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桌遊 : 藝術家撲克牌(
Playing cards )

Ting-yu Lin
Banana’s Retreat
Published in
8 min readDec 14, 2020

我們家小孩最近愛上玩撲克牌,所以就找了這兩副,想說來個邊玩邊學,哈。

第一副是知名品牌Mudpuppy所出版的Playing Cards。除了台灣蠻多部落客最近開始團的童書和拼圖外,我覺得這組撲克牌也很值得收來把玩。

這組是Mudpuppy的Little Artist系列品項之一,目前Little Artist系列還有厚頁童書,也可以搭配撲克牌一起認識喲!

Little Artist童書,照片出自官網

這副撲克牌我覺得最有特色的地方在於 :

一,不僅收錄畫家,還有音樂家及戲劇家。

二,內含多位非裔藝術家,可以跳脫單一文化或種族主義的框架,讓孩子認識多元人種與文化。

卡牌收錄藝術家名單如下 :

A.喬瑟芬·貝克(Josephine Baker),非裔美國演員。

2.路易·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非洲裔美國爵士樂音樂家

3.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墨西哥女畫家。

4.碧玉(Björk,1965-),冰島創作歌手。

5.林-曼努爾·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1980-),墨西哥裔美國音樂人。

6.亞歷山大·考爾德 (Alexander Calder),美國雕塑家。

7.文森·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 ),荷蘭畫家。

8.路易絲·約瑟菲娜·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法裔美國藝術家。

9.米斯蒂·科普蘭(Misty Danielle Copeland,1982-),非裔美國芭蕾舞家。

10.查爾斯·卓別林(Chaplin),英國喜劇演員兼導演。

J.林瓔(Maya Ying Lin,1959-),華裔美國建築師。

Q.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美國藝術家。

K.達利(Dalí),西班牙畫家。

這一組的設計是,同一號碼皆同一位藝術家,所以整副牌共收錄13位。

另一組是由Laurence King出版的藝術家撲克牌Art Genius Playing Cards

特色 :

一,顏色清新淡雅,看了很舒服XD

二,每張牌皆不同藝術家,所以整副共收54位。 也就是把這副玩透,就可以認識54位藝術家啦!

三,按派別分類。紅心/方塊/黑桃/梅花各代表不同派別。所以玩透之後,也可以自然而然就知道,廣義而言,哪些畫家是同一派別。

四,針對幼兒不同年紀和先備知識,可以創造不同玩法。

兩張Poker由兩位藝術巨匠擔綱-立體派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與野獸派馬蒂斯(Matisse)。

四個花色中,每種各代表不同的畫派別(主義):

  1. 紅心系列是普普藝術(Pop Art)
  2. 方塊系列是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
  3. 黑桃則為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
  4. 梅花則是印象與後印象派(Impressionism and Post-Imp.)。

在黑桃-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系列中,除了代表性的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之外,也收了一些色域藝術(Colour Field Painting)的藝術家,如海倫‧弗蘭肯特爾(Helen Frankenthaler)和巴尼特·紐曼(Barnett Newman)。

「紅心」普普藝術中,除了收錄廣為人知的美國普普藝術家、知名的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和草間彌生(Kusama Yayoi)外,也收了英國普普藝術家: 「理察·漢彌爾頓(Richard Hamilton)」、「紅心4:波林·博提(Pauline Boty)」、「紅心9:皮特·布雷克(Peter Blake)」和「紅心J: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

理察·漢彌爾頓(Richard Hamilton)創作出 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揭開了普普藝術的序幕;波林·博提(Pauline Boty)是一位女性普普藝術家,作品富含女性視角和特質,勇敢奔放的個性,使其成為1970年代女權主義的先驅;皮特·布雷克(Peter Blake)唱片封面設計相當出名,披頭四 (The Beatles)的專輯「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即出自他手;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則是在作品中投入了自身的情感,成就了鮮明色彩的泳池系列作品。

普普藝術源自英國,在美國發揚光大。這組卡牌,不是僅擷取美國普普藝術家,而是收錄了英美兩地的普普藝術家,因此更別具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這組中也收了不少我們比較陌生但也頗值得認識畫家,如:「方塊2:漢斯·貝爾默(Hans Bellmer)」。

漢斯·貝爾默是超現實主義的攝影師,作品是以人偶和自製娃娃為主題,拍攝出具有怪誕和情慾風格的作品。貝爾默使用的是自己設計的球體關節人偶(Ball-Jointed doll,簡稱. B.J.D.),所以可以自由的轉動人偶的關節,創造出不同姿態的。最可貴的是,他的人偶並不是以世俗人眼中的完美比例和體態呈現,因此可以給我們思考更多關於體態審美典範轉移的問題。

不得不說,貝爾默的素描作品也好精彩,無論是多變造型還是豐富的線條,都讓人玩味再三。

在性別議題更為多元的當代,貝爾默是一位我們很值得再次討論起的一位超現實主義藝術家。

給幼童的玩法 :

一,搭配繪本。

比如說,我們家小孩很愛這本 My Museum《我的美術館》(介紹見無字藝術繪本 : My Museum《我的美術館》),但每次看到這一頁時,她一直還是重點在裡面的人物,對於對於抽象畫家馬克·羅斯科 (Marks Rothko,1903-1970)的作品不太有印象。

但自從玩了這副撲克牌,因為她非常喜歡黑桃A,於是我就讓她從[黑桃A]開始認識羅斯科,再回來看繪本,她就很快可以有印象和有感覺。

二,貼上圖版,增加藝術家與其作品的連結。

但說真的,這組撲克牌的人物風格真的太相近,對於幼兒來說有點難以辨別。所以大概玩了一周,覺得進度開始有點停滯時,我們就想說那來貼圖版在牌卡後面好了!

貼了之後,發現小孩認圖速度是有開始變快,而且可以開始將藝術家與作品做連結。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1911-2010).其實《布的搖籃曲:路易絲.布爾喬亞的編織人生》這本繪本放在我家書架已久,但我家妞兒感覺不是很有興趣。

直到在這副撲克牌背面貼了作品後,她開始可以將「布爾喬亞做了蜘蛛這件作品」做連結。當她有這基本認知後,再拿出《布的搖籃曲》,她就可以很自然的被我引導到繪本裡面(媽媽用心良苦啊XD哈)。

雖然感覺自己根本是拿撲克牌來當閃卡用,哈,但不管怎樣,孩子有印象最重要囉!每次跟她睡前玩這副,看她開心的沈浸其中,還會糾正已快瞇眼連連講錯的媽媽,頓時覺得再怎麼辛苦一切都值得了!

這是我們家妞兒最喜歡的兩張牌,最近每天睡覺都要這兩張一起[陪睡],所以她現在對羅斯科( Mark Rothko, 1903–1970 )和李·克拉斯納(Lee Krasner ,1908–1984)的作品相當熟悉X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