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機會也是危機

Owen Huang
ASEAN FRONT
Published in
5 min readJul 9, 2020

前言:

雖然近年來東南亞的市場成長飛快,經濟利多也不斷,然而它們並無法掩蓋東南亞潛在多個危機的事實。

這篇文章想帶出的是已經在發酵的議題,也就是許多東協國家已陷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對於多數想搭上總體經濟成長順風車的公司,這無疑是個警訊,然而能順應情勢者,卻可以創造無限的機會。

中等收入陷阱是什麼?

一個國家在經濟剛起飛的時候,因為有著低廉的工資和土地,加上大量的外國資金流入,因此可以享受到經濟高速成長的紅利,使人民的收入大幅攀升,通常直到三千美元左右的中等收入區,而這也是今天許多國家如:越南,印尼,正在經歷的。

然而,上漲的工資,也代表著這個國家對於企業投資的吸引力下降,這可能造成沒有新的企業進入投資,甚至是附加價值較低的勞力密集型產業開始外流的現象。若國家不能提供如人才或基礎建設等,能帶動產業升級的投資誘因,總體經濟的成長將會失去原有的動能,人民的收入也會停留在中等收入區,無法繼續成長,這就是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

而投資這些國家的企業,則會遇到以下的幾個較明顯的劣勢:

  • 工資較周邊國家高,不利勞力密集型的產業進駐
  • 高附加價值的產業,人才需求恐無法滿足
  • 內需市場放緩,不利想開拓市場的公司發展

然而,這並不代表這些國家就完全不能投資,文章在稍後會分析這樣的環境有什麼樣的機會,可以好好利用。

今日已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東協國家有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這些國家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經有成熟發展的工業,人民的生活水準也不太能以貧困來形容,然而二十年過去了,這些國家似乎沒有追上已開發國家的趨勢,人均GDP(見下圖)也在2009年之後,有趨緩的現象(菲律賓甚至更早),這似乎與我們認為東協國家都在快速成長的印象有些落差。

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的人均GDP失去成長動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

而一個國家之所以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最主要的原因就如前所述,產業未能有效升級,而導致產業無法升級的因素包括“教育沒能跟上產業需求”、“基礎建設發展不夠健全”、“政策沒能有效跟進”、“金融體系脆弱”、“貧富差距擴大”等等,而這些其實都可以歸咎於政治的無效率或不穩定性。

若觀察上面舉的三個國家,不難發現他們的政治發展長年來動蕩不安。在泰國有軍政府執政和黨派惡鬥的問題,馬來西亞則是馬來人攬權、官員貪腐、政策多出現不公平的種族歧視,以及菲律賓大家族政治等問題。這些現象的存在,使得再好、再有建設性的政策,都無法確實的落實,這也就間接的影響社會及產業的發展。

若看到成功躲避中等收入陷阱的亞洲四小龍國家,就不難發現國家的領導階級較為清廉,政府的效率也相對較高,因此經濟可以健全的發展,產業也得以在不同的階段有效的升級。有趣的是,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並非因為經濟起步晚才導致發展落後,在1960年代時,他們的經濟甚至比韓國和台灣還要好。

在中等收入國家有什麼投資機會:

了解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後,就能知道這些社會裡缺少了哪些重要的東西,而機會也就藏在滿足這些需求裡,企業家可以在這些方面發揮創造力,解決問題。

找到所謂的“零消費市場”:

所謂的零消費市場是克雷頓·克里斯汀生在《繁榮的悖論》裡提出的概念。他指的是那些我們在已開發國家裡看得到、很稀鬆平常而且對生活品質提昇有幫助,但在開發中國家卻找不到或不普及的產品市場(也許是因為價錢過高或資訊不對稱等,才導致沒有人使用這些東西)。若公司可以運用創業家精神,推出類似的產品或服務,並且把價格壓得夠低,相信能夠在市場上造成巨大的影響。

例如:東南亞的超級App — Grab,不只是一個叫車軟體,更提供包括金融、保險、支付等服務,並且以較低的成本銷售。要知道,在東南亞有銀行帳戶或買保險的人數比率並不高,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需要這些東西,而是因為程序太複雜或是負擔不起才導致的,有了像Grab這些公司,他們能夠很輕鬆而且便宜的使用這些服務,為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而台灣有許多充滿理想的新創公司,若想要一展抱負,提供這些國家那些必要且對生活品質提升有幫助的產品和服務,不僅幫助到了弱勢,更會因為公司的成長,而帶動市場的就業,進一步幫助他們脫離低收入的陷阱。

提供技術資源及教育:

台灣在製造業的技術方面不僅僅在亞洲,更是世界頂尖,若能夠把一些較不敏感的技術授權給這些國家,或是借助網路和電腦的效力,將其結合並且推廣出去,相信不只能夠帶動這些國家的人才成長、爭取龐大的網路商機,更可以打響台灣科技王國的名號。

而根據我上EDX(網路開放式課程)的經驗,有許多學生是來自印度等發展較落後的國家。然而,由於這個網站大部分是英語的教學,因此除了會講英語的印度,很少有看到來自其他開發中國家或東南亞的學生,也因此,若能做到在地化或語言的調整,相信市場的機會會更大。

結論:

回到文章的標題:“東南亞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機會也是危機”,若企業只是因為東南亞最近新聞題材火熱,而想投資這些市場,可能必須先做好不久後這些市場趨緩的打算。然而,若是企業能夠多多思考當地社會有哪些必要的需求,並且推出符合當地負擔能力的產品,不僅產業可以留的久,更可以為社會帶來巨大的貢獻,畢竟商業的存在也是為了社會進步而生的。

--

--

Owen Huang
ASEAN FRONT

大學主修環球商業學系,近期聚焦於研究亞洲新創公司及東南亞市場發展,偶爾也分享關於哲學、思考及生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