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留白的聲響們 (I)

Alastor Wu
Async Impulse
Published in
4 min readMar 23, 2020

在反思自身聆聽的軌跡過程中,可以很篤定的說,那些留白的音樂構成了現在的我。在音樂中留白,意味著聽者更可以用屬於自己的形式去剖析、解構、思考那些從空寂的無當中所浮出的情感。而那些經過層層上浮而被淬煉出的,盡是些你曾經久久探尋卻苦無解答的,將它們嵌進留白的部分,才能使聆聽圓滿、使這些聲響真正成為你的一部分。也許會在某個時刻裡,腦中不經意地響起某段旋律,使得每一張眼前所見的畫格,都是飽滿而多汁。

在音樂歷史的洪流中,有關於此類音樂的蹤跡,可以最早追朔至 Erik Satie 所提出的 『Furniture Music』。

“a music…which will be part of the noises of the environment, will take them into consideration. I think of it as melodious, softening the noises of the knives and forks at dinner, not dominating them, not imposing itself. It would fill up those heavy silences that sometime fall between friends dining together. It would spare them the trouble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heir own banal remarks.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would neutralize the street noises which so indiscreetly enter into the play of conversation. To make such music would be to respond to a need.“

簡單來說,這類型的音樂是為了中和、消減環境內的噪音,並創造出一個舒服且不干擾聽眾的氛圍。雖然我不知道 Satie 的作品中到底有哪些是基於這個目的被創造出來,但我相當喜歡他的《Gymnopédie №1》。

《Gymnopédie №1》, Erik Satie, 1888

而這類的作品在現代也不少見,像是 Nils Frahm 的 《You》就是我相當喜歡的一首曲子。畢竟我聽過的鋼琴與古典不多,無法細細分析或介紹鋼琴風格的演進,但當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卻是深深地被那音符與音符間的空隙吸引的無法自拔。

《You》, Nils Frahm, 2012

有著相似感受,但留白少些的則是 Yuki Murata 的 《timeless memories》。看著專輯封面上的那顆姿態優美卻落葉凋零的枝幹,侘寂之感頓然於心。

《timeless memories》, Yuki Murata, 2006

但真正引領我走進這片不見邊際的荒野,讓我沿著地面的裂隙、飛鳥的影跡去聆聽更多相似音樂的啟蒙,則是從 Explosion in the sky 的 《First Breath After Coma》。

同樣可以很篤定的說,若錯過了這首歌,也許現在的我會沿著別的軌跡而背離這些陪我走過ㄧ切的音樂們。那也是我第一次聽到“後搖滾 (post-rock)”這個詞,而它將會影響我後面十年的音樂聆聽與觀感。

《First Breath After Coma》, Explosion in the sky, 2003

在同一張專輯裡 ,《Your Hand In Mine》也是一首不能錯過的經典。

《Your Hand In Mine》, Explosion in the sky, 2003

雖然上面兩首後搖曲目離主題的『留白』多少有些距離,因為它們某部分充滿了由傳統搖滾樂所組成連續且緊密的結合,音符緊咬著下一個音符,帶來了綿延不絕的音牆。但對我來說,它們所象徵的是意義上的留白,由這些音響所反射出的情境與及意念,都是出自我個人生活的體悟,一百種人聽,就有一百種意義。那麼,何嘗不能稱他們為留白呢?

以上歌曲可於 Spotify playlist 《那些留白的聲響們》中聆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