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業設計團隊滿三歲啦!

2020–2023 從一人設計師脫單後的三年回顧

嗨,大家好,我是 Seal。我在 2019 年寫下這篇半導體業UI/UX Designer的跨產業職場心法,那時的我還是公司 IT 唯一一位 UIUX 設計師。2020下半年終於幸運脫單,有設計主管一起召募夥伴,並成立設計團隊。

如今不知不覺三年就過去了,究竟脫單後是否有什麼變化?跟我當初預期的一樣嗎?

一人設計 vs 設計團隊

以往,一人設計師常遇到的狀況不外乎這三點:

1. 以為 UX 設計師 = 美工,要包辦所有設計的接案人生

「Hey Seal,聽說你是我們公司唯一的設計師,這次研討會可以幫忙設計海報嗎?」無論是 T-shirt、演講用的簡報、海報、EDM,大家不約而同都會向我尋求協助。偶而還會有人補刀:「我們公司的『美工』很棒呢!🤪」

2.公司主管與同仁不理解 UX 的價值

當企業的 UX 成熟度還不夠高,且 Stakeholders 尚不了解「用戶體驗能帶來什麼價值」的時候,大部分人會很難理解為何要花時間在使用者研究,還不如趕緊依照需求出 UI 畫面比較重要。

3.「上線時程」為優先指標

身為 UX 設計師,面對部分模糊需求時總想透過研究方法來澄清問題,但因時程壓力,往往會因為一句「沒時間」而作罷。在缺乏足夠使用者洞察的狀態下進行設計,導致對當下的設計產生許多不確定性(真的好用嗎?是否確實解決用戶問題?)。然後睡醒產品就上線了😑

這些場景很容易讓一人設計師自我懷疑:「怎麼跟外面學到的不一樣?實務上怎麼不是這樣走的?為何要推動完整的 UX 設計流程總是那麼難呢?」

有設計團隊後的改變

回想一人設計師時期話語權不高,雖然能透過一些努力在專案中提升能見度,卻又因為某些原因後繼無力沒有然後。然而當設計師擴展成為一個團隊,就能擁有更多的資源與發揮的舞台,同時也是開始擴大影響力的契機。

要快速提升企業設計成熟度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花額外的時間與精力去證明 UX 的價值。然我們也很明瞭要發揮設計的影響力往往是漸進且緩慢的,所以我們有這些作法:

1. 打響品牌,持續分享

「原來公司內有這樣的單位啊!」

一開始我們策略性地先做能見度高的專案,讓內部同仁認識我們。除打造團隊網站外,我們也持續發表專案成果,參與公司內的技術論壇直播,寫設計分享文章與製作 UIUX 概念影片等,更進階是與工程師合作架構可被實際運用的設計系統給公司內部使用,並持續迭代更新。

以上做法都能讓更多人體會到原來有這樣專注於打造好產品的單位,原本生硬複雜的B2B系統也能有這樣高效簡潔的介面協助他們完成任務,而有 UIUX合作項目與相關問題也可以向我們諮詢。

2. 別懷疑,你就是 UIUX 傳教士

身在還不太認識 UIUX 的產業中,教育團隊並積極展現設計價值就是設計師的隱藏任務。

在職場中很常見的是,我們常常一接到一個任務或是需求,就立刻開始想解法,或投入功能開發。若有餘裕,其實設計師可以先阻止這如脫韁野馬般的開發節奏,透過研究與分析去拆解這到底是個真問題還是假議題,分享我們對用戶的洞見,協助團隊定義問題。在時間分配上也常發現 PM 會錯估 UX需要的時間(一週?🥺)

所以在合作的過程中,我們會一直偷渡「UX 帶來很多好影響」及「合理的設計時間」觀念給大家,現在在高層會議上時不時能感受到越來越重視用戶體驗的聲音。

每次聽到時都覺得「喲,傳教有用誒 🤣🤣🤣」

Source: NN/g , https://reurl.cc/M8ngbX

而在個人體感上,與一人設計師時期比較,能有人一起討論設計並給予反饋,真的是太棒啦!😘

1. 邁向自我驅動的產品設計師

在團隊成立前,我曾好奇團隊是否會細分設計師職位,如UR、UI、UX 等等更專精的業務區隔。由於公司專案與需求眾多,設計師是需要對某塊業務流程、特定用戶與 Domain 有更深的理解與耕耘,因此能獨立自主非常重要。

這也意味著你必須要對自己的專案負責。在設計團隊裡大家都有很強大的自主性,當有新的專案時,判斷是否要做用戶研究,用什麼方法,需要多少時間完成設計,時程安排是否合理,什麼時候能有初步的版本可以討論,與PM/工程師溝通,如何設定成功指標等等都是我們的守備範圍。

「嗯?你問那設計主管會做些什麼? 」

我們的主管也會接手部分專案,因此能切身了解公司內部文化、挑戰與用戶,可說是很落地的主管。當然主管也會從 High Level 角度向團隊傳遞公司目標,指導大方向的策略問題,或協助向其他合作單位協調資源。然在產品開發的細節安排上,還是需要由產品設計師與合作團隊訂定。

這樣的制度驅使每個人都能自動自發地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做好事情。不管主管有沒有交辦事項,都能夠清楚知道自己現在應該幹嘛,以及可以再多做些什麼。

2. 好 Partner 帶我飛 — 有深度的交流與反饋

一人設計師很容易落入自我獨大,或是陷入盲點而不自知。有團隊後能討論設計的範圍擴增,且因為同事們是從其他產業進來,就可以跟他們交換不同產業的用戶觀點,或針對部分情境的其他解法做討論。

透過交流與反饋來突破盲點,對設計師來說是很重要的事,可以幫助你不落入個人觀點的窠臼,而更能以全局觀與具有彈性的思路來思考解決方案。

此外,由於半導體製程嚴謹複雜,業務範圍很廣。我們團隊的設計師雖然獨立作業各自深耕專案 Domain,然每每聽其他同事分享專案時才理解當所有結點拼起來時,能從點連結成線,再到整個面(生態系)。以往覺得模糊的部分逐漸變得清晰。原來我們接觸的是整個半導體業的偉大藍圖😎。

小結

一人設計師是個獨特的個人經驗,也著實體驗到要將公司內部 UX 成熟度提升是極其困難的工作,很幸運有了設計團隊,能夠一起(佛系的)推廣設計價值,將 UX 流程導入合作專案裡。

做產品並非英雄式的個人主義,而是需要團隊協作才能打造「好」產品。我們也發現公司因數位轉型與擴建歐美日廠區,近幾年開始大舉招募業界人士如PM與前端專家加入,協助加速因應服務全球化佈局與業務可擴增、通用性需求等問題。在團隊合作上我們也明顯感受到多元觀點與活潑開放的氛圍,我很期待這些新血加入後,日後 UX、技術、與業務可以激盪出什麼有趣的火花。

B2B 產品專注的五個面向

謝謝你看到最後,這邊也跟大家宣傳一下我們最近有在徵才,詳情可以參考下方連結,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投遞履歷。

最後,我跟幾位在B2B產業的設計師們一起經營 ⚡️BB來電 Design High Five! 此頻道較偏B2B產業經驗分享,若你對於B2B不熟悉,或是想轉戰B2B,歡迎追蹤我們的IG, 我們不定時也會出短篇 Podcast,歡迎收聽或給予回饋,你們的支持會是我們前進最大的動力!謝謝你們

👉 ⚡️BB來電⚡️ IG / Podcast / FB

近期新鮮貼文

  1. 我們對於B2B用戶是否存有偏見呢?3種B2B用戶類型與迷思
  2. 什麼 B2B 產品容易遇到設計方案驗證的困境,該如何解決?
https://medium.com/as-a-product-designer

--

--

Seal-被半導體業耽誤的產品設計師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理性>感性,所以練習感性;圖像>文字,所以嘗試寫作。我是位在半導體產業工作,且深怕被AI人工智慧取代的產品設計師 !! (☞•́⍛•̀)☞ 因此對科技趨勢極有興趣,只為了找尋能不被滅亡的答案 :P。👩‍🎓@ FUJ Applied Arts ✌🏼BB來電:https://pse.is/3ltt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