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價的評價-以全家(5903)為例

Eric Chi
Banker Eric’s World
Nov 5, 2019

傳統的商業模式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透過取得大量的客戶群、經銷據點或是下大訂單給供應商取得規模經濟;另外一類是走客製化路線,辛苦的接單,符合客人特殊的需求,賣少一點的貨,但是取得比較好的利潤。一種經營方式是把公司當成大賣場以量制價的銷售,另外一種經營方式是把公司當成精品店,透過創造價值取勝。

全家(5903)最近10年的股價月線圖

之前寫”企業的護城河及競爭優勢”的時候發現到全家(5903)的股東權益報酬率有很亮眼的表現,因此我從那時候就想多瞭解一下這一個公司究竟為什麼能取得這樣的成績。

全家這間公司在2014年左右就一直是我的投資觀察名單,雖然買房子前出清了自己投資部位籌措頭期款,讓自己暫時停止了投資的這個雷達。雷達停止後確實也錯過一些投資的機會,但偶爾看起這些公司的經營策略、營運表現以及獲利數字的時候仍然會覺得投資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全家2018年報

全家作為上櫃公司,投資人很容易可以取得公開資料看到企業財報,也可以在公開市場上看到其他投資人對於全家股價的一個判斷。

從全家的股東權益報酬率來看,這個全家便利商店肯定是做對了一些事情,挑剔的台灣消費者才會持續的走入全家消費。全家的股東權益報酬率2017及2018年分別是27.21%及30.16%,這個代表了全家的股東投入1塊錢的資本,就可以創造0.3元的獲利。全家幫助股東賺錢的能力比超商的同業龍頭還要好一些,這也是我在做同業比較時比較意外的資料。

備註:股東權益報酬率=淨利/股東權益

這邊我少說一點全家的營收組成,或是經營策略,這些策略或資訊可以Google券商的研究報告來深入瞭解。這篇文章是希望分享我如何評價一個公司的股價,以及怎麼知道市場上的賣家是怎麼樣一群人。

股票持有在誰的手中很重要

法人停損不停利,散戶停利不停損。如果公司得股票集中在一群相對穩定的人手中,那公司的股價可以說會變得相對的穩定。

全家的股權結構(2018年報)

全家最大的股東是日本的全家便利商店,這也無怪我走進東京街頭的全家,看到的商品或是商品陳列都沒有太多的差異。當市場中只有將近18,400張股票是在散戶投資人中互相轉手,這個公司的股價可以想像的是會變得相對穩定。用全家的市值來換算,大約只要有40億台幣(18,400*220,000)就可以把散戶手中的全家股份全部買下來。當然,這個計算也是建立在全家的散戶(個人)投資人願意用220元的股價全數做出售。

當市場上主要股東不太會出售自己手中的股票,且取得股票的成本非常的低時,這一群原始股東可以透過每年的現金股利取得可觀的投資報酬率。如果我是這一個原始大股東,每年可以有將近30%的股東權益報酬率,我會一直持有這個投資,直到找到下一個有40%股東權益報酬率投資的機會出現,或是臨時出現急需資金的時候才會出售持股。

買東西需要有一個理想價位

股市就和巷口的菜市場一樣,許多不同的公司在這裡銷售自己公司的股票。投資人就是買菜的人,口袋中有錢,且希望用最便宜的價錢買到自己想要買的青菜。

我計算公司價格的方式通常會用三種

  1. 本益比法
  2. 股價淨值比法
  3. 殖利率法

本益比法

本益比=股票價格/當年度每股盈餘。從全家這個例子來看,我們幾乎可以想像全家持股比重中佔比接近92%的股權是不會變動的,會在市場中流動的股份大概只有其餘的8%。這個8%的股票被那些人持有,就會影響全家的短期股價變動。

股價淨值比法

股價淨值比=股票價格/每股淨值。這邊我一律用第四季的每股淨值當作計算標準,這個比率特別在轉虧為盈的公司或是有大筆資產且又營運穩定的公司特別好用。

殖利率法

殖利率=現金股利/股價。這個方法我也很喜歡,我喜歡找到一個可以買進持有超過5年的投資標的,因為我自己的投資部位不大,稅對我的影響也有限,因此我會考慮買進這個公司時預估的殖利率會有多少。

謊言有三種:謊言,該死的謊言,統計數字

全家過去10年的統計數字(1)P/E法、(2)P/B法、(3)殖利率法

使用統計數字的時候要很小心背後的數字邏輯。雖然統計很多時候會誤導判斷,但我仍然會在進行投資時先透過數字篩選,以及透過數字瞭解這個公司的長相。統計數字雖然不一定是準確的地圖,但至少這個地圖提供了一個思考方向。

我在做股價評價時會「喊」一個預估的EPS以及每股淨值。之所以說用喊的,是因為我並沒有用很嚴格的從Top Down做一個產業研究,透過分析總體經濟環境、競爭者分析、公司營運策略等等內部外部因素來得到預估的數字。畢竟未來的事情,只有擲骰子的上帝會知道…

全家過去十年的簡單平均數值

本益比高,配息率高,但殖利率低

從過去10年的統計數字來看,全家享受的本益比還算不錯,這代表投資人願意用比較高的價格買進全家的獲利,全家平均84%的股利分配率也代表了全家其實找不到更好的投資標的去進行投資,所幸就把這些獲利分配給股東也是很好的策略。

透過計算三個評價方法,可以取得公司股價的價格評價區間。我會採用三個價格(1)保守價格、(2)適中價格、(3)大膽預估價格。

如果預估報酬能達到預估損失的2倍,那我可能會嘗試建立一些投資部位。如果看對方向,我可能會嘗試進行一些加碼。

但計算結束之後,通常都是市場價高於保守進場價,我自己使用這一套邏輯的時候,比較相信的是買進價格,通常賣出價格我常常錯過或錯估,我想這背後的邏輯是因為要預估未來獲利潛力比較困難,但如果要看到公司股價的買進參考價,這還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小結:

全家是一個簡單的公司,營運單純好追蹤,每天都可以走進超商巡視自己的投資,但缺點是不知道這樣連鎖類型的超商還可以往哪一個角落進行新開店。股票集中在大股東手中,股價會比較穩定,如果哪一天價格到200元以下,或許可以看看全家是不是營運出了大問題;若營運沒什麼大問題,或許我會進行少部位投資。但這個公司最可惜的地方是股利殖利率太低…每年創造的股利現金流吸引力不大。

這個文章單純是分享自己對於投資的見解及想法,不是投資建議。

--

--

Eric Chi
Banker Eric’s World

Banker, Relationship Manager, Writer and Traveler. His first book is about a traveling diary in Tibet and second book is a guidebook for credit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