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UX設計師的閒談1

[Agency or In house?]聊聊In-House UX Designer需具備的工作技能

In-House 平均薪資、續航力、找定位與亮點、產品全局觀、同理心與產業敏銳度、影響力及軟性能力

近兩個月是畢業求職季,有滿多設計師朋友問…

「聽說去Agency當設計師很操?」。
「在大公司當UX是不是比較輕鬆?」。

讓我想梳理在UX領域5年學到的工作技能。我待的公司包含傳產&新創、美商日商台商、各種電商,剛好都在『in-house(甲方爸爸)』底下,未來也期待有機會能進入Agency工作。如果你正考慮踏入這個領域,歡迎閱讀這篇文或是留言與我交流!

素材來源freepik; 設計Faye (覺得這個走路的男兒超可愛呀呀呀~~)

(註)與UX相關的工作,可以分為公司內部團隊或外部顧問團隊。在歐美前者叫 in-house,後者是 agency ;在中國,在契約上的名稱分別為甲方與乙方。(乙方會戲稱甲方為”爸爸”,因為甲方是付錢的金主,苦主可看這篇

圖片轉自微博 (這張好好笑XD)

▍幾個數字關於In-house

70
%

根據Salary Guide 2018 (UK)報告, 蒐集1,139家數據庫及 228位專業人士訪談,有70%從業者想進入In-house公司工作,而只有14%想進入agency,剩下是想成為自由接案者。(這份報告包含全部類型的工作,不只UX)

Salary Guide 2018 (UK)

10
大想進入的公司都是In-house
根據騰訊用戶體驗與設計中心(CDC)在2019針對6,289位UX相關從業人員進行的調查,UX從業者最想進入的Top 10公司全是in-house公司。(frog及IDEO這類的agency排名第11及12)

PS. 我沒有找到歐美UX設計最想進入的公司排行,如有網友找到歡迎補上~

騰訊用戶體驗與設計中心(CDC)在2019針對6,289位UX相關從業人員進行的調查

59
%
從Salary Guide報告發現,在manager以下的職位,In-house 的平均薪資比Agency 高出59% (好驚人)。直到後期資深職位兩者差距才減少。雖然不是針對UX職位,但可做個參考。

Salary Guide 2018 (UK)

*補充薪資調查:

81
K美元
根據Glassdoor的資料,在in-house公司的 junior (1~3年)UX 設計師的平均薪水為81,906美元 (大概為台幣256萬)。

Glassdoor

這的數字與UX四神湯的其中一神 Wei-Hsun Chen 這篇文提到的數字差不多

1–3年左右經驗的UX設計師在舊金山平均薪水為89,345 USD/year, 在紐約為78,610 USD/year, 在芝加哥為 68,361 USD/year

另外下圖我也找到2019年中國的UX薪資調查(沒有區分in-house及agency),但看得出依據工作年資而有極大的差異,整體落在14k ~ 71k美元間。

騰訊用戶體驗與設計中心(CDC)在2019針對6,289位UX相關從業人員進行的調查

總體來說,因為In-house薪資似乎相對較高(?)。但對企業而言,意味著養一個UX工作者的成本其實是比較高的。

企業為何建置/招募In-house UX?

meethub這篇訪談中提到:

『不只是注重設計的大公司如Apple、Facebook、Google等有完整的UX團隊,新創公司如Airbnb到Gogoro也求才若渴。』

『台灣最早在2002年就有資訊科技大廠例如BENQ成立設計中心培育使用者研究、UI介面、測試驗證等UX團隊所需的各種專業人才,而今包括金融、通訊、醫療或電子商務業者也紛紛加碼投資在UX。』

因為UX所涉及的不只是設計一個系統或介面,而是一股能打破既有框架並翻轉企業視角的創新能量。

許多有遠見的企業開始在內部打造專業的UX團隊,並把UX視為能帶來創新的企業核心競爭力。

▍UX工作在 In-house VS. Agency 的差異

網路上有超多文章探討 In-house VS. Agency,我挑了兩間公司來看看JD的差異。(可看我畫的螢光線)

In-house 代表:騰訊 UX designer

  • 熟悉自家企業的產品/產業趨勢。
  • 熟悉自家企業的TA群。
  • 負責『確定的項目』。
  • 持續性的UX優化:包含產品的迭代,及各種3年5年roadmap計畫
騰訊高級交互設計師JD

Agency 代表:frog design UX designer

  • 瞭解『你的客戶』的需求:包含預算、客戶的memegaga。
  • 負責『各種產品項目』涵蓋各行各業。
  • 同時具備廣泛的產業技能:服務設計、零售經驗、空間設計。
frog資深交互設計師JD

從JD上看到的差異:

兩者在UX的設計技巧、研究方法差異不大,但對產業洞察力、對客戶需求的敏銳度差蠻多的。

在In-house重視產品長遠的roadmap規劃及產業趨勢 (時間軸及範疇很容易又臭又長); 而Agency重視每次顧客的需求&當次的績效 (因為名聲很容易被散播出去)

▍在 In-house 擔任UX設計師的工作技能

我待的4間公司都是In-house,期間有很多與Agency合作的經驗,剛好經歷過以下幾種合作模式:(但不限於此,也歡迎大家回饋其他合作模式的經驗)

(1)傳說中的一人UI/UX設計師,公司業務單純,不需要Agency
(2)有UX設計師,GUI及VD團隊,人手足夠,不需要Agency
(3)有UX團隊,但沒有養UI,固定與某外部 UI Agency長期合作
(4)有UX團隊,也有UI團隊,公司業務比較多,偶爾配合不同的外部 UI Agency

綜合來說,分享幾點如下

❇️ 頻繁的跟同個競爭對手打仗 — 續航力

作為一位In-house UX Designer,我們的價值建立在為企業『頻繁地去打仗』(如果只是一次性的打仗,公司大多會聘請Agency來解決)。頻繁的程度可能長達數年,大部分的公司都追求市佔率,但市場排行的變遷需要時間,所以你可能數年來面臨的競爭對手群『就是那幾家公司』。

我舉例Lyft。

Lyft是一間交通網路公司,總部位於美國,以APP連結乘客和司機,提供載客車輛租賃及共乘的分享型經濟服務。而最大的競爭者是Uber,兩者提供幾乎一樣的服務。

為了給用戶提供不斷改進的體驗,並與競爭對手保持同步,Lyft必須經常重新設計其用戶體驗。所以你常常可以看到這個月Lyft推出A服務,下個月Uber就跟著推出B服務。這種競爭週而復始…

📍重點:

  • 對同一產品的續航力。

要有心理準備你會面對『同樣的產品』,經歷大大小小的專案,修修改改一整年,然後依然保持你的熱情與活力。

  • 把競爭者當鄰居。

當你長期為特定公司做設計時,你也會對競爭者同樣熟悉(然後可能跳槽?)。我在電商工作時,定期打開競爭者的APP,研究他們最近又更新了什麼項目,用無痕網頁測試對手是否正在做A/B test。夠過各種管道認識對方的內部人員,甚至在工作之外與競爭者變成“另類的朋友”。

❇️ 在一堆海灘垃圾中尋找貝殼 — 定位與亮點

這是我常常覺得自己在做的事:垃圾中撿貝殼!(我只是比喻…)

當你長期服務於某間企業,你必須在一盤混亂很久的局勢中(海灘垃圾),找出你們公司與別人不同的地方(稀有的貝殼),試圖扭轉局勢,變成亮點去打仗。

仍然以Lyft為例,即時全世界都覺得你與競爭者提供的服務差不多,In-house設計師還是要找出那關鍵的差異點。比如從『品牌定位』出發,打從一開始Lyft的定位就跟Uber不同,因此也影響著產品的LOGO、顏色、甚至官網寫的文字理念。

動員之戰這本書的作者 傑洛米‧海曼斯 , 亨利‧提姆斯提到:

Uber 的定位是「每個人的私人司機」,你也可以鑽進閃亮亮豪華黑頭車後座當起乘客大爺。Lyft 則是定位為「載你一程的朋友」,在車頭前方加上一個粉紅色大鬍子標誌,並鼓勵乘客坐在副駕駛座,一上車先和司機來個相互碰拳的問候。(這段的譯者: 李芳齡)

📍重點:

  • 自動將公司的使命內化,找尋定位與亮點。

一位專業的In-house UX Designer會將公司的使命內化,每次都以『公司角度』做優化的出發點。甚至能協助公司『創造新的定位』。所以如果公司長期處於市場的老二或是劣勢者,我認為聘請一位In-house UX Designer會是打『奇襲戰』的最佳幫手。

❇️ 具備產品的長期規劃 — 全局觀

什麼是『全局觀?』

中國知名的體驗諮詢公司-唐碩UX總監蔡晴晴在這段訪談中提到:

隨著消費升級,單一層面的產品體驗或服務體驗已經明顯不足以提升企業競爭力了。譬如以前金融行業會比較在意產品端的體驗,現在更多的是全局化的體驗的問題:服務標準化、體驗店;譬如地產行業,以往比較在意的是空間,現在還會包含品牌行銷、服務動線、人員標準、產品展示等等,同樣是一個全局化的過程

拿唐碩(是一間Agency)來舉例正好可以證明,In-house UX Designers更有機會具備較完整的全局觀,因為在企業內部可以獲得較多的資源(包含品牌行銷、業務市場的佈局…等等)。在執行過程中,也能在早期參與到專案,與各單位共同合作,理解不同部門的工作目標、工作流程…等等,這些都有助於Designers建構產品的全局視野。

📍重點:

  • 擅長擬定產品的Roadmap。

由於具備產品的全局觀,也熟悉自家品牌有多少資源,所以In-house UX Designers每次接到專案都能反問:『這專案的短、中、長期目標是?』『公司裡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 (過往可能有類似專案可以直接複製)』於是設計出『能迭代的設計提案』,及各種3年5年的優化發展。

❇️ 成為該產品或產業的行家 — 同理心與敏銳度

最好的用戶體驗設計源於『理解』和『同理心』,所以設計師對產品的TA了解得越多,就能為這些最終用戶設計得越好。這也是In-house UX Designer (比起聘僱Agency)的最大可能優勢。

先前我曾拜讀medium設計師 Edison Chen這篇文章提到的『同理心』:

其實是需要練習的,想要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客觀地理解當事人的感受,前提是你必須要先能夠感知到對方的情緒,這是屬於知覺的技巧,能夠根據口語以及非口語的線索推斷他人的情感狀態。其次是把自己帶入到對方的情緒與場景當中,進而做到相互理解的「共感」。

一位成熟的設計師除了能夠透過同理心去發掘用戶需求之外,更應該以同理心去理解專案中的利益關係人,如:PMs、Engineers、主管,對於產品的商業目標與技術可能性的考量。了解每位 Stakeholder 對於打造產品時的期望與擔憂,才能夠幫助設計師為產品進行對焦,構思更周全的設計策略。

📍重點:

  • 成為最熟悉產品的TA的那個人。

由於長期專注於在同樣的TA,日復一日,設計師能夠持續積累相關的知識,並且創造出最出色的同理心。所以設計師每一次接到新的專案,能用最短的時間確定設計方向,甚至省下重新釐清TA的時間。

  • 對該行業的敏銳度。

在一個行業待著,自然會熟悉該產業的知識語言、運作原理。工作中瀏覽的訊息,跟TA的每一次交流,都在建立對產業的敏銳度,不知不覺中會留意產業的新聞,也結交更多產業圈的朋友,建立產業的人脈。

❇️ 必須努力證明設計價值 — 影響力

甲方和乙方團隊看待『設計(或者UX設計)』觀點略有不同。通常Agency接到委託案時,大概是甲方已經認同設計是一門專業,願意花錢委外,並且清楚衡量『設計擁有的價值(或者你可以說價錢)』。

但在In-house,設計師對整體專案的價值是難以被衡量的,設計師可能只是其中一個小螺絲釘,領著固定的月薪 ,而其他單位根本不知道你在幹嘛。

製藥巨頭Merck集團的創意總監Bob Calvano曾說道:

“公司內團隊的工作成果往往不會歸功到員工個人身上,而那些外部的設計機構和設計工作室能夠做到這一點。”

“如何讓我們自己的設計師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充分感受到自我價值?這對我來說,可謂是一大’挑戰’。”

平面設計師Cathy Fishel在這本書“ In-House Design In Practice”也提到:

“設計師經常被懷疑,因為在企業裡,人們不理解我們做什麼”

我在『2019曼陀號領航計畫』參加Jill導師的講座時,也曾討論過類似的問題(UX的影響力),當時老師給了我們兩個方向:

📍重點:

  • 理解UX角色的R&R :

要先釐清『組織對UX的定位與期待』,或是所謂的R&R。找出組織最需要解決的痛點,再來開始做改善,這樣你的設計價值才能最大程度的被理解。

  • 培養『跨領域技能』,取得話語權

在團隊中最重要的就是取得話語權,凡事主動,避免被邊緣化 。

詳細可以閱讀下面這篇文章

❇️ 難以獲得成就感的一群人 — 軟性能力

In-house設計師可能是最難獲得成就感的一群人,因為他們最大的阻礙往往來自公司內部(也就是自己人)。

尤其UX設計師往往還肩負『凝聚共識』的責任,比如被指派舉辦內部的workshop,邀請各部門來參加,辛苦的用熱臉貼冷屁股。或是必須在公司『導入UX文化』這種思想層面的工作,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因此成就感極低。

📍重點:

  • 具備跨部門間的軟性能力。

UX總監蔡晴晴提到什麼是軟性能力:

一位合格的設計師(qualified designer)需具備「軟性能力」:要有跟不同部門之間去共創、協調、統一大家的目標,進而達成一致的能力。既能夠把控不同的設計師,能夠從空間、交互、視覺等不同層面看問題,也能控制研究員的輸出、研究焦點,有全局掌控的技能。

(補充一下她還提到:初級的設計師掌握了很多設計的工具,也知道很多方法和流程,但是在具體的工作上缺乏軟性能力。往往是資深的人才能真正能夠勝任這樣的角色,因為具備全局化掌握整個項目的能力、各部門溝通協調的能力。)

▍來點小結論…

雖然我們是一群要努力證明設計價值,並且難以獲得成就感的人(淚),但在經歷四間In-house後,我慢慢從中找到喜歡的理由:

『想跟著我喜歡的企業,一起並肩作戰的感受』!

記得純網銀執照發表的當天,我當時任職的公司開著多台電視,整個樓層的員工都在看『金管會直播』,直到公布的瞬間大家都笑了!CEO還買飲料全公司歡慶。

相信很多進入企業任職的設計師,都有一種使命感,想用自己的力量幫企業做些改變,捨不得只是一次性的設計優化,願意長期一起奮鬥。過程中創造許多『一起的經歷』,看著產品上線、記者會發表、經歷對手抄襲、導入新的制度、歡慶產品業績達標、分公司成立…等等的里程碑,在無形中得到『對品牌及作品的歸屬感』。

以上就是我自己梳理在In-house的『學習重點』。而無論是Agency還是In-house ,都有好與壞的一面,也鼓勵大家兩種都嘗試看看。

▍ 延伸閱讀

你一定要招一个全职设计师?

Where Could a Career in UX Take You? Agency vs. In-House vs. Freelance

設計師如何在組織中產生影響力

我在 Agency 第一年的大小故事

When You Should Pick an External UX Agency Over an In-House Team

▍別走啊,來填一下這篇文章的問券!

⬇⬇ 1分鐘可填完,請點下圖SurveyCake連結 ⬇⬇

關於作者Faye Sung,當過PM與產品企劃,現在是資深使用者體驗設計。主修行銷,擅長電商APP/Web UX設計。熱愛室內植物。從鞋業走向科技業、汽車互聯網、電商、金融支付。寫過『關於電商UX設計-36件你應該知道的事』一文。歡迎Follow 數位產品設計Medium文章平台 As A Product Designer Follow I’m Faye | UX設計師在電商Follow 我的寫作平台 I’m Faye | UX設計師在電商,談轉職/設計/商業(兩個是不同的, 嗚...medium的系統就是這樣, 懇請大家兩個都follow一下)

💕💕覺得這篇文章有幫上一點點忙,歡迎『左下角鼓鼓掌』 50 下 👏👏💕💕

--

--

I’m Faye | 聊聊 UX 策略與商業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資深用戶體驗設計師|主修行銷,自學設計,10年資歷。 經歷美商、日商與新創, 熟悉電商、汽車互聯網、行動支付、用戶數據分析。 歡迎企業內訓或講座邀約 kim.taipei.taiwan@gmail.com ,也可 IG搜尋 ux.designer.sharing 👉https://reurl.cc/z8y8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