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 V.S 就業,PM角色之產品開發差異淺談

我是海棠設計的專案經理,但幾個月前我還是一家新創公司的Founder兼CEO。

我其實是個非本科系的PM,在大學時期就創業踏入了數位產業,在過程中設立了公司、接觸了許多客戶拿到了數個政府的計畫,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了解製作產品的過程以及行銷、市場、需求等的重要性。

在經歷了這些無法走捷徑的過程後,在多方考慮下毅然決定先將團隊解散,進一步累積自己的實戰經歷,因此來到了數位產業經營十多年的海棠設計展開了一段新的職涯。

Photo by Scott Graham on Unsplash

作為產品經理以及專案經理的差異

在來到海棠之前,創業的工作形式比較接近產品經理,專注在一個產品上,並且不斷地讓這個產品變好。在多數情況下需要絞盡腦汁去思考如何突破現有的框架及開啟新的可能性。

而在海棠團隊的專案經理的觀點則不同,專案經理在專案中更要專注於以下事項:
1. 兼顧複數產品品質
2. 專案時程控管
3. 專案成本控管

必須在符合上述條件下讓產品順利上線

另外一個很大的差別在於創業時要思考的是商品直接面對客戶時的狀況,而現階段要直接面對的則是客戶的角色,必須要先理解客戶開發產品的原因及動機,才進一步去思考接下來的產品並在適當時機給予建議。比較特別的是,雖然現在的職位是專案經理,但是在海棠的開發流程其實是PM的角色不完全只是專案經理,也同時要具備產品經理的思維,除了成本與時程的控管之外,對於品質的要求也不能絲毫馬虎。

圖片來源: 寻图网

產品的開發方式

除了工作內容上產品經理及專案經理的差異之外,我認為最大的差異在於團體合作方式。過去由於是以新創團隊的形式打造產品,所以在人力極簡的狀態下大家都會身兼數職,很多事情都要自己來,在這種開發狀態下,溝通雖然重要,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每個成員的能力是否足以完成身上背負的任務,對於專案範疇這件事也較為模糊,只要是對於產品是加分的,所有可能性都要盡可能去嘗試。

但是在來到海棠後,算是我第一次以專案經理的角色加入一個完整的產品開發團隊。在這樣的開發團隊中,團隊的每個角色需要各司其職,畢竟如果所有事都要親自去進行是忙不過來的。但是要在這樣的情況下打造產品要考量的因素也隨之增加,除了要考慮時程以及成本、範疇之外,更要考慮到所有關於人的因素,這正是做為專案經理我認為最大的挑戰。這樣的開發方式相當仰賴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必須要緊盯所有人都順利完成各自的產出,且符合所有專案範疇,並在時間及成本內完成,唯有這樣才有可能完成這項職務。並且在同時掌控複數產品專案時,PM這個角色也必須具備各種層面的彈性,這邊的彈性也是我認為海棠特別的因素之一,我們必須同時具備思考、設計、開發的彈性,並不只是在一個框架裡面做事,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才有可能打造出與眾不同的產品,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專案經理在專案中需要具備以下能力:
1. 溝通、協調能力
2. 理解、掌控專案範疇
3. 彈性思考

Photo by Chris Barbalis on Unsplash

產品的主控權

過去創業時是打造直接面對市場的產品,必須由團隊自己觀察市場,並想辦法用最符合效益的方式去驗證想法,在這種情況下理所當然擁有整個產品的主控權,但缺點就是同時承擔著高度風險,因為永遠無法百分之百確定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是否正確。而且沒有真正完成優化的一天。

現在作為專案經理則不同,需要的是傾聽客戶的想法,打造出客戶滿意的成果,並且還要時時注意時程、成本等,而在這樣的前提下開發產品,其實很容易就淪為代工,而要避免成為單純的產品代工廠,就必須適時地展現專業價值。這其實也正是我被海棠所吸引的原因,在團隊合作中除了和專業的夥伴合作外,在與客戶的溝通中平衡地取得產品設計的主控權這件事也是專案經理很重要的價值,在傾聽各方意見後做出最好的判斷,必要時也必須將客戶的意見否決,才能在時間、成本及範疇內做出令人滿意的產品。畢竟客戶也是相信整個開發團隊的專業能力才會選擇合作,在這部分就必須展現相對應的價值。

專案經理完成專案最重要的幾個指標:
1. 產品是否符合客戶動機、需求
2. 產品是否確實解決客戶痛點

Photo by diGital Sennin on Unsplash

重點小結

我認為無論是選擇創業還是就業,作為產品或專案的負責人都是在漫長的學習路程上,且不會有停下來的一天。無論是設計、技術還是溝通方式、專案管理模式,每天都仍然會有可以學習跟進步的地方。而每個團隊打造出產品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也永遠都會有可以進步的地方。所以無論身為何種角色都必須處在一個隨時可以學習並精進自己,在自己的位置不斷地進步。

--

--