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 #11:語言學習,主題閱讀。

利用兩個學習目標產生加乘作用。

林思妤 Joyce Lin
As a Problem Solver
3 min readJul 10, 2018

--

在之前讀了「Anders Ericsson, Robert Pool / 刻意練習」,最近又讀到了「李笑來 /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後,意識到或許可以嘗試將兩件原本就需要進行的學習目標連結,讓其產生加乘作用。

我們在學習時需要先認識物體/事件,有了基本認知後,進而才能對物體/事件延伸的架構或我們需要學習的更大的知識/技能,有意識的理解、記憶、調整與訓練。

這個”基本認知”,在刻意練習一書中稱為「心智表徵」,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一書中則稱為「元認知」概念,但兩者的概念我認為是近似的。

我思考到近期自己試圖掌握時間完成的兩個學習目標,一是閱讀書籍「航向成功企業的55種商業模式」來了解商業模式,二是提升英語口說能力與增加專業相關的新詞彙

查詢英語字彙時,使用英翻中而非英翻英。 — 李笑來

在李笑來的書籍中,提到關於英語學習(他自己也對此出版了相關書籍以及線上學習文件)的所有觀念中,最讓我耳目一新的是使用英翻中來查詢生字。

在過去為了訓練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開始使用英翻英的字彙查詢方式,但的確也碰到李笑來提出問題,在查詢結果的英語解釋句中,可能會再遇到生字,然後就接連查下去查到自己都忘了原本想知道的是哪一個生字。而他會提出使用英翻中的概念,則是源自於他對「元認知」這個學習方式的觀念,我們得先對物體/事件有基本認識,才能進而對其架構有理解進而記憶,因此在閱讀英語文章的過程中,當遇到關鍵生字需要查詢時(並非字字都需要查),用英翻中來查詢它,讓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該生字,接著再繼續將文章閱讀下去,隨後在關鍵生字反覆出現時,就能自然而然的理解它。

就著前述兩本書的聯結加上自己的兩個學習目標,衍生的想法是:

(1)聚焦閱讀
時間設定一個月,將一本書(或至少一本)做到深度閱讀(指閱讀過程中需做到反思),讓自己對設定的學習領域透過中文有基本的了解。
(2)外語閱讀
Google 當月閱讀書籍相關的原文文章,或是閱讀其原文書,來學習英語關鍵字彙或語句,如此一來就能夠在掌握了領域中關鍵字詞的狀況下,類似英翻中概念的,加速對原文文章的理解力。

其實從自己平常的閱讀能力就能看出來,跟生活用語或專業相關的文章,閱讀速度跟理解程度不會太差,反而是跨了一個專業領域或是比較少深談的話題,閱讀速度跟理解程度就會產生落差,我認為這就是因為自己尚無法掌握關鍵字詞以及基本認知所導致的。

此法的適用對象:
(1) 想要有效率的串聯相關書籍知識的人
(2) 不知道如何建構單一主題英文討論深度詞庫的人(已有一定基礎)

此法使用的風險:
(1) 要能克服自己「學得不夠快」、「什麼都想學」的心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