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聖:這個世界的確殘酷,但我們不該因此變得殘忍

林子威|Alex Lin
atlas-blog
Published in
Jul 29, 2021

2017 年底我就預期會有這次專訪,那是在結束陳思傑的訪談後,離開前他不經意提起:「我覺得你可以去找育聖,你真的該找他聊一下!」如思傑預測,時隔一年我真的見到林育聖了。

跟多年前在《每天來點負能量》火紅時,那位「鍵人」林育聖給我的感覺不太一樣;那時他穿著綠色帽 T,雙眼始終被墨鏡遮掩,全身散發一種滿滿的叛逆氣息,你很難不對這個人留下一絲偏見:「他應該很厭世吧?」

但重點來了,真人版的育聖⋯⋯根本親近的跟哆啦 A 夢(但身形是韓國歐巴)沒兩樣啊!

拿下墨鏡後,清澈的雙眼閃出一絲光芒,你完全無法將「負能量」這個詞跟他連結在一起,而這場專訪正是在他告別《每天來點負能量》一年後正式展開。

photo credit: Anting Da

一群人,能不能變得偉大?

育聖的寫作歷程開始得挺早,高中時期最先寫的是新詩,大學正逢「無名小站」流行,轉而創作散文、短篇故事與小說;直到大五延畢那年是他的產量高峰,自己一個人孤拎拎的窩在家寫作,讓他體會到創作道路上的孤獨。

出了社會,雖然許多份工作幾乎都沒做滿 2 年,但他一直知道自己要學什麼,與此同時,始終在「寫作」這條道路上獨行的育聖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孤單,可以創造很好的作品,但如果不孤單,能不能做出更偉大的事情?」

就這樣,在 2015 年 7 月,育聖離開了最後一份工作,之前已嘗試靠接文案 case、講課等方式維持收入,11 月正式創立【文案的美】公司。

效仿許多廣告公司的模式,但將「文案」服務獨立出來,他想讓更多依靠文字工作的人,不用再體驗一遍自己曾經歷過的孤單,這便是他的創業初衷。

----

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知道自己的目標」的能力

你應該跟我一樣好奇,一間文案為主的團隊會有哪些角色吧?

答案頗令我意外:「就兩個,文案師、以及『讓文案師專心』的人!」

育聖說文案師是團隊創作的核心,但工作中難免有些訊息、雜事突然冒出來讓他們無法專注;因此另一個角色的工作,就是幫忙排除萬難、將回應外界訊息的「主動選擇權」還給文案師。

「那一位文案師除了文字以外,還需具備什麼能力?」

育聖想了一下說:「知道自己目標的能力。」他認為不僅是文案師,這是這個時代每個人都該具備的能力。

他補充:「其實你會發現,我們現在每個職位都斜槓的很厲害,動不動就跨一堆領域,你光有本職的技能已經不夠了,更重要的應該是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舉例來說,文案在落筆前其實有千百種選擇,用什麼字詞、用什麼人稱視角、用什麼標點符號,其實都可以,因此人往往不是寫不出東西,而是不知道要該用什麼方式來寫。

而解法,就是得先「知道自己的目標」,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育聖認為現代人在職業選擇上也面臨同樣狀況,大部分人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卻不太清楚「想要什麼」。

尤其大量的娛樂內容觸手可及,我們很容易迷失在各種感官刺激之中,以為自己的熱忱是來自那些日常休閒的事物上,甚至誤把「成為網紅」當作目標,殊不知,自己可能只是愛看 YouTube,並非真正喜歡製作影片。

他認為人的步伐可以緩慢、方法也可以慢慢摸索,偶爾走點彎路也是能理解的,但最終仍得回到人生的主航道上。

photo credit: Anting Da

----

告別負能量,是克除了自己的虛榮

在採訪育聖前,我就知道很難不聊到《每天來點負能量》的話題,但我選擇避談從「建立」到「鼎盛」的過程,繞了點彎問他:「創業的這些年,你有犧牲掉些什麼嗎?」

沒想到育聖主動提起了各種負面情緒,他說自己犧牲掉最多的是「嫉妒」、「厭惡」、「憎恨」。

這麼多年下來,自己越來越懂得欣賞他人,像各領域的高手、他們創造的商業模式、甚至是他孩子無憂無慮的生活。(沒錯萬千少女們,育聖已婚,而且是兩個孩子的爸囉!)

聽到這我不禁好奇:「是因為告別《每天來點負能量》,所以這些負面情緒才消失了嗎?」

「不是,告別負能量,其實是我為了克除自己的虛榮。」他說爆紅是很難控制的,原本自己只是想開間小小的文案公司,怎麼一眨眼,那個隨手寫的粉專居然比本業還要紅!

但他坦言,「負能量」的成功給他帶來一種疲於追逐的感覺。

2016–2017 年他明顯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已跟不上 40–50 萬的粉絲上升速度,心中始終有種「我根本沒那麼厲害」的自覺;另一方面,外界卻仍不斷給他「暢銷書作家」、「爆紅粉專」等評價,在不斷的讚賞跟粉絲數量遽增的情況下,這份自覺竟轉變成一種「虛榮」。

「如果我繼續擁抱負能量,可能我人生的巔峰就停在那了,但我才 30 歲出頭欸!我選擇了告別的那一刻,其實也告別了自己的虛榮。」

2017 年 10 月 8 日,育聖宣布「每天來點負能量」停止更新,74 萬的粉絲數成為最後的紀念。

時隔一年,他在自己臉書上寫下一段感想:「我終於還是活下來了!」育聖半開玩笑地說,最明顯的感受當然是錢好難賺!

但他很高興自己能回到創業時的初衷:「文案的美,跟一群夥伴繼續用文案讓更多美好的事發生。」

photo credit: Anting Da

----

這個世界,不正是需要歌頌那些擁有堅定信念的人嗎?

育聖創業至今有個原則令我印象深刻,他堅持「一定要對員工好」,甚至還寫過一篇文章,以「賽局理論」分析《為什麼對員工好是最好的管理策略?》

這有點顛覆以往我們對「老闆」的印象,因此帶著半挑戰的心態我問育聖:「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但為什麼有些老闆明知道這是個好策略,仍會苛刻員工呢?」

他說:「其實是演化的結果,他們依然遵從了賽局理論中最好的策略,『以牙還牙』。」

大部分的老闆一開始會對員工好,直到曾被某些員工傷害後,便選擇「以牙還牙」,但他要報復的對象早已經離職了,代為承受的就是新進員工。

育聖用了一個很妙的比喻:「就像談戀愛,當一位女生被渣男傷害過,分手後迎來下一段戀情,即使是真愛,她也會對這位男人稍微有點戒心;愛情尚且如此,何況職場上到處都是渣男啊!」

「但育聖,想必你也曾碰過理論失效的情況吧?即使你對員工很好,最後仍被打臉怎麼辦?為什麼你沒有這種報復心態呢?」

愛神如育聖露出慈父、暖男兼具的神情,緩緩道出本日金句:

「即使我們被傷害了,也不應該影響到愛下一個人的能力;這個世界的確殘酷,但我們不應該因此而變得殘忍。」

他認為理論終歸是理論,實際運用必有差別,提出「對員工始終要好」是堅定表達個人價值觀的體現;而一個人的價值觀絕不會因為少數幾次的失準就輕易捨棄,因為這個世界不正是需要歌頌那些擁有堅定信念、永不改變的人嗎?

育聖說自己最想成為一張網,能隨時「接住」大家,他常鼓勵員工,在他可以負擔損失的範圍內盡情嘗試各種創新,失敗了,他也會在下面接著。

因為比起指導員工走最安全的路,他更希望他們能走出自己的路,這就是他「堅持原則」的一種方式。

photo credit: Anting Da

----

未來有一天,文案師也能成為一個職缺選擇

育聖常在網路上分享許多扎實又深刻的文案技巧與觀點,我問他為什麼這麼佛心的散播知識、散播愛?

他說:「知識對我而言其實像一顆蘋果,很多人只是展現削皮技巧,看起來很厲害,但卻一口都沒分人吃,而我們則是會削完皮後,將果肉都給別人!」

「你在 Hahow 開的《從上手到專業,寫出你想要的文案效果》也是滿滿的果肉嗎?」

育聖推了一下眼鏡,神秘的說到:「沒錯,但果核我可是會留下來的唷!」他希望保留一些關鍵核心,這樣他才能持續種出更多蘋果樹提供給大家。

但他在線上課程做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我希望我的課能做到『啟發』,讓上完課、吃下果肉的學生,也能種出自己的果核。」

「因為我的目的並不是要賺課程的錢,而是要開拓整個文案領域的未來。」

育聖說出他心中的遠景:「我希望未來有一天,『文案師』能出現在人力銀行的職缺選項上,這是一項滿重要的指標;現在所有的文案、社群、廣告等工作都被綁在『行銷企劃』這個名稱下,為什麼我們不能有更精準的選擇?」

他希望文案師能成為更被重視的職業,畢竟我們的文字與文化源流非常深遠,在如此複雜又多元的傳承中,應該更重視自己文字的價值,但現階段似乎還沒看到這件事發生。

「很多前輩靠文字走出一條路,像村上春樹、金庸,大家看著他們的作品,並確立『寫小說』能活下來;那文案能不能也有一條路?」

育聖說這輩子假如真能留給世界一樣東西,他希望是一則「案例」;一則證明你能用文案生存下來的榜樣。

當更多人以文案師為職業、更多文案公司存活在市場上,他相信有一天,人們能鼓起勇氣地說:「我也要當文案師!」

插曲:希望我們都還保有一點男孩的樣貌

photo credit: Anting Da

訪談中,我跟育聖曾聊起一個有趣的話題:「專注,給你帶來了哪些遺憾?」

育聖有感而發:「專注創業讓我犧牲了更多喜好,我原本結婚、生小孩後都還能打打電動、追個漫畫什麼的,但一創業真的就沒了;像《海賊王》都演到哪了?《銀魂》怎麼完結啦!好可惡喔…」

他遺憾的說,一個男孩開始變成男人,某方面來講其實是有點可悲的;他希望保留一點男孩的樣貌,但創業後的確無法事事如意。

此時一聲:「喵~」從背後傳來,兩位男孩同時回頭。

育聖用顫抖的聲音,默默說:「噢…有貓欸…」

我也用克制的聲音,附和道:「對…有貓欸…」

但最終,我們都沒有起身去撫摸那隻惹人愛的小傢伙。

此時的我心想,兩位貓奴壓抑著天性不去逗貓、乖乖完成專訪工作,這不也是一種「專注」嗎?(笑)

本文於 JAN 18, 2019 同步刊載於 Hahow 好學校 Blog;場地協力:光景 Scene Homeware

--

--

林子威|Alex Lin
atlas-blog

寫作者,現為線上課程講師與製作人;我希望自己生產的內容都能將你的認知水平推前 1 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