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治療(Play Therapy)歷史整理

Photo by Pro Church Media on Unsplash

雖然遊戲治療在近年內才逐漸被國人所知,不過遊戲治療其實已經發展好一段時間了。1909年,佛洛伊德就和小翰斯(Little Hans),一位有恐慌症狀的五歲男孩,一起工作。同時這也是第一個有被文字記載的「遊戲治療」。

爾後,佛洛伊德的學生,克萊因(Klein)率先發想了遊戲治療的模型。她將遊戲作為一輛自由聯想的車子。類似精神分析的治療目標,克萊因(1932)的治療目標是將兒童的潛意識帶領至意識層面。而在克萊因之後,佛洛伊德的女兒Anna(1946)則著重利用遊戲來建立和孩童的治療關係。Anna認為在進一步地詮釋兒童的無意識的動機之前,應先建立關係。

Photo by Paige Cody

Taft (1933) 和 Allen (1942) 創造了關係遊戲治療( Relationship Play Therapy.)比起過去與早期經驗,他們都更關注療癒當下的關係。 Levy (1938) 創造一種解構性的方法,宣洩治療(Release Therapy. 宣洩治療中,孩童可以自由沈浸遊戲之中。直到孩童在遊戲室中感覺自在之後,治療師會重新接觸(re-enact)令孩童感到壓力的情境。宣洩治療的目標是在於讓孩子釋放他們過往負面的情緒經驗。Hambridge (1955) 將Levy的成果更加擴展成「結構性遊戲治療(Structured Play Therapy)」,這是一種較為引導式的方法。Hambridge會在治療中重塑了一個焦慮激發的環境,再接著鼓勵孩子在這樣的情境下遊戲。他認為孩子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解除將「焦慮環境」與「創傷事件」之間的連結。

人本大師Rogers(1951)發展了非指導性治療(又稱人本中心治療),Roger的學生Axline (1947) 被視為遊戲治療之母,她應用了人本治療的人性觀並引領了孩童中心遊戲治療(Child Centered Play Therapy)

Landreth (2002) 則再次深化了 Axline 的理論與想法. Landreth 認為,遊戲治療關係必須與孩子經歷的任何其他關係有所不同。由於這種關係的差異,孩子才得以探索新的存在方式,並釋放他們自我先天的潛能。

Guerneys (1964) 開發了親子偕同療法(Filial Therapy),這是一種有時間結構限制的治療,這個療法專注於教導父母如何有效與孩子一起工作和玩耍。親子偕同療法常被應用在經歷分離課題的孩童身上,如父母離異、父母一方入獄或被監禁等情況。

Photo by Vanessa Bucceri

Schaefer、O’Connor (1983) 和 Kottman (2001)發展了超越孩童中心遊戲治的觀點。Schaefer發揚了關於多樣性及創造性的應用。O’Connor則提昇人們對於系統與結構問題的覺知。Kottman 將阿德勒心理學的概念與遊戲治療結合,讓遊戲治療符合學校脈絡以供使用。最後,Gil與Drewes (2005),考慮多元文化以及社會正義,更積極推動遊戲治療在全球各地的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