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播版位(Carousel)的設計思考

Chun-yi Tsao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5 min readJun 19, 2020

文章開始之前,想先讓你瞭解的是:

本文所提的「輪播版位」(Carousel),並非侷限於常見的行銷banner,它也包含了操作形式採取水平滑動的資訊區塊。

別讓輪播版位變成「你什麼都想塞,使用者卻看不見重點」的設計。photo by chuttersnap on Unsplash

輪播版位是解決「有限空間內安排大量資訊」的常見方式,因為它能有效地善用版面,特別是在行動裝置介面上。

常見的輪播版位,例如電商平台的行銷banner,是按排序逐一呈現,但這種「一次只能瀏覽一個資訊」的設計,有兩大致命缺點:

1. 互動效益低落

2019年初 Google發布了六篇不同產業的UX設計指南,每一篇都提出「移除自動輪播」的建議,實在是因為這個設計太事倍功半了,引述其中的調查:

在一份為期三個月的統計調查中,我們測試了有五筆內容的輪播版位點擊率。數據顯示,第一則擁有 84%的點擊率,其餘 16%的點擊率則落在第 2~5則輪播,平均點擊率為 4%,最低點擊率不到 1%。

Source: https://erikrunyon.com/

2. 拖慢瀏覽速度

假設單一個 banner設定 3秒,3則就是 9秒,5則就是 15秒…你確定你的使用者,真的有耐心看完?

越是目的性導向的頁面,越該避免加入輪播版位!因為它不但會分散使用者的注意力,甚至會停下我們期待他真正該做的事。

不行,我就需要輪播版位!

如何設計好的輪播版位,Nielsen Norman Group也提出蠻多專文討論,以下彙整幾大重點:

DOs

  • 讓使用者能在 3~4個步驟或操作內,看完所有資訊
  • 讓使用者能透過水平滑動自行切換輪播
  • 輪播提示偏好用箭頭或視覺延續性錯覺
  • 利用文字提示,讓使用者知道還有更多資訊,例如「顯示全部」
[圖左] 打開你的Netflix,試著看看「我的片單」要滑幾次才會全部看完?[圖右] Spotify首頁的主題歌單推薦,數量皆控制在 4 個操作滑動就可看完

DON’Ts

  • 不要使用不可控的自動輪播,要讓使用者能自行操控瀏覽
  • 不要用「點」或「線」標示輪播位置,它們多半不易辨識或操作
  • 不要把控件放在圖片上方、影響辨識度
  • 手機操作應避免與 iOS的操作手勢衝突,例如:向左滑動 vs.上一頁
先別數到底有幾則banner了…蝦皮app與寶雅網站兩家的活動輪播版位,提示控件都不易辨識,而且,你看得出寶雅的版位左右方有箭頭嗎?

近期觀察到的輪播版位趨勢

當 Instagram成為主流,大家已經十分熟悉限時動態(Stories)的操作,因此,它跑馬式的提示線條,自然就成為眾家仿效的樣式。

最近很值得提的一例,就屬 LINE app了。在四月底的一次更版,LINE 調整了 LINE today的新聞輪播提示,從原本的點點、改為與IG一樣的跑馬式線條;不過切換上下則的操作行為些微不同,IG用點擊切換,LINE today則是水平滑動切換。

想必這種設計樣式將越來越常見,因為「跟著主流產品走 = 跟上使用者熟悉的行為」,永遠會先做對一半(笑)

LINE today及Google Map,都陸續在輪播版位上應用了跑馬式的提示線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