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譯系列:資訊導向展覽的ASI(建築構面式介面)展示設計應用】

施 登騰
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
10 min readJan 19, 2021

--

此篇主要是為將之前閱讀過,但忘了處理其重點條理與應用的一篇相當實用研究,做一些分享。此篇就是:Kim, S., & Lee, H. (2016). Visitor atten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information-based exhibi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10(2).

此前已經以「ASI Architectural Surface as Interface 建築構面式介面」為概念,針對國外博物館/展場/藝術創作投影應用之案例,分享了7個 #ASI展場投影類型 與1個 #ASI展場投影設計概念圖 的 Pinterest 圖版。(詳見:【博物館科技系列:ASI Architectual Surface as Interface 建物表面介面化之案例圖檔類析】https://reurl.cc/9ZZEAd)

所以,此篇就針對Soyeon Kim與Hyunju Lee於2016年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10(2)所發表的論文進行摘要分享。且此篇的主題「ASI(建築構面式介面)」也就是於此篇“Visitor atten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information-based exhibitions 資訊本位展覽中的觀眾關注與溝通”中提出的。

Soyeon Kim是位兼有教職的設計師,Hyunju Lee則是延世大學教授,兩人合寫的論文擲地有聲,以建築構面展示設計形式會影響觀眾注意力與資訊傳達為論述/假說hypothesis,並以量化和定性研究總結討論觀眾在展區(分A:一般展區;B:ASI展區)中的觸及、持續時間、參與度、參觀動線等項的差異,以及於前測與後測階段實施PMM (personal meaning mapping 個人意義映射/個人意涵圖)去衡量研究個體隨時間變化的展覽訊息與個人接收的量化資訊。

#這是篇相當有結構與創建的展式設計與視覺傳達的研究文獻。

🚩 先說結論:

「作為一種充分應用牆面、地面、天花板為展示版面的『ASI建築構面式介面』設計,經研究顯示,相較於傳統的展示版面設計(展示資訊牆面/版、展示品說明牌/版等印刷設計),ASI設計不僅在視覺設計上提供三度空間的放大化展示範圍,也在視覺傳達上創造更高的視覺關注度,且使觀眾能更加敏捷地、更有動機的移動和深入參與。」

🚩 再論重點:

一、研究假說:

前面提到,此研究之假說為:以建築構面展示設計形式會影響觀眾注意力與資訊傳達。兩位研究者不僅是基於視覺傳達設計的實務經驗與研究需求,更是關注到一成不變的類似尺寸與版面的展示圖文資訊/說明無法真正提供有效的設計溝通效果,加上文中還引用Bayer, H. (1961)於“ Aspects of design of exhibitions and museums.”提出的觀眾於展區中的視野分析圖(如圖),所以Kim & Lee認為有必要針對更為實務的觀賞行為與視野,為漸成趨勢的資訊本位展覽(information-based exhibit)提供更為合適的展示設計手法與形式。

Bayer, H. (1961)於“ Aspects of design of exhibitions and museums.”提出的觀眾於展區中的視野分析圖

二、研究設計:

也因此,此研究於2014年4月14日在Taegang Sahmyook小學禮堂展覽室,設計了最常見的眼睛水平視野的傳統設計型(即實驗A區))以及充分運用展廳牆壁,地板和天花板上的ASI設計型(實驗B區),且將該校110名五年級學生分為A組/A區與B組/B區。兩展區都是【光合作用展】,且均有11個展板,與同樣是面積為44平方公尺的白色矩形空間。不同的是,A區根據文獻研究設計,設定制式展覽字體大小,為標題的字體大小為80級,副標題的字體大小為30級,內容的字體大小為22級;但B區雖在大小相同的空間,但11個展板都有不同的比例和位置,包括於地板,牆壁和天花板的各種組合。

研究對象選擇了同所學校五年級學生,以減少受測者的個人因素想影響程度,並且針對這些11歲5年級學生選擇他們常規課程的【光合作用展】。

此研究實驗分三個階段進行,參觀前後的測試均以【光合作用展】內容為題,有3個開放性問題與11個多項選擇問題,且實施PMM ( 個人意義映射/個人意涵圖)去量化訪問時單詞的「數量」、「廣度」、「深度」、「掌握程度」等四個維度的衡量內容。

此外,也因為ASI設計在視覺設計上具有三度空間的放大化展示範圍,且會影響觀眾的觀賞動畫與互動方式。因此,此研究也導入Dean(1994); Serrell(1996);Sparacino(2002);Verón&Levasseur(1989)等學者的觀眾行為類型,也就是分為:

✅「游魚」:代表觀眾在短時間內從展區中心任意瀏覽整個展覽內容。

✅「蚱蜢」:代表觀眾有選擇地觀看感興趣的展覽內容。

✅「蝴蝶」:代表觀眾採自由風格,不斷走動,並常改變觀看方向。

✅「螞蟻」:代表觀眾依循展區規劃動線,能停駐參觀幾乎所有展覽內容。

三、研究成果:

✅ 1. 參觀行為上:

實驗A的大多數觀眾(超過89%)呈現「螞蟻」型參觀模式,其他分別是「蚱蜢」7.3%、「蝴蝶」1.8%、「游魚」1.8%。

實驗B的大多數參觀者為「蝴蝶」模式,佔43.6%,雖然出發點不同,但都是不規則和反复移動來來回回; 「螞蟻」型佔36.4%時,「蚱蜢」型18.2%、,「游魚」型1.8%。

且因為實驗B組觀眾任意移動且經常改變方向者多,所以展版內容的觸及、關注、互動都高於另一組。文中有個動線分析圖能看到很明顯的差異,見附圖。

此外,這樣的參觀模式形式,也讓實驗B組的觀眾表現出更活躍的行為特徵,包括手勢、聲音、交流、討論、觸摸,甚至是向展覽人員提問等。

✅ 2. 參觀駐留上:

從資訊傳達的時間來看,實驗B組觀看11個展板的平均持續時間為15.97秒,比實驗A組的14.27秒稍高,但沒有統計學顯著性。

不過針對個別展覽文件設計形式來說,「牆面轉角型」、「天花板+牆面+地板」複合型的大展面,確實有比較多的停駐時間。

✅ 3. 資訊理解吸收上:

兩組的後測訪談是在參觀展覽三週後實施的,在實驗的110名參與者中,總共對30名學生進行了訪談,分為:總平均時間少於60秒的17名學生(S組)和平均時間超過270秒(3分鐘)的13名學生(L組)。測試結果證實了兩組觀眾多是通過圖片、、標題、單詞引用去表達個人對展覽內容的理解(即此研究欲分析的「PMM 個人意義映射/個人意涵圖」)。整體而言,實驗B組觀眾較能掌握大致內容,且還掌握與借助B展區中展版規模和位置的空間因素變化,有較多的資訊吸收與記憶。而且,不管是實驗A組和實驗B組的訪談結果,並支持了參觀時間較長的L組的表現是優於S組的。

✅ 4. ASI展示設計優勢上:

ASI 充分運用建築構面為介面的設計形式使展覽資訊的傳達方式有更多元的變化,不僅如研究假說所設定的,相對於傳統設計,能提高觸及、持續時間、參與度,加上整體注意力會影響交流與對資訊的理解程度,參觀持續時間與資訊交流傳達之間的顯著相關性,也得後側訪談結果的證實。

因此,ASI 建築構面式展示設計確實比傳統的視覺水平式資訊展佈設計提供更好的效果。

✅ 5. 提醒說明:

以上是研究文獻閱讀心得的分享,如果要看目前博物館的實例,請參考我搜集的如下的✅ 【ASI 投影資訊展牆/地/品】Pinterest圖板,特別是其中的London Transport Museum的圖例,它所提供的不僅是Kim & Lee (2016) 所分析的印刷式ASI設計,而是加入了投影技術與設備創造更多可能的博物館案例。

London Transport Museum ASI設計圖例

✅ 【ASI 投影資訊展牆/地/品】:主要是透過投影將「展覽資訊」投放在展區空間的牆壁/地板/天花板,甚至是展品/展櫃上的案例。(連結:https://pin.it/23jyU0k)

✅ Kim, S., & Lee, H. (2016). Visitor atten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information-based exhibi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10(2).原文網址:http://www.ijdesign.org/index.php/IJDesign/article/view/2144/742

參考文獻:

Bayer, H. (1961). Aspects of design of exhibitions and museums. Curator: The Museum Journal, 4(3), 257–288.

Dean, D. (1994). Museum exhibi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UK: Routledge

Kim, S., & Lee, H. (2016). Visitor atten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information-based exhibi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10(2).

Serrell, B. (1996). Exhibit labels: An interpretive approach. Altamira, CA: Rowman. 39.

Serrell, B. (1996). The question of visitor styles. Visitor Studie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6(1), 48–53. 40.

Sparacino, F. (2002). The museum wearable: Real-time sensor-driven understanding of visitors’ interests for personalized visually-augmented museum experiences. In J. Teant & D. Brarman (Ed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Annual Conference on Museums and the Web. Ontario, Canada: Archives & Museum Informatics.

Verharr, J., & Meeter, H. (1989). Project model exhibitions. Leiden, the Netherlands: Reinwardt Academie.

--

--

施 登騰
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

一位大學副教授教員,同步寫數位展示科技與中國文物鑑定。長期研究與分享「Connoisseur系列」、「博物館科技系列」、「數位轉譯系列」、「數位科技系列」等領域之資訊與知識。所發表之相關專文,目前總數已逾500篇,見:【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https://medium.com/artech-interpr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