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他人之痛苦 — 精神科見習心得

寫下來,避免自己掉入對精神科的刻版印象,避免這些刻版印象在未來成為我幫助病人的阻礙。

林協霆🦎The Lizard
4 min readMar 30, 2018

在醫學中心run急性病房容易讓人以為精神科就是:個案出現奇特思想、怪異行為、以致於於無法自理生活,拿著DSM-5把條件對一對,符合診斷,所以要收進院,先打1+1,再補上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加點安眠藥,然後個案就會變得平靜,講話慢慢的,像是殭屍一樣。醫學生常做的事,就是拿著DSM-5翻著翻,然後說:我好像有某某disorder耶,某人感覺就是有某某症,有了錘子,看誰都是釘子;另外就是會以「你要不要去12B」、「你要不要打針約束」作為揶揄同學的玩笑話。國考考著藥物的機制、副作用、適應症、禁忌症,啃著First Choice(國考參考書),考試拿了高分,以為自己理解了精神科。

戴著上面提到的有色眼鏡,以後看見病人亂,就發照會Psychotic doctor;病人難溝通,就照會psychologist。沒有動機、也不想理解Psychiatrist能做什麼,反正這是Paramedical的問題。

什麼是病?什麼不是病?該怎麼治療?

DSM從第一版演化到第五版,疾病們新陳代謝、更新名稱、兼併概括。每當有新的疾病被加入其中,總是有人發出批判的言論:這樣也算是病?難道我們忽略人們的自然反應嗎?提出批判的常常是臨床醫師,憤怒來自於對於「疾病」一詞根深底固的想法,庶民語:有病,就該吃藥。但看看DSM-5的用詞:大家常用的「躁鬱症」應該正名為「雙極性情感疾患」- Bipolar Disorder,Disorder也可以翻成「障礙症」,有障礙可以聯想成:他遇到某些困難,或許需要幫助。名字的意義重大,「病」一詞很容易讓人產生自動化思考,進而產生所有被診斷有病的人都該被治療,然而「治療」一詞又直接連結到打針吃藥,最後產生由部分概括全體的謬誤。

回到標題,什麼是病?什麼不是病?這又牽涉到病識感的問題,別人覺得你有病?還是自己覺得自己有病?以常見的高血壓為例,一個人有高血壓,當下會有什麼不舒服或困擾的症狀嗎?其實還好。但醫界以預防醫學的角度,會認為高血壓如果不早期控制治療,未來的心血管風險會上升很多。因此病之所以為病,要考慮的除了解決當下的痛苦外,還會有公衛上的考量。以思覺思調為例,個案有的時候會自覺沒病,但這樣反而讓會他自己暴露在很高的風險中,增加照顧的負擔,而精神醫學的出現就是為了提供這樣的幫助。同理,憂鬱症需要治療也往往是個案喪失了社會功能、甚至有自殺風險。

常人對疾病的理解來自於自身的經驗:感冒、痛頭、皮肉傷。醫學生則是從病理課本、內科學。當有無法與知識經經驗連結的概念時,會產生否認,甚至加以汙名。另外,當我們成為「病人」時,也會被灌與一些責任,需要乖乖聽醫師的話,如果不接受,就會被被稱作「病識感」差。身為一名「醫師」則要讓一切回歸正常,若不行,則會被認為是醫術不精。

換一副眼鏡看精神疾患

所以,在醫療的舞台上,難道一定得照著這個角色設定來搬戲嗎?隨著社會的進步,儘管生理上的需求容易被滿足,但好好活著仍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處理自己的行為跟情緒從來不是一簡單的事,醫師們往往來自於社經地位較高的家庭,自小隔離於社會的困難之外,對於精神上遭遇困難的個案,往往就是照著書上寫的來做事,但好好活著除了醫學外,有的時候更是一個哲學問題。卡繆《薛西弗斯的神話》:真正嚴肅的哲學議題只有一個:就是自殺。但面對自殺,醫學生只會背出SADPERSON,決定這個人要不要住院用藥,而容易去忽略他所面對的苦痛。至於醫學是什麼?一年前的白袍在影片中留下一些註解,然而這其實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複雜的問題不可能有簡單答案。在精神科見習後,就把「直面他人之痛苦」這個答案加進去吧。

討拍拍
拍手 10 下:表示支持
拍手 20 下:感謝你,你的守收就是我的動力。
拍手 30 下:沃沃沃,你也太熱情,不再多拍個20下嗎?
拍手 50 下:狂!有你這位積極且熱情的讀者!今晚可以帶著滿足入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