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社會,就是我們的課程

——用易經談南韓「釜山全學基(부산온배움터)」大學精神

講者:李靜湖 Lee Jung Ho (釜山全學基大學導師)
口譯:高樹 Ko Soo

我叫李靜湖,我住在韓國梁山市的一個小村子裡——梁山市在釜山市的隔壁。我一半的生活在釜山全學基工作,一半回到梁山推動「共同體」生活。

我二十歲時,韓國社會剛好開始發展這種體制外學校、體制外生活。在國外和國內旅行時,也參與過體制外學校的模式,慢慢的開始對這些組織有興趣。

在東亞,我參與過APDEC(Asia Pecific Democrotic Education Confrence,亞太國際民主教育論壇),第一次是在台灣、第二次在東京。帶著學生參加, 讓我慢慢了解到東亞地區的新現狀。

這讓我在三年前和前年時(編按:本文為2020年1月的演講紀錄),在日本和台灣認識了這些來自台灣宜蘭人文學校的學生及老師。遇到他們時,印象很深的部分有兩個:第一是,在這些學生們身上感覺到他們很有愛。第二,感覺到他們擁有很大的學習動力和意願。所以我對這些台灣孩子或是台灣人非常驚訝。

我一直在心裡思考:「怎麼會有這麼好的生命力?如果是這樣,那台灣的體制外學校,或是實驗教育的發展到底是如何呢?」

因此我們從三年前開始每年都會拜訪台灣。三年間,我們拜訪了宜蘭的人文行動學校、台中的苗栗的全人學校、苗栗南莊的生態村及北投社區大學,每一次都會發現這些台灣人們很熱情,令我很感動。

2020年,釜山全學基大學代表參訪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

我認為教育就是「照顧生命」的意思。

所以,我們也拜訪南庄的南庄工作室和宜蘭漫道生活,都是在鄉下務農生活的地方。我想看他們照顧生命的方式是什麼,也想學習這一種台灣的教育方式。旅行到不同的地方學習,每次都感覺到很大的能量。

我這幾年也拜訪了日本和中國的一些地方,發現這些東亞朋友們對學習的意願、想要學習的力量都很大。感覺這些人都有一種自己的使命:對於教育的熱情,都在尋找自己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是什麼?然後在教育的過程裡,慢慢找到自己的夢想為何,也想將夢想實現在這世上。

所以我們需要重新開始思考「我們的教育是從哪裡開始?」就如同我們今天的第一個演講是「大學的出發點是從哪裡開始?」(編按:「重新想像,實驗高教 — — 大專以上實驗教育國際想像會」第一場演講)而在韓國社會也是有一樣的問題。

我們有兩種反省。

一個是近代的問題。在科學革命以後,我們一直只認為地球是自己的一部分而已。我們該反省關於各科學技術、資本主義、經濟等等的相關問題,就像我們建設這些大學的用意是什麼?原本該反省的部分是什麼?

第二個階段是,我們都失去了自己在人間靈性的部分。跟自然跟宇宙和天地人的關係,好像都斷掉了。那我們要怎麼恢復呢?現代文明,或說現在資本主義的這些西洋國家都正在反省。他們想要建設新的方向,不過我們東亞許多人卻還是想要向西方前進。

所以我們釜山全學基想到了「易經」。易經就是在說明宇宙跟人的關係,因此我今天的演講是要用易經的故事來介紹我們學校。

在釜山全學基,我們想平衡兩個東西。第一,我們的理想和夢想是什麼?第二,在這個夢想跟理想裡,我們該如何建立關係、信賴和愛?

關於第一個理想的部分,應該是一個核心基礎並且擁有多樣性。我們在想的理想是,要包含人群及所有的生命,應該擁有自己的權利和思想。

那要怎麼實現這個夢想呢?我們的想法是建構「村落/共同體」——讓村落的人們一起想像、一起建構,一種新關係的共同體。

我們大學的韓文名字叫做「온배움」,中文的意思是「全學」。全學基大學有三個核心宗旨:

一、是生態;二、是自給自足的能力;三、是自由,在教育的過程中自力更生夢想人生。

我們在設計全學基大學活動時,是用易經的卦來撰寫。

先講「同人」「乾卦」。同人是有同一個夢想的人們,要怎麼一起建設自己的夢想。那乾卦,是有很大夢想的人的故事。

要怎麼實現這些夢想呢?這些故事都在「坤卦」裡面。這是個土地上的故事,像土地一樣把我們的夢想,照顧在土地上的生命力。

「未濟」是一個狐狸的故事。這隻狐狸是協助別人跨越江河的狐狸,狐狸是一種老師的隱喻。其實社會上有很多老師想著新的可能性,只是沒有被一般人看見。他們都在教很多新的可能性。我們請這一些老師們來到全學大學,教大家新的可能性,一起渡江河。

「損卦」裡面有這一句話「夢想世界和平,讓我們一起和平共處」。這就是想要實現和平夢想的人們的心情。所以像損卦一樣,我們希望可以實現自己和平的夢想。

「大有卦」裡面有「順天休命」這一句話。我們的解釋是這「命」字,並不是一種命令或命運的意思,而是上天賦予的禮物。所以這一句話的意思是,我們順應上天,分享自己生命上的禮物。我們將這個禮物一起分享到這個世界上。

這是去年我們全學學校的海報(下圖),我們的課程通常是靠這些來招生,這個海報裡面是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學生。

上過這些課程的人,之後都會回去自己的村落,實現自己學習的內容。

在左上角(下圖)是做韓國的傳統服飾,第二個也是衣服,第三個是自然農學校,第四個是山上的野草的課,下面有自然建築的課,還有自然學的課。釜山全學基大學附近有5個體制外學校,我們會跟這些體制外學校的老師們一起合作。

再跟大家介紹我們年輕人的課程內容,像易經裡的「損」跟「革」卦一樣。我們希望這些年輕人像這兩個掛一樣(下圖)。這些年輕人的課程預算,都是自己辦活動,找一些捐款,用這些釜山市民捐的錢,讓這些年輕人使用。

接著跟大家介紹「恩納活動」(下圖)。恩納有兩個意思,一、是完全的自我,二、在釜山方言是過來的意思。所以這幾年辦這個活動,年輕人自己會種東西或是自己辦一些活動。

全學基大學還有像「兌卦」的活動,主要是東亞地區裡的交流。兌卦是兩個湖水的故事:兩個湖水連在一起,有時候右邊的水流到左邊,有時左邊的水流到右邊。這樣的流動裡,會有很多新的力量發生。我們希望透過這交流活動,互相學習到新的力量和可能性。

最左邊的這個,是我們每一年都會到台灣旅行的畫面,第二個是2016年去中國大陸上海的一個自然學校,第三個是跟青少年一起去日本九州一個村子裡的活動,第四個也是去日本九州的海報。

有一個大會像APDEC(亞太民主教育年會)一樣,關於教育和生態村或是新的生活方式。前年是在上海,去年是在韓國的星州,今年是計畫在中國的大理辦。這個活動叫做「東亞地球市民村」,而這個活動也是釜山全學基一直關注的活動。明年2021年希望在台灣辦這活動,我們目前找宜蘭深溝村的賴青松討論了,希望明年可以再跟大家見面。

最後我想要補充一下我們年輕人的課程。做這些課程給年輕人,因為他們畢業以後會很擔心或是總是在想「自己未來要做什麼事情」,這一兩年韓國社會裡面的一個主要話題是無條件基本收入。

這些社會討論的結論,往往認為要依靠政府或是大人解決,就會想說這只是需要政府的支持或是大人的問題。不過釜山全學基的年輕人覺得,這是自己的問題。

所以我們的年輕人就辦了一些活動,去找年輕人們自己幫助年輕人的無條件基本收入。所以我們找300個20歲到39歲的年輕人,然後跟他們要200台幣之類的,用這些捐款支持一個年輕的農夫或是一個年輕的運動者。

那大概就介紹到這裡,謝謝大家。

延伸閱讀

參考引用格式

李靜湖(2020年1月16日)。改造社會,就是我們的課程--用易經談南韓「釜山全學基(부산온배움터)」大學精神。在楊逸帆(主持),海外觀點〔論壇演講〕。「重新想像,實驗高教」 — — 大專以上實驗教育國際想像會,臺北,台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