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ish 只「送」不賣 (一) : 一堆人做的電商平台能變出什麼新花樣?
一個贈物APP 的2年成長(暖心)歷程,以及”在職”還可以開發(ㄨㄢˊ)APP嗎?
2015年的五月,James、Jay、及我在南海路上某間小會議室裡討論得如火如荼。我們在討論什麼? 討論要推出台灣第一款的贈物APP。
在充斥大量拍賣與交換APP的市場上,贈物APP? 這有什麼好做的? 可以賺什麼? 這是大多數創業圈的朋友聽到這個點子時的第一反應,作為一個平台產品,平台本身的活動就已經免費了,那還有什麼可以賺的?
確實,回頭看,或許這反而更像是一場社會學實驗,但至少在營運的兩年內,我們可是絞盡腦汁解決使用者痛點,認真把這件事當作一個事業在經營。
[ 緣起與觀察 ]
Giish創辦人James 是個住在天母的孩子,出身行銷背景的他,透過「天母幫」(註1)的貼文觀察到團裡有許多人贈送家裡用不到的物品的行為,而物品出清的量之大,品相之好(有L型沙發94狂),喊聲響起的速度之快一定超乎你/妳的想像。從這些活動他觀察出:
- 幫助別人、分享心意、避免浪費及環保意識的抬頭
- 這樣的活動凝聚同區人的在地向心力
- 在地,因此可以面交以節省運費
而最有趣的是這些行為,創造了更多人與人的連接。在2015 這個O2O/C2C 市場爆棚、流量與轉化理論蓬勃發展的一年,一個沒人做過的點子,儘管有許多待回答的問題,但確實是個讓人想問「你能變出什麼把戲」的點子。
註1:「天母幫」為一個專屬於住在天母區的居民的FB社團,上面有各種分享,以及贈物/索取活動。
[ 團隊與市場調研 ]
團隊
這兩年我們團隊的固定班底有三人。James 如前面所述,是個擁有豐富行銷經驗的社會觀察家,且是發起人;Jay 則是個興趣廣泛、熱衷於不務正業的工程師;而我則是一個在高科技傳產(誤)工作,但還是對業界充滿好奇且躍躍欲試的UI/UX Designer。
於是我們共同發想、設計產品平台,以在職身分各自負責行銷(James)、開發(Jay)、美術與UIUX設計(Seal);後期本還有一位負責法務的成員,但由於職務繁忙提早離開團隊。
市場調研
在2015年的當時,市面上已有幾款現在仍耳熟能詳的拍賣APP如 蝦皮、旋轉拍賣、yahoo 拍賣、露天拍賣等;交換APP 如二手交換市集-Swapub;網站平台類則有以物易物換物網及give543贈物網。
關於拍賣/交換電商應用於行動裝置的調查統計,我們摘要以下幾點:
- 手機購物已成趨勢,越來越多用戶跳過 PC 端,直接從手機購物。(擷取自蝦皮資料)
- 「二手物品再流通」的普及正顛覆著傳統消費習慣,無論是透過拍賣或是交換,其創造的價值是減少資源的浪費,為資源提供另一條可能的路徑。
- 出清者以女性 > 男性,目的上來說女性首要原因是「出清家裡物品,幫家裡騰出更多空間」;男性則以「賺取額外金錢」為主要考量。(擷取自旋轉拍賣資料)
- APP 操作簡便直覺,無須付費(手續費、運費補助),快速的交易流程是吸引使用者的重點。(2018各家電商收費政策已有調整)
拍賣和交換平台的行為模式雖與贈物不同,為了確定差異性,以及從中借鏡,我們也針對各家平台做了比較:
- Give543可說是當年最大的贈物平台還上過新聞,網站為唯一入口,進入後不難發現他們是以「愛心公益」為大宗。雖同是贈物但跟我們想做的有點不同,我們想做的是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贈物互動。
- Carousell 旋轉拍賣APP以「地區和校園」出發,且當年在各大學都能見到他們插旗,聲勢不小。概念與我們想做的地緣化贈物不謀而合。
- Swapub 則是當年也在風頭上的換物APP,利用頗具懷舊氛圍的視覺設計與「迴紋針換房子」的故事打響名號,此外還推出交換技能、交換心意、交換故事等抽象換務作為宣傳手法,值得思考。
- 蝦皮拍賣2015剛進入台灣市場還是一小蝦,然二話不說直接提供免運搶曝光度並提高市佔率的大氣手法也讓人印象深刻(很燒錢!!),很想仿效只可惜… :P
[ 想法聚焦與需求規劃 ]
想法聚焦
如上所述,拍賣、交換都有人做APP了,那贈物呢? 若能將贈物行為移至行動裝置上,是否也能結合智慧型手機隨拍隨傳的特性,甚至白天線上索取物品下班後即可順道面交取貨,是不是所有行為將不再侷限於固定的時間及物理場域呢?
— 關於APP的定位、核心價值、命名等我們爭論了很久 :P —
Jay 回憶,當時正在研究各種交友App的功能與商業模式,第一次和James碰面、聽到這點子時,馬上覺得這真是個天才的變相交友軟體!藉由贈送不用的東西來建立關係的藉口,既自然又方便你說是不是!!? (從此Jay也成為產品「負面形象發想」的負責人)(Jay:這在Risk Management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但女生可能永遠無法理解交友對男生有多麼重要吧?!(笑),不諱言一開始男生們把Giish定位為「可以透過贈物(面交)的交友APP」,當然也有「只是單純拿個東西為何要牽扯到交友」的聲音。然在經過幾番討論後定調:
定位與核心價值 : 主打仍為贈物APP 。且我們將所有上傳的物品稱之為「禮物 Gift」,原因在於想將這樣的行為(贈送與索取) 轉化為分享好心意的行動,而不是清理,或要別人家裡用不到的東西。(交友就先擺一邊吧!)
命名 : 由於是贈物APP,行為上主要會有隨拍隨傳、索取禮物,勾選索取者、私訊及許願等行為,因此我們針對 Give and Take, Gift, Present, Wish等詞去發想,後來決定命名為 Giish-Give and Wish / 給你的,不只是禮物。
市場族群 : 主要針對具有環保意識、需要出清物品換取空間、及家裡有好東西用不到,但又覺得丟掉很可惜的族群,這群人將可能同時是送物者(之後皆稱為Giver)與索物者( 之後皆稱為 Taker)的角色並存。
需求規劃
「三顆木瓜與一杯X巴克的故事」怎樣的User Story 能明確知道功能需求,又能讓人會心一笑呢?
故事一 // 一位在後山有小農地的網友親手種出了三顆木瓜,po文公告眾網友:今天下午五點前,石牌捷運站自取,意者私,一人限領一顆!
故事二 // 今天因為買一送一多了一杯X巴克,但只有一人喝不完。若你精神不濟,若你正好會經過某某路口,今天下午三點前歡迎私訊跟我拿~只有一杯拿完就沒囉!
三顆木瓜的故事確實很有畫面,而隨著人類行為模式的改變,贈送物品也可以很臨時! 以上故事鮮明地描繪出了Giver 的幾項需求:
1. 拍照、物品描述
2. 時間、地點
3. 私訊聯絡方式
4. 一樣物品可能贈送多人
糾結與討論
1~3的需求非常好理解,算是眾多O2O/C2C App 都會有的基本功能;2 則更想凸顯地點並期望達到Call to Action的誘因--好物就在你身邊能不搶嗎? 而第4點可就要花點功夫了,既然是贈物,可能又有時效性,直接拍照並搬拍賣網上專業賣家的「數量」功能或許也是一個選項,但類似「立即購買」的按鈕實在又少了點溫度。
此外,分析大量的使用情境後,是否「先搶先贏」也是一項抉擇。長期掛網的人很容易搶到多數好東西,不只讓新使用者不容易體會到樂趣,也無法讓更多好心意交流,這又讓我們回頭研究原型使用者的行為:
「我住在xxx馬上可以到!」「要!我家小孩最愛小車車了!」「選我選我!我是超級X迷!就缺這一張專輯了!」另外一些用語如「卡」、「排」、「追」等皆是讓Giver與Taker情緒高漲的小魔法,也讓Giver認知到自己所提供的物品是有所「貢獻」。甚至,有時也會不小心得到暖心小禮物!
使用者自發性的各種互動其實貼心又充滿創意,如何拿捏必填欄位、呈現方式,又不失自由發揮的空間,著實是一門有趣的學問。(這點在後續文章也會討論)
透過以上的觀察與反芻,我們認為除了拍照、物品描述、私訊等基本需求外,還需額外考慮:
1. 贈物APP更需要透過「真實故事」營造出「溫度」。
2. 在地化與地緣優先該如何強化?
3. 選取流程的抉擇--對於小農來說,送三顆木瓜是要開一次賣場,還是開三個賣場方便呢?
4. 是否讓Taker留言,並由Giver自由勾選。這樣的互動模式將能有更多互動的火花,而豐富的言語詞彙也能讓送收雙方在眾目睽睽下自由交易。
以上皆影響到未來的設計決策,也是我們在最早期沒有料想過的需求。
這是三個臭皮匠一起合作打造Giish APP的歷程,手法或許不很正統,老手眼裡可能也不成熟,但無論您是單純覺得這個Topic很有趣,或是想知道後續的營運過程與期間碰撞出的火花,歡迎在留言處與我們交流,也給我們幾個拍手 (按住不放就對了!) 。同步感謝好夥伴 James, Jay 一起共筆編輯^^~
系列文章傳送門:
感謝閱讀到最後的你!
我是 Seal,也是一位UI/UX Designer,希望你們喜歡這次的分享。歡迎追蹤我,拍手鼓勵我,或是有其他問題也可以來信:tsengseal@gmail.com,謝謝!
◈1-5 claps:既然看過了,就來簽個到吧!
◈6-10 claps:表示你喜歡這篇文章!
◈11-20 claps:看完這篇文章我認為很有幫助!
◈21-50 claps:Oops!看來你對這篇很有感覺,我會更努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