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學員心得,是助教長的 AAPD UI 實戰營教學心得

就在 2023/8/9,第一屆 AAPD UI 實戰營結業了!雖然對 200 多位學員們來說是 40 天的密集學習,不過對於課程團隊來說,是長達五個月的籌備。

絕大多數人(包含 AAPD 創辦人兼講師 Simon Lin 和我)都還有正職在身,所以這期間一直過著一週工作六到七天的生活。現在想想,我可能到最後比學員們更想畢業 🤣。

這篇文章不會談到太多 UI 實戰營的特色和課程內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查看課程介紹頁),而是會以我的角度出發,談談我為什麼會想以「助教長」的身份參加實戰營、我們想帶給學員什麼樣的學習體驗、我們怎麼應對營期中各種大大小小的突發狀況。

一、分散的點,被 Simon 的一句話串連成線

2023/2 月底的晚上,我吃完晚餐在滑 Instagram,突然收到 Simon 的訊息,訊息中沒有太多詳細內容,我只知道 AAPD 要推出全線上實戰營了。當下我算是夾雜著疑惑和興奮:為什麼感覺我滿適合擔任助教長?實戰營具體是在做些什麼?跟 Hahow 的 Figma 課程有什麼不一樣?

隔幾天跟 Simon 約線上會議深入瞭解後,這些疑惑才被消除。嚴格說來,我們沒有正式的面試過程,就這樣決定合作了!成為實戰營的助教長,除了是想參與 AAPD 第一個自家產品的設計過程,也想知道全遠端、跨時區的工作模式會如何進行,更想近距離觀摩 Simon 如何統籌實戰營的一切。

有趣的是,在我答應擔任助教長的職位後,才意識到過去幾個分散的點,都被實戰營串連起來了:

  • 2022/9 月,在 Friends of Figma 分享具有「編輯視角」的設計文件心法
  • 2023/2 月,創立收費的職涯健檢服務,學習引導他人找到自己的答案
  • 2023/6 月,在公司內發起兩堂 Figma 內訓課程,自行規劃課綱和教材,教學 Auto Layout / Components / Variants

這些經驗都不是為了「成為助教長」才去做,純粹是我當下覺得有趣、覺得身旁的人有需要才去做,但它們都確實對助教長這個角色產生不小的幫助。我也再次體會到《成為自由人》裡〈無法預期的人生如何準備〉的段落:

任何知識都能給你帶來新的激盪,它一定會對你產生作用,只是你不知道它會在什麼時間點、以什麼方式對你有用。

二、從發想實戰營標題到規劃畢業專案

在介紹助教長的職責內容之前,要先簡單介紹實戰營的團隊組成:

  • PM:負責盯緊各組別的進度、召開每週團隊例會
  • 營運組:負責規劃學員們用的 Notion 文件和 Discord 頻道
  • 行銷組:負責實戰營在各渠道的行銷、與各個設計 KOL 接洽合作
  • 設計組:負責實戰營主視覺(每次都有讓我們很驚嘆的產出!)
  • 教學組:負責課程、作業、畢業專案相關的文件、流程、規範等
來自設計組的神手,讓我們眼睛為之一亮的 AAPD 校園地圖

教學組包含 Simon 和我以及四位助教,助教長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檢驗教學組的體驗品質、分配助教們的工作和追蹤進度,從最小的實戰營標題到最大的畢業專案,都要參與規劃。

當然還要在營期前做詳盡的沙盤推演,列出營期中的每一天,講師、助教長、助教們各自要在哪個時間點執行哪些任務,避免任務之間產生時間上或人員安排上的衝突。

營期間的每一天都要查看的「教學團隊每日細流」

我們也期望這些任務(不論規模小或大)都要扣緊四大學習體驗原則:

  • 有感進步:在適當的學習強度中,能夠親眼看見自己的進步
  • 主動創造:在作業與專案中,保留一定的彈性空間,讓學員自由發揮
  • 明確回饋:可以清楚且具體的知道自己哪裡做得好、哪裡要再琢磨
  • 交流共學:鼓勵學員們在社群中,能相互學習、找到戰友、緊密合作

由於實戰營對我來說,是「大家」一起籌備的,所以我不只會協助檢視教學組的產出,也會給予各個組別不少回饋。在整個共事的過程,我都可以感受到 AAPD 成員積極的自發性和精準的溝通力,即使是全遠端工作,也幾乎沒有感覺到阻礙,見識到「非同步溝通」的效率和便利性。

🎧 延伸聆聽:新鮮人的全遠端職場序曲 — AAPD 和 UI 實戰營的狂想樂章

三、當沙盤推演被推翻,就得像水一樣

只是沙盤推演做得再充足,終究也只是「推演」,在實戰營開學之後,我們收到了不少和制度及流程相關的回饋,團隊們在每天課程結束後,都會快速討論對策,也把這些預期外的變動列進 Retro 紀錄裡,包含:

  • 課程問答題數比預想得多很多 ➡️ 由助教長先在 Slido 以文字初步回覆,再交由講師 Simon 回覆讚數較多的問題
  • 學員執行作業的時間比預期的長 ➡️ 提早公佈下一週作業時間,讓學員有至少一個禮拜的時間做作業
  • 調整取得結業證書、優秀與模範學員的標準 ➡️ 考量到作業執行和繳交的流程有不少需迭代的地方,因此下修能取得證書的標準

這些調整還算是好處理,比較棘手的是整體課程的內容和主軸,由於方向已經定調好,難以及時變動。在面對「課程規劃太簡單、課程規劃太困難」的回饋時,我們只能思考針對學員程度不一的情況,該如何應對?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讓學員知道「我們有直面這些回饋」,避免一直以「官方說法」回覆,而是要用實際的行動,盡可能為同學提供協助。

所以我選擇加開了四堂 Office Hour,解決學員各自的學習需求,Simon 也加開了一堂 Advanced Prototype Live Demo,教學 Variables 的實際應用。我們也發現在實戰營社群裡,願意主動協助其他學員的人越來越多了!

面對當時有點混亂的狀況,我心裡當然很慌張,但正是在這種時候,越要像水一樣,根據局勢變化來靈活反應,剛好對應到 AAPD 的六大價值觀之一:保持彈性。我也認知到先前看梁寧在《產品思維 30 講》所說的:

在日常狀態下,大家做流程、分工、項目進度、質量評估,這個叫項目管理。但是,在面對巨大壓力,甚至是生死存亡的時間點時,在一大堆事情裡找到關鍵任務,帶領所有人穿越生死,這個是領導力。

雖然這可能還稱不上是實戰營的「生死存亡」,但學員跟團隊都確實處於不小的壓力之下。很感謝 Simon 非常信任我們,讓我們可以在第一時間著手改善學員的學習狀態,也要感謝當時每一位願意給予回饋的學員們 🥹🙏🏻。

四、接下來還會做設計教育嗎

對我來說,成為一個「厲害」的設計師,和成為一個「有智慧」的設計教育者,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我或許可以教會你 Figma 軟體操作、快捷鍵是什麼、設計系統規範,但我無法教會你的,實在是太多了。

如何在學習路上跟知識焦慮和能力焦慮相處、如何找尋和發揮自己的優勢、如何意識到自己的思考盲點跟慣性、如何保有餘裕來容納變化⋯⋯,這些人生課題的答案都不是我能給你的,我只能引導你找到自己的答案。

我相信答案其實都潛藏在每個人的心裡,而精準的提問就像是一把把鋒利的手術刀,能夠在對的位置劃刀,讓答案慢慢顯露出來。所以好的導師,不是知道大部分問題的答案,反而是知道該問你哪些問題。

跟門徒一同在聖殿陰影裡漫步的老師,傳授給人的不是他的智慧,而是他的信念與愛心。倘若他真有智慧,就不會令你進入他的智慧屋宇,而會引導你走向你自己的心靈門口。 — — 《先知》

我在實戰營期間,一直在觀察自己比較傾向哪部分的設計教育,還有怎樣的規模跟教育形式是會讓我最舒適、也對學員最有效果的。現階段還沒有非常明確的樣貌,比較可以肯定的是,會先花一段時間好好休息,看自己想上的課、讀想看的書、造訪想去的地方。

實戰營的同學們,如果有緣的話,我們未來會再相見的!👋🏻
https://medium.com/as-a-product-designer

--

--

Kathryn Wang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先好好過生活,才能好好做設計🌞 ig: @read_and_re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