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The Art of Design — Netflix 原創設計紀錄片

一窺各領域頂尖設計師的內心世界

Jasmine Lin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10 min readOct 13, 2019

--

Netflix 的經典原創設計紀錄片 抽象:設計的藝術(Abstract: The Art of Design) 出第二季啦!

身為設計師,Abstract 是必看的紀錄片影集,每集主角都是在各個設計領域登峰造極的人物,這一季探討的包含藝術設計、玩具設計、戲服設計、生物建築、數位產品設計、字體設計。

數位產品設計與我的工作內容最相關,所以我從該集開始介紹,但幾乎每一集都能讓我產生共鳴,非常推薦設計師們看完全部,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靈感激發。

Ian Spalter — 數位產品設計

Ian 現職 Instagram 的日本分部負責人,在此之前是 Instagram 總部的設計總監(Head of Design),當年他負責進行 Instagram app icon 以及整體產品的 redesign,他的知名作品還有開啟運動手環風潮的 Nike Fuel Band。

Instagram 改造大計畫

為擁有十億活躍用戶的產品進行設計,難度可想而知。

經過數年的產品會有長期累積下來的功能,介面會因為繁雜而越來越不優雅,所以當時 Instagram 進行重新設計的目標是現代化(modernize)既有產品。

Ian 的設計流程第一步就是定義問題 — 為什麼我們要進行這項設計?我們打算解決什麼問題?

首先針對既有產品進行 Audit,先觀察 app icon 現在的樣子,我覺得很有趣的活動是讓團隊成員只憑印象把 app icon 畫出來,就可以發現有哪些元素是銘記在腦中,而哪些元素被大腦忽略了,進而發覺最核心的元素是什麼,例如 Instagram 的正字標記就是彩虹、泰迪熊咖啡色和相機。

接著就是不斷地發想、進行迭代,團隊產出無數個候選 app icon,最後選擇了保留最簡單的相機輪廓,並將彩虹色調轉化成漸層背景。

現在看左圖真的感覺有點過時(資料來源

除了 app icon 之外,Ian 還更新了 App 本身的視覺,他刪除所有不必要的元素,例如顏色,把最基本的功能元件留下來,讓視覺可以專注在照片本身 — 也就是 instagram 最大的產品價值。

另外,Ian 的團隊要求高擬真原型(high fidelity prototype),因為許多互動體驗的小瞬間無法透過螢幕上的靜態頁面傳達給使用者,現在的使用者因為熟悉各種 app 的操作,對於互動之後的回饋有更高層次的需求,互動轉場的細微差異可以大大改變使用者體驗。

大家應該都還記得,Instagram 當時在 2016 年推出重新設計過的 app icon 被罵翻了,不過在三年後的現在卻反而難以想像回到從前的擬真的相機 icon。

不只如此,近三年來 Instagram 的活躍用戶也大幅增長,雖說這樣的大幅崛起牽涉到許多層面(企業佈局、行銷策略等),但設計造就的品牌識別度和優良使用者體驗也絕對是一大功臣,間接證明了 Ian 當時被罵翻的設計其實是成功的。

無止盡的迭代

另一個受訪者提到,矽谷的本質就是透過觀察趨勢來迅速迭代(iterate),無論是在新創還是大型科技公司都可以看到不斷迭代的過程,而設計更是如此永無止盡,不斷地追求進化

Ian 在其他演講中也常提到他對喜劇的看法,他認為單口喜劇跟設計師很類似,喜劇演員一個晚上會在各個不同的場地說相同的段子,透過現場的笑聲得到可測量的回饋,進而微調段子試圖讓下一場表演更好笑,跟設計師的不斷迭代是極度相似的過程。

設計師的道德準則是什麼?

有一段在描述 Ian 與團隊在重新設計 Instagram 個人簡介頁面,針對追蹤人數的數字,他們認為這樣的虛榮指標(vanity metrics)會造成社會壓力,進而導致自我價值低落,所以考慮將數字縮小並排列到更下方,將數字的視覺階層降低。

左圖是舊設計,右圖是新設計(資料來源

當你設計的產品關乎到世界上十億人時,必須將格局放得再大一點,畢竟你所做的任何決策都可能形塑文化價值。

讓我特別感同身受的是發明無限滾動(bottomless/infinite scroll)的設計師提到,身為設計師,為了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感到無聊所以下滑)而設計無限滾動是必然的,但是因此浪費掉全人類無數小時的寶貴時間在滑手機,真的是好的嗎?

就像是精準投放跟操作只有一線之隔,設計師需要考慮到科技與社會的互動,設定新的期待與社會標準。

Jonathan Hoefler — 字體設計

台灣在 justfont 於 2015 年推出金萱體進行群眾募資後引發了一波字體熱潮,大家也開始體悟到字體原來也是門深奧的學問。(順便推廣一下他們的新字體金萱那提也即將開放預購啦!)

Jonathan 設計過的字體隨處可見,包括求婚必備的 Tiffany 品牌、古根漢博物館、還有歐巴馬大獲全勝的 2008 年競選主視覺也是採用 Jonathan 所設計的 Gotham 字體。

簡潔有力的 Change We Can Believe In

我在剛開始工作時就注意到同事們認可的字體並不多,但 Gotham 幾乎可說是人人愛的無襯線字體,簡單俐落卻仍帶有強烈力道。

Jonathan 在創意發想階段經常參考古老的設計,包括到古董店看老舊的懷錶、到圖書館研究古代的地圖集、甚至到墓園觀察墓碑上歌德黑體的光影變幻。

這讓我想到幾位優秀視覺設計師的同事們,他們的發想步驟也是先在 Pinterest 上面蒐集大量靈感,套一句資深同事所說的:「設計界沒有新玩意兒,訣竅是如何用既有的素材變化出有創意的成品。」

Neri Oxman — 生物建築

Neri 是近期科學界和藝術界的新寵兒,曾受過建築與醫學院的訓練,現在任職於最高學府 MIT Media Lab,光是看到她在影片中的神采就可以感覺到滿出螢幕的個人魅力。

我覺得她提出最有意思的觀念就是期望將藝術、科學、工程和設計這四個看似水火不容的領域融為一體,普遍認為藝術用於表達、科學用於探索、工程用於發明、設計用於溝通,但我們能不能不斷移動或遊走於四個區塊之間,將一個區域的輸出變成下一個區域的輸入呢?

截自 Abstract: The Are of Design

於是科學將資訊轉化為知識,工程將知識轉化為設施,設計將設施轉化為文化行為和背景,藝術會用文化背景質詢我們對世界的看法,透過這個過程讓我們看到資訊與創意的流動。

設計師要保有好奇心,經常問為什麼與為什麼不,不只是對外界提出問題,也要問問自己為什麼,Neri 認為我們必須要質問自己才能夠創造(You have to question yourself to create),而創造的時候一定會感到有一點不舒服,如果你感到不舒服又是獨自一人,你就是在做真正創新的事。

其中一個受訪者提出一個我非常有共鳴的想法,就是真正有革命性的設計絕對不是來自於直觀的數據,無按鍵的手機並非來自於 A/B 測試,而是來自於靈感與具有啟發性的實驗(provocative experiments,我覺得啟發性不太精確,挑釁可能更精準一點),在這個有想法、有計畫的過程中學習並繼續嘗試。

如 Neri 所說,我們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是在尋找正確的問題(We’re not problem solve, but problem seek)。

Olafur Eliasson — 裝置藝術

Olafur 是位丹麥/冰島藝術家,擅長創造大型裝置藝術,他的藝術品大量援引大自然的基本元素,例如色彩、光線、水(冰、霧、瀑布)、溫度。

他著名的作品包括運用黃色單色燈創造出夢境般空間的 The Weather Project、具有警世意義的環保作品 Ice Watch、慈善意義濃厚的量產作品 Little Sun 等。

Ice Watch

Olafur 的創作看似跟產品設計相去甚遠,但看這集卻有很多可以共鳴的地方,例如:

Olafur 認為心目中的真相取決於觀看事物的角度,而他的作品完全取決於觀眾,他以彩虹為例,如果眼睛不存在,彩虹自然也就不算是存在了。對於 UX 設計師而言也是一樣的,由於設計的是互動,如果沒有使用者的話,產品設計也只是鄉愿罷了。

再來是設計師觀察世界、改變世界、創造世界的能力,我們不能把周遭環境視為理所當然,這非常重要,如果我們能努力,就能夠觀察到更多,一旦我們發現真實是相對的,才有可能對這世界進行改變。

Cas Holman — 玩樂設計

簡單來說,Cas 的職業是設計玩具,但她自己更喜歡自稱是在設計玩樂。

她對於玩樂的願景就是孩子們應該可以盡情發揮他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玩樂沒有對與錯,也不應該只有一條既定的路線。

同時,Cas 認為簡單是無聊的,所以她的設計全都是開放式的,有點像是沒有說明書的樂高,讓孩子們自行選擇、自行探索想要創造出什麼樣的成品。

讓孩子們都變成小工程師的 RIGAMAJIG (資料來源

Cas 一直很堅定地做符合她願景的設計,就算有人提出玩具應該要有顏色孩子們才會喜歡、孩子玩大型木材會危險之類的意見,她仍然相信孩子們有自主的想法與足夠的能力。

Ruth Carter — 戲服設計

Ruth 近期最知名的是負責設計電影黑豹的服裝,憑空設計出一個架空新世界的服裝潮流。

© Marvel Studios 2018

我覺得特別有共鳴的部分是 Ruth 分享她尋找靈感的步驟,她認為她的工作就是幫忙將故事說出來(What I do is I tell story),透過分析劇本理解人物本身(就像使用者之於 UX 設計師),並且考慮所有利害關係者包含導演、劇組人員在想什麼、注意什麼。

結語

這一季讓我特別感受到劇組很政治正確(嗯?),拍攝對象包含多元種族、性別、性向,例如 Ian 是黑人白人混血、Neri 是以色列人、Cas 是酷兒等。

由於來自非主流的文化,可以聽到他們提到因此更容易質疑自己和週遭的世界,更能同理他人,同時懷有一股必須向他人證明自我的動力

另外也可以發現每位設計師都很注重與大自然或是歷史的接觸,許多最佳的靈感不是盯著電腦螢幕激發的,而是走出辦公室去體驗更多事物。

在看每一集的時候都會有幾個心靈神會的瞬間,十分推薦給設計師們,也推薦給對設計有興趣的大家,輕鬆地觀賞看看設計師都在做些什麼吧!

--

--

Jasmine Lin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UX Designer / Information Architect from Taiwan, now living in Seat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