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來襲,如何提高Spotify平台上的互動?

使用經驗所驅動的再設計(Experience-driven Design)

Yiwei Chang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4 min readMay 22, 2020

--

photo from:unsplash

Podcast興起

根據2020年Edison Research的報告過去三年來,收聽Podcast的用戶成長了37.5%。 以聲音為媒介的Podcast,不需時時刻刻盯著螢幕,提供了高度的靈活運用性,也逐漸成為許多人吸收資訊的選項。

2019年,Spotify更是收購了Anchor(提供簡易編輯、上架Podcast的平台),不難看出其進軍Podcast市場的野心。

高度互動的社群

Podcast常常以對話或訪談的形式呈現,與其歸類為表演,說是一種「社群媒體」或許更加準確。

對內容產生共鳴的人就會成為社群的一份子。而在社群間,互動與分享更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在節目上,也不難察覺主持人、來賓與聽眾間,是時常交流觀點與想法的;往往在高度互動中,共同創造出屬於Podcast的社群文化。

察覺痛點(Painpoint)

1. 現有互動的不便

經過一些觀察,我發現許多Podcast都會將聯絡資訊放在描述欄中。其中又以Email為最常見的形式,而這類互動通常需要至少三個步驟來完成:

  1. 記下郵件地址
  2. 到另一個支援電郵的程式
  3. 撰寫內容並寄送

然而,收聽節目常常就像朋友聊天一樣,有時也想拋出觀點來與大家分享。繁瑣的步驟反而減少了互動的可能。

2. 困惑的新聽眾

由於Podcast的收聽與錄製並非發生在同一個時間,主持人也常常在不同的集數中回覆聽眾來信。有時候,對於新加入的聽眾來說,某些特定的用語或對話是難以理解的。

「失去脈絡」的狀況也提高了進入社群的門檻。

切入點(Solution)

提高黏著度

承襲了廣播(Radio broadcasting)的特點,聲音的互動有各種形式:電話call-in、聽眾來信等等,而「黏著度」就是在這些小互動中建立起來的。

從廣播移至Podcast後,這些互動也勢必要延續下去,只是形式上需要一些調整。因此,我嘗試置入一些程式內(in-app)的設計,以簡化互動的步驟,維持社群內的交流。

1. 留言板(Comment board)

由於這是個使用者數量相當多的產品,我避免做過大的更動,以降低學習曲線。

在預覽頁中,展示了播放次數與留言數量,協助使用者衡量該集的重要性,並鼓勵加入互動。

留言&按讚功能

對於新的聽眾來說,留言板提供了線索,有更多的機會可以了解對話脈絡,也讓「進入社群」變得更加容易。

2.播放時彈出對話框 (Pop-up dialogue boxes)

在Podcast的使用情境中,聽眾是不需要盯著螢幕的。為了幫助使用者發現留言板的功能,在播放時,也會彈出部分的留言(pop-up)。

使用對話框(Dialogue box)的方式,暗示其留言是能夠回覆的。

鼓勵使用者開啟/加入對話,與社群建立起緊密的連結,也增加聽眾間成為朋友的可能性。

透過行動呼籲按鈕(CTA)也可以進入留言板。

在平台上開啟對話

根據Spotify的分享,在廣播節目的業配內容後,有81%的聽眾會採取行動(包含告訴朋友、去社群媒體上按讚、購買業配商品等)。 可見Podcast聽眾的行動力與黏著度都是不容小覷的。

而一個健康的社群,交流與互動就是最關鍵的環節。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互動也有了許多形式上的變化,但對交流的渴望仍是一樣的。介於聽眾與主持人間,平台掌握了社群互動的關鍵,讓交流與對話能夠持續滾動,更重要的是,聽眾才不會轉台!

還喜歡這篇文章嗎?

如果你覺得還不錯,請點擊拍手按鈕,可以拍到50下唷!小小的鼓勵是我繼續寫作的動力!

--

--

Yiwei Chang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Hi! I’m a designer with a huge interest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Master of serial sneez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