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案例點評】肯德基爺也懂嘻哈?KFC 聯手 Spotify 唱出你的吮指回憶

--

案例點評/消費產業驅動事業群 資深公關顧問總監 周婷筠
文/策士事業群 資深企業形象顧問 張晏慈

今年五月肯德基在全球最大的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創立了一張名為的《Bucket Bangers》的歌單,裡頭彙整了46首歌詞中提及「KFC」的歌曲,策劃此次操作的廣告代理商Sid Paris 同時在將相關歌詞製成平面廣告,遍布在法國街頭同時於Twitter上鼓勵民眾分享自己最喜歡的歌詞片段,透過 hashtag「#BucketBangers」引發法國民眾、甚至全球消費者的串聯。

(詳細案例資訊請見《Marketing Interactive》報導)

顧問點評

VOCAL MIDDLE 消費產業驅動事業群 資深公關顧問 周婷筠(Sheila)

如何做到「經典」而非「過時」,是多數「資深品牌」的挑戰。肯德基想藉此讓品牌「年輕化」的企圖很明確,不需多言,我自己關注的是,品牌還有哪些搭配操作,是短期的造勢,還是長期的鋪陳脈絡。

品牌的形象建立或是轉型,都是長期性的工程,難以一蹴可幾,觀察這些年肯德基的發展動向,大概可以追溯至 2015年 CI 的改版發表,另外還有今年代表人物肯德基爺爺變身「肌肉猛男」,都說明了品牌轉型的決心。

而在渠道上的選擇,也是可以觀察討論的面向,除了傳統媒體、社群造勢,肯德基選擇了另一個非典型的「媒體」,隨著民眾的生活習慣轉變,從新訊傳播的平台,步入消費者「娛樂領域」,在非典型的傳媒渠道,贏得了出色的曝光表現。此外 KFC 作為國際性的品牌,Spotify 用戶在地理市場的廣度也成了最佳的助攻手。另Spotify擁有海量的用戶數據,串聯Facebook等社群平台,應有助於KFC分析欲各點擊破、引發討論的社群。

另一個可以討論的面向是:為什麼肯德基已全球知名、維持高市佔,還要經營品牌形象?不只是肯德基,我想這是快消品品牌都可以關注的議題。「反正單價不高,又是生活必需品,不須特別經營品牌,還是有人買」這是不少品牌經理人的心理,但其實低單價的商品也有經營高黏著客戶關係的可能。當產業的技術飽和、消費者所需的資訊又透明易得時,商品透過「規格」或是「性價比」差異化的難度明顯提升,「品牌形象」則成了「買或不買」、「買A品牌或B品牌」瞬秒決策間的關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