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反輔 — — 〈太一生水〉與〈顓頊死即復穌〉臆說

黃國軒
小軒窗隨筆
Published in
5 min readApr 16, 2019

「水」的反輔

— — 〈太一生水〉與〈顓頊死即復穌〉臆說

文:黃國軒

(網上圖片)

〈太一生水〉與《老子》(《道德經》)的關係到底如何?至今仍眾說紛紜。前陣子到中文大學聽了一個講座,講題為「《聖經》、《老子》與〈太一生水〉:一個詩文對立的個案研究」,講者是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黃冠雲教授,並與香港中文大學的沈培教授作對談,而整個講座由中文大學的嚴志雄教授主持。我對這個課題並不熟悉,本著興趣前去學習。雖然講者的假設和比附方法比較牽強,欠缺說服力,但我對〈太一生水〉這篇文獻提升了不少興趣。

起初,我以為講者提及《聖經》,是在「水」的意義上闡發,但我沒有聽到預期的東西,他反而從《約伯記》的韻文和散文方式聯想到《老子》和〈太一生水〉之間的承襲關係。當中牽涉很多聖經學、神學上的知識,我自然是不懂的,而文獻的流傳方法作為借鏡,也並非全無可能;但是一如教授和一些學者所說,學術界對〈太一生水〉的用韻已有所論述,它的韻文形式是極有可能存在的。這篇文獻是散文還是韻文的問題必須弄清楚,否則講者借鑒西方的基礎也會落空。

事實上,我還是對「水」的問題最感興趣。《創世紀》第一章第一至二節寫: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把《聖經》和《老子》比較對讀,幾乎是爛透了的切入點。我重提一遍,是想著眼於「水」字。我認為「水」特別重要,它放在上帝創世之時,在「地」還是虛空的時候,「水」就已經在了,而且上帝的靈在上面運行。我這樣理解,《創世紀》首兩句提到的「水」,不是大海的水、飲用的水,而是本體論上的「水」,是傾向於宇宙存有方面的。

(網上圖片)

〈太一生水〉也是如此。如果要說明它跟《老子》的關係的話,我認為首先要處理這個問題。〈太一生水〉開始的一部分這樣寫:

「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復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相輔也,是以成滄熱。滄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濕燥。濕燥復相輔也,成歲而止。故歲者濕燥之所生也。濕燥者滄熱之所生也。滄熱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者陰陽之所生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是故太一藏於水,行於時。周而或始,以己為萬物母;一缺一盈,以己為萬物經。此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不能厘,陰陽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謂道也。」

首先是《老子》沒有提及「太一」,其次是〈第四十二章〉的化生萬物模式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裡只說明了「生」,而沒有「反輔」的過程。即使再加上〈第四十章〉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裡面提到「反」的動能,也還是稍有不同。《老子》和〈太一生水〉的宇宙萬物生成模式仍然不一樣,除非如某些學者所理解那樣,〈太一生水〉是今傳《老子》所缺的其中一章。

關鍵始終在於「水」。〈太一生水〉是把「水」放在本體論上說的,「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水」比天和地還要早出現,甚至和「太一」同時似的。這讓我聯想起《創世紀》的第一章。《老子》對「水」的理解是這樣的嗎?日後要繼續研究才知道,但現在我的想法是,《老子》運用「水」的概念時往往是譬喻,例如〈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等等,是觀察到地球上的水的形態和活動所得出的道理,再應用到人生或政治上;但《老子》中對「水」的本體論理解存在嗎?我認為還是有的,但我不知道是「萌芽」還是「痕跡」,如:〈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其中,提到萬物根源時,還用「沖」和「淵」等字去理解,都是「水」字部。雖然有學者指出「沖」可能訓解為「盅」,但還是有關聯,正如「谷」、「水」、「女性」等涵義都貫穿著整本《老子》。我的直觀是「痕跡」的可能性大於「萌芽」,《老子》對「水」的理解已經運用到比喻人事之上,以「道」統涉,該是哲學思考得出的結果。相反,〈太一生水〉似是保留了中國早期的宇宙思想痕跡。總的來說,《老子》和〈太一生水〉的承襲關係,與本體論的「水」方面的研究應是分不開的。

延伸一點,我從〈太一生水〉一篇,聯想到我曾經探究過的《山海經﹒大荒西經》的「顓頊死即復穌」一節:

「風道北來,天乃大水泉,蛇乃化為魚,是謂魚婦。顓頊死即復穌。」

(網上圖片)

〈太一生水〉中的本體論的「水」,反輔太一的時候,便有「生」的能力。這樣的理解,會不會也體現在神話之中?「顓頊死即復穌」一章讓學者們摸不著頭腦,提出各種不同的解釋。〈太一生水〉能否帶來一點啟迪?顓頊神話中的「水」可能承襲自本體論中的「水」、神話學中的「水」的涵義,擁有一種「生」,甚至是因為「反輔」的動能,又衍生出「復活」的形象和情節。出發到盡處,然後回歸,周而復始,生生不息。更何況,顓頊是後來人們所說的北帝,五行屬水。「水」的「生」和「死」意義經常冥合,而顓頊神話似乎是一次親自顯現。

從〈太一生水〉講到〈顓頊死即復穌〉,純屬個人的猜想和臆說,是為一則札記。然而,〈太一生水〉中,「水」的涵義,卻是文獻中的大關目。不論是理解〈太一生水〉自身、與《老子》的關係,甚至是中國的早期宇宙論,都是十分重要的。

--

--

黃國軒
小軒窗隨筆

火苗文學工作室創辦人,籌辦讀書會、創作會、學校講座;現為大專兼職講師,任教中國古典文學、現當代文學、創意寫作、中國文化等課程;另為《星島日報》【繪本地圖】專欄作家,並著有《店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