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UX轉職,一年的心路歷程

Intui-TING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11 min readMar 15, 2024

轉職花了一年!現在,當別人問起我設計什麼,終於能坦蕩蕩的說出 : I’m a UI/UX Designer !

2021/04,25 歲的我辭去了我第一份待了兩年的 Inhouse 設計工作(廣告設計和影片拍攝剪輯後製),並展開我的 UI/UX 轉職之路。

Photo by Ian Schneider on Unsplash

🎞 前情提要 🎞

2021/04 之前我是沒有任何 UI/UX 經驗的,2020/11 我買了 一套線上 UI/UX 課程開始自學,下班之餘邊看課程邊產出一個記帳優化APP概念 Side project,後續也靠著這份作品集面試了近 10 家 UI/UX 職缺。

然而,轉職的路一波三折,換了四間公司才遇到我理想的工作內容,此篇也針對我在每間公司所接觸到的事物的紀錄想法,文長近 4700 字,如果你願意看完並且幫我拍個手,將是給予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準備作品集自學及面試應徵的部分不在此篇介紹,之後有想要分享再分享😄

好!進入正題(要多久?)

坦白說,我的轉職過程說順利也不算,一年換了四家公司,類型及職位為:

  1. P2P借貸金融業(2021/06-2021/08)— UI/UX Designer
  2. 外匯金融業(2021/09–2021/11) — 影片剪輯師
  3. 傳產製造業(2021/12–2022/04)— UI/UX Designer
  4. 軟體開發業(2022/05–2022/07)— UI/UX Designer
  5. 軟體開發業(2022/08 — 至今) — UI/UX Designer

很幸運是每辭去上一份都剛好有下一份接軌,但也很不幸是進去之後待沒多久就覺得這跟面試了解的實際工作內容不一樣。而我本身在試用期階段會認為:如果這份工作不是我想要的也不需要拖延職涯時間,該斷趕緊斷(本妞這年紀能鬥的就是我的青春年華呀!)

接下來我會大致分享我在每家公司中做了什麼、發現什麼,如果你看到這裡覺得這女人瘋了嗎?轉職一年換 4 家是怎樣?是不是太沒定性了?

那…你就更要看下去,或許你可以從中理解,也希望如果你正處於職業倦怠,看完能有幹勁動起來去做你該做的事情。

第1間. P2P借貸金融業(2021/06–2021/08— UI/UX Designer

這是第一家錄取我 UI/UX 職缺的公司,當時 Covid-19 正值高點所以回南部老家避難,所有面試都是線上 Meeting,面試到這家直接獲得 HR 口頭錄取,隔天收到信件的正式通知,說希望隔週一能去上班。我認為這機會非常難得(因為沒經驗的關係導致大部分投的 UI/UX 職缺幾乎都沒有收到回覆),所以跟我媽吵了一架執意在疫情高點回北部上班。

因為是線上面試所以沒有實際看過辦公室,報到當天一進辦公室第一個想法是:哇賽!這就是所謂的新創嗎?(辦公室跟座位有夠小的!)同事帶領我到我的位置,坐定後就是觀察陸陸續續來上班的同事。

九點到!跟自己打氣,新的職涯要開始了!

每週一開始工作前會有個例會時間,老闆通常會在這天一早給大家下達一些 (觀)(念)(洗)(腦),例會結束後我就覺得氣氛不太對勁,待一週我就覺得履歷要 Switch on,果不其然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懸疑劇。

我是公司裡面唯一的 UI/UX,在那之前似乎沒有這個職位,甚至我的主管 (工程師兼PM)都不知道有招這個職位⋯⋯所以他也不清楚我接續要做什麼。我跟他說明我面試 HR 跟我說的工作內容及試用期任務:

「三個月內要優化借貸方及投資方的 APP 介面。」

這兩個 APP 已經上線近兩年,每天有幾萬個使用者操作著,且公司大部分的營收也是靠這兩個 APP,我替我能肩負此責任感到興奮無比 🤪

但麻煩也來了,我跟主管要 APP 的設計檔案發現⋯⋯

  1. 沒有設計原稿,只有 Zeplin 的完稿交付檔,等於說我只能看交付畫面然後自己另外畫出來,而且畫面還只有一部分並不是全部都有。
  2. 沒有設計流程 Flow 紀錄,我必須自己實際操作釐清出所有流程。
  3. 沒有任何優化建議及想法紀錄,只能先就自己的觀點及其他競品去提出我認為需要修改的畫面。

沒有這些我是真的驚訝,畢竟也是兩年的 APP,這中間的任何迭代都只靠工程師們自己改完上版、更新再更新,但台灣設計職場嘛~這絕對不會只有這間公司有這樣的問題,兩週、一個月、兩個月的工作過程接連發生許多我不能接受的事,包括:

  1. 老闆非常情緒化甚至開髒口、拍桌,開會很冗長沒重點。
  2. 根據專案排程所交出 2–3 份不同專案的設計稿遲遲沒定案因為被其他臨時事件一再拖延。
  3. 詢問專案的介面細節及邏輯得不到確切回覆因為 PM 也不確定老闆的想法,但我必須會前定稿,所以與同事取得共識後先設計 A 樣,在開會被罵得臭頭因為老闆認為我擅自更改畫面,這過程無人替我發聲。
  4. 被要求要另外發想行銷推廣及活動(當然其他不是行銷專業的同事也一起入坑)。
  5. 我當初談的薪水跟其他同年齡層相較高,但 HR 在面試時也沒有跟我特別砍價,而上工後老闆認為我領這樣的薪水必須要有更多產值,所以規定主管下班我才能下班(主管幾乎都20–21點才下班)。
  6. 最後是在某一次需求是影片剪輯製作,因為我有此經歷所以被要求一週內完成,我完成了且成果超乎老闆預期的好,老闆大大讚賞並想要更換我的職位為影片剪輯師⋯⋯

在第二個月初我就決定我只打算做到試用期結束,因為除了設計 UI 很快樂之外我沒有其他上班動力,也很謝謝 UI 讓我撐過去,要不然我應該每天都在哭吧!其實還有諸多鬧事,很多職場離奇事件也都在這間公司發生讓我大開眼界,使我知道後續找工作眼睛該如何放亮 👀

第2間. 外匯金融業2021/09–2021/11) — 影片剪輯師

(P.S. 因此間不是UIUX職缺,所以內容不會敘述太多。)

這份工作是第 1 間離職後隔兩天就上工,當時會答應此職缺是因為想說找 UI/UX 的工作應該沒辦法那麼快找到好的所以打算做自己擅長的事,下班之餘繼續累積 UI 相關作品集,是個不讓自己沒收入窮緊張的暫時避難所,很幸運的事,這間公司整體氛圍及同事都非常輕鬆、好相處,大家做各自份內事,有想法、問題就提出協調,還時不時有莫名話題引起一陣討論及笑聲,是我夢想中的工作氛圍且非常適合我生存,也在這裡發胖許多,因為幾乎每天都在揪下午茶 XDDDD

就在這舒適圈剛待滿一個月,第 3 間公司出現了!來我的信箱敲門!而我也應門了 🚪

第 3 間開的職缺是 UI/UX Designer. So wow! What a chance! I have to hold that. 我心想,便開始了一階、二階甚至三階的面試,從中體會到大公司 HR在徵才的用心安排,雖然我沒有特別抱太大期望,就是做好每次該做、該表現的,最後歷經兩個月收到錄取通知,開心之餘也是另一個傷心離別的時刻。

我要離開第 2 間公司了,我必須離開因為那才是對我職涯發展有最直接幫助的,所以我待滿到第 3 間公司上工的前一週五,依依不捨的跟大家掰掰 👋🏻

第3間. 傳產製造業(2021/12–2022/04) — UI/UX Designer

這間公司是間有五十幾歲的上市櫃大公司,但 UI/UX 對他們來說也是全新的職位。會招聘 UI/UX 是因為他們想更落實工業 4.0 的運作,主要製造電線電纜及鋼鐵等原物料,除了台灣在國外多處都有設廠,同行中幾乎可以算是獨霸市場,一筆訂單都是以百、千萬再簽的,每天的交易、合約已經不是單一系統可以解決,就算解決也不夠即時,所以這正是他們招聘 UI/UX 的目的:

「設計出一個綜合營運平台,紀錄基層的工作日常及機台回報、幫助高層管理及決策判斷。」

這任務對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可以參與從無到有的設計過程 ; 同時也具有挑戰性因為我另外被賦予視覺化數據分析的學習者,我認為有了這些經歷對我的經驗及技能值皆有大大的加分,加上我從來沒奢望自己會進去一家如此大的公司,所以我對這裡抱了非常大的期許。

然而待到第二個月,漸漸發現內部有些狀況使我對於是否要繼續待在這裡產生質疑,像是:

  1. 儘管我們 Designer 一直嘗試性做溝通或是與建議提升共同協作的速度,但往往都會被忽視,希望我們從簡處理,但這影響到後續產出的品質及重工。
  2. 大老闆雖然會適時詢問我們設計的想法,但實際她所做的決策並不會在我們的建議及公司利益取得平衡,導致我們很常做白工或是產生重複性等可事前預防性工作內容。
  3. 可能是大公司的關係,少不了官腔甚或是嚴重的階層代溝。

當然,在有年紀的傳產公司我覺得一定少不了這些事情,UI/UX Designer 在台灣至今仍有許多工作內容被認為是不需要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溝通。

不過在前面我也有提到,我進來這裡同時被賦予視覺化數據分析的學習者,與一位後端數據處理的工程師一同配合著,而壓垮我最後一根稻草就是,那位跟我同期進來的工程師要離職連帶影響到我被下達要肩負他一部分責任,加上再次被擅自決定職稱變動(在事前我也是有此預感,也做好他離職我也會一起遞辭呈的準備),所以當老闆找我進去聊有關試用期結束之後的規劃:我便順勢提出離職的想法:我認為我不適合這裡!

在這裡我必須說,進大公司對我來說真的不是必要也認為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以我對自己的瞭解我認為我更適合小公司,但現實的確:有了這間公司的經驗對我後續真的有加分的效果 : 找 UI/UX 工作變得非常容易。

第4間. 軟體開發業(2022/05–2022/07)— UI/UX Designer

離開上一間公司後,隔週立刻排滿了六場面試,也幾乎都有進行到二面或是直接當下獲得口頭 Offer,有兩三間的產業內容其實我都蠻喜歡的,最後選擇了這家是因為他們可以感覺得出來老闆很 Free,所以希望能找個會自律、會自學精進的人才,工作模式是全遠端,需要開會的時候再出門,另外一點是公司接的品牌案子都是蠻有名的,就當時面試我大概暸解到我首先會遇到的品牌專案是香港屈臣氏,所以我便答應了兩週後上工。

沒體驗過遠端工作的我,一直以來都期待未來能進到有此工作模式的公司,這次居然讓我體驗到了!使我感到興奮又新奇。

的確!遠端工作這件事真的很棒!至今仍這麼覺得,但也「前提」是我必須在做份內工作的事!

第一個月我主要都在熟悉香港屈臣氏目前繪製 Revamp 的設計稿,做了哪些頁面、命名邏輯及如何交付工程師,以方便後續跟他們的協作,而一個月過後我與老闆說我準備好了,然而接收到的是目前屈臣氏沒有我們這邊的需求,加上老闆為了想快速徵才建立公司形象所以便請我支援社群行銷素材的製作,接續的兩個月就是跟搭配的行銷一起想文案。

同時,老闆認為我的設計風格與他不一致,所以會另外丟他喜歡的設計風格讓我自行運用時間去多看多學,我其實覺得這是件好事,老闆願意給員工時間並栽培。只不過在這件事跟支援行銷素材的過程中,我發現我漸漸失去目標,也再次思考我想要的介面設計領域是什麼。

最後我統整出想要走的介面設計類型是注重邏輯、操作易用性的,濃縮領域在:金融業、B2B 端後台相關的介面設計,確立此目標後,也在這間公司即將滿三個月試用期的前幾天與老闆提出離職。

而此次離職也是裸辭,我的想法是這次我決定我要慢慢找,給自己一個月的時間再新增兩個作品集,不主動投遞職缺但如果看到有主動邀約我面試我有興趣的話我會參加面試,所以當時就接受了唯一一間公司面試,殊不知就變成了第五間的現職公司。

第5間. 軟體開發業(2022/08 — 至今)— UI/UX Designer

這間的面試過程中了解到公司的設計流程、內容及團隊氛圍和主管給我的感覺,使我想要把握住這份職缺,但面試主管所提出的一些問題相對我是沒經驗的,自認為不是他們會要的人選,因為對方有許多想看的內容我沒有類似東西可以展示(前期規劃、團隊協作),除了講解我的作品集只能多加運用我的人格特質及做事風格去表達我能勝任此職位。

面試完三天後,收到 HR 發來了錄取通知,與 HR 的通話當中詳細詢問公司內部的規模及福利,心裡既高興但其實也怕遇到前幾間的狀況,就這樣我帶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靈在兩週後入職。

題外話:我認為此次面試會錄取很關鍵的一點是,我在面試後想辦法挖出在面試過程沒能展示到的內容,整理好寄給對方當然內容需屬實且由自己產出)。只因面試最後主管留下一句話:如果後續有想到什麼可以分享的再傳給他!

入職後到現在我待得很開心充實,能為了工作廢寢忘食的衝勁回來了(不過這樣不好!),之後可以再打一篇為什麼這間公司是我覺得相對之下很 Ok 的部分~

📖 結語

打完這一年的轉職心路歷程,一部分是覺得值得紀錄讓未來某一刻感到迷茫的自己看到這篇文章可以重新振作,另一部分是想跟一些還在求職迷霧中或是工作待得很不快樂的夥伴們打打氣,每一次的經歷都是在更加了解自己的過程,像我就是原本在轉職過程中從什麼都不挑,慢慢限縮知道自己最喜歡設計有邏輯的、優化流程,找出喜歡金融相關、B2B 後台系統這些類型!

當然在求職面試過程中,你也必須要有相對應的能力,至於該有什麼能力,其實每家公司需求都不太一樣,但如果說想要找像國外那類的設計環境,必須說台灣八成都無法如你所願,所以只要找到至少一項你可以在某個點存活下去的動力,那你絕對也可以找到適合你的地方。而你如果不滿足,那你可以在下班之餘去培養,總有一天會派上用場的!

⛳ ️感謝看到最後的你

若你覺得獲益良多,請不要吝嗇給我拍個手手 👏🏻👏🏻👏🏻

https://portaly.cc/aapdg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