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破產保護、日本通膨有了起色
中國又降息了,不意外的,中國和世界總是不同步調。中國在疫情期間維持著動態清零政策,政府和人民在疫情期間消耗了太多的資源在防疫,人民在疫情宣布解封之後,大家突然都足不出戶,不再購物,民間消費不見起色。
中國在2020年疫情一開始,就期待著透過降低借款利率的方式幫助企業降低融資利息支出,減輕企業經營負擔,經濟學家說:「長期通膨率應該要和長期借款成本差不多」
但中國現在長天期的借款基礎利率仍有4.2%,這個數字仍遠遠高於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0.80%,這代表著中國可能還有繼續降息的空間,或是需要有激烈的刺激讓經濟重新跳動。
通貨緊縮代表著人民消費縮手,不願意消費,產品沒辦法順利出售,商人只能降價求售,反應在物價水平上,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就會下滑。
上一次中國陷入通貨緊縮的時期是2020年疫情剛開始的時間,以及2008年金融海嘯的時間,中國人在疫情期間所消耗的資源本來就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元氣。
中國不動產產業陷入危機
觀察2018年以來,恆大集團的營收從2018年一直到2020年都維持著成長的趨勢,但2021年疫情的第二年,恆大營收直接腰斬了50%,且2022年仍還不見起色又再衰退了8%。
華人社會中,個人的財富占比最高的通常都是不動產,中國境內不動產上下游產業鏈佔GDP比重超過20%,恆大集團一直都是亞洲資本市場中積極發債籌資的公司,如今恆大集團申請破產保護,希望透過破產保護來保有既有的資產,畢竟這些不動產若是讓債權人一口氣倒到市場進行催收法拍,只會影起更大的風暴。
從恆大集團的現金周轉天期來看,我觀察到恆大集團的存貨周轉天期明顯從2020年的1168天拉長到2022年的2135天,這代表著中過境內的消費者紛紛縮手不再購屋,恆大集團有限的現金資產,不太可能再拿去買新的土地,因此直接可以推論拉長的存貨周轉天期就是因為中國境內的消費信心瓦解所致。
「中國剛畢業的大學生有一半的人沒辦法找到正職工作。」來台灣出差的同事在飯局上和我們分享著「於是中國統計局直接蓋牌,不特別接露大學剛畢業新鮮人的就業率。」
今年所有的企業都忙著中國加一或是台灣加一,歐美的品牌廠都意識到把供應商集中在中國所造成的風險就是無法順利供貨,於是印度、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夾帶著廉價的勞動力和龐大的土地,紛紛和世界各地的廠商招手。
日本動起來了
日本維持負利率超過10年了,前一次日本的CPI有超過3%的年增率的時候還要追溯到2012年左右的安倍三枝箭。
疫情開放後,為了抑制通膨,各國的貨幣紛紛加息,只有日本還維持著從2016年至今的負利率政策,日本的通膨開始增溫,可以想像日本企業可能要開始全面性的調薪,維持了7年的負利率政策就看是不是會在明年反轉。
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經站穩了0.50%以上,代表著日本長期通膨預期正增溫著,市場都還關注著是否能達到日本央行設定的2%溫和通膨的目標。
總結:
中國短期的衰退很明顯,今年中國市場比預期的還要弱,但中國屬於計畫經濟體,要看中國的政策是否把經濟復甦的優先順序往前排。
日本的復甦值得觀察,未來日幣可能很難再看到今天如此的弱勢,可能會有升值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