照」,讓個人的圖片資料在【Color Palette】功能輔助下,以顏色查找世界各大博物館與美術的數位典藏數位資料。

而且Google Arts and Culture的【Art Palette】(網站版)數位應用在推出時,更是請到英國設計鬼才Paul Smith爵士擔任代言人,Paul Smith於2017年在華山文創園區的【英國設計鬼才Paul Smith世界巡迴展】是當時相當轟動且有許多設計人去朝聖的展覽。他在影片前後都提到「Train your eyes to look and see.」,且對於有這樣能符合他色彩工作需求的數位應用,且能讓他再從世界博物館館藏藝術作品去尋找靈感,他對於【Art Palette】是相當推薦的。且現在還有了【Color Palette】( App版)就更是方便了。

後面會繼續透過「藝術作品/資訊的賞析與搜尋」的新近案例,去分享那種「無特定主題」、「非學習形式」、「不負擔壓力」,點到、選到、看到就順便了解一下內容的「數位藝術資料」悠遊形式~「自然輕鬆欣賞/學習」。並且也探討是使用了哪些尖端數位技術與數位智慧,讓「數位藝術資料」賞析能夠自然地進行,且能夠「隨緣隨選」。

有句話說:

「把事情變複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複雜。」我也聽過:「把豐富的變簡單,是智慧。」

真的是如此。

下面組圖其實就適合作為「隨緣隨選」之「佛系藝術欣賞/學習」的示意圖。這組圖是擷取自Google Arts and Culture中的Experiment(實驗性非正式版)服務~「Curator Table」以及「Freefall」等兩項有趣功能的起始畫面。來自世界各大博物館與美術館之上萬百萬筆數位典藏圖像資料在「Curator Table」上展佈成藝術世界地圖,也在「Freefall」上宛如迸裂的藝術原子。但只要用滑鼠拖曳或按鍵點選,每個點都是「藝術知識的入口」,也可以輸入關鍵字,等待另一組向你迎來的「藝術知識選項」,形式與態度可以很「佛系」,「隨緣隨選」,選自己想看的。

「Curator Table」起始畫面,圖片截自:https://artsexperiments.withgoogle.com/curatortable/#0.00,1607.63,4473.41,0.00,-1.00,0.00
「Freefall」起始畫面。圖片截自:https://artsexperiments.withgoogle.com/freefall/random#0.00,0.00,1000.00

Google Arts and Culture 專案的主持人Amit Sood曾在TED以「Every piece of art you’ve ever wanted to see — up close and searchable」為題介紹過Google Arts and Culture 專案。有趣的是他在演講中提及,母親不支持他全職投入這個數位博物館專案,認為博物館不過是個假日參觀休閒的地方,Amit Sood花了4年多才說服母親,他以Curator Table功能示範他的專案,並用母親喜愛的「黃金」當作關鍵字,讓母親在螢幕上看到了全世界博物館/美術館中與「黃金」相關的收藏。Amit Sood還說,母親看了很高興,就問了句「這些要去哪裡買?」這反應是很真的感情。

Amit Sood主持建立Google Arts and Culture的理想是什麼?或許從下面兩段在TED.com中的前後期演講可以更為清楚。

這是Amit Sood在TED的演講畫面,他正在介紹Curator Table這個功能,後面螢幕宛如穹蒼,但每個「星點」其實都是參與此專案的世界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的典藏品圖片。截圖自:https://www.ted.com/talks/amit_sood_every_piece_of_art_you_ve_ever_wanted_to_see_up_close_and_searchabl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個人很推薦透過任何體驗形式,讓更多人願意喜歡藝術、欣賞藝術的方法。

「新博物館學」於80,90年代被提出後,就不斷地演進與驅動博物館在社會上的角色、定位、與功能的調整。總結來說,「新博物館學」的出現就是為了轉變其與觀眾之間的關係,將博物館專業(Professionalism)從「制定者(Legislator)」變成「詮釋者(Interpretor)」,加上藏品資料的數位化也成為博物館知識「民主化(Democratization)」的重要推手,因為觀眾不再需要透過博物館中介詮釋,就可以自由閱讀與運用藏品原始知識,這也就打破了博物館在知識生產上文化權威(Culture Authority)。(以上論述參考:Museums and the ‘new museology’: theory, practice and organisational changeA Democratic Theory of Museum Education數位化與數位知識的生產:「國立臺灣博物館 原住民文物典藏數位化計畫」的回顧與反省與「他者」對話: 博物館展示中的「偏見」與「和解」等篇)

因為教學任務在身,所以在展示規劃與主題設計的研究與教學時,也會導入「遊戲化」策略與手段,使所設計的活動都能夠秉持「使用者中心」原則,讓「服務」、「互動」被明顯的覺察到,卻讓「訴求手段」與「傳達內容」能不留斧鑿痕地、不經意地、愉悅地引導向著「設定目標」的遂行。這裡所談的「展示」,包括:「實體」與「數位」兩種形式;也包括「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型」與「美學體驗(Aesthetic Experience)型」兩種不同知識內容類型。

台灣博物館「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 — 發現臺灣」展區。作者自攝。

「新博物館」將策展人定位為「轉譯者(Interpretor)」,許多的展覽活動也都加入參與式設計(Participatory Design),加以數位典藏也逐步促成博物館知識「民主化(Democratization)」。我們所處的真的是一個有內容、有技術,也能夠滿足各種藝術欣賞姿態與心態的年代。

所以既然「導覽(含後端的知識與資訊提供)」的目的應該是要能夠具體實現「展場動線規劃」與「展覽故事內容」的服務,那「導覽」也會像是敘事(Narrative/Storytelling)的引導式線性架構一樣,也具有「路徑Path」的特徵。就像Othman、Petrie與Power (2013)的研究將目前常見的導覽類型分為「隨選型(free tour)」與「引導型(guided tour)」兩類,而且透過實驗,結果顯示「隨選型」較具有互動品質(quality of interaction);而「引導型」則有較佳的學習性與控制性(learnability & control)。要能兼擅兩種形式的優點,就必須是「隨選(顯性、精神)」+「引導(隱性、設定)」。

以前曾在「展示設計要搞懂『尋路/導視 Wayfinding』」這篇分享中,寫在此段:

其實展覽就像說故事,一個段落,一個情節,就像由幾個別具興味的「節點」,而順著情節發展移動,留下的足跡就串連成「故事線」,這隱隱然的「故事線」其實既是策展單位心中的「展覽動線」。而且從結構分析的角度來看,「故事線」也是可以被結構化的。

當時還引了ML Ryan (2001) 在【Narrative as Virtual Reality: Immersion and Interactive in Literature and Electronic Media】一書中所提出的九種「具尋路設計之互動敘事結構」,就像下面的圖,這路線所見的空間與路徑分析,也是具有「路徑」、「節點」等元素。而且比起其他的具有設定開始與目標機制,且比較任務性質的導覽動線結構,下圖的「史詩漫遊(Epic Wondering)架構」則是開放式的空間體驗,比較不具有起始點限制,可任意地在空間中遊走體驗。所以在結構上,就像是此篇分享所提的「佛系」藝術欣賞與學習,在漫遊中,有沈浸感的體會,而無任務與時間的壓力。

Ryan所提出的「史詩漫遊」架構。圖片來源:https://weixuanzhaosss.wordpress.com/dissertation/

雖然前面舉例一些Google Arts and Culture的數位應用,後面也計畫在實際示範一些「佛系」用法。但真正讓我起念動心去建構「佛系」藝術賞析與學習之案例與說明的,其實是由美國Local Projects這家公司為克里夫蘭美術館製作的Gallery One互動藝廊

Gallery One互動藝廊應該是大家最為印象深刻與不斷討論的案例了,且就如其創辦人Jake Barton在2013 年的一段訪問所說的「We wanted the tech to be predicated on the art,…我們希望科技是取決於藝術(的需求)」。他談的當然是以科技解決與輔助藝術(涵括博物館展品)的欣賞方式)」,Local Projects專案所展現的數位科技也都是能兼容藝術與技術的成果。

2018年1月20日,小叮噹科學主題樂園團隊造訪實驗室。引發一些想法,想去討論一下,普遍讓人覺得無聊的博物館展展覽可以從遊樂園的經營與設施上學到什麼? 當時就整理了些資料與論述,並透過「互動娛樂設計系可以從主題樂園/遊樂園學到什麼?」分享。當然也特別了解Galler One互動藝廊的設計,其中特別注意到一個應用:「 Line and Shape Interactive 」,訪客只要在Studio Play的螢幕上畫線條,就可以搜尋此應用程式中的442件數位館藏資料。使用方式就像是用畫圖去搜尋數位典藏資料庫。

使用方式與概念簡單極了,使用者也不需要先備知識,且沒有任何特定的目的與主題。

觀眾只需要螢幕上畫線條,就可以從資料庫中,把數位典藏圖像呈現出來給觀眾看。就像是畫圖搜尋數位典藏資料。圖片來源:https://www.fastcompany.com/3005150/cleveland-museum-of-art-interactive-galleries
Line and Shape Interactive」會根據使用者隨畫的線條,即時呈現相符的藏品圖像。圖片截自: https://vimeo.com/60866007

Google 所推出的AI 繪圖應用:AutoDraw(手繪找icon圖)與Quick Draw(繪圖答題遊戲)也都是具有圖像分析與機器學習技術的繪圖應用。可點選去體驗一下,會發現在你繪圖的同時,電腦的辨識演算就開始運作了。

透過機器學習與辨識技術,任何手繪都能找到相對應的像素簡圖檢圖。圖片來源:http://twitiq.com/wp-content/uploads/2017/04/google-Autodraw.png

而如果有興趣深入了解Gallery One,非常非常非常推薦克里夫蘭美術館團隊在「Conference of Museums and the Web 2017」所發表的「Removing The Barriers Of Gallery One: A New Approach To Integrating Art, Interpretation, And Technology」。個人很欣賞這個標題名稱,除了因為這篇介紹Gallery One 2.0(這很了不起,Gallery One已是如此成功的美術館科技應用),還因為題目提到了「整合藝術、詮釋、與科技」。這些都是博物館科技的重點。非常非常非常推薦此篇。

說真的,曾幾何時,來逛博物館,有時就像是要來學「自然」、「科學」、「藝術」、「人文歷史」學科呢?雖然我也曾對女兒做過一樣的事,也曾讓她沒了陪逛博物館的意願。該是立意太高或期待太大,我想都是。這幾年的經驗,會更認為展覽就像說故事,而順著展品移動,留下的足跡就串連成「故事線」。可畫出這條線的是誰呢?是策展人、是展品、還是觀眾呢?

這個問題,可以透過「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of Art Teachers in Teaching The Visual Art Appreciation in School」這篇藝術教育論文來回答。雖然這篇論文特別提到教師對於藝術欣賞的「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不足,是藝術欣賞教育無法好好執行的原因,但也特別提出藝術欣賞教學應該不該忽略學生可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呈現藝術欣賞心得的能力,且目標應該是培養能夠對作品進行描述、分析、詮釋和評估的學生。

這邊要強調的重點就是:在展覽中,為這些藝術品/典藏品說故事的,應該是「觀眾」。

下面還是回到Google Arts and Culture的應用,特別是其中的Experiments。像是下圖的克里夫蘭美術館的Gallery One ArtLens Wall ,滿佈螢幕上的圖片,可以透過顏色、形狀、主題等去重新歸類的功能,其實Google Arts and Culture 所提供的應用也有此類功能,而且龐大藝術資料庫與圖像,在畫面視覺上更是恢宏,可以比較一下

allery One ArtLens Wall 不僅有很炫的圖像展示效果,也提供觀眾在導覽器上儲存自己喜歡的展品,規劃自己的展覽欣賞內容。圖片來源:http://www.clevelandart.org/artlens-gallery/artlens-wall
Google Arts and Culture的t-SNE Map不僅透過機器學習運算去分析所有圖片/藝術品的「視覺相似度」,而且還使用t-SNE演算法,根據相似度程度的群組分佈,去創建可以導航的互動虛擬空間地圖。截圖自:https://artsexperiments.withgoogle.com/tsnemap/#-365.69,144.33,2148.26,-797.13,0.00,869.30

使用Art Palette很簡單,只要上傳張圖,就能透過「圖像佈色分析」理出5個主要顏色,並據以將Google Arts and Culture的資料庫中的圖像呈現出來。畫面上的任何圖像都是世界各大藝術與文化典藏機構的數位圖像資料,隨便點選後,不僅會再有另一批資料,如果對於其中的藝術品有興趣,也可以點擊進去,看到更多的內容。

當然,如果要自拍也可以,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期待會根據你的長相找出肖像畫,那是台灣玩不到的『美國版Arts and Culture』應用程式提供的功能」,而是會根據自拍照片的顏色分佈,提供藝術品數位圖像,讓你去做進一步的「搜尋」或「認識」之應用。

上傳圖片後,就能找到很多相同佈色的藝術品。操作畫面截圖。
點擊任何圖片,也可以再看到其他一批圖像。操作畫面截圖。
如果對於其中的藝術品有興趣,可以點擊看到更多相關訊息。這些訊息都是尤其典藏機構完成。操作畫面截圖。
使用漫畫的效果更是清楚而且有趣。截圖自:https://artsexperiments.withgoogle.com/tsnemap/#-365.69,144.33,2148.26,-797.13,0.00,869.30

X Degree of Separation」也是款機器學習的實驗測試。先由使用者選出的兩張圖片,為方便說明,稱為圖A與圖B,以兩圖為據,在經過電腦運算分析其「視覺相似度(Visual Similarities)」後,會從資料庫找出與兩圖相類似的圖像/藝術品,然後以圖A與圖B分列兩側,在中間排列出相似度的序列。 開啟「X Degree of Separation」後,會看到畫面到分為上下區塊,下方是圖像資源區,可用以選擇要分析的品項,上方則是圖像分析與結果區。下面幾張圖是個人針對「青瓷器」與「青花器」所進行的分析結果。相關內容可以看圖片說明。

這個示範的玩法,是針對宋代龍泉窯青瓷雙耳紙搥瓶所做的視覺相似度分析,結果相當精準。也把分別收藏於史密森尼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東方瓷器博物館的藏品都找出來了。
這個玩法是將青瓷與白瓷兩種不同品項的琮形八卦紋瓶進行分析。除了找到相似品項外,也有找到不同器類的青銅器。
這個玩法是瓷器與青銅器不同器類的觚形器的視覺分析。雖然找到的相似品項只有兩件,且所呈現的變化序列也使史料有別。但確實能提供不同的想法,很有趣。
這個玩法也是不同器類的瓷方瓶與銅方壺的分析,從結果可以看到與期待的不相符,且不具有變化的連續性。
  • 藝術欣賞與學習也應該紀錄自己有興趣的資料

相關的藝術欣賞應用都會有儲存或書籤功能,去記錄自己喜歡的資料,以便日後再回去看,即時隔了許久才想起來,但因為學習的資料在,認識的機會就在,並不用勉強。

逛了一些收藏青瓷的博物館,特別留存的參考資料。
Google Arts and Culture上有許多博物館所提供的數位典藏圖像資料的品質與解析度相當的好。

這篇分享就如前面所說的,是要刻意把「自然輕鬆」~「讓『使用者』在輕鬆、自然、沒壓力、非目的式的操作情境下,去體驗享受,『設計者』刻意、費心力、有目標設定的數位成品。」的數位欣賞方式分享給大家。任何「偶拾」的機會讓你我看到喜歡的藝術品,都是種學習與賞析機會,有時並不需要強求。

去年與友人林大哥去欣賞了索卡藝術負責人蕭富元先生的瓷器收藏品,雖然與蕭先生緣慳一面,但有能有機會一賞精彩的收藏,還是很高興。與林大哥在午餐餐敘時,曾談起收藏。收藏其實很講究「物緣」的,有時能「偶遇」自己鍾愛的藝術品,都是種難得的喜悅。也會在收藏前後,開始用心的品玩,甚至查找許多資料。

真的別為藝術欣賞設下太多沒必要的標準與門檻。跟著「佛系」藝術欣賞與學習,去享受隨緣喜得的確幸,一點一滴的累積,沒有特殊需求,就累積興趣,哪天需要了,就累積知識。不該勉強!!

很是享受的一次藝術記遊。好友、美食、佳器。

--

--

施 登騰
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

一位大學副教授教員,同步寫數位展示科技與中國文物鑑定。長期研究與分享「Connoisseur系列」、「博物館科技系列」、「數位轉譯系列」、「數位科技系列」等領域之資訊與知識。所發表之相關專文,目前總數已逾500篇,見:【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https://medium.com/artech-interpr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