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 Audit — 幫產品做個健康檢查吧!以 VoiceTube HERO 為例

好,還要更好!如何運用視覺語言一致性與強化獎勵機制讓學英文的體驗更加流暢

Jasmine Lin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10 min readAug 11, 2019

--

在美國工作三年以來,所需要的英文能力絕對不只課本上教的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題外話:如果我回答同事 ”I’m fine” 的話大家會覺得我今天心情很差,通常要回答 “Good!” 或 “Great!” 才表示我今天心情正常,美國人很浮誇的🤷‍♀️)

但也不會說到像考托福、多益或是 GRE 那種很艱澀的專業領域用字,像是岩層礦物的名稱,或是抽象的哲學字眼。

如我在 UX設計師的美國新創工作心得 所述,在公司當唯一一個非英文母語人士,最困難的其實是跟上他們的文化脈絡。而這通常要透過聊當下熱門的話題,或是分享一些輕鬆的日常知識,才能讓自己融入同事的閒聊圈以增進感情。

看影片學英文

VoiceTube HERO 課程跟一般背單字、寫作文的傳統學習方式不同,他是利用大量的影音進行教學,更符合現代每天花 2.5 小時看 Youtube 的年輕人資訊吸收方式。

HERO 提供的影片很道地,像我的第一堂課是美國知名影音頻道 Vox 的影片,而且內容是我最有興趣的行為科學與遊戲化,跟 UX 設計不謀而合,太喜歡了,聽著聽著都差點忘記自己要截圖😂

VoiceTube HERO 課程內非常多元的影片主題,看起來都超有趣!

聽說能力再強化

另外,聽說能力是非母語人士普遍的弱項,但是在國外工作的日常卻是以聽說為主,更不用提身為設計師需要跟客戶開會、跟其他職能溝通,沒有足夠的英聽英講能力很難說服別人。

HERO 提供的學習方式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根據影子跟讀法(shadowing)等學習理論,利用互動式口說練習提供系統性的學習方法,讓我們在家就可以練出流利的聽說能力。

運用 UX Audit 持續更新使用者體驗

這次很高興跟 VoiceTube 合作進行了一次簡單快速的 UX Audit,中文直翻是 UX 稽核,但更直白的講法應該是 UX 健康檢查😂

UX Audit 的目的是讓設計師戴上 UX 的有色眼鏡使用數位產品,找出其中使用者經驗還未臻完美的部分,提供改版時優化產品體驗的著眼點。

這是在 redesign 類型專案初期的工具,對工作室而言甚至有可能透過 UX Audit,給客戶看既有產品中有哪些部分值得成為一樁設計案。

這次我以全新使用者的角度跑過一次上課的流程,從 onboarding 到答題完畢,這中間有哪些 UI/UX 或產品設計方面可以讓 HERO 更上層樓。

Onboarding

在課程開始之前有一段 onboarding,教我一些基本的操作、主要元件在哪些地方。

Onboarding 的一個項目還包含已上過課程會放在哪裡,不過我還沒開始上課,等上完課時可能就忘記這個按鍵在哪裡了。如果可以把這個項目放在上完第一堂課之後再顯示,或許會更符合使用旅程的脈絡。

觀看影片

開始上課啦!HERO 的介面非常簡潔,主角影片放在頁面正中央,次要的按鍵一概放置在畫面邊邊角角,讓使用者可以完全專注在眼前的影片段落。

接下來開始 UX Audit,第一件事情當然就是先把所有看起來重要的按鍵都按一次,發現了幾點值得注意:

影片播放
  1. 設計師的強迫症 — 建議將離開課程與其他按鍵對齊,保持視覺上的平衡
  2. VoiceTube HERO 因為顧及大部分初學者可能還不適應過快的語速,因此設計了慢速播放的功能,不過對於較高等級的學生可能無法調整更快的語速,如果能有加快語速或是自行調整速率的功能或許會更好,期待可以更加優化。
  3. 熟悉的影片右下方按鈕似乎不是全螢幕,hover 過去才知道這是開字幕的意思,可以理解字幕開關對於學英文是重要的輔助功能,不過影片還是看全螢幕比較舒適,或許可以再加一個按鍵?
開啟筆記本

身為好學生的我當然要勤做筆記,但是筆記本是用 modal 的形式出現,不方便邊看邊寫筆記,以下是我的建議:

迅速畫出來的 wireframe

若是將影片和輔助工具用 side-by-side 的方式呈現,就可以讓使用者在寫筆記、查單字或是提出問題時,都可以不用切換情境,保持連貫而流暢的使用者體驗。

解習題

VoiceTube HERO 不只是影片類型很多元,練習題目也是各型各色,包含影片理解、字彙聽打、拼字測驗、單句口說、字彙配對、字彙表、慣用語、延伸寫作、以及口說對話等全方位的學習方式,聽說讀寫各範疇都涵蓋到了。

由於目的不同,每種題型也都有不太一樣的設計,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吧!

影片理解
  1. 我一進到解題頁面,右側的影片就開始自動播放,我會建議將預設選項設為暫停影片,然後讓使用者自行決定播放與否。
    (讀者文茜回饋說,或許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配合多益的考題方式,讓使用者可以習慣邊聽語音邊讀題並思考答案,我覺得也很合理)
  2. 當時我選了答案之後,除了選項字體變粗之外沒有反應,可能會造成困惑,後來滾動了滑鼠才發現送出鍵在頁面下方,將 CTA 放在更顯眼的位置可能會更好。

空白鍵的重複功用

字彙聽打

HERO 為了整體的一致性,將空白鍵設計為暫停影片或繼續播放(Youtube 也是如此),這是滿普遍的機制,在大部分的時候都很直覺順手,省去了使用者要操控滑鼠去點影片的步驟。

然而在這個環節,由於英文在每個詞彙之間都需要使用空格,每次想打下一個字時都會造成影片暫停,還滿值得思考一下該如何避免空白鍵的重複功用。

拖曳(Drag and Drop)

延伸寫作
  1. 延伸寫作不需要錄音,可以把「錄音有問題?」之類跟題型無關的資訊移除。
  2. 這種題型是要把字彙方塊一個個用拖曳或點擊的方式答題,如圖所示那樣需要大幅修改時,似乎無法一次選取多個方塊同時移位,反而要一塊一塊慢慢改,使用者只好努力答對題目了XD

統一視覺語言

答題的過程中,我發現每種類型的題目都有不同的視覺語言:

  • 正解有時候是藍字,有時候卻是綠字
  • 錯誤普遍都是使用紅字,但紅字在口說對話題中變成標明學生要錄音的那一句話,不太確定為什麼這個句子會用紅色呈現
  • 解答正確時通常是用藍/綠字顯示答對了,但偶爾會出現其他形式的回饋
各形各色的視覺語言

統一視覺語言的好處是要讓使用者得到明確的回饋。如果正解就是綠字,錯誤就是紅字,在每一題都不斷地反覆強化顏色與答題結果的關聯性,使用者自然會逐漸養成看到綠字會欣喜、看到紅字會覺得可惜的反射性情緒。

如此一來答題時都可以期待在按下送出鍵的時候可以看到綠色字,正確時那種「YES 我答對了!」的滿足感也就比較高。

強化正解獎勵機制

單句口說

當答題正確時,右下角的熊熊會跳出來恭喜我答對了,並顯示 exp(經驗值)加了多少分,然後瞬間消失。

好不容易拍到超難截的熊熊回饋圖,雖然連續答題正確得到 combo,卻因為看起來跟一般答題正確一樣,稍微可惜了一點。

利用視覺強化讓獎勵機制更誘人,能激勵使用者更想答對題目。就像遊戲化實戰全書提到的,吃角子老虎機絢麗的聲光效果是刻意設計的,讓玩家得到強烈的回饋,進而提升接下來對同樣回饋的期待感。

比如說將 exp 具象化成累積經驗的實況經驗條,讓使用者對於自己答題正確更有成就感;或是熊熊可以在達成 combo 時做些特殊動作或是跳支舞(?)之類的,讓 combo 變成一種特殊體驗。

字彙聽打

題目做到一半的時候,我想看看目前累積的經驗值,想說因為答對的時候熊熊會跳出回饋,它應該是跟分數有所連結的,那點擊它應該可以得到跟分數相關的資訊吧?

結果 hover 到熊熊身上才發現 — 它其實跟分數沒有關係,反而是測驗說明,點擊它之後跳出 modal 講解此題型的答題方式。

HERO 課程主頁面

眾裏尋他千百度之後才發現累積經驗值的分數位於首頁,點擊個人資料才看得到,與其將經驗值藏在這裡,不如像前幾段所提到的,讓經驗條變成在答題過程中激勵使用者正確答題的誘因,讓使用者看到不斷上升的成就,享受慢慢升級的樂趣,遊戲化整個學習體驗。

VoiceTube HERO 第五屆零元挑戰

對於快速發展的新創產品而言,很容易將狂加額外新功能當成首要之務。但產品設計師的觀點反而是將一件擅長的事做到最好,讓最核心的功能體驗變好、黏著度變高,一路上不斷學習、精進才是產品設計的王道。

所以我很感謝 Voice Tube 願意合作 UX Audit(還是公開在 Medium 上進行😂),也由此可見他們想把 HERO 做好、想不斷精進改善核心功能的決心!

最近 VoiceTube HERO 第五屆零元挑戰開跑了,只要在時限內完成挑戰,符合挑戰規則就能全額退費。像我上的是高級的課程,原本三個月 30 堂課的費用是 3600 臺幣,零元挑戰成功的話直接免費,而且還紮紮實實學了英文,超划算!

如果想直接訂購課程的話,Jasmine 的讀者們可以使用專屬折扣碼「jasmine」購課,享 9 折優惠,兩套及以上享 81 折優惠。只要是新生,在 8/28 以前用折扣碼購課都可以享有購課優惠以及零元挑戰參加資格!(目前只有電腦版購課才能參加零元挑戰喔!手機版還沒有開放)

歡迎跟我分享你們認不認同以上建議,或是對 HERO 整體產品的 UI/UX 有沒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喔!

--

--

Jasmine Lin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UX Designer / Information Architect from Taiwan, now living in Seat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