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科技系列:ARt, where fucking are you?
本篇改編自個人臉書網誌:№19 【ARt, where fucking are you?】
本篇將於「文舍・明日聚場」網站同步刊出
提筆分享這篇的原因是看到了謝明惠小姐在教育部智慧博物館網站上翻譯與分享的「AR展覽作為一種對抗菁英藝術的方式」,其原文資料出處是:「Artists Protest Elite Art World With Unauthorized AR Gallery at the MoMA」。介紹的是MoMAR這個倡議「展覽空間、典藏機構、策展資格都應開放民主化」的非營利藝術組織,由Sarah Rothberg、Scott Garner等8位數位藝術家/團隊成員在未經館方同意的情況下,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 NY)的Jackson Pollock展廳中推出AR展覽,展覽名稱為:「Group Show:Hello, we’re from the internet」,可以看出MoMAR故意在MoMA館名縮寫上做文章,強調MoMA與AR。要參觀此展覽的觀眾需要預先下載安裝AR應用程式,才能開始使用並掃描展廳中的Jackson Pollock畫作,去欣賞隱藏版數位展件。
此非授權展覽的展期是2018.3.2~2018.5.3。MoMAR確實也於2018.3.2當天的6–8 pm在MoMA的Jackson Pollock展廳舉辦了Opening Reception,也有當天開幕情形的宣傳影片,配合著2018.3.5新聞報導(1)(2)的曝光。
這新聞有幾個問題值得關注:
- 2018.5.3展期結束後,是否此未授權AR展的專屬App會下架呢?或者是不再具有其AR功能呢?
- MoMA的態度如何?在展覽期間又將如何應變呢?
此展覽的App之下載網址以及其相對應的MoMA的Jackson Pollock數位典藏作品連結,都已整理於後。有興趣者可以在下載App,並點擊Jackson Pollock作品圖片連結後,開啟App掃描圖片去欣賞一下這些數位藝術家的作品,體驗「虛實整合」的雙重欣賞內容(two-fold appreciation)的感受。
「Group Show: Hello, we’re from the internet」AR特展專用的MoMAR Gallery App請自下方連結下載:
此App相對應的MoMA數位典藏的Jackson Pollock 畫作之圖像(也就是 AR Image Markers of Jackson Pollock Artworks)的 網址列表如下:
- Easter and the Totem(1953)
- White Light(1954)
- Full Fathom Five(1947)
- One: Number 31, 1950 (1950)
- Number 1A, 1948 (1948)
- Shimmering Substance(1946)
- Gothic(1944)
各位在下載「Group Show: Hello, we’re from the internet」App後,可以試著開啟App,去透過AR鏡頭掃描上圖Jackson Pollock的作品「One: Number 31,1950」,或者是點開上面整理好的「AR Image Markers of Jackson Pollock Artworks」的網址列表,甚至去MoMA官網中Jackson Pollock專頁,即能啟動MoMAR數位藝術家所創作的數位作品如下面AR使用之圖例。
也就是說,各位也可以像本文示範操作的方式,透過網路去使用MoMA官網提供的畫作圖片作為AR Marker,就可以透過MoMAR Gallery App去使用中的數位作品。
MoMAR Gallery App 是使用Unity(遊戲引擎編輯器)與Vuforia(高通Qualcomm開發的AR 軟體開發套件 SDK),所以在效能方面算是相當好的,啟動App後,直接到MoMA官網又有許多Jackson Pollock作品圖示的典藏資訊網頁去測試,也可以如下圖一樣,即使是小圖示,也能偵測到並呈現數位藝術家的作品。
在MoMAR網站上,針對開幕活動以及組織訴求,也這麼一段短文。
Alongside the printing press, the internet represents the latest democratization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in our history. While the work of the artist's represented in the exhibit “Hello, we're from the internet” are not restricted to web-art, the artists are All of a generation inspired by the access, tools, and freedom it has brought them.
除了印刷出版之外,網路也代表新近歷史進程中知識和資訊的民主化。雖然「 Hello, we're from the internet」的參展藝術家與作品並不受網路藝術形式的限制,但他們都是受到網路這個管道、工具以及其所帶來自由所啟發的世代。
如果仔細看MoMAR的官網,就會發現其網站設計是以「MoMA官網」的首頁為底圖,整體視覺彷如MoMA的隱藏AR版,如前面所提,提供MoMA收藏品以雙重欣賞(two-fold appreaciation)的功能。如下圖。
「Group Show: Hello, we’re from the internet」AR展是由David Lobser and Damjanski發起,最後有8位數位藝術家參與。至於為何選擇Jackson Pollock展廳呢?根據David Lobser受訪內容,是因為該展廳為常設展,已有許多未更動,且Pollock的畫作具有複雜、高對比、不重複等特色,很適合作為易於辨識的AR Marker。以個人的多項AR專案的製作經驗,Vuforia能協助判定AR Marker 1–5顆星級等的辨識度,Pollock的滴畫法(drip-painting) 所完成的畫作確實很合用,加上Pollock的知名度與現代藝術地位,我相信MoMAR為自己團隊的首展選擇了很適切的展區。
MoMAR在10/25又有新作,這次仍在MoMA展出,但「AR展區」已改為入侵展示了著名品牌雅詩蘭黛 Estée Lauder家族之捐贈作品的畫廊。MoMAR在2018年AR數位佔領展廳的行動,就是在對抗他們眼中的寡斷知識、資源、空間的制度化、機構化之菁英藝術機構,MoMAR Gallery App讓他們得以用很激進、駭客式地依己所欲在重要展廳展出作品。而在2019年,情況依然沒變,這次甚至還引用研究報告指責在美國博物館的展覽竟有超過75%都是白人,甚至令篇報告更證實了如果無法在MoMA屈指可數的展廳中展覽,創作者的成功機會微乎其微!
而今年延續的活動,就代表了MoMAR去年在Jackson Pollock展廳的非授權AR展覽【Group show: Hello, we’re from the internet】的展期是2018.3.2~2018.5.3;今年在Estée and Joseph Lauder 藝廊的非授權AR展覽【Group show: Open to the Public】的展期是201.9.10.25~2020.1.25。MoMAR確實也屌屌地在2018.3.2與201.9.10.25都在展廳舉辦了Opening Reception,連展期也都有。
2018年【Group show: Hello, we’re from the internet】的8位數位藝術家都算小有名氣,也有自己的創作理念與堅持,希望透過「Hello, we’re from the internet」展的特殊展覽形式去跟所選擇的Pollock畫作(即AR Marker)對話或陳述個人創作理念。以上資料來源:VRScout報導「Artists Create AR Takeover at NYC’s Museum of Modern Art」
舉 Gabe Barcia-Colombo為例,他的互動呈現如下圖。Barcia-Colombo選擇的是Pollock後期的畫作「White Light(1954)」,因為要與此畫作之背景,也就是Pollock受到創作瓶頸而無力克服之苦進行對話,透過遊戲化數位藝術呈現「對抗骷髏人與死亡之輪」的視覺設計與互動內容,並直接疊加在Pollock的畫作「White Light」上。其他藝術家也紛紛透過數位藝術形式,讓創作理念與所選擇的畫作進行對話、互動、再製、疊加。
有興趣多了解Gabe Barcia-Colombo的作品與創作理念,也請登入Gabe Barcia-Colombo的個人網頁,或者他在TED以「Capturing memories in video art(數位影音攫憶術)」為題的5分鐘演講。
如果根據其成員在Gizmodo的訪談內容,我仍無法得到本文前面疑問:2018.5.3展期結束後,是否此未授權AR展的專屬App會下架呢?或者是不再具有其AR功能呢?等等之解答。但他們已經宣告在5月份,仍會在MoMA有一個新展覽,而且根據他們所說的「(It) will most likely be a solo exhibit.(很可能是個個展)」。此外,因為MoMAR也已在網站公開釋出原始碼opensource,所以訪談中看到有段話饒富興味,「Feel cost-free to do with it whatsoever you want, (…) You do not even have to website link to us. We’re fired up what we’ll see in the long term. 」。有種精神不死,永世長存的fu。下面我試著整理幾個觀察重點如下:
- MoMAR的AR展覽確實不是最為特殊的展覽形式(這點容後介紹其他的展覽去說明)。
- MoMAR確實用了很有創意的手法,去宣揚其對抗「獨佔空間、典藏、策展」資源之菁英藝術的理念。
- MoMAR跳脫激烈的抗議手法與工具,卻仍讓活動可以「現場」和平舉行。
- MoMAR透過數位形式超越實體,不需實際布展,不用館方同意,而且超越群體或個人的存在。(即使從其展覽形式去看「2018.3.2~2018.5.3展期」是如此的怪異)
但關於這個啟發這個分享主題的數位展覽活動,我想引Gabe Barcia-Colombo在訪談中所說的下面這段話做總結,畢竟在對抗他們眼中的寡斷知識、資源、空間的制度化、機構化之菁英藝術機構,MoMAR Gallery App讓他們得以用很激進、駭客式地依己所欲在重要展廳展出作品。Gabe Barcia-Colombo說:
The contrast between our scrappy, hacky app and the most institutional of institutions was satisfying.
我們很滿足於以我們的草率、駭客式App去呈現與這個最僵化機構之間的反差。
至於MoMA的回應呢?自3月5日開幕迄今,都還沒有看到相關報導,所以不清楚MoMA對此展覽的態度。
— — — — — — — — — — — — — — — — — —
下面會再多談些例證以針對MoMAR這個案例在博物館科技應用方面的交叉分析,所以在進行後面的分享內容之前,先看幾組圖片了解一下幾個AR技術類型在博物館的應用。
- ARKit技術應用的「無所不在的博物館學習(Ubiquitous Museum Learning)」: 首先是新鮮熱騰騰的,在台灣3月27日晚上11點登場的「Apple WWDC 2018 March」發表會上,Apple示範「New iPad」在藝術教育的AR技術應用,所舉例的是已研發VR與Microsoft Hololens技術在數位博物館領域應用多年的Boulevard所開發的AR軟體。可以看到不僅在發表會上特別提出,示範影片中看到的,也是相當即時的空間與物件定位,讓畫作與畫架可以如實地在教室中呈現,讓小朋友仿如親臨美術館現場。 Boulevard的VR沈浸式博物館(點擊看影片)與Hololens在博物館現場的應用(點擊看影片)都是相當成熟,從其官網也可以看到與 Boulevard與大英博物館、V&A博物館等知名機構的合作。此次在2018 iPad功能上導入Boulevard AR,相信也是對其以博物館數位典藏資源應用的肯定。
- AR技術應用的「擴增文物替代品(Augmented Artifact Alternative)」: 接下來仍然是新鮮熱騰騰的新技術發表,在3月26日的一篇外文報導中,介紹了一家美國波士頓的科技公司Cuseum透過AR技術讓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於1990年失竊迄今未尋獲的13件價值5,000萬美金的收藏品,得以在博物館「重現」。此款App名為「Hacking the Heist(黑客藝術劫案)」的發布日(2018.03.18)就是在此令人震驚的藝術劫案28週年時。但是此項應用也很特別,特別之處是:Gardner Museum並未參與開發,只有一位館員協助Cuseum的測試。(資料來源:「Paintings Stolen in America’s Biggest Art Heist Have Returned to Their Frames- Thanks to Augmented Reality」) 任何人都只要下載「Hacking the Heist」App,並且在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館內啟動,就能透過AR鏡頭在因被偷而空下的畫框中看到原畫。操作示範與宣傳影片請看後面的連結,畫面所示範的是失竊未尋回的林布蘭名作「A Lady and Gentleman in Black」如何重回原來展示的位置:https://vimeo.com/260604736
- AR技術應用的「實境虛擬展品(Virtual Exhibits in the Real Scene)」: 其實就先舉MoMA自己曾策劃過的數位應用案例「MoMA NYC Augmented Reality Exhibition」(點擊看影片)。這是MoMA於2010年10月推出的AR App,讓訪客在下載使用後,可以在館內看到虛擬的2D與3D藝術品,主要是透過GPS手機定位去即時呈現的。 此應用的內容規模頗大,包括擴增的展館天花板樓層、戶外雕塑公園、展區3D虛擬雕塑、展區2D虛擬圖像等等。
此外,像是舊金山 The de Young Museum實地測試的Apple ARKit實驗,是由Marpi與Can Buyukberber兩位數位藝術家所合作的數位作品。採用的就是Apple ARKit的ARAnchor與 ARFrame技術,不僅能讓3D物件在空間中有真實的互動,也可以在物件貼圖上去即時追蹤渲染出與現場相對應的光源與紋理。(參考影片)
或者像是社交軟體Snapchat透過AR技術將Jeff Koons的著名作品~Ballon Dog於2017年10月同時出現在New York、Paris、London、Toronto、Sydney、Chicago、Rio de Janeiro、Washington D.C.、Venice等9個城市同步策展。只要打開Art Lens功能,就可以在特定的地點的300公尺距離內就看到Ballon Dog的巨型雕塑以3D擴增貼圖(3D Augmented Sticker)形式,讓App使用者進行拍照與錄影,形式上跟公共藝術建置與展示很類似。影片請點擊此連結。
台灣相當傑出的新媒體公司~科碼新媒體也在東吳大學「文舍・明日聚場」的委託下,製作一款東吳校園AR實境互動地景藝術導覽App~【方寸之間】,配合校園藝術活動~大地藝術節的活動而推出(107.9.27~)。此 AR藝術導覽的應用是透過GPS定位,讓使用者在校園看到張騰遠、蘇孟鴻、黃顯勝等9位藝術家的公共藝術形式作品。此活動由劉維公副教授策展,是相當具有前瞻性與技術力的戶外互動數位藝術展演。影片請點擊此連結。
- AR技術應用的「擴增資訊服務(Augmented Information Service )」: 這邊介紹的例子是史密森尼博物館的「骨骼大廳(The Bone Hall)」推出的AR App~Skin & Bones 。「骨骼大廳」是史密森尼博物館在1881年開館時即成立的展區,也擁有豐富的收藏與研究資料。為了提供參觀者更多的文物資訊與觀賞趣味,史密森尼博物館早在2014年推出此款應用程式,透過AR技術讓使用者在掃描櫥窗中的骨骼後,就看到3D的動物原貌的疊像。此款應用程式也有許多影片,供作深度導覽學習之用。也配合老展區新展示技術的意念概念,應用程式的宣傳標語為「A hall through new eyes」,個人頗喜歡這個文宣。(示範影片)
但關於擴增資訊服務的應用案例,我個人最欣賞的就是Smartify,它是款整合30家博物館展品資料的圖像辨識與資訊服務App(雖然不是採用AR技術)。Smartify只要拍攝展場中的展品,即在手機上讀取該作品的詳細資料。如同「Skin & Bones」的宣傳文字一樣,個人同樣很喜歡Smartify的宣傳標語「Scan the art, uncover the story」,想起以前在準備報考藝術史研究所以及進入研究所後,都很用力讀宮布利希(E. H. Gombrich )寫的【The story of art 藝術的故事】。 有些導覽機或手機上,只要輸入號碼、掃描QR Code、接受主動推播通知(Notification Push System),也能獲資訊服務。但Smartify是進階版數位導覽服務,隨時掃描任何想進一步了解資訊的展覽品,就可以取得圖文與多媒體導覽數位資訊(Smartify的相關報導在此)。
- AR技術應用的「虛實複合展(Two-fold composite exhibit)」: 這是最後一類要例舉的博物館/美術館AR應用案例了。其實這類展覽並不少見,互動系合作廠商「科碼新媒體」在2015年就推出過「克魯格的帽子互動圖像展」。由新媒體藝術家胡縉祥與插畫家蔡承峰(Mr.FF薯條先生)合作,只要使用AR App與裝置,就可以在蔡承峰(Mr.FF薯條先生)的插畫作品上,看到更具動感的數位動畫。 就如作品網頁內文中所寫的:「嚐試在媒體藝術與插畫中間尋找甜蜜點,保有媒體藝術的概念性,科技媒材運用,以及插畫家本身的作品風格與童趣頑味。」 在本文花了很大篇幅介紹的「MoMAR Gallery App」肩負著一個大議題/任務,要對抗現有藝術機構、空間、藏品、策展的菁英壟斷,所以在正式展館中,自主推出非授權數位展,顛覆既有藝術展覽的實體形式。但其技術與「克魯格的帽子互動圖像展」並無二致,就是由「Unity+Vuforia」所製作之「App+AR Marker」應用。
前面所介紹的幾類藝術AR應用雖有7–8年的時間跨度,但大抵都是新進的應用案例。個人想透過Smartify的宣傳標語,為藝術AR應用的功能與目的做一個總結,那就是「Scan the art, uncover the story」。
需要在此再度重申,個人不是數位科技信徒,也不認為科技會淺化藝術文化。在一篇分享中曾提到:
「這種010101的數位工具遇強則強,所如實反映的其實就是製作者的數位成熟度(Digital Maturity),污名數位科技的元兇,不是數位科技本身,而是差勁的數位體驗(Digital Experience)造成數位科技應用的限制。」
我至今仍如此相信著。
「MoMAR Gallery App」以數位技術巧用 AR獨具的虛實整合形式之圖文/多媒體資訊擴增效能,創造雙重意涵(two-fold meanings),直接在抗爭對象與場域中,寄生訴求內容。「MoMAR Gallery App」示範的是對數位工具的巧用,此篇所推介的許多知名博物館的AR應用程式又何嘗不是。禁用與開放手機的爭議一直持續不斷,最近又看到博物館祭出禁令,只因Instagram的盛行,過多的拍照留影干擾了靜謐的欣賞環境。這部分個人非常同意,但更願推廣合乎需求的自拍,所以才寫過「談博物館自拍」,並且正與系上的強力同事夥伴在新竹校區共同籌辦著IG Friendly美拍光影特展。
事實上,英國「數位、文化、媒體暨體育部(Department for Digital, Culture, Media and Sport,DCMS)」剛於2018年3月提出一份「Culture is Digital」的報告(按此連結報告內文),在報告中強調:
「數位體驗正在改變觀眾與文化接觸的方式」,而且「數位技術提供了觀眾參與的機會,也使文化組織能夠吸引更多的觀眾以及接觸新的客群,且彼此間藉著數位技術而能有更深入且更具意義的互動關係,使用者透過自主策劃與產出,而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參與和實踐的型式。」
在這份「Culture is Digital」報告中,特別是「4. Audiences — using digital technology to engage audiences(以數位科技吸引觀眾)」這部分,提出了「Reaching more people」、「Reaching new audiences」、「New cultural experiences」等 3項具體目標。而且在針對數位科技應用的分析建議部分,也特別強調博物館與美術館的「Digital Maturity (數位成熟度)」是創造「Digital Experience (數位體驗)」的關鍵,而「數位體驗」則正改變著觀眾與文化接觸的方式,並推動新的文化參與和實踐形式。(資料出自本人文章)
數位工具就是橋接「Art」與「Story」的通道與形式,具有抗爭議題的「MoMAR Gallery App」是如此,「Skin & Bones」也是。「Scan the art, uncover the story」,藝術在哪裡,故事就在哪裡。
我想這篇分享所下的標題「ARt, where fuxxing are you?」應該是有答案的,只是等待發掘與呈現,任何工具只要恰當,都能提供與創造「Digital Experience (數位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