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行有機會實現全組織敏捷嗎?

為何我說敏捷精神比敏捷組織更重要

Avery Chen
AverySAY
5 min readAug 23, 2019

--

该图片由Michal JarmolukPixabay上发布

最近銀行業開放三家純網銀執照(樂天、LINE、將來),在數位金融圈炒的熱熱鬧鬧。各家銀行大舉徵才(明年業務要上線壓力真的很大),也讓許多非銀行的朋友們躍躍欲試。

對我來說(在這圈子工作五年的PM)。真心希望看到鯰魚發揮效應,對銀行業的文化、方法、組織架構,甚至主管機關的治理方式,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加速台灣數位金融產業的發展。最近在將來銀行的FB上看到以下這段話,我想以一個產品經理的角度,分享一些經驗。

「功能性組織以及過多的管理層級,是傳統公司推動敏捷轉型最大的阻礙;將來銀行自詡為一家全新的金融科技公司,我們一開始就不打算採取傳統銀行的組織架構。在 #符合金融法規 的前提下,儘可能的扁平化、更多的授權,以任務編組混合各種角色的團隊,#敏捷組織會是將來銀行與其他對手競爭的基石。」 — 將來銀行資訊長 周旺暾

一開始想導入敏捷時,都是想解決BU與IT的溝通問題

銀行因為業務眾多,加上資訊安全考量,系統架構相對複雜。開發一項功能,大多會牽涉到多個系統的相互協作;有些系統是銀行的IT自行開發,有些系統則是外包給廠商。因此與IT窗口釐清需求牽涉的系統單位,與各系統溝通需求並協調排程,便是PM最基本的工作。

常見狀況是需求都談完了,才發現因為開發人力不足,排程無法符合上線時程期待,此時又需要去協調交換資源,或是爭取增加外包開發人力。更糟的狀況是,因為沒有開發資源,IT連需求都不跟你談(此時菜鳥PM會陷入「沒有資源無法談需求;不談需求無法爭取資源」的鬼打牆)。

也因為一項需求要進入開發,前期BU與IT需要花時間大量溝通。如果又有需求變動,大家更會抗拒與跳腳。此時導入敏捷,把BU與各系統IT編制在同一個敏捷小組,建立共同目標,改變績效制度,似乎可以大幅降低與IT的溝通成本,打破原本的組織疆界。

也許風管、法遵、稽核更需要提早進入敏捷小組

其實從我的經驗,如果BU單位和資訊單位夠有合作默契與工作共識,加上好的PM與團隊文化,通常不需要敏捷組織,合作上也可以很舒適。與IT的溝通不會是最花時間的工作項目。

反而銀行是個被高度監理與被要求自我治理的行業,一項功能要上線前,通常要經過風管、法遵、稽核的層層溝通與考驗。對數位銀行或創新業務來說,如何需要測試最小可行產品(MVP)概念下,向風管、法遵、稽核爭取風險可控的容錯空間,時常需要PM花費許多時間層層溝通,有的銀行文化,無論大小專案,甚至要上訴至三大內控單位的總長官,才能拍板決議。

如果能在建立敏捷小組時,便把三大內控單位的同仁拉進來,一開始便參與業務小組,也許更能實現敏捷精神的彈性。

預算制度絕對需要跟著敏捷文化一起調整

銀行通常會逐年制定預算和工作計劃,但如果缺乏調整的共識與彈性,對敏捷的推行來說,也許是個災難。

銀行常常在每年9–11月就開始編列預算,決定明年的工作計畫與開發項目。其實這在創新產業中,非常沒有彈性。一項計畫中的專案要終止,或是位在計畫中的專案要實施,都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解釋,或者找錢找資源。

有些企業打破了這種模式,總預算仍逐年制定,但會逐月或逐季度回顧工作路線圖和計劃,並持續對各項目的優先次序進行調整。

在敏捷的文化下,銀行應該編列一筆「風投式」的預算。為創新業務提供最小可行產品的初始資金,後續也可基於用戶反應,再決定是否繼續投入。透過這樣的方式追蹤創新業務的市場狀況,也可不斷調整開發任務的優先順序,降低項目失敗的風險,也更容易終止沒有前景的開發項目。

傳統銀行不需要為了敏捷而敏捷。純網銀?試看看吧!

大概在2014年,便看見許多台灣銀行內部試行敏捷組織,考量組織架構與文化,通常都選擇較獨立的專案試行,如國泰的KOKO、台新的Richart。經過五年的時間,各銀行開始有了不同的經驗與成效。而有些銀行其實在傳統開發模式千錘百鍊下,也歷練出一套完整且具有應變彈性的工作方法;一些業務的營運模式下,也不見的需要導入敏捷方法。走到今日,參照國外案例也是如此。全敏捷組織的銀行可能是身為PM的一個烏托邦,對傳統銀行來說,全敏捷組織需要付出很大的轉型成本,但對新的純網銀來說,也許是個組織創新,增加效率的機會。

--

--

Avery Chen
AverySAY

數位銀行產品經理|產品運營|使用者體驗|商業提案|歡迎來信交流 Email : avery.chienti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